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回眸(2002-2003年度)(網友來稿)

來源:才華庫 1.21W

福建省南安市第二中學    潘志敏

校本教研回眸(2002-2003年度)(網友來稿)

題記

    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摘自《中國教育報》

    教研活動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源泉,是深入開展課程改革的先導,是確保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的內部機制。只有紮實細緻的教研製度才能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鮮活的生命力,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發生質的變化。只有高度重視教研活動,搞好學校內部教研製度化建設,深入挖掘本校教研資源,確保學校各方面教研力量得到充分發揮,才有利於正確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有利於課程改革各專案標的貫徹落實,進而確保此次新課程改革實驗的順利進行。因此,如何理解、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專案標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南安二中課改領導班子及參加課程改革的全體教師已形成共識:必須重視並加強"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及時解決課改中出現的問題,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進而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2002至2003年度,我校在實施校本教研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一、建立激勵和保障機制,推動校本教研新程序。 

     "以校為本"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機制,它需要強而有力的支援系統與激勵、保障機制作保證。為了提高教研工作的實效性,學校制定了《南安二中教學科研製度》、《南安二中關於課題研究申報立項的意見》,同時規定每週六為新課程研討日,實行“五個一”新課程課堂教學管理,從而把教研工作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為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校本教研深入持久地開展,我校還克服了經費緊張的困難,優先保障教研所必備的硬體設施及相關資料的購置:學校訂購了大量教育教學方面的雜誌、圖書供教師閱覽,為全體行政、教研組長、校級教研員每人購置一本《福建教育》;及時把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理論資料翻印分發給每位教師;加強校園網建設,學校各處室都配備電腦並聯網,免費供教師上網查閱資料、選取教改資訊,為教研經驗、理念的相互交流提供了物質保障。同時,派教務處柯文島副主任外出取經,認真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的經驗,積極尋求專家教授的指導,回校後召開教師大會推廣課程改革先進經驗,儘快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使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學校還深化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努力營造充滿教研精神的教學氛圍: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自主性,在工作中發揮主人翁的態度;引導廣大教師在學習貫徹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自主決定每堂課所教授的內容、授課的方式或順序等;鼓勵教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追求教學藝術的個性化,進而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教學風格。此外,學校以教代會為契機,頒佈實施了《南安二中晉升職稱量化考核方案》,把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工作與獎懲、晉升、職務評聘等掛鉤,從根本上激發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促進教師不斷進取,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從而推動"以校為本"教研活動向新的程序邁進。 

    二、樹立校本教研新理念,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 

    "加強教育科學研究,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促進研究成果向實際應用的轉化,為教育巨集觀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服務,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服務,為繁榮教育科學服務。"(摘自《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這就告訴我們,教育科研管理必須牢牢把握“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促進成果轉化”這個原則。基於這種思想認識,南安二中牢固樹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思想,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著眼於教學活動的改進和教學質量的提升,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把開展校本教研作為推動學校向二級達標校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把重視和加強校本研究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大事來抓。學校專門成立了"南安二中課改實驗暨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召開"課改實驗暨校本教研工作大會",制定了《南安二中教學科研製度》、《南安二中關於課題研究申報立項的意見》、《南安二中校本教研工作條例》。在開展校本教研中,劉戰國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李文彬副校長親自負責抓教學研究,具體制定教研製度,指導各教研組制定教研計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督促和評價學校教研工作。學校各教研組具體負責校本教研工作,組織教研課題的實施,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識,自覺參與,提高素質。 

    我們充分認識到,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猶如鳥的雙翅。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的教學實踐只能是盲目的實踐。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碰到的問題越多,教師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如何落實新課程的目標,如何把課改理念貫穿到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在教學中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如何評價一節課堂教學;如何制定校本教研製度,等等。上述有關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客觀指導。因此,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顯得十分必要。在當前我市課程改革浪潮的衝擊下,我校很多老師都能夠與時俱進,不斷革新教育教學理念,勇敢地充當課程改革的弄潮兒。但是,毋庸諱言,仍有一小部分教師不願意下大力氣探索教育教研新思路,某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仍然把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等等,這些教育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與素質教育極不相稱。為了強化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我校利用每週五晚上業務學習的時間,統一組織學習課改的理念、掌握課程標準、落實課程計劃和程序,幫助教師領悟新的教學思想,熟練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學校還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培訓式、講座式、討論式、自學式等學習形式,組織教師開展生動活潑而又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論學習,並要求教師在學習時勤作筆錄,勤寫心得,結合教學教研實際,適時運用,使所學知識和技能有效地遷移到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去。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交一篇教育教學論文。

 

三、優化本校教研資源,開拓校本教研新途徑。 

    構建教育科研管理是校本教研進行管理的基本條件。南安二中注重提高教研領導班子自身的素質,切實整合本校教研優勢資源,努力開拓校本教研新途徑。

1、注重提高教研領導班子自身的素質

    學校專門成立了以劉戰國校長為組長、李文彬副校長及教務處副主任為副組長,全體教研組長為成員的"南安二中課改實驗暨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注重提高學校課程改革實驗領導班子的自身素質,是加強校本教研製度建設,推進課程改革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因此,學校領導班子十分重視思想作風建設,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研究水平,緊跟教研製度化建設的發展步伐。課改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研究階段性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每月舉行一次“校長課改論壇”,推動課程改革發展程序。 

2、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等對話的機制

    教學管理只有賦予教師教學科研的自主權才有助於激發教師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 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機制,創造有利於教師研究的氛圍,使教師有機會對改革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公開而自由的討論,鼓勵思維的獨立性與創造性,加深教師對改革目標的理解。教師以研究者、主人翁的身份來參與校本教研,他們帶著疑問與困惑,進行理性的思考,並通過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管理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對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力求做到了有章可循,建立一套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等對話的機制。在校本教研製度化建設的程序中,學校領導能夠以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雅量,熱情汲取廣大教師教育教學建議,充分發揮群體智慧,走群眾之路,努力創設民主和諧奮進的教研氛圍。平等對話機制的建立,既給全體教師提供了全員參與教研活動和課改實驗的機會,也增強了學校領導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親和力。

3、切實整合本校教研優勢資源

    為了切實整合學校教務處、政教處、學科教研室和備課組等各種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內部教研資源優勢,學校成立了教研室,教務處黃小庭副主任擔任教研室主任,負責課改實驗的組織協調工作,並充實教研力量,進一步加強教研室的建設,學校聘請本校教研組長、市級骨幹教師及一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教研能力強的一線教師擔任校級教研員,讓他們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組織聽課、評課,發揮傳、幫、帶的作用,指導新教師逐步走上教學教研的正確軌道。

 

    四、充分發揮學科組的教研力量,加快校本教研建設程序 

    學科組是學校教研的基層組織,是學校開展教研活動的主要陣地。學科組的教研要確立研究目標,建立考評體系,引進競爭機制,啟用教研群體的主體精神,進而促進良好的教研氛圍和學術風氣的形成。學科組活動主要落實瞭如下教研目標:

   (一)開展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靈魂,教育科研只有紮根於教育實踐的土地上才能枝繁葉茂。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必須將校本教研、課改實驗、素質教育與課題研究融為一體,提高了實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進學校教學改革的發展。 

    我校遵循了"科學性、整體性、重點突出性、可行性、創新性"的原則,對申報校級、南安市級新課程實驗研究課題都嚴把課題立項關。課題確定後,都對整個組織實施過程追蹤調研,檢查落實。 同時,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例如,確定"週六新課程教研日",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總結、交流、反思每週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週教學內容。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教學觀摩、說課、評課、教學反思與交流、案例分析、問題會診、教師與骨幹教師對話、專題研討、教育沙龍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要求教師每週做一次教後記、提供一個典型個案、上一節研討課、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記錄、提供一個研究的問題等。同時,規定教師參加教研活動計入繼續教育學時,教研工作作為新課程實驗評估的主要條件之一,通過這些制度保障,使教學研討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起來。  

    強化課題服務,發揮科研興校優勢。學校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克服困難,因地制宜,勇闖學校發展之路。從新課程改革通式培訓到校園文化建設,再到校本教研,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了校園建設品位,也得到了社會各界較高的評價和認可。

    實施課題引路,促進科研創新發展。我們認識到:只有在不斷的創新中求發展,才能使課題及其成果長久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為此,我校在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注意到“三結合”: ⑴將課題實驗與校本培訓緊密結合,使教師在經驗加反思中成長。 ⑵課題要同課程改革緊密結合,注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改革創新,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⑶將課題同資訊科技相結合,及時吸納、傳輸課程改革和課題的資訊與研究成果,引發對課題的爭鳴與交流,使課題研究在互動式、對話式等互動培訓方式中不斷深化發展。

    (二)抓好公開課教學

    抓好公開課教學,可以促使教師深入備課,勤於探索,銳意創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也可以促使教師之間的互研互學,強化教研教改意識,進而爭取在教學領域中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局面。當然,在組織公開課教學的時候要注意體現一定的梯度: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的老師上示範課、研討課,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傳、幫、帶作用;青年教師的公開課,要在確保課堂質量的基礎上,適當加入教改的內容,促使他們在教學上逐步走向成熟。此外,每次公開課都組織好說課和評課活動,從而達到互相提高,共同促進的目的。

    (三)搞好集體研討備課

    南安二中充分認識到,集體備課是否落到實處,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也是交流教學內容,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的重要環節。因此,學校十分注重搞好集體研討備課,要求作到“四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定時彙報反饋)、“五有”(有準備、有專題、有記錄、有學法指導、有差生轉化措施)、“六優化”(優化教學目標,體現整體性;優化教學內容,體現科學性;優化教學結構,體現順序性;優化教學方法,體現啟發性;優化教學手段,體現趣味性;優化師生關係,體現和諧性);並且定期檢查備課情況,展示優秀教案。在開展集體研討備課的時候,要注意做到“三結合”(點面結合,理論探討與實踐操作結合,優秀的教學研究成果與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結合);同時,還強調反饋評價,注重群策群力,弘揚集體智慧,通過搞好集體研討備課活動,促使教育教學事業獲得進一步發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一年多的校本教研活動的實施,提高了我校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斷增強了我校教育教學的活力,給學校教學注入了一股清冽可口的甘泉。

    我們堅信,在深入開展課程改革,切實抓好校本教研的大好形勢下,南安二中的明天會更好! 

     

 作者郵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