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說課稿 我的小手真能幹

來源:才華庫 2.05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社會說課稿 我的小手真能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社會說課稿 我的小手真能幹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又比較缺乏,此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處,對自己的小手感興趣並萌發保護小手的意識。現在的獨生子女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長大的,家長包辦替代和過度寵愛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務的機會,通過此活動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二、教學目標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小手的作用,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2)萌發幼兒初步保護小手的意識。(3)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動教育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確定為:引導幼兒通過活動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許多的事情。活動的(難點)為: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手能做許多事情,激發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

三、教學準備

動物圖片若干、課件、音樂《我有一雙小小手》。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四、說教法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小班的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動中多處採用模仿遊戲,如:組織幼兒一起用手做手指遊戲、模仿洗手的動作等,在遊戲中使幼兒自然習得對手的認識,知道了手能做許多事情。

2、談話法:所謂談話法,就是圍繞活動內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的一種方法。由於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在引導幼兒認識小手時,就通過以教師為主,幼兒為輔的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我的小手本領大,怎樣保護手等問題,師幼進行談話、討論,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

3、經驗感知法:由於小班幼兒的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容易在經驗分享的現象。所以我為幼兒準備操作材料,通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拓展幼兒的經驗,再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幼兒的思路就會開啟,經驗就能較好的分享,知道手會玩很多的玩具,會做許多的事情,並能嘗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化解難點,突破重點。除經驗感知法外,遊戲法也貫穿於活動始終,有趣的手指遊戲,引發了幼兒的興趣;討論法、談話法引領幼兒認識手的作用;經驗感知法的運用使幼兒在遊戲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許多的事情;通過傾聽教師講解、回答問題,孩子認識到手能做許多的事情,瞭解了保護小手的方法。

五、說教學程式

本活動是一個社會活動,我採用遊戲引入----師生討論----探索感知----談話小結的教學流程,逐步深入,環環相扣,自然達成教育目標。具體流程如下:

1、創設情境,引入活動

活動開始,我以手指遊戲引入活動,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手指遊戲,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誘發孩子的活動興趣。

2、為幼兒提供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在操作中拓展幼兒的經驗。

在此環節的活動設計,運用了前面提到的經驗感知法。本環節由老師請小朋友分食物展開活動,為幼兒創設了遊戲的情境,使孩子在探索中自己發現手能幫忙做事。通過提問你的小手會幹什麼?引導孩子在操作的`基礎上回答問題,知道小手會做事。在分食物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除了會幫小動物找食物,你的小手還會幫你做什麼事情?哥哥姐姐的小手會做什麼事情?遷移到小手能做許多的事情。這一環節,有效的幫助小朋友認識到小手真能幹。萌發向哥哥姐姐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3、通過觀察、遊戲形式,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會說話。本環節,教師先通過用不同的手勢給予幼兒不同的表揚,一方面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為老師承上啟下的自然過渡埋下了伏筆,使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一學、說一說、動一動,體驗了小手會說話的神奇效果。進而對手的功能、作用進行了有效地拓展,豐富了孩子們的經驗,讓幼兒輕鬆地理解並初步掌握了手勢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多樣性及趣味性。)

4、引導幼兒保護小手的意識,知道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

5、教師歸納總結,小朋友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歌表演誇誇自己的小手,結束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