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繩樂》

來源:才華庫 6.98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繩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繩樂》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各樣的繩,並圍繞“有用的繩子”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2、探索繩的各種玩法,體驗玩繩的樂趣。

3、提高動作的靈敏性與協調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繩子。

2、教師用繩自制的網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感知各種各樣的繩,並圍繞繩子的用途展開討論。

(1)啟發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繩。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繩子,你們認識它們嗎?請你們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拉一拉,它們一樣嗎?”

(2)請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3)請幼兒每人選擇自己喜歡的繩,集體交流。

師:“你喜歡的繩子是什麼樣的?它可以用來做什麼?”(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經驗。)

(4)遷移幼兒的生活經驗。

師:“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不一樣的繩子?它們有什麼用?”

2、引導幼兒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師用繩子變魔術,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繩子還可以變魔術呢!”“今天繩子特別高興,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可以怎麼玩?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也可以把你的好辦法告訴你的好朋友。”

(2)幼兒自由選擇繩子嘗試不同的玩法,教師參與其中,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

(3)幼兒展示自己不同的玩法。

(4)引導幼兒探索合作玩繩。

師“能不能幾個小朋友用繩子一起玩遊戲?可以怎麼玩?”

3、師生互動遊戲:“網小魚”。

活動反思:

一、“以繩練跳”

跳繩是國小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通過“以繩連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要。同時,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教師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比賽的形式,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較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另外,“以繩練跳”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繩子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如:短繩的前搖、向後搖、臂交*的單腳、並腳和交換腳跳以及雙搖擺跳、雙人跳等比繩的單腳跳、穿梭交*跳、集體跳等。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發揮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切實的可行的途徑。

二、“以繩代杆”

跳繩,不單是用於跳,教師應注重創新,發揮跳繩的其他作用,如:“以繩代杆”。在進行跳高教學時可將長繩兩端綁上一定重量的物體,橫掛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橫杆,這樣“繩杆”既直又安全,易於攜帶,更主要的是可以減輕初學者在練習時,因害怕“橫杆”而引起的心理負擔。

三、“以繩代線”

體育課的教學經常需要畫線,有時可以變“以繩代線”。因為繩子即可拉直,又可彎曲易於調整,方便省錢。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繩可作為簡易的起跑線、起跳線、終點線;另外,教師還根據學生課堂練習和遊戲的需要,將短繩在地上擺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多種幾何圖形,實踐證明,教學時有時適當採用“以繩代線”的方法,反而更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以繩開展遊戲”

採用跳繩進行遊戲,既可由器材,又可使學生興趣,這在農村國小的體育教學中是切實可行的。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情況以及活動場所的特徵,安排相應的遊戲方法。如:“跳繩接力”、“攻關”、“快快跳起來”等教材,還可以自編一些健康有益的遊戲。如:“捆綁進行遊戲”、“鬥智拉繩”、“三人角力賽”等多樣的遊戲教學。

五、“以繩代球”

在進行投擲教學時,教師可教學生將繩子繞成“球”狀或摺疊繞成“棒”形或“錘”形,以作為輕物代替壘球、手榴彈、實心球等投擲練習,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轉體揮臂以及原地推拋等投擲方法。此外,還可以用“繩球”進行一些球類的基本功練習。除了上述將繩子代替體操棒和投擲棒外,還可以作為接力棒。採用這種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於初學者掌握基本動作,對於場地小、器材少的學校尤為適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