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的禮物》教案

來源:才華庫 1.93W

設計思想:前輩語文大師們說,課本無非是個例子,這是很有見地的。我們可以再往前邁一步:課本僅僅是個引子,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教師要把這個“小文字”通過你和學生的共同學習、研討演變成“大文字”。

《麥琪的禮物》教案

說它是引子,是因為我們要據課本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內知識、一般能力的學習,也要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綜合能力的學習。說它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是因為文字蘊藏著很多能觸動讀者思考的“元素”(點),這些“元素”涵蓋了諸多角度、諸多層面,而且因人的`認識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異而不同。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這種“大文字”觀。

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導學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尋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與《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醜”進行比較,也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現實生活所表露出來的人性中“醜”的一面加以討論,在討論中明辨是非,體驗什麼是值得稱道的“人性美”。另外,讓學生複述、概括、理清脈絡,這是一條由具體到概括的邏輯訓練線路,經常訓練,有利於學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範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據情節的發展讀出起伏,確實能感染學生。

二、讓學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節、人物言行談一兩點感受。

三、找幾個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生分段朗讀。

四、複述課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啟發學生找到兩條記敘線索:明線寫德拉,暗線寫傑姆。

2.讓學生根據文章情節,順著兩條線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線的交替變化和融合。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線索”。

3.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結構”。

第二課時

一、歸結文章的主題。要求根據文字的內容,抓住主要情節,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將本文主題偏移到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的關注,從而展開社會批判。正確的認識:歌頌了樸實而純真、艱難辛酸卻相濡以沫的愛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說明怎樣尊重他人的愛,怎樣向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愛心,擔負起自己的道德倫理責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找來英語原著,進行跨學科學習。

二、與《我的叔叔于勒》進行比較教學,瞭解人性的多樣性。並從現實生活中分別舉出一些人性中“美”和“醜”的例子,讓學生學會自己分辯,從而明確是非,引導學生展現美好的人性。

三、瞭解巧合和懸念的寫法。這部分可由教師設疑、學生解疑的方式開展教學。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特點”(“巧合無痕”、“引而待發”)。

四、仿照本文的寫法,就你身邊人們的某個閃光鏡頭,編寫出小小說提綱。課下再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