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15篇

來源:才華庫 1.03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15篇

大班數學教案1

一、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對"一雙"、"一對"的概念不太清楚,經常會說出一些笑言。現在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找到一隻,丟了另一隻,或者是找到的兩隻不一樣。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雙雙對對這個數學活動,旨在幫助幼兒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並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一雙"、"一對"的含義。

難點:能準確將物品進行配對。

三、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4.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四、活動準備:

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五、活動過程:

(一)分類遊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瞭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這裡主要是為了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瞭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向幼兒簡單介紹"雙"、"對"的含義及使用條件。】

(二)分類遊戲,進一步瞭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儘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並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認知,並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聯的,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比如:身體,教室環境等)請小朋友找找,什麼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啊!

【通過此環節進一步的讓幼兒理解了活動的意義,也增進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對幼兒的知識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帶動動手將它們進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這一環節裡,主要是考驗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再次強化幼兒所獲得的經驗,對知識進行鞏固。】

教師小結: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人也可以成雙成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束部分

遊戲《成雙成對》。

六、活動反思

在"雙雙對對"活動中,幼兒掌握比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襪子,手套是成雙成對的,還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許多是可以成雙成對的,並能準確的用語言表述"一雙××"或"一對××"。幼兒對於該活動很感興趣,活動中表現的很積極。

大班數學教案2

一、教育目標

1、對周圍環境中的事物數量、形狀、時間和空間等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參加數學活動的遊戲。

2、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獲得有關數、形、量、時間和空間等感性經驗,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3、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操作和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會正確使用數學活動材料,能按規則進行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具體措施

1、提供實物環境,豐富幼兒的數學經驗。為幼兒提供充分的實物環境,引導和鼓勵幼兒利用這些資源從而幫助幼兒積累豐富而有效的數學經驗。通過操作活動,鼓勵幼兒探索。

2、讓幼兒從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轉到主動構建為主的學習,從符號為主的學習轉到實際意義為主的學習,這是幼兒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它可以與其他學習數學的方法有機結合,如遊戲、交流、討論等,以期獲得更好的效果。

3、重視幼兒的體驗和幼兒數學教育過程。多多鼓勵、支援幼兒對數

學活動的探索和學習,為他們提供材料相互作用、與人相互作用的學習環境。

4、藉助學具,開展“實物化”的數學學習。讓幼兒主動參與、有親自才做的空間,創造機會和鼓勵幼兒積極地交流,表達自己的探索、做法與體驗的感受。

5、適時恰當地與幼兒交談與談論,並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有效的提問是幼兒數學學習的一種交談與討論形式。教師用愉快的方式與幼兒談話,通過自己的操作,引導幼兒大膽嘗試。

大班數學教案3

目標:

1。學習2、3、4的分解組成。

2。通過觀察,尋找發現數的組成規律。

3。繼續體驗總數與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係。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南瓜圖片若干,藍綠色的籃子圖片各一張,4以內數字卡片若干,分合符號

活動過程:

一、遊戲:碰球——教師交代遊戲規則和要求——集體,;小組,個人練習

二、學習4的分解組成

1。認識南瓜出示南瓜圖片——這是什麼?數一數有幾個?

2。分南瓜出示藍綠色的籃子圖片——請把南瓜分給藍綠色的籃子,可以怎麼分?(個別幼兒操作)——誰還有不一樣的分法?

3。記一記——誰有好辦法把分南瓜的事記錄下來?

——請幼兒用數字和分合符號記錄在黑板上

4。念一念——幼兒認讀分合式,先說分後說合三、出示操作紙,師幼共同瞭解操作要求——給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遺漏,不重複四、根據幼兒完成情況講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通過創設情境、遊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單"和"雙"

觀看PPT,看圖片,感知單和雙

二、參加動物PARTY

故事情境:今天來了3只小兔子、4只小狗,5只小貓,6只小山羊……,他們要結伴條圓舞曲了,幫他們找找舞伴吧!幼兒操作動物卡片,兩個兩個拉在一起。

教師:發現了什麼?

幼兒:有的小動物剩下一隻,沒有舞伴;有的小動物都找到舞伴了。

教師小結:兩個兩個找朋友,到最後剩下一個,孤孤單單沒有朋友,這樣的數叫單數;兩個兩個找朋友,最後都有朋友,沒有剩下,這樣的數叫雙數。

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抱雙,躲單"的`遊戲,好嗎?

三、鞏固單雙數--遊戲"抱雙,躲單"

遊戲規則:幼兒根據教

師念或舉單數雙數,如果教師唸的是單數就把頭埋在膝蓋上,如果教師唸的是雙數,就用雙手抱住手臂。

四、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5

掛燈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6的分解、組成。

2、能找出按順序分的遞增、遞減規律。

活動準備:

1、6的分解、組成式一套,圓片6個。

2、幼兒畫冊《數學》下。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談話

在中國的許多節日裡,大家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剪了許多不一樣的紅燈籠,把它們串成一串燈籠。今天,我們將這些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

1、認讀加法題:1+5=6,5+1=6,2+4=6,4+2=6,3+3=6,

這些算式題上有什麼?有數字、有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認讀數字:每個數字和符號都有名字的。幼兒認讀算式題中的數字。

符號:“+”名字叫“加號”,“=”名字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讀“等於”。

認讀每一道算式題:1加上5等於6。1、4、6各表示什麼意思?

2、共同選擇一串燈籠,請幼兒找一道算式題,說說算式題的意思。例如“2盞紅燈籠加上4盞綠燈籠,等於6盞燈籠”,“4盞小燈籠加上2盞大燈籠等於6盞燈籠”等。

三、看燈籠找算式題

1、我們剪了許多燈籠,每一串是幾盞燈籠?找找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能不能用這些加法算式題和燈籠做朋友?

3、幼兒操作:觀察各串燈籠,分辨它們不同的特徵。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活動延伸:生活中的算式題。

思考:3+3=6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我們平時可以用它做什麼事呢?

教學反思:

美人魚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6的加減法。

2、激發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6的加減算式提卡一套。

2、幼兒畫冊《數學》下。

活動過程:

一、複習6的組成

我們來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要是6。

二、學習6加法。

1、出示圖一。“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誰會每幅圖用一句話把這件事講清楚。”(指第二幅圖)“這裡為什麼要講成是'又來了'?”(指第三幅圖)“這裡為什麼要講成是'一共有'?”“誰和誰合在一起?”(原來的5只和又來的1只)“誰能把這件事來講一件?”(樹上有5只小鳥,又飛來了1只,一共有6只小鳥)。

2、幼兒用同樣的方法來講一件另外的兩幅圖。

三、學習6的減法。

1、出示圖四。“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誰會每幅圖用一句話把這件事講清楚。”(指第二幅圖)“這裡到底是走掉了還是又走掉了?為什麼?”(引導幼兒展開討論)第三幅圖“底是一共有還是還剩?為什麼?”“能把這件事來講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還剩4只)。

2、幼兒用同樣的方法來講一件另外的兩幅圖。

3、幼兒找個同伴互相出加減法的應用題,請同伴猜一猜是加法還是減法,為什麼?

四、引導幼兒看幼兒畫冊《美人魚》,完成練習。

1、我們一起把美人魚打扮得更漂亮些吧。

2、把得數是3、4、5、6的地方塗上相應的顏色。

漂亮的禮盒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瞭解其名稱和特徵。

2、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裝飾好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禮盒各一個,各種正方體和長方體實物。

2、幼兒畫冊《數學》下。

活動過程: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並嘗試根據圖紙製作禮物盒。

(1)出示正方體禮盒,引導幼兒說出正方體的名稱,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

(2)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認識長方體,再請幼兒將盒子拆開,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構造圖,引導幼兒發現摺痕。

(3)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圖形,這個圖形的名字叫做長方體,那麼它是怎麼組合而成的呢?從盒子來看,看的不清楚,我們一起來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好麼?

(4)將拆開的紙盒還原,進一步感知如何製作立體紙盒。

2、根據圖形紙,自己製作長方形紙盒。

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紙,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這些圖形紙製作一個漂亮的紙盒吧。

3、裝禮物:互相欣賞禮物盒並裝禮物。

活動反思:

大班數學教案6

一、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對"一雙"、"一對"的概念不太清楚,經常會說出一些笑言。現在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找到一隻,丟了另一隻,或者是找到的兩隻不一樣。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雙雙對對這個數學活動,旨在幫助幼兒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並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一雙"、"一對"的含義。

難點:能準確將物品進行配對。

三、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四、活動準備: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五、活動過程:

(一)分類遊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瞭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這裡主要是為了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瞭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向幼兒簡單介紹"雙"、"對"的含義及使用條件。】

(二)分類遊戲,進一步瞭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儘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並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認知,並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聯的,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比如:身體,教室環境等)請小朋友找找,什麼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啊!

【通過此環節進一步的讓幼兒理解了活動的意義,也增進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對幼兒的知識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帶動動手將它們進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這一環節裡,主要是考驗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再次強化幼兒所獲得的經驗,對知識進行鞏固。】

教師小結: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人也可以成雙成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束部分

遊戲《成雙成對》。

六、活動反思:

在"雙雙對對"活動中,幼兒掌握比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襪子,手套是成雙成對的,還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許多是可以成雙成對的,並能準確的用語言表述"一雙××"或"一對××"。幼兒對於該活動很感興趣,活動中表現的很積極。

大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面積的幾種比較方法。

2、知道面積一樣的圖形,形狀不一定一樣,初步感知守恆。

3、學習用畫格子,數格子的方法面積的大小。

 活動準備:

教學ppt、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引出“面積”的概念

“大家好,我是小燈籠,告訴你們一個讓人激動的好訊息,漂亮的公主殿下要來我們村莊做客了啦!爺爺告訴我,公主可漂亮了,她有個奇怪的地方就是她的東西要比別人的東西面積大一些,這樣她覺得才有面子。”

師:什麼叫面積?各種物體的大小不一定是一樣的,那麼物體表面的大小我們可以叫做面積。

 二、學習運用各種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1、目測法

“我太想和公主成為朋友了,我得送她禮物,你們看,我有兩條漂亮的手帕,你們說我送哪一條?”(兩條有明顯大小的手帕)

師:你是怎麼比較出來的?(一眼就看出來了)

小結:很明顯看得出來大小的比較方法叫目測法。

2、重疊法

“哦,對了,我還有兩條心愛的圍巾,小朋友們,你們說,我送給公主哪一條?”(兩條圍巾大小差異很小)

師:哪條大些呢?不太看得出來?

教師引導幼兒拿出圖片進行比較,請一名幼兒來師範如何比較的。

師:他是一邊、一角對齊,發現有一條多出一部分。哪條面積大些?

小結:當兩樣物體大小看著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時候,我們剛才用的方法叫做重疊法。

3、數格子的方法

“爺爺交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給公主準備一間房間,可是我找到了4間空房間,真的不知道哪間是面積大些的,你們能幫幫我嗎?”

(1)師:老師有個好辦法,我們幫助小燈籠我給每個房間鋪上漂亮的地磚,看看那個房間用的地磚最多的,那肯定就是最大的了,你們覺得可以嗎?

(2)教師講解鋪地磚的方法,幼兒分組合作鋪地磚

(3)幼兒統計結果,發現1號房間最大,2、3、4、號房間一樣大。

(4)我們發現面積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是沒有關係的。

4、畫格子的方法

“房間準備好了,我們還得為公主殿下準備一張床啊,看看這裡兩張床,你們看看,他們那張大些呢?”

(1)師:這兩張床的面積一樣嗎?看的出來嗎?重疊法可以嗎?數格子呢?

(2)別擔心,我今天帶來了一樣工具,是什麼?它能幫助兩個圖形測量面積、比較大小。怎麼量呢?(教師將圖形貼在黑板上)將長方形角與1號圖形邊角都對齊。畫下輪廓線,從左到右(從上往下)按順序一個接一個,一行畫好了,在畫下一行,邊量邊畫,將整個圖形都量好、畫滿。之後用這個小正方形用同樣辦法,將②號圖形量好畫滿。畫好以後我們用數格子的方法就知道那張床的面積大些了。

(3)幼兒操作

(4)教師驗證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和小燈籠為公主準備好了禮物、房間和床,也學會了怎樣比較物體的面積大小,你們表現得太棒了,美麗的公主邀請我們下次去她的宮殿做客呢。”

大班數學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玩玩中學習將物體以2和5為單位分群,並能按群計數。

2、發展幼兒目測數群的能力以及學習計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裝置及軟體。

2、幼兒操作材料:各種圖形、底版、膠水等。

三、活動過程:

1、幼兒複習20以內的數數。

教師導語:“看,這裡有這麼多數字,哪個小朋友願意來數數看!”

(1)請幼兒用順數和倒數的方法練習數數。(1個1個數)

(2)用雙數的方法練習數數。(2個2個數)

(3)以2為單位進行計數。

教師導語:

魚兒正在進行隊列表演,請小朋友一個仔細看,它們是幾條在一起的?(劃圈,說明這是群) 有幾群?一共有幾條魚?

小結:這樣兩種數數的方法,2個2個數比1個1個數快。

2、學習按5分群計數

(1)幼兒操作活動,練習按5分群。

教師導語:

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袋幾何圖形,請小朋友按照5個5個分好,並貼在紙板上。

(2)學習5個5個唱數到20。

教師導語:請小朋友把含有5的數字找出來。(同時用雙手幫助幼兒理解10與5的關係。)

運用多媒體讓幼兒練習5個5個唱數到20。

(3)學習按5分群計數。

將魚按5分群,並有規則地排列;

將魚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動;

將魚按5分群,不規則排列。

小結:5個5個數比2個2個數更快。

出現錯誤的分群,引導幼兒發現錯誤。

小結:每一群的數量一定要一樣多,這樣才能數得準確。

3、遊戲“快速搶答”

玩法: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搶答。答對一道題加上相應的分值。最後評出優勝隊。

規則:搶答中出現錯誤的一隊要暫停一次比賽。

最後評出優勝隊。

大班數學教案9

數學活動:

單雙數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ppt課件、圈畫、數數等活動區分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畫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筆、神祕袋一個。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匯入教學活動小朋友,今天有許多數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你們看是誰來了……播放ppt課件(幼兒邊看邊說:是數字寶寶3、5、9…。。7),噢有這麼多數字寶寶和我們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來幫這些數字寶寶按順序排成一隊吧。

2、集體活動:繼續觀看ppt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麼?它們是什麼顏色?是怎樣排的隊?(幼兒:有水娃娃、紅水娃娃、綠水娃娃,它們是兩個兩個排的隊)

(2)請集體、個別幼兒兩個兩個數,數出每一組水娃娃是多少個。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畫面上是不是每一組水娃娃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字?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後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字?

(4)引導幼兒回答後教師:

像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雙數,沒有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

教師小結:a、像1、3、5、7、9兩個兩個地數,數到最後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

像2、4、6、8、10兩個兩個地數,全部都能數完的數叫雙數。

b、10以內有5個單數,有5個雙數。

c、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下奇數、偶數。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你有幾個名字?啟發幼兒說出幼兒園裡老師、小朋友叫你什麼,在家裡爸爸、媽媽又叫你什麼。(如:我叫李豔,還叫貝貝)師:老師告訴你們,數字寶寶也有兩個名字,單數也叫奇數,雙數也叫偶數。

(6)找一找、說一說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3、在遊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從身體上找出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如:一個頭是單數,兩隻手是雙數,一張嘴是單數,兩隻耳朵是雙數等……)

(2)練習卡操作活動

(3)集體遊戲: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在家裡的東西什麼是單數,什麼是雙數,並記錄下來,明天來幼兒園交給老師。

大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對稱”這一數學知識點,大志瞭解“對稱”這一含義。

2、操作體驗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裁剪簡單的對稱圖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難點

俠義理解“對稱”的含義,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其知識點,把學以至用放在幼兒的教學課堂。

活動重點

廣義理解“對稱”,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其學習的樂趣。

活動流程

一、“玩”對稱,體驗特徵

1、沒人一張白紙,把紙對摺,然後從摺痕處開始撕,撕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2、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共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摺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

教師提出概念:像這種對摺後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

二、“剪”對稱,操作體驗

1、說一說

定義:什麼叫對稱?(、來源教案網)(指圖形或物體兩對的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

2、看一看

A、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幼兒想象結合另一半,會是什麼圖形

B、教師用對稱的方法對兩幅圖進行裁剪(示範)

3、剪一剪

C、幼兒自己動手裁剪老師已經勾畫出來的對稱圖形

D、幼兒自己想象裁剪對稱圖形

三、“找”對稱,提高認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對稱的

大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辯認樓房的層數和間數。

2、初步感知座標圖和含義。

3、學習座標位置的表示方法。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流程:

1、學習認識單層放你房子的間數。

教師:森林裡住著一群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住在什麼地方?這排房子有幾間?(從左邊數)

教師:從左往右數小動物們分別住在第幾間?

2、認識單棟樓房的層數。

教師:還有一群小動物住在樓房裡,請小朋友數一數,這棟樓房一共有幾層?第一層在這棟樓房的什麼位置?

教師:從下往上數,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層?

3、學習樓層和房間空間位置的表示方法。

教師:這些小動物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特別想住在一起,於是他們就搬到了一座非常大的樓房裡,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棟房子一共有幾層?第一層在哪裡?第二層呢?…我們用數字標出來,你們會怎樣標?1、2、3、4、5分別代表什麼?(樓層的層數)

教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每一層又有多少間呢?讓我們從左邊開始數,第一層有幾間?第二層又幾間?…讓我們用數字標出來,這些數字有代表什麼呢?(樓房每層的間數)

4、 學習座標位置的表示方法?

教師:現在呀,小動物們都非常開心地搬到了新房子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住在什麼地方?小貓住在哪裡呀?他住在第幾層?住在第一層的第幾間?那讓我們先用數字來表示?可以怎樣表示呢?(小貓:1.3)。

教師:在引導幼兒示範看一看小狗住在哪裡?並用數字表示出來。

5、操作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紅心上的數字表示的是樓層的什麼?藍星上的數字表示樓層的什麼?

教師:每個小朋友分別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

教師:請你們用正確的數字把他們的位置表示出來,前面表示第幾層,後面表示第幾間?

6、幼兒操作後互相檢查對錯,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設計到教學的過程,這個活動基本上都能做到層層遞進,第一、第二個環節是對樓房的層數和第幾間複習鞏固,第三個環節是聯絡座標認識樓房的層數以及第幾間。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也很感興趣,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各個樓房的層數、第幾間。但在最後一個環節出示一棟樓房,並標明樓房的層數、第幾間的座標,讓孩子自己獨立看座標寫出各個小朋友所住的樓層及第幾間時,有個別孩子吧樓層的層數與第幾間的先後順序搞亂。另外一組小朋友是黃啟鳳老師上的,前面的第一、第二個環節省略,他直接出示一棟樓房,讓孩子分辨幾樓、第幾間,而且樓房的層數教師沒有用數字座標標明,孩子的記錄反而全部正確。思考:第一組孩子出錯是否受座標的影響,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有沒有必要介紹認識座標。

小百科:雕刻門牌是用雕刻機採用雕刻刀的做法在亞克力或雙色板上進行雕刻而成的門牌俗稱雕刻門牌,雕刻門牌的價格相對也不會很高做出來的產品也是相當精美。

大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較熟練地掌握7、8的組成,並進行加減運算。

2、初步學習抄題目,進行加減運算。

3、做練習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準備:

橫卡若干,每人一張白紙,一支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複習7、8的組成,玩碰球遊戲。

(2)複習7、8的加減。

2、小組活動:抄題並進行運算。

重點:抄題時要一題一題的抄,不能漏抄,做完以後讀一讀,看看做的對不對。

3、評價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魔力,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2、瞭解時間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穿珠、雪花片、炮彈積木若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師:你知道一分鐘是多久嗎?那讓我們一起來靜靜地感受一下一分鐘是多久吧?

2、好,一分鐘到了,原來秒針從這裡開始,走一圈又回到這裡,就是一分鐘。

二、體驗一分鐘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1、師:那麼一分鐘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呢?現在老師就給你一分鐘時間,去後面的桌上選擇一樣你喜歡的玩具玩。教師觀察。

2、好,一分鐘到了,請你拿著你的玩具回座位。提問:一分鐘裡你玩到了嗎?你玩了什麼?(幼兒交流)

3、根據幼兒的交流提問:為什麼在相同的時間裡,有的人玩的很好,插了許多雪花片,穿了許多珠珠,有的人只玩了一點點,還有的人卻沒玩到呢?

4、小結幼兒回答:原來有些小朋友他一開始就想好了,而且認真的玩,就玩的好玩的多。

5、好,現在老師再給你一分鐘機會,你剛才玩的是什麼,請你再去玩一玩。

6、請幼兒交流:你跟第一次比玩的怎麼樣?怎麼會這樣子的呢?

7、小結:其實,短短的一分鐘裡,只要你想好了,認真的去做了,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三、瞭解時間的重要性,知道珍惜時間。

1、師:你知道嗎?還有許多人在短短的時間裡,做了很多很多了不起的事。出示劉翔跨欄圖片,問:他是誰?他在幹什麼?

師介紹:這是一位世界冠軍,叫劉翔,他參加跑步比賽,在短短的幾秒鐘裡,劉翔只比人家快了一點點,終於奪得了金牌,為祖國爭了光,真了不起,一起鼓掌表揚。

2、還有哪些人在短短的時間裡做了了不起的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在做什麼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吧!

圖一:消防隊員在救火;

圖二:醫生在搶救病人;

圖三:營救困在屋頂上的老人。

3、總結: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我們大家都要珍惜每一分鐘時間,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

四、結束部分。

接下來老師給你寶貴的一分鐘,請你跟著音樂一起唱唱跳跳吧。

大班數學教案14

活動設計背景

兒童的心理充滿了許多好奇的想象,尤其是對天上飛行的小鳥更是有無盡的羨慕和渴望。我針對兒童的這種心理,設計了這樣的活動主題。通過這項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在班級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能表述自已看到的畫面。

2、培養幼兒在班級同學面前大膽表達的能力,並能用語言準確描述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傾聽其他幼兒的表達,並做出自已的評價。

4、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的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熱愛之情。

5、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3、培養幼兒的評價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一段自然界鳥兒飛翔的視訊和一段人類利用各種工具在天空中飛翔的視訊。

2、 每個孩子準備一張圖畫紙。

3、 準備一些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匯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小鳥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許多小鳥朋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吧!

2、教師播放一段各種鳥飛行的視訊,

3、讓孩子們說一說都看到了什麼,並說一說自已的感受。在每個孩子表達時,教師及時鼓勵其他孩子及時進行了評價,勇敢的表達自已的想法和觀點。(激發幼兒們對小鳥飛翔的羨慕。)

二、小朋友們你們羨慕小鳥在天上自由飛翔嗎?

1、教師引出討論話題:小朋友嗎,假如給你一對能使你飛翔的翅膀你想做什麼?

(1) 孩子們先自由說,可以前後桌說,同桌說,和自已的小夥伴說。

(2) 想說的小朋友站起來把自已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3) 請大家評一評他說的好嗎,好在哪裡呀。

(此環節是本課的重要部分,重點是訓練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通過評一評,既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評價能力和自我意識。在孩子們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點評表揚,給每個孩子表達的信心,並採用發小紅花的方式,進行鼓勵。)

三、大家說的可真好,有了小鳥一樣的翅膀真讓人幸福,那你能把你想象的景象用畫筆畫出來嗎?

1、指導幼兒根據自已的想象畫一幅畫。

2、展示繪畫作品,並請小朋友描述自已作品所表達的故事。

3、其他小朋友進行評價。

四、大家都羨慕小鳥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相信我們每個孩子也都喜歡小鳥,小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小鳥,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鳥呀?(此環節是本課的延伸部分,意在加強幼兒愛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

五、我們人類雖然沒有和小鳥一樣的翅膀,但我們也藉助於人類的聰明才智飛上了天空。播放人類利用飛機,宇宙飛船等工具在天空和太空飛翔的視訊。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遵循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規律,新課匯入播放視訊,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感性認識得到培養的前提下進一步建立幼兒的理性思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所要提問的問題必須準確,不能使孩子產生不知所云的感覺,否則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本節課我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題,充分給孩子自由表達的空間,並能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前提下給予指導。既有效的引導了幼兒的成長,同時也保護了孩子求知的自信心。本節課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中互動效果較好。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這個班的孩子我一直是班主任,對於每個孩子的個性比較瞭解,在教學過程中,我能結合每個孩子的特點對於他們的表達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既使他們能進一步提高,又能使他們感到很輕鬆。既以最小的支援給予他們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做為教師我發揮好我的主導作用,及時設定有效的討論問題,並引導幼兒進行表達和交流,例如,有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忽然問人類為什麼不能飛時,我簡明易懂的為他們講解了鳥類能飛的原理。依據幼兒的需要調整了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節課基本上達到預期效果,有效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興趣。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加入一些活動性的環節,例如由幾個小朋友來扮演幾隻小鳥一起表演故事,這樣會讓學生更樂於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大班數學教案15

一、設計意圖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餘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曆、檯曆、月曆、日曆。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並提問有幾座房子?大的有幾座?小的有幾座?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絡,明確探索任務。

設疑:為什麼老師把有的房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來,分別認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麼(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麼(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5.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瞭解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檯曆、掛曆、日曆的區別在哪裡,你會用嗎?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檢視日曆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曆,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瞭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附:

自編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媽媽的名字叫年。她有365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叫日。一天這位媽媽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 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這12座房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造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住在房子裡,為了使房子不擠。年媽媽就在大房子裡住31個孩子,小房子裡住30個孩子,最小的房子裡住28個孩子。

自編謎語:一個小本子,天天掛牆上。一天撕一張,過年就撕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