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聽課心得 教師隨筆

來源:才華庫 8.3K

本週,咸寧市的語文優質課競賽在我校展開,這對我們青年教師來說是一個絕好的訊息。一天半的忙碌,十一節課的學習,讓我感受頗深。

優質課聽課心得 教師隨筆

能參加競賽的,自然是各個學校的精英,必有其過人之處。但是,各人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相互之間也必然存在差距。就我個人而言,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其中的五位老師。

通城一中的汪四甫老師講的是郁達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他緊扣住故都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對景緻做了細緻的感受和解讀。在授課的過程中,他始終注意營造良好的欣賞氣氛,從細節上突顯中心。更難得的是,汪老師授課的語言也頗富文化性,使知識和感性融為一體,保持了文章的整體性。

鄂南高中的熊偉老師講的是柳永的《雨霖鈴》,我覺得他的優勢在於對課件的充分利用。參賽的老師都用到了課件,但有些只是單純的知識羅列,而放棄了用它使課堂變得更為形象生動。熊老師用的是動畫效果,稍顯沉重的顏色,古樸的音樂,都將詩歌的韻味推向了另一個高度。再者,熊老師抓住“離別”,始終探索和渲染情感,更是把詩人所要表現的情致都傳達了出來。

對於小說《項鍊》,但芬芳老師的傳授方式也是極有特點的。在對情節的把握上,她並未求全,而是抓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一特點,通過對比來讓學生對人物形象有準確的理解。而在分析人物心理時,又突出“夢想”、“陶醉”和“回想”三個詞,答案立現。不過,我最欣賞的還是但老師最後的發揮。她將故事聯絡現實,使故事的意義得以延伸,給學生更多的感悟空間。而她自身所體現的'那種投入的激情,也是非常能打動人的。

而對另一篇文化隨筆《米洛斯的維納斯》,劉剛老師的傳授方式也是很有特點的。首先,他用大家熟知的圓明園的殘破和復原圖對比,引出了“藝術”這一概念,使學生一開始就站在了正確的位置來讀文章。其次,他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去想象維納斯的雙臂的形態,從而讓學生明白了“美來源於思維的創造”這一道理。能將藝術的感受和理性的觀點很好的結合,是我比較喜歡的地方。美中不足的是,在談“失去雙臂才能更美”時,安排上略有重複。

最後一篇,是嘉魚一中的胡善嬌老師所講的《我若為王》。這是一篇雜文,最突出的就是它所傳達的思想和諷刺意味。胡老師扣住“變化”來講,既梳理了情節,又展現了“為王”的與眾不同。並且,她讓學生不斷朗讀寫王者生活的這一部分,感受那種不可一世,又和緊接其後的奴才卑躬屈膝的畫面形成了強烈對比。最後與現實的聯絡,更是從身邊事入手,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會。

另外,像陳錚老師的讓學生給影片配音,陳思慶老師的用自創詩歌展現文中情感等等,都是很有創意的。而我也在學習這些優秀老師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首先,是對學生積極性的充分調動。雖然平時上課總在強調這一點,但我常常會搶佔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成了純粹知識的灌輸。今後,要試著放手,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讓他們更有興趣,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其次,就是注意抓緊中心不放鬆。在課堂上,不能為了怕知識不全面,就不斷穿插附加內容。這樣做只會將渾然一體得文章砍得支離破碎,不但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反而會使他們陷入混亂。

另外,講課的語言也要仔細斟酌。語文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給人美的享受。不但能將文章的美講出來,自己的語言也讓人感受到美,這才是真正成功的。

最後,不能忽略各種文章的現實意義。雖然所有作品的創作都有其特定背景,但並不妨礙它與現實的對照。讓學生感受文化,理解思想,在學習中得到教育,為他們在成材之外的成人起到推動作用。 

成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