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四)

來源:才華庫 2.3W

 

 

王朔背景: 

1976年畢業於北京第四十四中,後進入中國人民海軍北海艦隊任衛生員、1980年退伍回京,進入北京醫藥公司藥品批發商店任業務員,1983年辭職靠寫作維生。 

1978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自84年初處女中篇小說《空中小姐》發表在《當代》後,迄今已創作二十二個中篇小說、三個長篇說,大約一百六十萬字,並創作了數十集電視劇。 

1997年1月赴美。 

1997年7月回國,從事自由寫作。

王朔錄音(四):

相比之下,我顯得粗鄙。 

我不能寫這類東西,我一寫、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會出來。這也是我沒法在美國寫作原因。當然我那時候的寫作也差不多處於癱瘓狀態。這樣的話,如果硬著頭皮扮演個美籍華人號稱要“打入主流社會”,也不太可能。 

我也試圖想在美國恢復我的創作狀態,試過一些寫作的路子看看是不是可以走,但是直到最後也沒走通。當時我覺得特失望,不能寫作對我來說生活就沒意義了,因為,第一,我不能掙錢了;第二個人的心理滿足也達不到了。 

我過去一直認為美國能夠有很多經驗提供給我們作為借鑑,但是小說創作這個東西實在太個人化了,因此我的結論是“在美國進行中文小說創作,不可能有什麼靈感”,那裡也沒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可以提供給你進行創作。 

那裡的生活對大家來說都一樣, 特別是對中國人來說, 都一樣。所以我覺得我在美國沒法呆。這樣一來,我的回國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細比較的話,就生活質量來說,我在美國就只能當一個窮人吧。做一個那裡的窮人和我在中國的.生活質量沒什麼區別,敞開吃敞開喝你還不如在中國膽大,那裡的消費畢竟還是高。就我可預期的生活水平來說,我在中國比在美國要活得好。 

但是如果讓我比較我自己去美國之前和之後有什麼變化,我覺得有點說不清楚,當然最主要的事情是,美國這樣一個好地方我去過之後感覺心裡踏實了。如果不去,心裡老是有一件事兒,原來在北京有時候人家老問:你去過美國沒有?你如果說“沒去過”,人家就覺得你丫這人有點殘疾似的,自己也感覺自己比人矮一頭或者見識比人短一塊。現在如果再聽見人家繪聲繪色的描繪美國,我已經無動於衷,覺得無所謂了,因為我已經大概齊知道美國了。

 

 

   

我一輩子也不覺得自己能夠了解美國多少,我覺得我連中國都不瞭解,一個國家有上億的人口,你連了解人都沒法瞭解完。你可以說出很多美國的特徵,但是你能說自己真正瞭解美國人了嗎?我覺得我這輩子能瞭解好自己就可以了。 

反而在回國之後,我的創作靈感突然出現了。 

我覺得寫作應該有一個標準,如果沒有標準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東西是好是壞,你甚至連一個自然段都完不成了,而這種標準的產生是應該有參照的。你可以參照美國的東西,也可以參照歐洲東西,中國本土的東西也可以參照,關鍵是你自己應該把自己在這中間的位置弄出來,你要知道人家的東西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