光的折射物理教案

來源:才華庫 1.15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光的折射物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1

㈠教學目的:

⒈知道現象;知道規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知道日常生活中由於而產生的一些現象。

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資料得出結論的綜合能力。

⒊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㈡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現象。觀察、分析實驗,歸納出規律。

難點:觀察、分析實驗,歸納出規律及在折射中光路中可逆的。

㈢教學儀器:

玻璃水缸、水、鐳射發射器、光具盤、玻璃磚、幾根鋼針、多媒體電腦及投影儀等。

㈣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我們都知道漁民捕魚有很多方法,如:用網網魚、用魚叉叉魚等。現在,我們也來體驗一下漁民的生活,(出示塑料泡沫上畫有魚和玻璃水缸)進行叉魚比賽。當學生在比賽時,發現鋼針都叉在魚的上方後,驚奇之餘,告訴學生,要知道為什麼,等我們學完後,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從而引入課題。(電腦顯示標題)

二、新課進行:

1、平時我們看到裝水的玻璃杯中的吸管會在水面處彎折,也是這個道理(電腦顯示圖片)。讓我們再來觀察另一個實驗,在玻璃水缸中插入一塊木板,用鐳射沿著木板,從空氣斜射到水面,問:可以看到什麼現象?(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線傳播而是在水面處改變方向進入水中)再觀察光從空氣中斜射到玻璃中,問:要以看到什麼現象?(同樣也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線傳播而是在玻璃面處改變方向進入玻璃中)

從實驗中,我們看到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和玻璃中都能看到光在水面和玻璃面處改變傳播方向,而且實踐也證明其他介質中也會發生同樣的現象。因此,我們把“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的這種現象叫做。(板書用電腦顯示)

2、規律:

通過剛才的實驗教師把剛才現象用電腦顯示出光路圖。

從圖中介紹,什麼是折射光線和折射角。為了防止學生把折射光線與介面夾角誤認為折射角。所以,要特別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並用電腦顯示)

下面我們來做個實驗研究光從空氣射入玻璃有什麼規律。要求學生要注意觀察,並用電腦顯示觀察目的:①光從哪一種介質中射入哪一種介質中的?是怎樣入射的?②折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位置上有什麼關係?③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關係?d、當入射角變化時,折射角是如何變化的?先讓學生觀察一下整個實驗的動態過程,然後讓學生回答出部分問題後,教師:為更好地研究規律,我們來認真分析整個實驗。並出示以下表格:

邊實驗邊讓學生填寫表格,表格完成後分析表格和利用電腦動畫來總結規律。得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用電腦顯示出)

從表格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折射中,光路也中可逆的。(用電腦顯示出,並加以動畫顯示。)

3、用來解釋眼睛受騙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解釋剛才在叉魚比賽中,為什麼我們同學會叉在魚的上方。原來魚從水中發出的光線,由水進入空氣時,會在水面發年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覺得這些光線好像是從它們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魚像發出來的,魚像是魚的虛像,魚像比魚位置高。所以剛才比賽的同學會叉在魚的上方。(利用電腦演示加以解釋)

利用電腦播放視訊材料:放在杯底剛好看不見的硬幣,加上水後又會看得見。要求學生利所學的知識加以回答,最後強調看見的硬幣是硬幣的虛像。

4、課堂練習

(1)光從空氣行政村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入射角。

(2)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這是由於光從水中射入空氣時發生()造成的。

(3)畫出圖中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三、小結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現象叫做。

2、規律:

內容: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質中,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注意:弄清一點、二角、三線的涵義。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折射定律的確切含義,並能用來解釋光現象和計算有關的問題.

2、理解折射率(指絕對摺射率)的定義,以及折射率是反映介質光學性質的物理量.

3、知道折射率與光速的關係,並能用來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

1、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並能解釋光現象和計算有關的問題.

2、能解釋自然界中出現的現象,如:海市蜃樓、水中觀像等.

情感目標

通過生活中大量的折射現象的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並正確認識生活中的自然現象.

教學建議

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是重點內容.其中對摺射率的理解是難點.教學中要注意這樣幾點、

①折射定律在國中是作為實驗的結論提出來的,定律的第二條沒有講正弦比,只是通過實驗講了入射角和折射角哪個大、在高中教學中應該介紹折射定律的發現過程,使學生認識到科學上的發現是要經過曲折過程的,培養學生不斷樹立勇於探索規律的思想、

②折射率是掌握折射定律的關鍵,要讓學生理解中體會這樣幾個層次;當光由真空射入玻璃時,入射角、折射角以及它們的正弦值是可以改變的,但正弦值之比都是個常數;對於不同介質具有不同的常數;媒質的折射率與入射角、折射角無關,而是跟光在其中的傳播速度v有關.

③講完折射定律應做學生實驗,測玻璃的折射率.讓學生通過實驗理解,是測量式,而折射率反映的是介質的性質、

對於折射定律的應用,要讓學生掌握分析方法,教師可以列舉一些折射現象,適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逐漸讓學生認識到規律對現象的分析方法.

實驗建議

1、現象的演示,可用鐳射光學演示儀,它的優點是可以不在暗室中進行實驗.本實驗利用半圓形玻璃磚的平面和光碟上“90°”刻度線重合,圓心和光碟圓心重合,使入射光射向圓心讓入射光從空氣射入玻璃,折射光從柱面射出,因沿半徑方向而不再折射.這樣改變入射角,可以從光碟讀出幾組不同的i、r值,計算正弦比值、加深對摺射定律的理解.

2、在講光的全反射現象時,可以增加一個演示實驗,以使學生對全反射現象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一個直徑2cm以上的表面粗糙的金屬球懸掛起來,表面用蠟燭燃燒冒出煙將其燻黑.使其浸入水中從量林側面觀察是一個亮亮的銀球.提出水後是一個黑球.”學生看後很驚奇,然後引導學生用全反射產生的條件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效果較好.

3、測玻璃的折射率的學生實驗,作圖時要求精確,本實驗要讓學生知道:

(1)處理資料的`方法不僅可以直接測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r,還可以通過在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上量取等長線段,然後向法線做垂線的方法,如圖用刻度尺測量出AD和BP的長度,

這種方法中,AO=PO且注意AO和PO儘量取得長一些,例如要大於10cm,一般可得到三位有效數字,取不同的入射角得到的n值很接近.

(2)本實驗也可以不用平行板玻璃磚、實驗的關鍵在於用插針法確定射出玻璃磚的出射光線,然後通過連線入射點和出射點找到折射光線.

教學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將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現象,我們在國中也已經初步瞭解,上一節我們學習了光的反射,現在我們討論.

(二)教學過程

光傳播到兩種介質交介面時,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

1、折射定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在法線兩側.

(3).為折射率它是反映介質的光學性質的物理量.對於同一介質無論、變化,是不變的.對於不同介質的值是不同的.介質的折射率n與光的其中傳播速度有關,.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光速大小是不同的.必須指出光線入射的介質為真空;另一種介質可是任意的,如此定義的折射率為介質對真空的折射率又叫絕對摺射率.如果光線在任意“兩種介質中傳播,折射率大的介質對摺射率小的介質叫光密介質,反之叫光疏介質.它們是相對的.

理解和掌握折射率的物理意義是掌握折射定律的關鍵.

一束光射到兩種介質的介面時,其能量分配成反射和折射兩部分,隨著入射角的不同,其能量分配的比例也不同、在一般情況下,一束光在兩個介質的介面上會同時產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線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線遵循的規律與折射率有關.

對於折射率應從下面幾個層次來理解:

A、在現象中,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兩角的正弦值之比是個常數.

B、對於不同的介質,此常數的值是不同的.如光從真空進入水中,這個常數為4/3,光從真空進入玻璃中,該常數為3/2.顯然,這個常數能反映介質的光學性質,我們把它定義為介質的絕對摺射率,簡稱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

C、介質的折射率是由介質本身性質決定的.它取決於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

D、由於不同頻率的色光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紅光的傳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春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

只有掌握了折射率的內涵,才能理解現象,不僅能掌握折射定律,而且為研究全反射現象打下良好的基礎.

探究活動

1.測定各種透光物質的折射率

2.研究同種物質對於不同顏色率

3.利用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2.瞭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律.

3.瞭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2.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教學重點

知道光的折射規律.

●教學難點

解釋簡單的折射現象.

●教學方法

實驗法、歸納法、講練法.

●教學用具

演示用:鐳射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裝置、水槽.

學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幣、適量的水.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讓學生做兩個學生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實驗1]在碗中盛滿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從側面斜視水面,會發現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彎折了.(演示課件:折射成像光路)

[學生實驗2]在空的茶杯裡放一枚硬幣,移動杯子,使眼睛剛剛看不到硬幣,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慢慢地向杯裡倒水,隨著水面的升高,觀察者看到了硬幣,還會發現硬幣升高了. (演示課件:折射成像光路)

上述實驗中,學生能看見水中“彎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幣,是由於光在水和空氣的介面上發生了一種光現象,這就是本節要學習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一)光的折射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反射現象.以及光在反射時所遵循的規律——光的反射定律.這些現象都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現象.那麼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又將如何傳播呢?

教師利用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光的折射現象.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圓形白色屏E(可用2 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邊緣標有均勻刻度,中間開有長方形口,恰好將長方形玻璃容器放進去,容器中裝適量的水,並在水中插有可轉動的白色屏F(樹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顯示光束傳播的路徑.圓周上有一可移動的鐳射光源S(可用鐳射棒).

[師]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傳播方向是否改變呢?

[生甲]傳播方向不改變,仍沿直線傳播.

[生乙]傳播方向要發生改變.

[師]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如果改變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還是向法線偏折?

[生甲]向介面偏折.

[生乙]向法線偏折.

[師]上面問題的回答誰對誰錯呢?下面我們用實驗來驗證一下.

[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

[現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空氣中發生反射,同時在水面處改變方向進入水中,同時向法線偏折.

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

(二)有關折射的幾個專用名詞

1.教師把剛才光的折射現象在黑板上畫出光的折射光路圖.

2.從圖中介紹,什麼是折射光線和折射角.為了防止學生把折射光線與介面的夾角誤認為折射角,所以,要特別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三)光的折射規律

[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改變入射角,再做兩次.

演示過程要讓學生觀察兩點:

1.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個大?

2.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減小)折射角將如何改變?

[現象]①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於入射角.

②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 (減小)而增大(減小).

[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別向前、向後折,讓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

[師]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線.

[生]看不見.

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

①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位於同一平面內.

②折射光線、入射光線位於法線的兩側.

[演示4]讓光垂直射向水面

[師]大家觀察一下進入水中的光線沿什麼方向前進?

[生]光沿直線傳播,傳播方向不變.

師生共同分析得出:

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師]當光線垂直射射向介質表面時,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4

(一)引入新課

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將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我們在國中也已經初步瞭解,上一節我們學習了光的反射,現在我們討論光的折射。

(二)教學過程

光傳播到兩種介質交介面時,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

1、折射定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在法線兩側。

(3)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光速大小是不同的。必須指出光線入射的介質為真空;另一種介質可是任意的,如此定義的折射率為介質對真空的折射率又叫絕對摺射率。如果光線在任意“兩種介質中傳播,折射率大的介質對摺射率小的介質叫光密介質,反之叫光疏介質。它們是相對的。

理解和掌握折射率的物理意義是掌握折射定律的關鍵。

一束光射到兩種介質的介面時,其能量分配成反射和折射兩部分,隨著入射角的不同,其能量分配的比例也不同、在一般情況下,一束光在兩個介質的介面上會同時產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線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線遵循的規律與折射率有關。

對於折射率應從下面幾個層次來理解:

A、在光的折射現象中,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兩角的正弦值之比是個常數。

B、對於不同的介質,此常數的值是不同的。如光從真空進入水中,這個常數為4/3,光從真空進入玻璃中,該常數為3/2。顯然,這個常數能反映介質的光學性質,我們把它定義為介質的絕對摺射率,簡稱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

c、介質的折射率是由介質本身性質決定的。它取決於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

D、由於不同頻率的色光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紅光的傳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春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

只有掌握了折射率的內涵,才能理解光的折射現象,不僅能掌握折射定律,而且為研究全反射現象打下良好的基礎。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5

教學內容:光的折射

教學目的

1. 知道什麼是光的折射現象及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入射和折射角

2. 知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其他介質中及光從水、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

3. 知道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教學重點:

1. 光的折射規律;

2. 作光折射的光路圖。

教學用具:

光具盤、平行光源(調壓器不能放得太矮便於掌握)、玻璃水槽、水彩筆、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裝置,實物展示臺、碗筷(每人1個)、水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實驗,好不好?請大家將準備好的碗放在桌面上,看著碗底,將水倒入碗中,碗的深度有什麼變化?再將你桌上的筷子象我這樣斜插入盛水的碗中,注意從側面觀察筷子在水面處發生了什麼變化?”

①.學生實驗

盛了水的碗看上去變淺了,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變彎了。

“這是為什麼呢? 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就請大家和我一起來學習這一節課 ——《光的折射》。”

板書課題。

二. 新授

1. 光的折射現象

“下面請同學們觀察兩個實驗。”

演示實驗一:光在空氣中傳播,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

“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光在什麼中傳播?其傳播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多媒體出示問題:光在什麼中傳播?其傳播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學生回答。

“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光從什麼射入什麼?其傳播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多媒體出示問題:光從什麼射入什麼?其傳播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學生回答。

演示實驗二: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

“再請同學們再注意觀察,光又從什麼射入什麼?其傳播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多媒體出示問題:光又從什麼射入什麼?其傳播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通過這兩個實驗現象,說明光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傳播方向不發生變化,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其傳播方向一般會怎樣?”

學生回答。

“對,會發生變化”

“象這些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學生看多媒體識記概念,教師板書:[1.光的折射現象:

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其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規律

“下面我們把剛才的折射現象畫在黑板上。

我用一條直線表示空氣和玻璃的分介面,上面是空氣,下面是玻璃。”

① 把剛才光的折射現象在黑板上畫出光的折射光路圖;

回顧入射光線、法線和入射角。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入射光線、法線和入射角。”

入射光線

i 入射角

空氣

玻璃

r 折射角

折射光線

從圖中介紹什麼是折射光線和折射角。

“這一條從分介面射入玻璃的光線叫折射光線,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折射角,用r表示。”

利用多媒體強調: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這個折射光路圖中的折射角為多少度?請大家不要錯誤的認為是90度,因為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看圖中的折射角現在正逐漸減小,最後減小到了0度。”

② 演示實驗三: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

“請同學們在光具盤上找出分介面、法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入射角和折射角。”

老師指出,學生確認。

“下面讓我們進一步來觀察實驗一,思考螢幕上的問題。”

a.學生觀察入射角與折射角的大小關係。

b.改變光從空氣射入玻璃中的入射角的大小,再觀察折射角的變化和變化後的大小。

c.垂直入射時,觀察光線方向是否改變

學生思考下列問題(多媒體顯示):

“a.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是在法線的同側還是分居在它的兩側?

b.折射光線是偏向還是偏離法線?入射角與折射角的大小關係是怎樣的?

c.入射角增大後,折射角是否隨著增大?入射角減小後呢?

d.當入射角改變後,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係是否改變?折射光線向哪邊偏折?

e.垂直入射時,光的傳播方向是否改變?”

③ 通過上述實驗現象回答。

“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也回答得非常正確。請一位同學把我們剛才回答的問題綜合一下,完成黑板上的填空。”

小黑板:

[2.光的折射規律:

光從空氣斜入水或其它介質中時,_______光線與______光線、_______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______;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_______;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_________。(填“改變”或“不改變”)]

教師揭示:“請一位同學大聲的把這段話讀一遍,這就是光的折射規律。”

學生識記:“請同學們再把光的折射規律讀一遍”

④ 學生猜想:(多媒體演示猜想的三種可能)

“請同學們看螢幕上的這個光路圖是否正確?現在發揮同學們的聰明才智,請大家猜想一下:

如果讓入射光線逆著原來折射光線的方向入射,現在的折射光線將怎樣射出?”

⑤ 演示實驗五:光從玻璃射入空氣中。

“為了證實大家的猜想,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請一位同學用筆在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位置分別做上一個標記。

現在我讓入射光線逆著原來折射光線的方向入射,請同學觀察現在折射光線的位置。”

提問:“你觀察到了什麼?你猜對了嗎?請大家通過螢幕上的兩個光路圖對比,說明折射光路具有什麼性質?”

學生觀察現象並得出結論: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

板書:[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

⑥ 小結光從玻璃或水中射入空氣的情況:

“不知同學們注意沒有,我覺得剛才我們所學習的光的折射規律有點美中不足,它只總結了光空氣射入水、玻璃等其它介質中的情況,沒有介紹光從水中、玻璃等其它介質射入空氣的情況。下面我們結合實驗現象把它補充完整,光從水、玻璃等其它介質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折射光線偏離法線。

學生自已小結,教師板書光路圖。

學生回答。

⑦ 學生練習:

“請同學們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完成下列光路圖。”

完成下列光路圖:

空氣 空氣

玻璃 玻璃

多媒體演示畫圖過程。

“首先通過入射點作一條垂直於介面的虛線即法線,因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於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線的方向應偏向法線。”

“同樣首先通過入射點作一條垂直於介面的虛線即法線,因為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線的方向應偏離法線。”

3. 光的折射規律的應用

① 回到引入新課的實驗現象。

“同學們,還記得上課前我們做的那個小實驗嗎?現在我們就利用剛才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碗變淺和筷子變彎的原因。”

多媒體演示:碗變淺的原因。

“從碗底S點射向空氣的光線,在水面處發生了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折射光線偏離法線,眼晴逆著折射光線看去,覺得好像是從S1射來的,眼睛看到的是S點的虛像S1,S1在S的上方,所以看起來碗底升高,碗變淺了。”

“你明白了嗎?請你解釋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請學生回答。

“哪麼插入水中的筷子變彎又是怎樣一回事呢?”

學生看演示並討論。

學生回答:筷子變彎的原因。

② 學生看書:看眼睛受騙這一框。

“下面請同學們把眼睛受騙這一框自已看一下。”

板書:[3.眼睛受騙]

“眼睛受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剛才我們所解釋的兩個例子是否屬於眼睛受騙現象?”

學生回答。

學生練習: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動手操作:如何看見桶底物體。

“學習了眼睛受騙,我來考考你。我有一樣東西放在了這個桶裡,你們看得見嗎?誰能用我們這一節課所學知識來讓大家都能看清我桶裡的東西。不能移動我的桶和這個攝像頭。”

三. 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光的折射’,我們一起來回顧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我們首先認識了光的折射現象,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其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就叫光的折射。”

“然後我們通過實驗小結出了光的折射規律。光從……”

“我們認識的光的折射現象都要遵守光的折射規律。”

四.作業

見油印資料。

訂正作業。

五.結束

“同學們,其實光的折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如:由於大氣層是不均勻的,早晨,當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時,太陽發出的光在不均勻的大氣層中發生了折射,所以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看去,就看見了太陽升高了的虛像,好象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又例如:夏天海面附近的溫度比高空低,空氣由於熱脹冷縮,上層的空氣就比海面附近的空氣稀疏,遠處物體反射的太陽光,在射向空氣的過程中發生折射,逐漸向地面彎曲,進入觀察者眼中,逆著光線方望去,就覺得海面上空的物體射來的一樣。這就是美麗的海市蜃樓現象。希望各位同學努力學習,改造自然,將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更加美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