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5篇

來源:才華庫 2.95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5篇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為題,一股濃濃的親情溢於紙表。

文章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簡要介紹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作的背景和緣由。唐朝詩人王維,15歲就離開家鄉。兩年之後的重陽節,看到家家戶戶登高遊玩、歡度節日的情景,王維思緒萬千。提筆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藉以抒發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明白如話的語句,貼近生活的故事,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距離,為學生理解詩句、感悟情境、體驗情感,作好了鋪墊。第二部分則是王維真情流露而寫下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我在教學時,把課題“作業”的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先引導學生理解第一部分的內容,說一說王維為什麼會思念家鄉的親人?王維在重陽佳節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讓學生理解那種濃濃的思念家鄉親人的思想感情。再讓學生聯想一下王維還會想些什麼?兄弟們還會說些什麼?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來理解思鄉之情。在此基礎上理解詩句的意思便水到渠成了,讓學生自己理解詩句也就不困難了。課後讓學生蒐集王維的詩作,進行“古詩朗誦大賽”,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評課: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化地解釋王維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於學生理解背誦古詩。教者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條理比較清晰。

教者由課文入手,先讓學生找出了王維思念故鄉的原因,他在重陽節那天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再讓學生想一想王維還會想些什麼,兄弟們還會說些什麼。再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理解詩句的意思,一層扣一層,條理比較清晰。

抓準了關鍵詞。

“思緒萬千”一詞在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概括了王維客居他鄉時的思鄉之情,它也是王維寫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觸發點。教者及時抓住課文的這一關鍵詞語,讓學生體會它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恰到好處。

但教者在激發學生的情感方面還欠缺了一點,學生還沒有真正深入到王維的內心中去,教者自己的語言還缺乏激情,沒能很好地帶領學生走入課文,學生還沒能真正體會文章的內涵。另外,不應該把文和詩完全割裂開來,應該文中有詩,詩中有文。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2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第五冊的課文,這是一篇以“文包詩”特殊形式出現的文章。在課文中不僅呈現了王維的曠世之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且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地解釋王維的這首詩,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離鄉,適逢重陽,遙想親人的深深情思。文章以膾炙人口的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為題,透出了濃濃的思鄉之情。課文情感真摯,有相依相伴的故鄉情,有血濃於水的親情,讀起來饒有趣味。在教學中,我圍繞“思親”這條主線設計了兩個問題:“王維為什麼思親?又是怎樣思親的?”,引導學生從文與詩的融合上著眼,學文,以詩為線索,學詩,以文為參照,將詩文有效結合,在感悟古詩的時候,不僅僅停留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是還體會了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蘊,同時通過誦讀文字和詩句,理解並體會詩人王維的思鄉情感,使學生展開與文字的對話,將思維的觸角深入文字,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後的那份情、那種味。

一、詩文對照,品讀感悟

“每逢佳節倍思親”可以說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靈魂,教學中,我扣住 “思親”引導學生讀文,扣住“思親”引導學生品詞、品句、品讀,使他們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抓住“15歲”和“已經兩年了” 引導學生感受王維年幼離家身為異鄉客的那種孤獨;抓“倍”這個字,引導學生從“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重陽節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句話,扣住“更加”一詞,理解“倍”字,初步感受王維無法和家長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通過“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會”和文中那個省略號,去感受王維無法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將“文意”與“詩境”對應起來,引導學生披文入境,自讀自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入境”“妙悟”,昇華內心的情感。

、吟詩抒情,品味詩韻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對中華古文化的興趣,通過誦讀和積累,讓精美的語言和古人質樸的情懷在孩子們的心中積澱起來,陶冶其性情,提升其文化素養。中國的文化是非常豐厚的,要讓我們的孩子覺得語文有吸引力的,那首先應該設計好教學語言。整堂課,我的語言也儘可能體現語文味,以此來吸引學生。通過詩文結合,並充分、熟練地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平臺,引領學生出入於古詩詞與現代文兩個不同的文化殿堂,同時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誦讀,如:播放一首《思鄉曲》,我進行示範讀,感染學生,誘發學生的情感,引生入境。再引導學生把自己假想成某一興趣的角色,“現在,你就是王維,又會怎樣吟誦這首詩呢?”這樣,伴著《思鄉曲》,學生有著很強的角色表演熱情,加上有學文時豐富的情感積澱,學生的動情誦讀水到渠成,朗讀成了他們表達情感的內心需要,從而使學生一步步品出了詩韻。

三、課外延伸,昇華情感

學完課文,我扣住“思親”引導學生拓展,積累思鄉的詩句。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人又何止王維一人!我國從古至今有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時刻思念家鄉和親人。我及時引領學生思考:“如果你也思念家鄉和親人,又會吟誦哪些思鄉、思親的詩呢?”學生聽後自由吟誦古詩,我再出示李白的《靜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張籍的《秋思》中思鄉的名句。學生自由朗讀,體會作者思鄉之情,最後齊讀,達到情感共鳴。以一思鄉主題,引出一組思鄉古詩,讓學生在學習一文時,認識更多的同類古詩。

四、存在不足,有待磨練

雖然一節課我準備了很長時間,但是也留下了許多不足。如:走進文字的時間少了,學生自由讀的機會少了,詩文結合還不夠到位,課堂上的生成資源未能及時利用(我在問:“從這個省略號,你讀出了什麼?”有一個學生說到:“王維還有許多話要說。”如果我追問一句:“王維會說什麼呢?”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想象王維內心的世界),詩題沒有理解,重陽節的習俗未能在教學中有機滲透等等。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意識到只有抓住文章裡 “血濃於水的親情,相依相伴的故鄉情” 那根情感線,引導學生對文字作深入研讀,使學生的心與作者的心交融,引領學生在精心創設的“語文”環境裡,進行語言文字的揣摩和品味,這樣才能紮紮實實地上好一節課。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3

我一直認為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特別注意每堂課開頭的創設。在教學《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課時,很想設計別具一格的開頭,但總是不滿意,無意間看到一網友的設計,甚滿意,隨之採納,效果很好。具體過程如下:先讓學生談談了解哪些傳統節日,學生紛紛發言,有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想象在過這些節日時,你們都會做些什麼?

生1、我喜歡中秋節,因為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就會回家,我們一家人就會團聚。

生2、我喜歡中秋節,因為這時爺爺的徒弟會送來各式各樣的月餅,我非常喜歡吃月餅。

生3、我喜歡春節,因為我可以放煙花、鞭炮、爬山。

……

孩子非常興奮,我在此打斷孩子的發言,問:“你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能告訴老師為什麼這樣高興嗎?孩子紛紛回答:“可以過節嘍!”我順勢引導,這些讓你們高興的節日就叫“佳節”。請學生讀這個詞語,引導應怎樣讀?生齊說:高興地讀。

在佳節卻有個大詩人發出感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原因?(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補題:每逢佳節倍思親 ( 齊讀)

圍繞題目展開品讀第一段;為何而“思親”

第二段:為何而“倍思親”

第三段:品悟“思親”之情

第四段:感受“思親”之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4

教學這課 ,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首先,學生有過學“文包詩”這類課文的經驗,發現此 類課文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詩歌的意思、情感等很多方面都能在課文中找到,所以在理解時很多學生通 過反覆讀文去學習詩歌。其次,學生在《古詩 70 首》上已經積累過這首詩,瞭解過它的意思,因此對課文 要表達的大致情感,學生也是略有所知。因此,在教學時,我緊緊圍繞詩歌,從文與詩的融合上著眼,學 文,以詩為線索,學詩,以文為參照,將詩文有效結合,在感悟古詩的時候,不僅僅停留在詩句的字面意 思,而是還體會了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蘊,同時通過誦讀文字和詩句,理解並體會詩人王維的思鄉情感, 使學生展開與文字的對話,將思維的觸角深入文字,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後的那份情、那顆心、那種味。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5

首先想感謝,感謝帶給我幫助的每一位老師。特別是在針對某些看法時有些老師不但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還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如果說這兩次課例活動中我還有些許的進步,那麼我想,這是與每位老師的指導、幫助密不可分的。以下是綜合一些老師的建議、結合我自己的認識、想法,總結出在本次課例活動中出現的或是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評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在學生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後,老師應及時、恰當的給予評價。但這評價不能只停留在“你說得真好”“你說得真棒”……,這些表面的,不深入的詞語上。老師在引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更應該注意這一點。如:劉東旭讀完古詩後,我問學生他讀的有沒有感情?而這個問題首先就使學生的回答限制在了“有”或“沒有”這兩個範圍之中,無形之中使得學生很難再有創造性地對劉東旭進行評價。並且學生還會有一種潛意識的認為:老師讓我來評價其他同學那我就只說出他不好的地方。所以李瑩評價時就只抓住了劉東旭不足的方面來進行。這樣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會使學生有一種挫敗感,使學生喪失一定的信心。而這樣一來,就使“生與生”之間的評價這一環節變得沒有實際意義。因此,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上應有意引導學生在評價別人時,應以肯定為主,以實事求是為依據.另外在培養學生評價能力的同時,老師也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向師性,根據自身的良好示範性作用來有效的影響學生。記得在我之前幾次講公開課時,便有老師給我提出這方面的不足,但下去之後並沒有專門的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另外,這兩次在下面備課時,針對有些預設的問題也設計了一些評價言語,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形形色色的回答,我之前設計的那些針對性很強的評價言語又顯得格格不入了。由此也使我更進一步的想到: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臨場發揮能力其實都來自於課下各方面知識、多方面技能綜合的基礎。因此,紮實的基本功,豐富的多層面知識儲備也是上好一節課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而在這個方面,我還需要加倍的努力。

學生的主體性是否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看了教學實錄以後,和辦公室的老師有較為一致的看法:感覺整節課下來,老師說的話遠遠多於學生說的話。可是回顧了整個教學過程後又有了疑問:針對學生的背景情況(學生大多為外來務工子女,理解能力以及素質底蘊較差),如果老師不說這些話學生能否理解文字、深入文字?或者說,可以運用哪些更為有效的方法使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較為全面。在這個問題上我還需要請教更多的老師來幫助解答,此外自己也應該更加全面、深入地來思考這一問題。

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其實我也有同感。反應快、思維敏捷、認真思考的學生反覆站起來回答問題。而一部分學生始終沒有太多的機會和教師或是學生之間進行互動。課後仔細想了想認為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是由於平時在課堂上老師沒有很好地為學生營造獨立思考的條件。可能很多情況下是老師代替學生或是一些基礎素質較好的學生代替了更多的學生來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一部分學生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方面形成一種惰性,沒有養成積極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教師對一些問題進行設計時沒有周全的顧及到大多數甚至是全體學生的思維能力、認識能力這一因素。因而這一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提問冷場”。並不是學生聽得不認真、不專心,也不是學生懶於動腦、不願思考,而是對於老師的提問學生無從下口,不知該怎樣去回答。因此,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

在一次次的不足中積累經驗,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提升自我。在一次次的反思中快速成長。這是我的深切感受,也是我的堅定決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6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一篇以“文包詩”特殊形式出現的文章。在課文中不僅呈現了王維的曠世之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且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地解釋王維的這首詩,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離鄉,適逢重陽,遙想親人的深深情思。課題是一句王維思親的千古絕唱,道出了多少遊子的心聲!讀著文章,這種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下面,就執教這堂課,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一、紮紮實實進行字詞教學。

中年級的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從教材來說,它是組成文字材料的基礎;從語文學習來說,沒有新的詞彙的吸收和內化,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就顯得蒼白而空洞;從學生學情分析,中年級介於低、高年級之間,是由以識字、寫字為重點向閱讀體驗為重點轉化的重要年段,因此中年級的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本課的教學是第一課時,我在預習檢測環節沒有像教學低年級那樣把所有的詞語全都拎出來逐一講解,而是選取了文中最重要的四字詞語進行歸類整合,分成兩類用紅、藍兩色標出。先讓學生通過同桌合作朗讀,互讀互評,理解意思,再通過開火車讀檢查合作效果,並通過出示“根據解釋說出相應的詞語”檢測學生對詞語意思的理解。其中,“茱萸”這一植物學生比較陌生,我就出示圖片及文字資料幫助學生認識。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對“興高采烈”的“採”和“五彩繽紛”的“彩”比較容易混淆,我就把兩個字的意思列出來,教學生根據意思去辨析,並通過“選字填空”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掌握。我想,這樣的詞語教學有所取捨,注重音、形、義的結合,能讓學生印象更為深刻,從而更有效地積累詞語。

二、以題入手,詩文對照,感悟詩境。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篇課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新創的特色鮮明富有創意的一種新型文體——文包詩。這類課文往往通過生動的描述,形象地展現詩歌的寫作背景、具體內容和豐富內涵,來幫助國小生走進詩歌的意境,從而感受到中國古典詩歌的動人魅力。實踐證明,“文包詩”是古詩教學中一種具有多種教育功能的好課型。在教學中,我注重“文”、“詩”對照,尋找文與詩的內在聯絡。在預習展示環節,我由課題引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檢查學生的朗讀,並幫助他們理解詩題的意思。在“細品思念,感受孤獨”環節,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與前兩句詩的內容相對應的自然段,然後出示學程單,讓學生仔細品讀句子,圈圈關鍵詞,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自己從中讀懂了什麼。在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開展合作交流,學生基本能抓住“15歲”、“已經兩年了”、“京城長安”,感受到王維年幼離家身為異鄉客的那種孤獨。最後引導學生從“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重陽節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句話,扣住“更加”一詞,理解“倍”字,初步感受王維無法和家長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這樣,將“文意”與“詩境”對應起來,引導學生披文入境,自讀自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入境”“妙悟”,昇華內心的情感。

三、情感對比,想象練說,體驗詩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重在抒情,所以只有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真切地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教學中,我在多處進行了情感對比,引導學生潛心會文。如第一處對比:開課時,由“佳節”匯入,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體會甜美的親情溫暖。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我說:“歡度佳節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呀!而唐代有位詩人,在重陽佳節這天,卻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第二處對比:在學習第一自然段小組展示時,讓學生把自己的年齡和王維比較,談談自己離開家的經歷和感受,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從而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王維當時年紀小、離家久、離家遠,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第三處對比:第二自然段中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與王維當時的處境對比。我設計了想象說話練習:“讀著讀著,我彷彿看到了 ,又彷彿聽到了 ,真是呀!”在學生進行表達時,老師與學生互動,說此刻王維在哪裡幹什麼。通過這樣的情境想象,互動對話,學生的情感與文字、與詩人的情感交融,對王維孤身一人在外求學時,眼見別人家團聚而自己卻不能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感和思鄉情便有了更鮮活形象的感受。

四、吟詩抒情,品味詩韻。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語文教學就應激發學生對中華古文化的興趣,通過誦讀和積累,讓精美的語言和古人質樸的情懷在孩子們的心中積澱起來,陶冶其性情,提升其文化素養。詩是中國的文化的一種表現,有著非常豐厚的含義。要讓我們的孩子覺得語文有吸引力的,那首先應該設計好教學語言。整堂課,我的語言也儘可能體現語文味,充滿感情以此來吸引學生。通過由淺入深,詩文結合,引領學生自由出入於古詩詞與現代文兩個不同的文化殿堂,同時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誦讀。誦讀的形式很多,如指名讀,男女生分句讀等,把人們登高遊玩的快樂,王維內心孤獨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最後配樂吟誦整首詩。有了學文時豐富的情感積澱,學生的動情誦讀水到渠成,朗讀成了他們表達情感的內心需要,從而一步步品出了詩韻。

整個教學過程雖然閃動著一些亮點,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1.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老師牽著學生走的現象還比較明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小組合作展示的環節,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說。

2.課堂的調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不能一味地關注自己如何去完成教學任務,而要更多的去關注學生。評價要及時,面對學生的回答,在上課時,我也會隱隱約約地感覺到自己有時候真想好好地誇他一番,可是話到嘴邊,卻想不到用什麼樣合適的話來表揚他。我更多的是在想自己下一個環節的設計或者說我事先的準備,而忽視了課堂上的生成。要想做好這一點,還需要大量的積累和學習。

3.語言不夠精煉,總是要重複學生的回答,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成的時機,在講課的過程中,出現了不應該有的廢話。教師語言的感染力還可以更進一步增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還可以更豐富些。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7

1.學情把握不準確。確定課題之後,我的教學設計一稿是準備讓孩子們通過對“文包詩”的學習來嘗試寫“文包詩”。經過師傅點撥指導,創作“文包詩”對於三年級孩子來說難度太大,於是將訓練點聚焦到“王維在家鄉時重陽節會和家人一起做些什麼?”這一設計能夠使孩子深入文字,通過在家鄉時的幸福時光與此時獨處異鄉對比,更好地體會詩人王維的思鄉之情。

2.課堂把控能力弱。本節課設計上是在孩子練寫後當堂進行反饋,但因我沒有對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導致在課堂上不能及時分享孩子們的作品,不能和學生共同評價個別作品,是一個缺憾。

3.欠缺教育機智。近來班級內孩子偶爾會有生病請假現象,在這節課上課鈴打響時一個孩子跟我說他不舒服,需要家長接回治療,於是我便與家長聯絡。這一突發事件使得我在上課之初思維略微混亂。從這也體現出我教學經驗不足,應變能力差等弱點。

一次組內課暴露了我不少的問題,不過暴露問題並不可怕,我將在未來的日子裡悉心求教師傅及其他有經驗教師,平時多觀摩優秀課例,力求站穩講臺,對孩子對自己都不留遺憾。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8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一篇 “文包詩”。在課文中不僅呈現了王維的曠世之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且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地解釋王維的這首詩,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離鄉,適逢重陽,遙想親人的深深情思。文章以膾炙人口的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為題,透出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一、詩文對照,品讀感悟

“每逢佳節倍思親”可以說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靈魂,教學中,我扣住 “思親”引導學生讀文,扣住“思親”引導學生品詞、品句、品讀,使他們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第一自然段抓住“15歲”和“已經兩年了” 引導學生感受王維年幼離家身為異鄉客的那種孤獨;第二、三段抓“倍”這個字,對思親進行深化,引導學生從“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重陽節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句話,扣住“更加”一詞,理解“倍”字,初步感受王維無法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再通過“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會”和文中那個省略號,去感受王維無法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將“文意”與“詩境”對應起來,引導學生披文入境,自讀自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入境”“妙悟”,昇華內心的情感。

二、吟詩抒情,品味詩韻

詩是中國的文化的一種表現,有著非常豐厚含義,要讓我們的孩子覺得語文有吸引力的,那首先應該設計好教學語言。整堂課,我的語言也儘可能體現語文味,充滿感情以此來吸引學生。同時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誦讀。誦讀的形式很多,而且還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小王維,把看到人們是那麼快樂更加感受到孤獨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配樂吟誦整首詩。多樣化、多數量的朗讀成了他們表達情感的宣洩口,從而使學生一步步品出了詩韻。

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街上的熱鬧和王維內心的冷清作對比,還需更務實地處理。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9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上課時,我以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引入,讀好了古詩,我佈置學生讀課文,找到相應的內容來理解詩句。課文結構清晰,語言簡練,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很快找到了相應的語段來理解詩句。那如何讓學生體會詩人王維對親人的思念,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話練習:同學們離開過自己的家和父母分別過嗎?你想自己的爸爸媽媽嗎?說說自己當時的感受。不少小朋友表示曾經到親戚家住過,少則兩三天,多則半個多月,所以小朋友說的時候都表達出了自己很想家,這時候,我提問學生:“王維離家多久了?”“兩年!”小朋友幾乎是喊著回答,“會多麼想家啊!誰能讀出詩人的感受?”有了情感的鋪墊,學生朗讀起來頗具深情,效果較好。這個環節的設計,我體會到了只有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這種角色的互動,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真切地體會到詩人的情感。

課上也留下了一個遺憾,在解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時,沒有講清楚,應該是詩人聯想到遠在家鄉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在思念自己的畫面。這裡,還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語言訓練:兄弟們思念王維麼,會怎麼說?這樣將會更清楚的瞭解詩的意思。這也讓我清楚地認識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表達一定要清楚,語文要說得明明白白,否則,學生就聽不明白,一頭霧水,久而久之甚至會失去聽課的樂趣。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0

這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就該課的課程資源來說,應該很好地利用課文來理解古詩,深入體會思想感情。我教學這一篇課文後作以下幾點反思。

一、品讀激情,情感共鳴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文蘊含著濃濃的思鄉之情,我們只有通過品詞、品句和品讀才能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共鳴。因此在教學時我作以下朗讀指導:

(一)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緊扣“兩年”一詞,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現實生活事例進行對比,結合學生平時離家時間幾天就覺得很想家人了,跟作者離家“兩年”對比。通過對比,學生理解了“兩年”確實很長,作者也更想家鄉和親人。進而指導學生品讀“兩年”的語氣,以突出作者離家之久,思家之切。

(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後,讓學生相應找出作者用來表達這兩自然段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時,設計了邏輯引讀: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王維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於是便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又一年,重陽節又到了,王維還是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他更家想念家鄉的親人,於是再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兩年過去了,年復一年,年年如此,佳節如期而至,思鄉肝腸寸斷,他依然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通過層梯式的步步引讀,使學生透過這“一年一度”這個平談的數字感覺到作者思鄉的內心世界,思鄉之情隨之升騰。此時多作任何的分析都是多餘,惟有這朗朗的書聲才能表情達意。我想這就以讀代講的魅力吧。

二、講寫結合,訓練表達

由於是由文入詩,文中的意思與詩中的大概一致,在學生理解課文中與之相對的詩句後,相機安排了一個講寫結合的訓練。先讓學生結合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來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動筆寫寫每句詩的意思。這一說一寫,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符合語言訓練的規律。著名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說:要帶領學生在語文課堂裡走一個來回。來就是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回就是從思想內容再到語言文字。前面部分是學習短文引出思鄉之情;後面講寫結合則是由思鄉之情回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即是思鄉之情是通過哪能些語言文字來表達的。

三、課外延伸,增加積累

學習這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之後,設計了向課外延伸這一環節。思鄉之人何止王維?我國從古至今有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時刻思念家鄉和親人。請聽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聽聽他們傾訴思念家鄉、親人之苦。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思鄉的句子,體會作者思鄉之情,最後齊讀,達到情感共鳴。以一思鄉主題,引出一組思鄉古詩,讓學生在學習一文時,認識更多的同類古詩,最後還安排學生蒐集其他思鄉之情的各種文體的文章,在班上交流。使閱讀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變化。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讓“經典”詩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學生可以直接從大量的語言材料中感受古詩的規律和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逐漸對古詩學習產生興趣。用詩文誦讀等形式讓學生增加自己的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1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第五冊的課文,這是一篇以“文包詩”特殊形式出現的文章。詩中有文,文中藏詩,文詩相融,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王維獨自身居外地,在重陽節這樣的佳節裡那份濃濃的思鄉情懷。今天上午,我執教了這篇文章,現在作如下的反思:

1、教學過程清晰,凸顯了層次性,整個過程的設計能使學生逐步的走入詩境,深刻的領會了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在教學中,能夠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朗讀的指導。

3、能夠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善於創設情境使學生走入文字。

4、注重學法的指導,交給方法,然後放手,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說對學生的評價還不夠全面、靈活、務實。教師的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煉。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2

在這次三優課評比活動中,我執教的是《 每逢佳節倍思親 》第一課時。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一篇以“文包詩”特殊形式出現的文章。在課文中不僅呈現了王維的曠世之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且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地解釋王維的這首詩,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離鄉,適逢重陽,遙想親人的深深情思。文章以膾炙人口的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為題,透出了濃濃的思鄉之情。課文情感真摯,有相依相伴的故鄉情,有望眼欲穿的離別情。 整個教學活動是按照 “激情導課——民主導學——檢測導結”三步課堂導學模式進行設計。 現在,我就聯絡本課時的具體教學過程,談談自己的幾點得失:“每逢佳節倍思親”可以說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靈魂,在第一課時中,我先以題入手,提問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傳統節日嗎? 我們把一些讓人高興的好的節日稱作 ‘佳節’”, 抓住“佳節”二字,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過渡“看來,大家在過節時都是開開心心的,不過,唐朝有位詩人卻在重陽佳節這天,道出了這樣的感嘆:(板書課題“每逢佳節倍思親”)”。並緊抓“倍”這個字的理解為:“加倍、更加”,初步感受王維無法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在迫切的心理驅動下,及時進入課堂學習狀態,通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 為學生更好地走進文字打下基礎。

同時,一開始就指出這節課的主要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為學生更好地上好這節課做好了準備。

對於中年級學生來說,字詞的教學仍不容忽視,所以在第一課時必須先把字詞的教學解決掉。由於我所執教的班級課前沒有接觸過課文,在民主導學部分,首先,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根據自學要求進行預習,初步學習字詞,為讀文掃清障礙。其次,主要是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生字的讀音、認清生字的字形、理解生字的字意,並且教給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生詞。最後,變換不同的形式讓學生正確流利的讀課文。這樣很好的完成開課時定的學習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生詞,讀通課文。

感到不足的地方:

在今後的教學中前,要更好的做到兩個研究:研究教材到位,研究學生到位,進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3

《每逢佳節倍思親》採用 “ 文包詩” 的形式,以敘述故事來再現《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千古名詩的創作情景。我在教學時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以題入手,詩文相融,感受詩境

從讀題讓學生突出特定時間“ 佳節” ,接著聯絡學生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我國傳統佳節有哪些?說這些佳節里人們風俗習慣,為理解“ 佳節” 的熱鬧埋下伏筆。這樣讓學生在與文字的對話中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與感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與體驗。努力創設一種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其次,設計第二板塊—— 情景同現,讀文悟情。先讓學生緊抓重點句段,體會長安人、詩人家鄉過重陽節的熱鬧場面,緊扣“ 熱鬧、興高采烈、頭插茱萸、歡聚” 等詞,學生說意思,換詞理解詞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並且設計了說話訓練,較好地又一次點撥學生用自己積累的重陽節習俗,體會重陽節中人們那歡天喜地的心情,那家家戶戶團圓的美好氣氛,這樣學生真正做到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樣“ 佳節” 那美好的氛圍,舒暢的心情學生體驗水到渠成了。

二、迴歸古詩,品悟詩情

教學第三板塊話鋒一轉——“ 王維開心嗎?” 請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從詩文中找答案:由剛才熱鬧的場景到現在的獨思有一個情感轉換的空間,有沉思默想的空間。通過誦讀詩句,使學生能很快走入詩人孤獨的內心之中,使得學生了解到詩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緣由所在。在學生的情感已經到達這一層面的時候,切入詩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感情吟誦,學生切切實實地走“ 近” 了王維,體現文包詩的特點,詩文交融。此時詩人思親、思鄉之情躍入情懷。這種對比、這種反差,更進一步讓學生走進詩人內心,指名讓遠離親人的學生談寂寞、孤獨、思親,第三次撥濃了詩人思鄉情懷。在比較、對照中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深切體驗。緊緊扣住課題“ 每逢佳節倍思親” ,那日思夜想的思鄉之情又通過老師導說、配樂朗讀、配樂吟誦,也使學生走進文字,感受詩人之情達到高潮。

三、拓展延伸,突出詩文主旨

思鄉之情乃是所有中華遊子共同心聲,通過拓展古詩,使學生對王維的思鄉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再次對文題有了進一步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再一次受到強烈的薰陶和感染。這樣通過由淺入深,由字、詞、句梯次推進,詩文結合,引導學生自由出入於古詩詞與現代文兩個不同的文化殿堂。

從研讀教材到備課、上課,對一線老師來說都是一次歷練。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在教學上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將找準方向,不斷探索。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4

學校的“高效課堂”構建活動開始了。根據自己的教學進度,我選擇了蘇教版課本的特色課文——文包詩《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課,結合目標導學教學模式使用的推進,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整個教學過程我緊緊圍繞“展標——分步達標——檢標”進行設計。

這篇課文不僅呈現了王維的曠世之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且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地解釋王維的這首詩,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離鄉,適逢重陽,遙想親人的深深情思。文章以膾炙人口的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為題,透出了濃濃的思鄉之情。課文情感真摯,有相依相伴的故鄉情,有望眼欲穿的離別情。

“每逢佳節倍思親”可以說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靈魂,在第一課時中,我先以題入手,提問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傳統節日嗎?”學生很快說出了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我國傳統的節日,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等佳節的習俗。然後,我說:“我們把一些讓人高興的好的節日稱作‘佳節’”,抓住“佳節”二字,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過渡:“看來,大家在過節時都是開開心心的,不過,唐朝有位詩人卻在重陽佳節這天,道出了這樣的感嘆:(板書課題“每逢佳節倍思親”)”。並緊抓“倍”這個字的理解為:“加倍、更加”,初步感受王維無法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在迫切的心理驅動下,及時進入課堂學習狀態,通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這時我讓學生自己說說: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麼?一個問題既為學生更好地走進文字打下基礎,又確定了這一課的教學目標。

分步達標的環節,我以三讀來引導學生學習,一讀課文,解決自己剛讀課題所產生的疑問,認識作者王維,重陽節,文包詩。二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意,讀通課文。三讀課文,初步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我設想時是想以清晰的層次引導學生學習,體現先學後教,先生後師的理念,但在詞語的教學,尤其是詞語意思的理解時,花了很長時間,主要是這一課學生陌生的詞語比較多,該不該解決?該不該全部解決,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是我上完這一課最大的困惑。

反饋檢標的部分,我沒有過於以明顯的題目來檢查,因為語文的目標出現,學習,反饋有時是自成一體的,比如讀課文,這就不需要等到課文最後,再單獨來設定一個環節解決這些問題。

感到不足的地方: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好的做到三個研究:研究教材到位,研究學生到位,研究教學模式到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15

為參加電子白板應用技能賽,我精心準備了這一課。《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課文。文章主要寫詩人王維離家兩年後的重陽節,看到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思緒萬千,提筆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抒發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這首詩用詞自然、凝練,真切地道出了詩人思鄉情濃,也成為表達思鄉之情的千古名篇。文詩對照是本文一大特色。明白如話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故事,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距離,為學生理解詩句、體驗情感,作好了鋪墊。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制訂了三個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2.抓住重點詞句,詩文結合,理解詩句,能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思念家鄉親人的思想感情

3.在讀文悟詩中,感受古詩文的魅力。

為達成目標,我採取了創設情境、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想象畫面等教學策略。整堂課學生思維活躍,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電子白板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情境創設,營造氛圍:

課伊始,就通過電子白板出示望月圖,加上背景音樂的渲染和老師深情的描述,將學生帶入到悠遠的思鄉情境中去。課上多處用圖片、音樂營造氛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古人過節的畫面,張開了學生想象的翅膀,彷彿穿越回到了唐朝、回到了長安,來到了節日的長安街。

二、視訊呈現,示範引領。

配樂朗誦視訊深深吸引了學生,打動了學生。此時學生的欣賞、模仿所收到的效果是老師任何的說教都無法比擬的。

三、靈活呼叫,消除疑點。

預設到學生對“山東”的理解會出現歧義,設計從白板素材庫中調出地圖,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免去了老師備課時上網查詢、下載的辛勞。

四、便捷展示,激發慾望。

當把學生書寫的古詩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出來以後,學生驚呼聲不斷,慾望已被大大的啟用。。

但是,在白板的使用上還存在諸多問題,還需不斷探索。比如:對軟體的使用掌握還不夠全面,沒能最大程度發揮其優勢;操作還不夠嫻熟,不能得心應手的運用。較之以前用幻燈片演示美感不足,視訊、音訊播放不夠便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