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異義詞的幾種型別

來源:才華庫 2.99W

(1)詞義擴大。

文言文中,有些詞語的本來意義比較狹小,後來它的意義有所發展,應用的範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象叫詞義的擴大。這種詞義是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如“河”,古代僅僅指黃河(飲於河、渭);現在則是一個普通的名詞,成為河流的通稱。

(2)詞義縮小。

詞義的縮小,是指詞義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變得狹小。詞義縮小主要有兩類:

A.程度減弱。如“病”,古義指嚴重的`疾病,已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君之病在腸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減弱了。

B.範圍縮小。如“臭”,古代指氣味(左佩刀,右備容臭);現在則僅僅指臭味。

(3)詞義轉移。

古漢語中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展,由原來表示的物件轉移為表示另外一種物件,這就叫詞義的轉移。主要有以下幾種:

A.由表示甲事物轉化為表示乙事物。如“顏色”,古義指容顏、臉色(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今義指色彩。

B.由表示甲動作轉化為表示乙動作。如“去”,古義指離開、距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今義是“到……地方”。

C.由表示甲義的範圍轉化為表示乙義的範圍。如“鮮美”,古義有“鮮豔美麗”的意思(芳草鮮美);今義則是形容詞,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範圍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顏色轉化為表示事物的味道。

D.由表示甲義轉化為表示乙義時,詞性也發生了轉移。如“烈士”,古義指有遠大抱負的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今義指“為了正義事業而獻出自己生命的人”。

(4)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

古今詞義在演變的歷史過程中,褒貶義相互轉化的現象,叫做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主要有三種情況:

A.褒義詞轉化為貶義詞或中性詞。如“風流”,古義指傑出、英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今義多指輕浮放蕩,含貶義。

B.貶義詞轉化為褒義詞。如“乖”,原指偏執、不順服(行為偏僻性乖張);現在是“聽話”“安順”之義。

C.中性詞變為褒義詞或貶義詞。如“鄙”,古義表示“見識短淺”,是一箇中性詞(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今義指品質惡劣,成為貶義詞。

常見古今異義詞例釋

以下內容按字詞、例句及所選篇目、古義、今義順序整理:

窮 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始得西山宴遊記》)窮盡 貧窮

絲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醉翁亭記》) 絃樂器 蠶絲

委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放棄 委託

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離開 到,往

是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 表示判斷

舉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被舉薦 舉起

徵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表現 出征,徵收

喻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明白,瞭解 比喻

豆 一簞食,一豆羹(《魚我所欲也》)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豆類名稱

就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隆中對》) 接近,趨向 今常作副詞或連詞

誠 此誠不可與爭鋒(《隆中對》) 確實 真誠、誠實

秋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時 四季中的秋季

義 引喻失義(《出師表》) 適宜,恰當 正義,意義

否 陟罰臧否(《出師表》) 惡,壞 表示否定

猥 猥自枉屈(《出師表》)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卑鄙下流

庶 庶竭駑鈍(《出師表》) 希望,期望 眾多

獄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案件 監獄

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曹劌論戰》) 軍隊 老師,或軍隊中一種編制

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第二次 表動作重複

間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參與 間隔、空隙,不連線

裡 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上樞密韓太尉書》) 古代居民區名 方位詞,與外相對

遊 與其門人賢士大夫遊(《上樞密韓太尉書》) 交往 現常指遊歷、遊覽

池 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大也(《上樞密韓太尉書》) 護城河 現指水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