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來源:才華庫 6.74K

                                     鄭美霞

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下午第一節課上課鈴響後,我來到本班教室,想看看上課前學生們的表現。班長一見到我就馬上對我說:“老師,小A把小B的桌子砸壞了一個角。”怎麼又是他惹事,當時我很生氣,衝著小A喊到:“你是怎麼回事,明天把家長叫來!”因為我還有別的班的課,就匆忙離開了教室。 

小A是我們班有名的鬧將,幾乎每位任課教師都向我反映過他的問題。照理說他犯點錯誤不新鮮,但那天我卻覺得他不應該,因為中午我剛剛找他談過話,當時他態度非常認真地接受了我對他的批評和提醒,怎麼轉臉的功夫又開始鬧事呢?帶著這個疑問,下課後我急急忙忙來到班裡對事情的經過進行調查。小A沒有否認砸桌子的事,我問為什麼,他卻不說話。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坐下來,語氣平和地耐心和他交談,這時,他才吞吞吐吐地告訴我事情發生的原因,是班長誤認為他在上課時寫作業,批評了他,他感到很冤枉,而班長平時又與自己的關係不錯,不好直接反駁他,也不想向老師報告,可還咽不下這口氣,就砸了別人的.桌子,發洩自己的怨氣。我瞭解情況後,對他的錯誤行為沒有采取嚴厲批評的態度,也沒有再讓他把家長請來,而是把班長也叫到辦公室,讓他們兩個人面對面化解了誤會,並讓班長當面把小A的名字從班日誌上違反紀律的人名單中劃去。這時,我發現,小A先前那種對立、緊張的表情和目光,逐漸變為後悔和感激。他低著頭對我說:“老師,我錯了,我應該當時就向班長解釋清楚,而不應該砸桌子。”說完,他和班長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看著小A,我心裡頓時有一些後悔,但從這後悔之中又得到了一絲欣慰。後悔的是一開始對待小A的態度和以前對他一樣,不是嚴厲批評就是把家長請來的簡單處理辦法;欣慰的是通過這件事我對小A有了新的認識,雖然他外表是個行為不羈、時常淘氣惹事的孩子,但他的內心有著誠實和良知。 

過了一週,我發現講臺上有一個夾子,開啟一看,是我們將要學習的英語生詞卡片,我問大家,是誰做的好事,一連問了幾遍,始終沒人回答。有位同學悄悄告訴我是小A做的,我當時心裡很是驚訝,立即用讚許的目光看了小A一眼。也許是從未得到表揚的緣故,他的臉馬上紅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對這件事,我組織了全班學生進行大討論,中心思想就是讓大家對小A有一個新的認識,他不是壞孩子,是一名好同學,大家都要向他學習。從此以後,小A完全變了,他不但改掉了自己的壞毛病,而且更加關心集體,特別是文化學習興趣日漸高漲,上課積極發言,學習成績提高得很快。 

從小A的進步中,我明白了這樣的道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僅依賴學生的表面言行,不能總是採取訓斥、請家長等生硬的方法來糾正他們的缺點。這些國中學生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獨立的見解和主張,有了一種表現自己、希望取得理解和信任的強烈渴望,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比較脆弱,在追求和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會表現出孤獨、煩惱、急躁等情緒,甚至會產生過激行為。在這種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關心、幫助,絕對不能再給他們施加壓力,進一步加重他們的放任和牴觸心理。如何去關心、幫助學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搭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樑。我們要運用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語言、行為藝術去影響他們,取得信任;通過我們的笑臉創造和諧、友善的環境去接近他們,瞭解他們的個性和內心思維,因人施教,用我們的真情換取他們的真心。 

 

《中國教育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