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徑》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06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佳路徑》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1

昨天,區裡的領導來聽課,因為週一的下午才知道,所以在週一晚上和週二早晨備的課,畢竟是不同於常態課,還是要上出精品課的水平來,所以在時間比較短促的情況下,我還是有壓力的。按照進度,我上的是第2單元的第2課《最佳路徑》,在鑽研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教學設計。

第二節課的時候,我的老師徐善俊老師和文教局的副局長等領導走進了教室,我們組的老師也都坐在了教室後面。

一堂課上下來,我認為滿意的地方是:

一、教學設計體現了整體性。

作為教師要學會整體把握教材,目的是為了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的自我建構,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我有意識地這樣安排:

課首,和學生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創新篇”,並在學習本課前,回顧上一篇課文與主題的關係,提示學生要關注本篇課文要和主題聯絡起來,並拓展到第三篇課文的學習,並在課文中不斷與主題呼應,讓學生的思路清晰,整體把握。接著,讓學生通過自由讀書,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對於本篇課文要也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圍繞兩個中心問題,有所側重的展開學習:1、迪斯尼樂園的路徑為什麼被評為“最佳路徑”?2、格羅培斯是如何設計出這一“最佳路徑”的?其中,第2個問題把課文的學習串了起來,我感覺整堂課的條理清楚,整體性比較強。

二、教學設計中注意了訓練學生的思維。

語文教學不能忽視學生的思維發展,但是我們的語文教學缺失最多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在學習課文的的時候,我提了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節,一邊讀一邊想,你從這一節讀懂了什麼?”“你從3、4節能看出格羅培斯是怎樣的人?”“你從‘馬上’這個詞能看出什麼?”“……”這樣的問題是開放性的問題,如果不經過訓練,學生是回答不出來的,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從課文中找答案,不經常進行深入的思考,就不會思考了。所以經常問一問“你從哪個字、哪個詞、哪一句中看出……”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品讀語言文字中讀出文字背後的深刻含義。

我覺得,語文老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關注學生思考能力的訓練,只有讓他們的腦子動起來,他們才會越來越聰明。

三、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的交流自然和諧。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如果能夠在課堂上自由地交談、發表自己的看法,對老師對學生都是很愉快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我自己感覺還是在不斷地進步,記得20xx年參加鼓樓區和徐州市的語文優質課比賽,我非常緊張死板,陳紅老師說我太嚴肅,我的臉上笑意就多了一些,於永正老師卻說我“在不該笑”的時候笑,弄得我手足無措,不知自己到底應該怎樣。經過這幾年的鍛鍊和專家的引領,我現在越來越放鬆了。我也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課堂是學生的舞臺,上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所得、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關注自己的表現、聽課老師的反應。因為心裡裝著學生,所以和學生交流親切自如。

我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一、學生的朗讀能力還要紮實訓練。

這是學習語文的基本功,如果課文都讀不好,別的就不要談了,更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更何況作為課題研究者,更要關注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髮言的聲音、吐字的清晰等方面都需要我努力改進,紮紮實實地學好語文。

二、學生的思維訓練還要加強。

儘管我的教學設計關注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但是學生的表現依然不令我滿意,他們在思維還不夠深入,還不夠獨特,比較膚淺和“大眾化”,尤其通過“品詞析句”讀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深刻含義”上都比較欠缺。但是,學生們畢竟還只是四年級,隨著年齡的增長感受力的提高和有目的的訓練,相信還是會有很大進步的。

三、學生還沒有做到“每個人都發言”。

同樣坐在教室裡,同樣的課堂,應該讓每個孩子得到鍛鍊,所以我最常說的話就是“抓住機會,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在課堂教學中,我也儘可能不喊重複的同學,把機會平均分配,使每一個學生得到鍛鍊。但是,回到教室,我統計了沒有發言的學生(包括舉手沒有喊到的),仍然有十餘名,我深感遺憾,請他們分別談了談“學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感受?”他們有的思維敏捷快速談出,有的還是比較沉默。看來,還是要在課堂上不斷關注他們,鍛鍊他們才行。

今天我又在5班和6班上了一遍,根據學情,對於一些環節有所改進,上課時和這兩個學生的交流很愉快,還是收穫很大的!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2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儘可能感受到世界大師的風采和獨特思考。一是給予了學生“自由”,自由是世界上最大的創造,引導學會自主學習,充分地品讀、討論、感悟課文,讓學生深深體悟到:世界大師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原來閃光的獨特的思維就是在自由放鬆的狀態下產生的,原來如此簡單!並體會到:我們在自由輕鬆的狀態下,也會像大師一樣閃現智慧的火花。二是告訴學生重視思考所遇到的一些現象,學會建構,善於思維。三是遇到問題怎麼辦?遇到問題,不要隨便放棄,要學會用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語文是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我想這種工具在學習這篇文章中也有所體現。今天學習這課,給予學生一種積累,就是告訴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尋求解題方法,哪怕是一種放鬆、玩,也可能解決把非常難的問題解決掉,學會延伸,學以致用。四是靈感需要馬上記錄,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抓住靈感,處理思考靈感,經常隨身攜帶筆記本,及時記錄腦子裡閃現的智慧火花。結合課文的主題,我也特別提出要學生儘量利用星期天讓家長帶他們去郊遊、踏青,在自由放鬆的狀態下更好地感受語文學習。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3

《最佳路徑》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在一開始教學時,我就和孩子們聊起了什麼“米老鼠”、“唐老鴉”、“白雪公主”。趁孩子們興趣高漲時,我丟擲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嗎?迪斯尼樂園中最著名的不僅有這些,連其中的路都很有名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嗎?那麼就拿起書好好去讀吧!聽了我的話,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捧起了書,等孩子們讀完了兩遍書後,我又丟擲了這樣的問題:最佳路徑是什麼?什麼是最佳?為什麼說格羅培斯的設計是最佳路徑呢?請學生再一次讀書。這次,孩子們讀得速度明顯放慢了。讀完後,我沒有急著讓他們交流,而是又丟擲一個問題:格羅培斯的創作靈感是哪兒來的呢?這次著重讓學生品讀課文的重點段落。在三個問題的引領下,孩子們已經讀了五、六遍書了,此時我知道時機已成熟,於是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話說說讀了課文後的收穫。孩子們用自己的話談了各自的體會。他們說到格羅培斯對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大傷腦筋,但正當他傷神的時候,卻豁然開朗,老太太的做法給了他啟迪。於是,他讓員工撒下草種,提前開放,其實格羅培斯的這種做法也正是給人自由,任其選擇,正因為他尊重、信任人們,所以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最佳設計。說實話在交流各自的收穫時,很多學生的體會談得相當精彩。

學完了課文,我深有感觸,很多時候我們做老師的沒能給學生一雙慧眼,或者說擦亮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發現、去探索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總之,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著手:

一、循序漸進:引導孩子快速提取、概括資訊。

二、緊扣詞句:感受設計之難。

三、讀懂兩種賣葡萄的方法

四、自讀談體會,懂得什麼是最佳。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4

《最佳路徑》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

“迪斯尼樂園”對於孩子們的誘惑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那些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和漂亮的建築一定會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於是,在教學一開始,我就出示幾幅迪斯尼樂園的圖片,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形象,還有“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插圖,趁孩子們興趣高漲時,我丟擲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嗎?迪斯尼樂園中最著名的不僅有這些,連其中的路都很有名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嗎?那麼就拿起書好好去讀吧!聽了我的話,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捧起了書,看來,他們有了讀書的慾望了。

另外,感悟迪斯尼樂園的最佳路徑設計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之間的聯絡。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在對老奶奶賣葡萄方式的學習中,我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遊人你會買誰的葡萄?”學生紛紛說會買老奶奶的。因為“無人看管”,我們可以走進園裡自由選擇,無拘無束地挑自己稱心如意的葡萄,同時享受親自摘葡萄的樂趣;因為直接從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鮮;因為“只要……就可以……”這種方法給人以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人們感到被信任、被尊重。以此讓學生體會自己摘葡萄的樂趣。從而讓學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給人自由的道理。也為理解下文最佳路徑的產生埋下了伏筆,讓學生在下文的學習中可厚積薄發。結尾,我設計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的專家、評委,你能說出為什麼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評為世界最佳設計?”讓學生明白因為格羅培斯的設計給了遊人以權利,是把遊人放在了第一位的,它是眾多的人自由選擇的結果,符合眾多人的心願,而順其自然是一種最佳的選擇。進一步讓學生總結出人們踩出的路徑幽雅自然、簡捷便利、個性突出,是最合理的路徑。體現了一種理念: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整節課線條清晰,重點突出。但由於分析思考用的時間比重較大,在指導個別朗讀方面指導不夠充分,有待加強。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5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這是一篇哲理性很強的課文,教學時我重在讓學生通過朗讀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讀出來的,而是讀懂了說出來的,所以這一課當然是重在說,說出屬於自己的智慧。

一帶而過,深入淺出

在設計時,我就注意到教學要簡潔明瞭,深入淺出,對於與主題聯絡不大的片斷,採取一帶而過,點一下即可。如把1-2節的語言直接設計成匯入語,一帶而過,只是強調了50次的設計。我感覺這樣很好,使得課堂整體結構更加一體性,整潔性。 而對跟主題思想有深切聯絡,並且有利於深化主題的文字片斷,一定要深挖。分析一下本課,我感覺有二塊金子:一是老太太銷售葡萄的方法,一是格羅培斯受啟發後設計的迪斯尼樂園路徑。但要想深入地感悟其中的智慧,僅僅靠這兩個還是不夠的,在教學中,不僅讓學生理智地對比這兩方面,我又強調了他設計的路徑與原來設計50次設計的路徑會有什麼不同。讓學生對比出只有“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設計也是最有效,最佳的。

最佳路徑設計的功勞到底屬於誰

當教到“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時,我引用了格羅培斯的一句話“其實那並不是我的設計,而是遊客的智慧”。激問學生這到底算不算格羅培斯的傑作?在當初設計時,我沒有設計這個環節,但在教學時,我感覺應該告訴學生這並不是個偶然。在引導學生討論時,我又把格羅培斯前50次設計的方案拿出來,讓學生來分析分析,這50次的設計到底有沒有什麼價值。討論時我反問學生,經過葡萄園,看過老太太銷售葡萄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格羅培斯才想出這個設計?如果沒有前50次的設計方案,他看到老太太銷售葡萄時,還會不會有所啟發呢?一連串的問題,真正地碰擊了學生的心靈之門,促使他們真真實實地理解格羅培斯的智慧。在討論中,我還加入牛頓看蘋果落地一事,讓他們真正明白,靈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如何引領學生向深入漫溯

在設計時,我就意識到,光靠挖掘文字的本身好像還不能“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在教學之中,我又引入了“超市的經營理念”以及“附近林場路旁賣西瓜”兩件實際的生活情景。在課堂中,這兩個例子我感覺用得非常好,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現實性,更加有意義性,也更加被學生所接受,真正達到了“不為了學習而學習”的程度。

採用“看”的方法確實有效

對於“葡萄園”的教學,一開始我就採取“看”的方法,“現在你就坐在格羅培斯的車上,你看到了什麼情景?”學生讀完後,交流時,他們很輕鬆地就把這一部分給敘述出來了,因為這情景對於學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場面了。然後讓他們交流一下兩種銷售葡萄的不同之處。這個模組的文字教學我感覺也很順利明快,因為學生一讀就懂,也就不必要訓練什麼讀書了。但只讀懂了文字,才是第一個層次,這時,怎麼把道理深化,變成學生智慧的才尤為重要。

小細節難住了我

在教學之中,有學生偶爾問了“法郎”是什麼,沒有想到第一課時沒有提出,第二課時才提出,自己也沒有在意。不過這是小細節,我就隨機地告訴他是這是錢,就如平時說的“美元”、“人民幣”等,但他們還追問,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這下我可啞了。

多給學生一點智慧的啟迪

反思到這裡,我仍然想,我們的教學不能為了教學而教學,像這樣的課文,我們確實不能把“讀懂文字”看成終極目標(第二課時),而應努力地把實際相似的生活場面引入,“學習一篇課文,領悟一種智慧”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呀。李連珠譯的《全語言全在哪裡》一書中說得好“不能為了學習一種語言而學習”。小孩子很喜歡音樂,但一旦教得嚴肅呆板時,他們又會“只喜歡音樂,而不喜歡音樂課了”。

第二課時的教學,就多給學生一點智慧的啟迪,或多給他們一點情感的薰陶吧。

《最佳路徑》反思二:是一篇敘事文章。課文主要講了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而大傷腦筋,無意中從老太太打理葡萄園的方法中,受到“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啟示,從而設計出了世界最佳路徑。我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的專家、評委,你能說出為什麼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評為世界最佳設計?”進一步讓學生總結出人們踩出的路徑幽雅自然、簡捷便利、個性突出,是最合理的路徑。體現了一種理念: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的選擇。因此1、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抓詞句,抓重點段深入體會等多種途徑有了正確的認識和深刻的體會,是因為格羅培斯尊重了遊人,把遊人放在了第一位:給人自由,任其選擇,他的這種設計打破了常規,與眾不同。2、創設了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所以,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尊重學生,努力挖掘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讀中感悟,寫下批註,全班交流等形式,與文字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其他同學對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3、抓住空白點,引導學生想像,把讀寫結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優雅自然”想象小路的樣子;鼓勵學生以評委的身份評價格羅培斯的設計;抓住老人的做法體會“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一特點。總之,在講課文中一定要不斷的反思,不得改進,努力教好學。

反思三:3月16日下午,我執教了四年級下冊的《最佳路徑》一課。通過自己的上課和專家、同伴的評課,讓我感受頗多,收穫也頗多。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我認為在這三者中,教師首先要與文字對話,才能引導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所以,上好一節的前提是反覆鑽研教材。在《最佳路徑》設計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教材研讀的重要性。在反覆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本堂課的設計我是從“形態美”和“人性美”這兩個層面引導學生理解“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為什麼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並以此作為我的教學線索。通過抓“對比”促“聯絡”,以謀求教學的“最佳路徑”。“抓對比”就是抓住“許多園主賣葡萄”與“年邁無力的老太太賣葡萄”的對比,通過抓“吆喝”和“無人看管”、“投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的詞句的對比,在讀中體會兩種賣葡萄方法的不同。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再創設情境“如果你剛好路過這裡,你更願意買誰的葡萄?”,在學生的各抒己見中瞭解到老太太賣葡萄方法好的原因。促“聯絡”,就是從許多園主的做法聯絡到格羅培斯前50次的設計——為遊人設計;從老太太賣葡萄的做法聯絡格羅培斯觀念的轉變——讓遊人自己設計。並在此設計了“電報按字收費,內容簡單,施工部有點不明白格羅培斯的意圖,請大家給他們解釋一下嗎?”巧妙地突破了這一難點。從課堂上孩子們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全面地掌握教材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

在課前備課時,我認為格羅培斯之所以能設計出這最佳路徑,既是因為受到了賣葡萄老奶奶的啟示,同時也由於自身的嚴謹認真、追求完美。因此在設計教案時,我設想從“靈感促成”和“汗水澆灌”兩方面引導在引導學生體會路徑的“人性美”。在“汗水澆灌”一環節中主要引導學生圍繞“格羅培斯是一個怎樣的設計師?”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感悟到正是因為格羅培斯的細緻嚴謹,追求完美,再加上他“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路徑設計,才使他的設計成為了最佳路徑。而前面這50多次的設計到底不是沒有價值的,因為靈感不是偶然的,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張處在聽課後指出,我這一設計是偏離文字中心的,因為這篇文章不是側重於介紹格羅培斯這個人,而是要讓學生明白“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在聆聽專家指導後,我對第二小節的設計做了如下的調整:

緊扣詞句:感受設計之難

1、創造這樣一個最佳路徑來,容易嗎?請同學們字讀課文的1、2兩小節,看看到底有多難?

交流。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路徑設計很困難?主要緊扣1、2兩小節中的.一些詞句。相機出示句子。

對迪斯尼樂園各景點之間的道路安排,他已經修改了50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接到催促電報,他心裡更加焦躁。巴黎的慶典一結束,他就讓司機駕車帶他去了地中海海濱。他想清理一下思緒,爭取在回國前把方案定下來。

(討論:修改了什麼?多少次?你體會到什麼?)

格羅培斯從事建築研究40多年……大傷腦筋。

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羅培斯當時是怎麼想的?讀到這兒,大家有問題嗎?

▲格羅培斯是一個世界建築設計大師,從事建築研究已經40多年,攻克過無數個建築方面的難題,為什麼路徑設計卻讓他大傷腦筋?

▲比起迪斯尼樂園的設計,路徑的設計應該是微不足道的,簡直可以說是“小菜一碟”,為什麼會讓他傷腦筋?

(景點之間的道路設計並非如一般人所說的“微不足道”,而是與整體設計密切相關,是有機組成部分;因為他追求的不是“設計出”,而是“最佳”。)

2、那這樣一個令大師大傷腦經的路徑設計又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呢?下面讓我們跟隨格羅培斯來到法國南部的葡萄園,一起來揭開心中的疑惑。

因為只有讓學生充分感受設計之難,才能凸現後面設計之妙,這是文字第三處對比之處。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我會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6

《最佳路徑》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而大傷腦筋,無意中從老太太打理葡萄園的方法中,受到“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啟示,從而設計出了世界最佳路徑。整篇課文敘事形象生動,語言簡煉,人物豐滿,言簡意賅,韻味深長。

學習“遇到難題”這部分內容,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抓住關鍵的字詞句,感悟人物特點。“攻克過無數個難題”“微不足道的路徑設計”的對比描寫,“40多年的研究”“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沒有一次是他滿意的”的列舉數字,讓大家感受到格羅培斯的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也為後文終於茅塞頓開設計出最佳路徑埋下伏筆。

“受到啟發”中,葡萄園主賣葡萄的方法與格羅培斯路徑設計方案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閱讀這部分內容,我直接放手,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引導他們採用讀書做記號的方法來畫出兩種賣葡萄的方法,比較結果,思考哪種賣葡萄的方法好,探究好在哪裡。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放權給學生,給他們獨立閱讀、思考、理解課文的機會,組織他們討論、質疑、交流,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連平時課上經常沉默寡言的人也積極舉手發言:許多園主把採摘下來的葡萄放在路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吆喝,結果卻是很少有賣出的;而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只要你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結果卻是在綿延上百里的葡萄產區,這裡的葡萄最先賣完。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感悟能力、創新思維得到了體現。他們驚訝地發現,賣葡萄的老太太就是那個“換一種思維方式”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她賣葡萄的方式與眾不同,卻體現著人文的溫情與魅力:她尊重他人,信任他人,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在此基礎上,再研讀格羅培斯的設計,引導學生們發現總結他這樣設計路徑與老太太的異曲同工之處:採用與眾不同、順其自然的方式,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他人,讓大家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東西······也就順其自然了。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洛佩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著重向我們介紹了他從一位老太太“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的設計策略,最終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格羅培斯一絲不苟,力求完美工作態度,學習他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充分意識到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本身就是最好的選擇,這個難度很大,對教者要求也很高。另外文章的故事性、趣味性都不強,卻要引發學生這麼多的感受,如何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和耳朵,就成了我們前面的首要難題。

一、“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為解決上述難題,我們在教學時大膽設計,以“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為線,採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主學習。以期讓學生在學習中親身體會到受到尊重,得到信任的感覺,從而更深地體會“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優越性。從而達到理解課文感悟精神的目的。這就要求教者不僅要深入地鑽研教材,瞭解學生,還要有很高的課堂駕駛能力,因為如果處理不好勢必會形成老師被學生牽著鼻子走的現象。

備課時,我們充分討論:想象學生可能會選擇的段落,如何應對,如何引導,如何體會,都作了充分的準備。在今天的教學中教者應對自如,充分展示了放與收的度,既給了學生應有的自由,又讓學生自如地回到課本,回到學習中來,充分領略了格羅培斯工作嚴謹、設計力求完美追求最佳的工作精神,他從老太太那裡得到啟發,決定“撒下草種,提前開放”,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只有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能有所創新。

二、思考碰撞中培養運用成語的能力

我校一直在對學生積累、掌握、運用成語進行研究,加上我們是首屆國標版教材,其中對成語的積累非常重視。四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部分成語,已經到了應該充分引導其運用的階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盡力地做著,希望學生能學以致用,這樣不僅記牢了成語,學會了運用,使語言簡練有說服力,還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

教者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格羅培斯認真工作時,讓學生用所積累的成語進行概括,不僅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學會了正確使用成語,而且使得課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三、合理運用插圖,啟用課堂氣氛。

因為這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中,我們已經運用了插圖讓學生體會了迪斯尼樂園的吸引人的地方,第二課時教學中為了延續這種感覺,我們以插圖為背景出示課文內容,旨在讓學生在感官上再次領略它的景點美、路徑美。為學習設計情境,為課文增添趣味性。出示了以後發現它也的確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樂趣。

四、有效的默讀,是激發思維的火花

學會默讀,進行有效的默讀是我們四年級向高階過渡的一個要求。教者在本課內充分注意了這一點,讓學生圍繞中心話題默讀、圈注,課堂上靜悄悄地持續了四五分鐘,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自學能力,我們很高興地發現學生在充分與文字對話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中領悟了課文內容,體會到了格羅培斯的工作態度。學生言語的交流,思想碰撞,情感的昇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們四年級組在備課所設想和上課的情況,我們覺得已達到了目的,它是一節成功的課。當然這節課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者教學時隨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還有待加強等。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8

《最佳路徑》這是一篇內容生動、意義深遠的課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的故事。說實話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長,但是故事性卻沒有那麼強,所以在教學時我要考慮的就是:怎樣才能增強課文的故事性?怎麼提高趣味性?怎麼做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和耳朵?

看到課題,孩子們腦海裡蹦出的思想肯定有很多,所以我想讓他們自由的說說他們的理解再出示有關圖片,再感覺上升華。我知道,孩子們都聽過迪斯尼樂園,有甚者已經去那裡體驗過各種各樣的娛樂專案,但是它的魅力並不是玩一次就能拋開的,因此那些眼熟的、耳熟能詳的、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還是能吸引他們的閱讀興趣。於是,在一開始教學時,我和孩子們聊起了這個話題,嘿,孩子們一下子起勁了,一個個舉起了他們可愛的小手,場面也有些失控了,但是我相信效果已經達到了,就在課堂氣氛特別高漲時,我拋給孩子們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嗎?迪斯尼樂園中有名的可不僅僅只是這些卡通人物哦,就連這裡面的路徑也是大有的。你們想知道嗎?就讓我們一起去到課文中看看它的曲折發展把。”帶著飽滿的情緒,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開心與對知識的渴望,肉肉的雙手捧著書本,那種對知識的渴求,讓人覺得很是欣慰。

通過朗讀,學生們可以自主解決一些疑惑。然後通過交流、討論,理清了的脈絡層次。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去品味它,讓學生暢談收穫,學生漸入佳境,學習也更加主動了。

“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是一位年邁的葡萄園老奶奶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照顧而想出的一種買葡萄的方法,但是正是這樣讓著不管,讓人自由採摘才贏得了如此多的人的關注,包括偉大的格羅培斯。

一切順其自然,便能從困境中爬出來找到正確的方向,格羅培斯做到了。但是對於四年級的學生,這個問題並不簡單,還是有難度去理解的。如果逐句逐句讓學生去談體會,效果可能很差,但如果讓他自己說喜歡文中的哪個部分,讓我們從主變次跟著去學習,效果可能就會跟“給人自由,任其選擇”一樣吧,給人快樂。教學到這裡,學生已經能明白迪士尼路徑設計的原則,但是沒有實踐的真理都是偽真理。我給他們佈置了一項任務“到生活中去找找還有那些是可以順其自然去做的?”讓他們從實踐中明白尊重、任性、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權利,從而更好地生活、學習。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9

《最佳的路徑》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著重敘述了他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園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買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策略,最終,其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

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自學:格羅培斯為什麼而煩惱?後來他從什麼事情上受到啟發?他受到了什麼啟發?為什麼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最終被評為世界最佳路徑?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課文中初找答案,再組織學生討論,邊交流邊板書:

時間緊迫——獲得啟示——完成設計——取得最佳

撒下草種,提前開放

按照足跡,鋪設道路

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邊交流邊讀文字,逐步理清了文章脈絡,文章脈絡一目瞭然了,再通過集體分析交流、自主體會,學生感悟文字便會水到渠成。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生產勞動中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各行各業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能人。我們要隨時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向一切有經驗的人學習。靈感來自於生活,在所有的設計當中,只有以人為本的設計才是最佳的。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10

一、我的收穫

1.研讀教材,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我認為在這三者中,教師首先要與文字對話,才能引導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所以,上好一節的前提是反覆鑽研教材。在《最佳路徑》設計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教材研讀的重要性。在反覆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本堂課的設計是以“苦思——啟發——決定”為我的教學線索,緊扣課後問題“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為什麼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麼聯絡?”展開教學。通過抓“對比”促“聯絡”,以謀求教學的“最佳路徑”。“抓對比”就是抓住“許多園主賣葡萄”與“年邁無力的老太太賣葡萄”的對比,通過抓“吆喝”和“無人看管”、“投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的詞句的對比,在讀中體會兩種賣葡萄方法的不同。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再創設情境“如果你剛好路過這裡,你更願意買誰的葡萄?”,在學生的各抒己見中瞭解到老太太賣葡萄方法好在哪裡?促“聯絡”,就是從許多園主的做法聯絡到格羅培斯前50次的設計——為遊人設計;從老太太賣葡萄的做法聯絡格羅培斯觀念的轉變——讓遊人自己設計。並在此設計了“當格羅培斯看到許多園主和老太太賣葡萄的方法後,他會想些什麼?把格羅培斯的想法寫下來。”巧妙地突破了這一難點。從課堂上孩子們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全面地掌握教材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

2.有效的默讀,是激發思維的火花。

學會默讀,進行有效的默讀是我們四年級向高階過渡的一個要求。因此我在本課內充分注意了這一點,讓學生圍繞中心話題默讀、圈注,課堂上靜悄悄地持續了四五分鐘,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自學能力。如第二自然段,讓學生通過默讀批註的方式,從“微不足道”、“大傷腦筋”、“修改了50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等詞句,自讀感悟體會到格羅培斯對路徑設計要求很高,感受他力求完美,追求最佳,併為之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甚至有學生驚歎道“小小的路徑他竟然修改了50多次,真是不可思議啊!”

二、我的不足

1.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沒有十分明確的目標。因為考慮以“迪斯尼樂園的路徑是怎樣設計出來的?”這樣一個問題貫徹整個教學,所以我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沒有問“格羅培斯是個怎樣的人?”而直接問了“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因為教學的目標不夠明確,學生談的面很廣,讓人感覺有些糾纏不清。我在思考,如果我會以“格羅培斯為什麼能夠設計最佳的路徑?”這個問題貫穿全文,讓學生自讀找出“受老太太賣葡萄的啟發”這個重要原因和“格羅培斯自身的素質”這個不可缺少的因素,隨機學習。這樣第二自然段就有了明確的目標。

2.學生的語言回答很精彩,我的評價語言顯得蒼白。上完課我感覺到因為我的評價語言沒有發揮啟發、引導的功能,所以導致了在交流“如果你剛好路過這,你更願意買誰的葡萄?”時,五六位同學總是交流“自己摘的葡萄新鮮”,如果當第二個學生的回答相似時,巧用利用評價語言稍作引導,如“你的想法很真實!除此之外,還會想什麼呢?”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就能發散出去了。再如,在交流格羅培斯的想法的時候,當一位學生回答道:“我就像許多園主,是給遊人設計好的,我應該像老太太那樣,讓遊人自己去設計。”如果此時我點評“你真會聯想!原來格羅培斯前50次的設計就像是許多園主賣葡萄一樣。”這樣一提升,學生對這兩者之間的聯絡就更明確了。

三、我的困惑

1.如何裁剪教學的內容,當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確定以後,該抓什麼,該放什麼。

2.課堂上學生的發言非常積極,當一個問題交流到一定程度時,看著一雙雙高舉的小手,只能很無奈地就此打住,或是佈置“課後交流”。面對這樣的情形,最佳的方法是什麼?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我會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11

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通過默讀批註的方式,從“微不足道 、大傷腦筋 、修改了50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等詞句,自讀感悟體會到格羅培斯對路徑設計要求很高,感受他力求完美,精益求精、認真負責的精神。

感悟迪斯尼樂園的最佳路徑設計與老奶奶賣葡萄之間的聯絡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在對老奶奶賣葡萄方式的學習中,我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遊人你會買誰的葡萄?”學生紛紛說會買老奶奶的。因為“無人看管”,我們可以走進園裡自由選擇,無拘無束地挑自己稱心如意的葡萄,同時享受親自摘葡萄的樂趣;因為直接從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鮮;因為“只要付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這種方法給人以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人們感到被信任、被尊重。以此讓學生體會自己摘葡萄的樂趣。從而讓學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給人自由的道理。也為理解下文最佳路徑的產生埋下了伏筆,讓學生在下文的學習中可厚積薄發。結尾,我設計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的專家、評委,你能說出為什麼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評為世界最佳設計?”讓學生明白因為格羅培斯的設計給了遊人以權利,是把遊人放在了第一位的,它是眾多的人自由選擇的結果,符合眾多人的心願,而順其自然是一種最佳的選擇。進一步讓學生總結出人們踩出的路徑幽雅自然是最合理的路徑。

體現了一種理念: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12

《最佳路經》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中的第6課,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著重記敘了他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原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策略,最終,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告訴我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教學過程我努力做到“四有”,即“目中有人”,時刻關注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心中有本”,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層進與落實;“課中有情”,關注學生情感的薰陶和人格的養成;“學中有趣”,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一、語言感召,喚起情感體驗

任何一篇文學作品都是作者以優美的文字表達強烈感情的產物。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以富有感召力的語言,去撩撥學生情感之弦,切實喚起他們情感體驗的衝動,在“以情會文”的過程中,使體驗更加逼近課文的思想感情。在《最佳路徑》這篇課文的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我或繪聲繪色地描摹場景,或生動傳神地再現情境,或情真意切地傳遞情思,或聲情並茂地渲染氣氛,令學生如臨其境,完全沉浸在那感人的故事情節之中。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又使其心靈產生感應,加深了對文字主旨的理解

二、角色參與,激發學習興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閱讀教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就不會有心靈的震撼,也不會在思想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課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個性也很鮮明。教學中,如果教師能讓學生親身經歷文中角色的動作、語言,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與他們同喜同悲、共樂共怒,無疑能使學生對文字感到真實、親切,從而強化感受,進而引發共鳴,並且在共鳴中動情。

教學中,我以“如果你格羅培斯的祕書,你會怎樣向工人解釋電報內容……”、“如果你是評委,你為什麼把最佳設計獎頒給格羅培斯……”、“如果你是格羅培斯,你想對後輩說……”等問題誘導學生進入角色,使教材描寫的客觀世界成為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變成了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一來,學生就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之中進行推測、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軌跡,在角色參與、角色轉換中不但豐富了想象,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增進了情感體驗,昇華了思想認識,學生所體驗到的遠遠超出了課本上侷限的內容。不僅如此,這樣的問題設計開放性極強,便於學生敞開心扉,宣洩情感,從而驅動了他們一顆顆靈動的心,激發了他們飛揚智慧的語言。學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優美的語言文字型驗中也得到了浸潤、感染和豐富。

角色決定著人的思維、情感和語言,讓學生擔當特定的而又是與教材相關的角色,會極大滿足學生主體的生命需要,他們會以“主體”的身份去觸控課文精彩的內蘊,情不自禁地去感受,去體驗,去表白,往日“被動接納”的角色會變成“主動參與”的角色。教學時,教師要努力發揮這種“有我之境”產生的巨大而無形的導引效應,千方百計調動學生以往積累的生活、情感、知識等因素,以他們自己獨特的感情和經驗模式介入和參與到對文字的解讀中去,讓他們充分經歷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移情體驗的過程,不斷釋放自我潛能,不斷蓄積情感,使他們的體驗真實而多元且不斷深入,進而實現各對話主體在互動交往中的超越與創新。

三、有效的默讀,是激發思維的火花

學會默讀,進行有效的默讀是我們四年級向高階過渡的一個要求。因此我在本課內充分注意了這一點,讓學生圍繞中心話題默讀、圈注,課堂上靜悄悄地持續了四五分鐘,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自學能力,如在學生自由默讀第二大段時,讓學生圈畫出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果怎樣?再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果的對比,思考如果自己作為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裡?為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四、注重前後知識的運用

我校一直在對學生積累、掌握、運用成語進行研究,加上我們是首屆國標版教材,其中對成語的積累非常重視。四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部分成語,已經到了應該充分引導其運用的階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力地做著,希望學生能學以致用,這樣不僅記牢了成語,學會了運用,使語言簡練有說服力,還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格羅培斯認真工作時,讓學生用所積累的成語進行概括,用成語歸納老太太和其他人賣葡萄的不同結果,不僅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學會了正確使用成語,而且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思考碰撞中培養運用成語的能力。

另本節課整體感不太強,如果在課始直接以:上節課同學們給課文的段落加了小標題是遇到難題—深受啟發—完成設計—獲得最佳,那格羅培斯到底遇到了什麼難題?這樣處理的話就更好了。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13

《最佳路徑》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著重記敘了他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原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策略,最終,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告訴我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課文的二、三兩段是重點部分,為了使學生理解本課所帶給我們的啟示,教學中我抓“對比“,促“聯絡”,以謀求教學的“最佳路徑”:

一、“許多園主賣葡萄”與“年邁無力的老太太買葡萄”的對比:

在學生自由讀完第二大段後,讓學生說說法國南部有一個著名的葡萄產區,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果怎樣?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果的對比朗讀,讓學生展開想象,談談如果自己作為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裡?為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二、“老太太賣葡萄”與“格羅培斯設計路徑”的聯絡:

在教學第三大段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讀,說說格羅培斯的方案是什麼?為什麼撒下草種?他是怎麼想的?理解“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此舉和“老太太賣葡萄”有什麼聯絡?領悟其共同之處都是給人選擇的自由。

三、暢談“最佳路徑”

總結課文時,讓學生討論“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經設計為什麼被評為最佳設計?”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路徑又寬又窄,優雅自然;有的說這種設計方法不同尋常,給人充分的自由;有的說這樣的路是大家自己走出來的,保證了遊玩時的方便,最科學合理。最後提出希望,希望學生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上的最佳路徑。

設計歸設計,反思整節課教學,在“對比”部分牽扯的時間過多,“聯絡”花的氣力少了點,導致有少數後進生不太明白格羅培斯撒草種的意圖,有些同學不明白“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之後想一想,如果引入魯迅曾經說過的話“……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許對學生的理解有所幫助。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14

《最佳的路徑》這篇講讀課文用平白樸素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大傷腦筋,後來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園主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最終他設計的路徑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這個含義深刻,令人回味的故事,能給予學生很多東西:一是給予了學生“自由”;二是告訴學生重視思考所遇到的一些現象;三是遇到問題,不要隨便放棄,要學會用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四是靈感需要馬上記錄。但這麼多東西不能毫無取捨地都教給學生,其中引導學生明白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是文章的重點,其他只能在教學中滲透。

這一課時的教學策略是緊扣重點語句,引導學生研讀,層層深入地理解內容,把握文章思想內涵。具體的過程分四大板塊:

第一板塊,複習匯入。首先有選擇地出示部分詞語:格羅培斯 微不足道 大傷腦筋 無人看管 深受啟發 撒下草種 提前開放 鋪設小道 最佳設計讓學生讀後選擇其中幾個連起來說說課文內容。這樣既複習了詞語,又鞏固了課文內容,還滲透了文中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人文思想。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創設問題情境:這個最佳路徑是在老奶奶做法的啟發下產生的,具體的路徑是遊人的腳踩出的,你覺得這個最佳路徑獎應該頒給格羅培斯嗎,他稱得上是大師嗎?以此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字。

第二板塊,體會格羅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一般來說,剛才的問題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問題的引領下,先讓學生自主研讀第二自然段。在組織交流中,出示重點語句,抓住“40多年、50多次、大傷腦筋、更加焦躁、”等詞語引導仔細品讀。引導體會格羅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質。然後回到切入點:你覺得格羅培斯稱得上大師嗎?為什麼?此時指導學生帶著敬意讀這幾句話,這樣真正做到了有感情朗讀。

第三板塊,感受尊重他人,給人自由的人文思想。這是本課的核心內容,也是最大的難點。先讓學生像學習第二段一樣,先研讀3-4自然段,討論格羅培斯是否稱得上大師。交流中,若學生談到格羅培思的創新思維,則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是,對於這種設計策略中所體現出的人文思想學生不大能注意到,或者體會不深。為此,設計了3個層層深入的問題:1、老奶奶和其他園主採用的方法有什麼不同?如果是你你會去誰哪裡買葡萄,為什麼?讓學生體會老奶奶做法的好處。2、抓住司機的疑問,啟發學生想像司機與格羅培斯的對話,讓學生能將賣葡萄老太太的做法與格羅培斯的啟發相聯絡。3、通過學生的說話訓練:理解格羅培斯的做法。接下來,再一次回到中心問題:你覺得格羅培斯是大師嗎?並進一步引申:格羅培斯的大師之大,大在何處?學生就能夠認識到,大師之大,不僅在精湛的藝術,創新的思維,還在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在他尊重人,為人著想的人本思想。從而深化認識。從更高的層次上理解了課文。

第四板塊:拓展遷移。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所啟發吧!請寫成一段話。同時給格羅培斯設計一段頒獎詞。將讀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也能讓學生學有所獲。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15

雖然是第四次教《最佳路徑》,但是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課前還在反覆閱讀課文,推敲教案,修改課件。

當我讀到課文第二自然段時,“焦躁”一詞躍入我的眼簾。我忽然覺得這裡大有文章可做。於是,我在自制課件裡插入一張新的幻燈片,上面是三句話:A 接到催促電報,他心裡十分焦急。B 接到催促電報,他心裡更加焦急。C 接到催促電報,他心裡更加焦躁。(其中第三句是課文中的句子。)

品讀課文的環節,我請學生仔細讀讀這三句話,說說它們的異同。孩子們果然有眼光,不僅看得準,而且講得好。先比較“十分”跟“更加”,再比較“焦急”跟“焦躁”,猶如剝筍般,把原文中最鮮嫩的那部分逐漸展示在人們面前。當樂樂同學說出:“‘焦躁’這個詞跟前面的‘大傷腦筋’是呼應的,愈發讓我們讀出格羅培斯在設計路徑過程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很偉大。”教室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我笑了,為孩子們的精彩!

緊接著,我還是抓住“焦躁”這個詞,請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你有過焦躁的時候嗎?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後來是怎麼解決的?當孩子們說出常人的種種情形後,我話鋒一轉:“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格羅培斯是如何面對這一切的。”很自然地引入了下文的學習。

學完課文,我依舊緊緊抓住“焦躁”一詞,引導孩子們感悟:當我們遇到難題,因為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焦躁時,應該怎麼辦?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徑是什麼?這樣,孩子們對課題《最佳路徑》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無意中接受了一次關於成功學的心理輔導。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一切皆來自語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