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3.0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範文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爸爸媽媽和我》,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活動延伸等環節對本教學活動進行解說。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

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使幼兒懂得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教學難點是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嘗試進行仿編活動。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PPT課件、親子照片、記錄卡、筆等。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朗誦法、直觀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朗誦法、討論談話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和課件直接獲得印象。朗誦法、討論法是幼兒在討論以及朗誦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匯入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家裡都有誰呀?

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為什麼?

二、展開

1、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你感覺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2、教師朗誦詩歌

3、學習詩歌ppt課件:一(1)畫面上有什麼?

爸爸是(一座山),媽媽是(一座山),我是山間的(小溪)課件:二(2)採用上述方法,鼓勵幼兒看圖學習詩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樹)媽媽是(一棵樹)我是樹上的(小鳥)在爸爸媽媽身邊飛過。

4、師生共同學習詩歌,並有表情地完整朗誦。

5、引導幼兒按詩歌中的格式仿編部分內容。

(1)爸爸、媽媽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樹,爸爸、媽媽還可以是什麼?(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

(2)帶領幼兒念一念自己仿編的詩歌。

三、結束欣賞歌曲《爸爸媽媽和我》

六、延伸活動:

1、角色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2、繪畫:爸爸媽媽和我。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2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對物品大小進行區分,判斷其歸屬。

2、會說"這是╳╳,是爸爸(媽媽或我)用的。"

3、能喜歡並關心自己的爸爸媽媽,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一同收集孩子與父母用的物品,特別是鞋子、漱口杯、牙刷,衣服等每個人都有的東西。分別放在活動室四周的桌子上。

2、人像:爸爸、媽媽、孩子

活動過程:

一、匯入談話。

老師:前幾天,我們一起收集了許多小朋友和爸爸媽媽用的東西,看,這是╳╳,是誰用的?是爸爸(媽媽)用的。

那媽媽(爸爸)的東西放在哪邊?教師示範放二次。

老師:誰願意來找找哪些東西是爸爸或是媽媽、小朋友用的把它送到相應的地方。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老師:請小朋友去把這些東西都送給爸爸媽媽和小朋友,邊送邊說:這是╳,是爸爸(媽媽、我)用的。

幼兒將周圍桌子上的各種物品都送到相應的地方

三、比較不同。

老師:小朋友們都送好了,來我們看看這是什麼?這是誰送的?是誰用為什麼要送這樣物品?

出示一到兩樣較有明顯的物品。(如指甲油、脣彩、BP機)老師:瞧,這是什麼?(鞋子)是誰穿的?這兒呀還有,(將另兩雙鞋子和前一雙放在一起)誰穿的?你們看這三雙鞋子有什麼不一樣?(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比較)誰的最大?誰的最小?不大不小的是誰的?

四、找家人都有的東西。

老師:爸爸、媽媽、小朋友都有鞋子,那你們家還有什麼東西是每個人都有的呢?它們都一樣大嗎?

五、扮爸爸、媽媽或小朋友。

老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爸爸、媽媽和小朋友用的東西,我們就來玩娃娃家遊戲好嗎?那你想打扮誰呢?(幼兒自由講述自己願意打扮的角色。)幼兒自由打扮,教師指導。

六、展現自己的裝扮。

老師:小爸爸、小媽媽、小朋友們你們都打扮好了嗎?來,看看,你們能猜出來他打扮得是嗎?是╳╳媽媽,你們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從衣服、鞋包等方面觀察,並說這是媽的鞋子、這是媽媽的包、這是媽媽的裙子。)老師:╳╳媽媽,你這是要去哪兒啊?(去上班)╳╳媽媽真辛苦,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務照顧小寶寶,╳╳你愛媽媽嗎?小朋友你們都愛媽媽嗎?

七、結束活動老師:小爸爸、小媽媽、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一起去做娃娃家遊戲好嗎?

10:05—10:15盥洗活動要求:

1、盥洗時不擁擠。

2、學習掌握洗手、洗臉的一定順序。

★10:15—10:45戶外遊戲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由於我講解的很詳細,孩子們都能動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動手的孩子今天也嘗試了自己做,雖然他們的作業中有許多遺漏的,但至少他們動手做了,說明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