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交鄰居交惡閱讀附答案譯文

來源:才華庫 2.72W

李應弦言:甲與乙鄰居世好,幼同嬉戲,長同硯席,相契如兄弟。兩家男女時往來,雖隔牆,猶一宅也。或為甲婦造謗,謂私其表弟。甲偵無跡。然疑不釋,密以情告乙,祈代偵之。乙故謹密畏事,謝不能。甲私念未偵而謝不能,是知其事而不肯偵也,遂不再問,亦不明言:然由是不答其婦。婦無以自明,竟鬱郁死。

世交鄰居交惡閱讀附答案譯文

死而附魂於乙曰:“莫親於夫婦,夫婦之事,乃密祈汝偵,此其信汝何如也。使汝力白我冤,甲疑必釋;或陽許偵而徐告以無據,甲疑亦必釋。汝乃慮脫偵得實,不告則負甲,告則汝將任怨也。遂置身事外,恝④然自全,致我齎恨於泉壤,是殺人而不操兵也。今日訴汝於冥王,汝其往質。”竟顛癇數日死。

甲亦曰:“所以需朋友,為其緩急相資也。此事可欺我,豈能欺人?人疏者或可欺,豈能欺汝?我以心腹託汝,無則當言無,直詞責我勿以浮言間夫婦;有則宜密告我,使善為計,勿以穢聲累子孫。乃視若路人,以推諉啟疑竇,何貴有此朋友哉!”遂亦與絕,死竟不弔焉。乙豈真欲殺人哉。世故太深,則趨避太巧耳。然畏小怨,致大怨:畏一人之怨,致兩人之怨。卒殺人而以身償,其巧安在乎?故曰,非極聰明人,不能作極懵懂事。

註釋:①恝:無憂無慮的樣子。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長同硯席 同硯:同學

B.汝乃慮脫偵得實 脫:推辭

C.告則汝將任怨 任怨:受到埋怨

D.致我齎恨於黃壤 齎:懷著,抱著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汝乃慮脫偵得實 ②今君乃亡趙走燕

B.①汝其往質 ②吾其還也

C.①以推諉啟疑竇 ②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D.①遂亦與絕 ②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

3.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甲和其妻對乙不滿的話的一組是( )

①遂置身事外,恝然自全②此事可欺我,豈能欺人③是殺人而不操兵也④此事可欺我,豈能欺人⑤乃視若路人,以推諉啟疑竇,何貴有此朋友哉⑥遂亦 與絕,死竟不弔焉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使汝力白我冤,甲疑必釋;或陽許偵而徐告以無據,甲疑亦必釋

(2)所以需朋友,為其緩急相資也。

(3)卒殺人而以身償,其巧安在乎?故曰,非極聰明人,不能作極懵惜事。

參考答案:

1.B(假如)

2.C(①介詞,用;②連詞,表目的)(A①②均為副詞,卻;B①②均為副詞,表婉商,還是;D①②均為介詞,和)

3.C

4.(1)假如你能儘量洗刷我的冤枉,甲的疑心一定消除;就是表面上答應偵察,然後再告訴他沒有證據,甲的疑心也一定會消除。

(2)為什麼需要朋友?是為了有急難的時候互相幫助。

(3)結果不但害死了別人,還搭上了自己的命。他又巧在哪裡呢?所以說,不是絕頂的聰明人,不會做出絕頂的糊塗事。

譯文

李應弦說,甲和乙是世代友好的鄰居,兩人從小一起玩耍,長大一起上學,性情相投像兄弟。兩家的`男男女女也時常來往,雖然僅隔一道牆,關係卻像是一家人一樣。有人造甲的妻子的謠,說她和表弟私通。甲調查沒有證據,可是疑心並沒有消除,暗地裡把此事告訴乙,求他代為偵查。乙向來謹慎怕事,推辭辦不了。甲心想沒有偵察就推辭辦不了,明明是知道這回事,所以不肯偵察,就不再追問,也不明說,但從此不再和妻子說話。他妻子沒有辦法表白自己,竟然憂鬱而死。

死後鬼魂附在乙的身上,說:“沒有比夫妻更親密的了,夫妻之間的事求你代為偵察,可見信任你到了什麼程度。假如你能儘量洗刷我的冤枉,甲的疑心一定消除;就是表面上答應偵察,然後再告訴他沒有證據,甲的疑心也一定會消除。你卻顧慮如果偵察出實情,不說就辜負了甲,說了你就要受埋怨。於是置身事外,小心翼翼地保全自己,致使我怨恨死去,這是殺人不用刀子呀!我今天在閻王那裡控告了你,你去對質吧。”乙竟發了幾天瘋死去。

甲也說:“為什麼需要朋友?是為了有急難的時候互相幫助。這件事可以騙我,怎能騙別人?關係疏遠的人或者可以騙,怎能夠騙你?我把心腹之事託付給你,沒有就該說沒有,直言責備我不能因為流言蜚語損害夫妻感情;假如有就該暗中告訴我,使我好想辦法,不因臭名聲連累子孫。你卻把我看成過路的人,用推諉加深我的疑團。我又何必重視這樣的朋友呢?”於是也和乙絕交了。乙死了也不去弔唁。乙難道真想殺人嗎?只是過於精通世故,趨利避害的心機過於巧妙罷了。害怕小的怨恨,卻招致大的怨恨;害怕一個人的怨恨,卻招致兩個人的怨恨,結果不但害死了別人,還搭上了自己的命。他又巧在哪裡呢?所以說,不是絕頂的聰明人,不會做出絕頂的糊塗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