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2.3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範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詹天佑》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詹天佑》閱讀答案

《詹天佑》閱讀答案1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艱鉅。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詹天佑決定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採用中部鑿井法。從山頂往下打直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這樣一來,幾個工作面可以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一半。

1、給這段話加個小標題。()(1分)

2、用“||”把這段話分為三層,並寫出每層的意思。(3分)

3、八達嶺隧道採用“中部鑿井法”的原因是(),好處是()。(2分)

4、詹天佑根據不同的地勢採用不同的開鑿方法,這表現了他()。(2分)

參考答案:

1、開鑿隧道

2、第一層(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工程艱鉅):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艱鉅。

第二層(居庸關山勢高……不離開工地):詹天佑對居庸關隧道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並與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

第三層(八達嶺隧道長……把工期縮短一半):詹天佑對八達嶺隧道採用中部鑿井法,把工期縮短一半。

3、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幾個工作面可以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一半。

4、具有傑出的智慧和才幹。

《詹天佑》閱讀答案2

詹天佑從小就聰穎好學。1872年,他作為中國首批官費留學生赴美國留學時,年僅12歲。在耶魯大學讀書期間,他專門攻讀鐵路一科。在畢業考試中,他奪得了第一名。在八年的留學生活中,詹天佑時刻思念著養育他的父母之邦。他非常關注時事,對美國殖民主義者從我國拐走大批華工,讓他們從事奴隸般的苦役極為憤慨。1874年,日本侵犯我國臺灣,更使他受到極大刺激。

1881年,詹天佑懷著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1887年,“中國鐵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經留美同學鄺孫謀推薦,公司總辦伍廷芳聘詹天佑為工程師。詹天佑夢寐以求的、獻身於中國鐵路事業的願望終於能實現了。

1892年修築灤河鐵路橋時,面對湍急的河水,英國、日本、德國的工程技術人員都束手無策,相繼敗下陣來。這時,英籍總工程師金達不得不找詹天佑來試一試。詹天佑認真分析了以往失敗的原因,仔細勘察研究了灤河地質情況後,決定改變橋址。他請來精通水性的人潛入河底,用中國的傳統方法配合機器打柱,順利建成了橋墩。大橋終於建成了,詹天佑在工作中顯露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名聲大噪。1894年,英國工程研究會選舉他為正式會員。

1905年5月,清政府決定修築京張鐵路。它全長雖僅201公里,但必須通過地勢險峻的燕山山脈,其中南口以北的關溝段(居庸關、青龍橋、八達嶺一帶)更是層巒疊嶂,自古就有“天險”之稱,工程難度非常大。一些帝國主義分子根本看不起中國人,他們嘲笑說,“中國會修關溝這段鐵路的工程師還沒有誕生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國內也有些人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認為中國自己承辦這條鐵路是“不自量力”。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京張鐵路會辦(後稱總辦)兼總工程師,主持該線鐵路的修築工程。詹天佑不畏艱難,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這一重任。他明確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應引以為恥”,“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

1906年初春,京張鐵路正式開始從豐臺鋪軌。

從南口到康莊的第二期工程.是京張鐵路中最艱鉅的一段。他們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要開鑿居庸關、八達嶺兩大隧道。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隧道長400米;八達嶺隧道更長,是居庸關隧道的3倍,而且全是堅硬難鑿的花崗岩。第二個難題是地勢高陡,如果採用正常螺旋式線路,列車難以爬上去。在困難面前,詹天佑更加感到肩上擔子的分量,他在給一位美國朋友的信中這樣寫道:“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視著我的工作。如果我失敗了,將不只是我個人的不幸,因為人們將不再信任中國的工程師。”

針對上述兩個難題,通過反覆勘查測量,認真研究思考,詹天佑終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首先,他精心設計了兩頭對鑿和中間豎井開鑿隧道的方法。他把辦公室移到工地,親臨現場指揮。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戰,兩條隧道終於打通了。接著,他又巧妙地設計了一種獨特的折返線路,即從青龍橋起,用兩個車頭一前一後,一推一拉來牽引列車,通過“人”字交叉口後,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這種創造性的設計,既簡易可行,又減少了線路的長度。

1909年10月2日,盛大的京張鐵路通車典禮在南口舉行。許多外國專家、駐華使節及清政府的官員們前來參觀,他們都為詹天佑主持修築的京張鐵路的質量好、速度快和耗資少而感到驚歎。據西方人估計,京張鐵路需6年時間才能完成,而現在僅用了4年就勝利通車,並且節約工程費用三十五萬六千餘兩白銀。人們盛讚他是外揚國威、“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中華鐵路工程師。

人們不會忘記詹天佑為祖國鐵路建設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勳。1922年,中華工程師學會在青龍橋車站為他樹立了一座全身銅像,以紀念這位給中華民族贏得榮譽和尊嚴的科學家。

(選自張秀平主編《影響中國的100個人物》,有改動)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5分)

A.在八年的留學生活中,詹天佑作為首批官費赴美留學生,時刻思念著祖國。他對美國奴役華工、日本侵犯臺灣的殖民主義行徑極為憤慨。

B.1892年修築灤河鐵路橋時,外國工程技術人員相繼敗下陣來。詹天佑受命於危難之時,他沉著應變,將中國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順利建成了橋墩。

C.詹天佑不畏艱難和嘲笑,毅然接受修建京張鐵路的重任。帝國主義者嘲笑這是“不自量力”,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國人也認為完成該工程至少得五十年。

D.在鐵路史上,詹天佑首創了“人”字形折返線路,解決了地勢高陡、列車難以爬行的難題。這種創造性的設計,既簡易可行,又減少了線路的長度。

E.人們是不會忘記詹天佑一生為祖國鐵路建設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勳的。青龍橋車站為他樹立的全身銅像,表明他是給中華民族贏得榮譽和尊嚴的科學家。

(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6分)

①“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應引以為恥。”

②“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視著我的工作。如果我失敗了,將不只是我個人的不幸,因為人們將不再信任中國的工程師。”

(3)文中從哪幾件具體的事情上寫出詹天佑是一位“給中華民族贏得榮譽和尊嚴的科學家”?請結合原文進行歸納。(6分)

(4)作為傑出的科學家,詹天佑身上體現出哪些優秀品質?請就其中一個方面,結合實際,談談你的體會。(8分)

參考答案:

12.(1)選B項3分,選A項2分,選D項1分,選C、E項不得分。

(D項“首創”在文中沒有明確依據,C項帝國主義者和國人的看法張冠李戴,E項第二句話表述因果倒置。)

(2)①在詹天佑看來,中國地大物博,但是中國人卻不能自己修築京張鐵路,是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嚴重傷害。(3分)

②在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的歷史條件下,詹天佑接下修築京張鐵路的重任,已經不只是個人的事情,而且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榮譽。(3分)

(3)①修築灤河鐵路橋時,詹天佑認真分析外國工程技術人員失敗的原因,仔細勘察研究灤河地質情況,用中國傳統方法配合機器打柱,順利建成了橋墩。(2分)

②英國工程研究會選舉他為正式會員。(2分)

③接受修建京張鐵路這一重任,成功攻克兩大難題:開鑿居庸關、八達嶺兩大隧道,巧妙地設計了一種獨特的“人”字形的折返線路。(2分)

(4)①勤奮好學,打下基礎;滿腔熱血,報效祖國;不畏艱難,勇挑重擔;深入調研,科學創新。(4分)

②以其中一條為中心,或結合自身學習生活,或結合社會實際,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分)

《詹天佑》閱讀答案3

閱讀。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樣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後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 )的火車頭( ),原先( )的火車頭( ),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

1.在( )裡填上合適的字。

2.用“~~”畫出火車經過“人”字形線路的行走方式。

3.文中畫“______”的句子是一個________句,仿寫一個類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個什麼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推 拉 拉 推

2.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後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

3.設問 仿寫“略”

4.是一個有傑出才華的人。

《詹天佑》閱讀答案4

八、閱讀《詹天佑》選段,回答下面的問題。(12分)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cáo cháo)笑,毅(yì yù)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剷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káng gáng)著標杆,揹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huì kuì)。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鉅。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詹天佑決定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1100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採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1. 將文中括號裡不恰當的讀音用﹨劃去。(2分)

2. 結合文章內容,分別給這兩段文字加上一個小標題,寫在下面橫線上.(2分)

第一段小標題: 勘測線路 第二段小標題: 開鑿隧道

3.仿照文中畫線的句子,用加點的詞造句。(2分)

造句:學校三申五令強調上學一定要穿好校服、戴好紅領巾,否則,將被扣分,受老師批評、同學遣責。

九、閱讀《詹天佑》選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千米,是聯結華東和西北的交通要(yāo yào )道。當時,清朝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奪了好久得不到解決。他們最後提出一個條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yāo yào)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帝國主義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訊息一傳出來,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鉅的工程,各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1、在文中的括號裡選擇恰當的音節,畫上_______(2分)

2、用~~~~畫出說明帝國主義國家阻撓清政府修築京張鐵路的原因的句子。(2分)

3、用______ 劃出能說明要挾意思的句子。(1分)

4、帝國主義者之所以要要挾清政府,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沒有自己的工程師,鐵路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_

5、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這個笑話是指_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

他們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艱鉅的工程,各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6、這段話主要寫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重要意義從這段話中,我體會到詹天佑愛國之情。(3分)

7、假如你是一名鐵路工程師,你聽到帝國主義者的嘲笑時,你心裡會怎麼想呢?

答:我一定要為中國爭氣,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也要把這條鐵路建好,滅掉帝國主義的威風。

《詹天佑》閱讀答案5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dé√ děi)不開鑿隧道,其中數(shǔ√ shù)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鉅。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詹天佑決定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tiāo√ tiǎo)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1100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bèi√ pèi)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liáng√ liàng),決定採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1、毅用部首查字法應查(殳),用音序查字法應查(Y )鑿字是(上下)結構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應查(業、凵),用音序查字法應查(Z)。

2、這段話主要寫了什麼?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寫詹天佑是怎樣開鑿隧道的,表達了作者對詹天佑創新才能的讚美。

3、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2分)

4、詹天佑在開鑿居庸關隧道時遇到的困難是山勢高,岩層厚,他採用的辦法是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在開鑿八達嶺隧道時遇到的困難是隧道長1100多米,他採用的辦法是中部鑿井法。由此,我體會詹天佑具有創新精神。

5、用﹏﹏畫出具體說明中部鑿井法的語句。(1分)

6、假如你是開鑿隧道的工人,你想對詹天佑說些什麼?(2分)

答:詹天佑你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我能和你一起工作是我這一生的榮幸!

《詹天佑》閱讀答案6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訊息一傳出來,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鉅的工程,各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修築( ) 輕蔑( )

出世( ) 輕易( )

2.用“‖”分為三層,並概括層意。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畫“――”的句子展開合理的想象。

(1)當時人們的表現可以用哪些四字詞語來形容?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當時人們都可能說些什麼話?請用上“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內容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你對文中畫“~~”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對國人的轟動和帝國主義者的嘲笑,如果你是詹天佑,當時你心裡會想些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修建 輕視 出生 隨便

2、(1)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

(2)國內引起……請點此檢視完整答案【詹天佑課內閱讀答案集】(僅供華語網會員使用)……

修築京張鐵路困難大,任務艱鉅。

5、圍繞為國人爭氣,給帝國主義者反擊,意思接近即可。

《詹天佑》閱讀答案7

《詹天佑》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小編今天推薦的是:詹天佑閱讀答案。閱讀,是人們最基本的學習活動。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內容,提高理解能力,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技能,需要在反覆完成閱讀習題中積累和磨練。這篇詹天佑閱讀答案,相信同學們完成之後,閱讀能力會很快得到提高!

詹天佑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 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剷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揹著標杆、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塞外常常是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詹天佑不管條件怎樣惡劣,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1、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

2、用劃出排比句,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什麼?

從句子中我體會到修築這條鐵路困難重重,要認真勘測,不能有一點兒馬虎。

3、想一想作者圍繞勘測線路,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1、嚴格要求工作人員。2、以身作則,與工人同甘共苦地勘測、繪圖。

3、請教當地的農民。 4、遇到困難總是想著為祖國爭氣,鼓勵自己。

4、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1)這句話表現了詹天佑 對工作一絲不苟、極端負責 的精神。

(2)選詞填空。

精密 周密

( 精密)的儀器( 周密)的計劃(周密)的觀察 (精密)的勘測

5、 用﹏﹏劃出具體描寫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6、詹天佑這樣做的力量源泉是什麼呢?

詹天佑這樣做的力量源泉是他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為祖國爭氣的堅強決心。

《詹天佑》閱讀答案8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剷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揹著標杆、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塞外常常是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詹天佑不管條件怎樣惡劣,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說明:本段有三則閱讀訓練,按全文選段編排為第四至六則,收錄於下,均整理了答案,請根據提示檢視。

1、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

2、用“――”劃出排比句,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什麼?

3、想一想作者圍繞勘測線路,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4、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1)這句話表現了詹天佑_____________的精神。

(2)選詞填空。_______________

精密周密

()的儀器()的計劃

()的觀察____()的勘測

5、用“”劃出具體描寫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6、詹天佑這樣做的力量源泉是什麼呢?

詹天佑不怕(),也不怕(),()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剷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杆,揹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____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_____

1、我首先要在橫線上標上正確的標點。(3分)

2、按課文內容在()填上適當的詞。

3、讀了這段話我覺得它主要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用橫線在文中劃出寫自然條件惡劣的語句。(1分)

5、詹天佑不允許工程人員說這樣的話,表現了他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分)

6、文中以“常常請教當地農民”這事,寫出詹天佑的__________________。(1分)

7、文中寫詹天佑的心理,在“中國人”之後還要加上“自己”,在“修好”之前加上“一定”,表現了他_____________。

8、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句話的意思是:()(3分)

A、說明詹天佑對工作較認真,不對工程人員說“大概”這類話。

B、說明詹天佑只喜歡幹實事,不喜歡聽多餘的話語。

C、說明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苟,極端負責,對工作人員要求非常嚴格。

9、從短文來看,修鐵路要經過的這個地方,地形有什麼特點?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概括

________、______

10、讀了“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剷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這句話,我想試著模仿寫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shènkān)測線路。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剷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細密周密嚴密)計算。詹天佑經常(鼓勵鼓舞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揹著標杆、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塞(sāisài)外常常是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詹天佑不管條件怎樣惡劣(wùè),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____惹那些外國人譏(jǐjī)笑我們,____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1、劃去括號裡用得不正確的詞語或讀音。

2、在文中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關聯詞。

3、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

話寫的,寫在橫線上

4、用“~~”劃出排比句,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什麼?

5、想一想作者圍繞勘測線路,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__

6、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1)這句話表現了詹天佑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選詞填空。精密____________周密

()的儀器()的計劃()的觀察()的勘測

7、找出文中兩對近義詞()()()()

8、用“”劃出具體描寫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9、用“____”畫出詹天佑遇到困難時的想法。(2分)

10、讀了這一片段,你有什麼感受,你想對詹天佑說什麼?(3分)

11、詹天佑這樣做的力量源泉是什麼呢?

1、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

2、哪裡要開山,哪裡要……

… 上定點、構圖。塞外常常是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詹天佑不管條件怎樣惡劣,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

6、為中國工程師爭一口氣,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一個沉重的回擊。

1、,:,;,,。

2、困難嘲笑毅然

3、詹天佑不怕……

例2:哪裡有美妙的鳥鳴,哪裡有甘冽的清泉,哪裡有晶瑩的露珠,哪裡有清爽的微風,都需要我們去感受,體會神奇的自然。(排比句即可)

1、shènsāiwù 細密、嚴密 鼓勵、鼓舞

2、不但還

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jǐjī)笑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