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郎中石君墓誌銘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1.76W

如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屯田郎中石君墓誌銘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屯田郎中石君墓誌銘閱讀答案

屯田郎中石君墓誌銘閱讀答案

[宋]文同

公字君瑜,世居關中。少舉進士,授扶溝縣主簿。民狃悍猾,務不直以亂治,亡所尊畏,侮慢驕狠。公至,不能耐,繩以國律,無所借宥。久之,惡少相教敕避去,曰:“是不如他人,慎無犯,入即齏汝肉矣。”令嘗間語公,謂寰內之治,難以比諸外,當少寬,取無事以去;不爾,忽失慮,中其奇,安可悔?公曰:“用法有內外之異,非朝廷所以待天下之意也。愚職在奉助,惟知以殉公為稱,不知其餘矣。”

改知虹縣。虹俗尚雜惡,昧利而嗜訟。公初來,謁守。守視公少年,易之。撼以虹治,留公假州局。公曰:“奉詔書,不敢私自免,試往臨之。苟有可以上關,願府無見爽相庇賴,事不枝柱,政無難為矣。”守頷之,曰:“然。”既至,嚴肅閉默,眾莫測其端涯。但密記奸桀,疏捕幾輩,白府逐他所。自是一境平靜,以善譽聞。

富人責租,使其奴毆逋者。公曰:“奴罪當然,教之者主耳。”並錄之。主懼,匿不出;捕急,其徒計賂人代焉。至廷下,公曰:“是富人耶?衣冠則爾,其質乃賤隸。”袒視之,膚革皸瘠,果其家役僕也。杖去,直得其主而坐之。自是強宗大姓,俯首躡地,謂神為公矣。

移綿州羅江縣,蜀人柔良畏事,索摩撫,公易虹治,一用清簡。未逾時,縣事已告無所設。簿書凝然,械杻積蠹,廡下徒吏,偃居門宇終日。居甿不識追胥之擾,盡力田事。新黌舍,聚良子弟,置師教之,親為講說義訓,使循服,其父兄感泣入謝。

遷屯田郎中,宰相方將汲用,而公遂病至不起,享年五十二。嗚呼!公為人器宇儻蕩,望之魁崛偉人也。喜大節,善論議,於世務纖悉無不該究,聽之灼灼,皆可立施用者。與人款曲,接以恩決,無一不相能,故死之日,上下鹹嗟悼之。       (選自《全宋文》卷一一○七,有刪節)

6.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繩以國律,無所借宥     借:寬容B.富人責租,使其奴毆逋者   逋:拖欠

C.居甿不識追胥之擾      胥:差吏D.遷屯田郎中,宰相方將汲用  汲:引導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石公認為朝廷立法的用意是天下無別,所以治理京城近處不應與外地有所不同,執法不可稍加寬鬆。

B.雖然虹縣難以治理,石公並不畏縮,毅然赴任,他希望如有政務需要稟報,州府不要對自己的差失加以庇護。

C.有富人教唆奴僕催租傷人,為逃避治罪,逼迫奴僕冒充自己去頂罪,被石公識破,最終被抓捕到案,依法治罪。

D.石公善於品評人事是非,洞悉世情時勢,分析問題清楚明白,處置方法切實可行,他對人殷勤應酬,與人親善相處。

8.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不爾,忽失慮,中其奇,安可悔?(4分)

譯文: ▲

(2)簿書凝然,械杻積蠹,廡下徒吏,偃居門宇終日。(4分)

譯文: ▲

9.石公治理虹縣與羅江縣,施政方略主要有哪些不同?為什麼?(4分)

答:   ▲

答案:

6.D(3分。汲:提拔)

7.C(3分。不是逼迫奴僕冒充他去頂罪,而是他的黨羽謀劃收買別人來代他頂罪)

8.(1)不如此,一旦考慮疏忽,中了他們的詭計,哪裡還有後悔的機會呢?(4分。每句1分)(2)公文簿冊靜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蟲,堂下廂房中的差吏們,整天閒居在屋裡。(《報任安書》有“受械於陳”句)(4分。每句1分)

9.治理虹縣打擊奸邪與豪強;治理羅江縣無為而治,興辦教育。因為兩縣民風不同,虹縣民俗駁雜而邪惡,蜀人柔弱馴良,膽小怕事。(4分。每問2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石公字君瑜,其家世代在關中定居。年輕時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扶溝縣主簿。當地百姓習於凶悍、狡猾,做非法的事來破壞法治,心中無所敬畏,輕侮散漫,驕橫凶狠。石公到任之後,不能容忍,以國法來製成他們,絕無寬恕。一段時間之後,那些卑劣胡為的年輕人相互商量決定要逃離,他們說:“這個官員和別人不一樣,小心不要觸犯他,一旦被他抓住,那就粉身碎骨了。”縣令曾經私下對石公說,認為京城近處的治理,難以和外地相比,執法應當稍加寬鬆,爭取能平安無事地離任。如果不能這樣,一旦考慮疏忽,中了他們的.詭計,哪裡還有後悔的機會呢?石公說:“執法如果京城近處和外地有所不同,這不是朝廷用來公平對待天下人的用意。屬下的職責在於輔佐上級,我只知道為國家利益而獻身,不懂得還有其他的選擇。”

改任虹縣知縣。虹縣的習俗多駁雜而邪惡,貪圖利益且嗜好訴訟。石公初到任,拜謁知州。知州見石公年輕,輕視他,就以虹縣難以治理來動搖他,要留他暫且輔助處理州府事務。石公說:“我奉朝廷詔令,不能為個人考慮不去赴任,我想嘗試前往。如果有需要向上稟報的政務,希望州府不要因見我有了差失就庇護我。事情如果沒有牴觸,政務就沒有難辦的了。”知州同意他的意見,說:“好的。”到任之後,他態度嚴正莊重,不與外界往來,保持緘默,那些挑釁鬧事的人無法揣測他的底細。他只是祕密地查清了那些奸邪暴橫的壞人,搜捕了幾批,上報州府將他們驅逐到別處。從此全縣境內平安無事,他因政績優異而聞名。

有一個富人催逼租糧,讓他的奴僕打傷了拖欠租糧的人。石公說:“奴僕的罪責應當懲處,然而教唆者是他的主人。”下令一併抓捕審訊。主人害怕,藏匿不出。官府追捕得很急迫,他的黨羽就謀劃收買別人來代他頂罪。人犯被抓到了公堂,石公說:“這是富人嗎?衣服和帽子的確是富人的,但本人卻是個低賤的奴僕。”剝下衣服一看,這個人面板皴裂,身體瘦弱,果然是富人家的奴僕。石公對他處以杖刑後把他趕走,直到最後抓捕到了他的主人,依法治罪。從此豪門大族,對石公低頭躡足,認為石公真是神人。

調任綿州羅江縣令,蜀地百姓柔弱馴良,膽小怕事,需要安撫,石公改變了在虹縣的治理之道,全都採用清靜簡單的方式。不久,縣府已沒有多少政務佈置。官府公文簿冊靜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蟲,堂下廂房中的差吏們,整天閒居在屋裡。百姓都沒見過有催交賦稅的官吏來騷擾,都盡力於耕作。石公新建了學校,招集了良家子弟入學,任用良師教誨他們,並親自給他們講授道義,讓他們遵從,他們的父兄為此感動流淚,前來致謝。

升任屯田郎中,宰相正要提拔任用他,可是石公卻臥病不治,享年五十二歲。嗚呼,石公器宇軒昂,灑脫不羈,看上去魁梧高大。他重氣節,善於品評人事是非,對於世情時勢的精細之處無不分析得完備詳細,讓人聽得明白清楚,都可以立即實施使用。他對人殷勤應酬,以恩意待人,沒有人不能親善和睦相處。所以他逝世的時候,所有的人們都嗟嘆悼念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