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登義教授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5.14K

導語:閱讀答案在掠讀、尋讀文章時要掌握查閱的技巧。查閱時考生應迅速找到某一特定資訊在短文中的位置,並以這個位置為中心,擴充套件到上文和下文,尋求正確答案。考生要學會用掃視的方法尋找資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羅登義教授閱讀答案,歡迎閱讀。

羅登義教授閱讀答案

羅登義教授閱讀答案

羅登義教授1906年4月15日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中學畢業於貴陽二中。1923年考入北平京師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先後在成都大學和北平大學任教。1935年留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獲農業生物化學碩士學位。時年正值民國政府政治敗,神州大地狼煙四起、民不聊生,他斷然拒絕導師的挽留,放棄了留美的優越條件和優厚待遇,懷著報效祖國的心願毅然返回祖國,到北平大學任教。

“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他不當亡國奴,不為日本軍國主義效勞,冒著生命危險,與夫人一道喬裝商人南下,幾經輾轉先後到西北農學院、浙江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47年被貴州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兼農學院院長。同年,聯合國在我國選中了既懂農業又懂生物化學的羅登義教授,通過黨政府教育部聘請他到聯合國糧農組織擔任顧問,由於報效祖國的心願尚未實現,於是他婉言拒聘,再次放棄優越的工作環境和優厚的待遇,仍然留在國內艱苦的教學、科研崗位上。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浙江大學召其回校。接管貴州大學的軍代表對他說,新中國成立了,大學裡不再設客座教授,而且貴州剛解放,急需人才建設貴州,對他誠摯地予以挽留。因為留下來建設家鄉也是自己的心願,羅登義教授就沒有要求返回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院建立後,又要調他赴北京工作。時任共貴州省委第一任書記的蘇振華將軍再次挽留他。羅登義教授想到多年來為了報效祖國,經歷了許多困苦磨難,認為留在家鄉工作也是為祖國而工作,於是他再次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數十載春秋,他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家鄉,直至2000年8月17日辭世並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上。他曾作詩《家鄉戀》以言心志:"生我育我好貴州,氣候暖和,山水清幽。地下蘊藏豐富有,金碗叫化,愚者蠢憂。勤勞人民應振奮,智力開發,興工興農。雄心壯志豈能休,暫時窮困,何懼何愁。"

羅登義教授長期從事生物化學、營養化學研究工作,是我國聞名的營養學家。自1928年始,他研究的課題全部是大眾食物的營養問題。他的研究方向和課題是根據當時國窮民困,百姓食不果腹,身體素質極差而確定的。抗日戰爭時期,他隨浙江大學遷到了湄潭縣。除了擔任三門課的講授外,他還抓緊時間進行生物營養的科學研究,而湄潭豐富的野生資源則為他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物件。浙江大學在湄潭辦了6年,正是這6年,他在生化營養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他在對170多種水果蔬菜的營養成分的分析中,發現了刺梨含丙種維生素非凡豐富,進而對刺梨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前後發表論文近十篇。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有關科學家的關注,英國聞名的生物化學家李約瑟教授,特別將刺梨稱為"登義果"。幾十年來,羅登義教授研究的食物品種眾多,研究的地域遍及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至1984年止,以中、英文發表的科研論文共計58篇,專著7本,另有近百篇文章發表在《科學》、《學藝》、《東方雜誌》、《自然界》、《化學》等刊物上。1963年,在國家科委、農業部和貴州省政府的支援下,羅登義教授在貴州農學院建立生物化學研究室,不久又建立了基礎生化、動物生理生化教研室,為貴州建立了農業生物化學研究基地。他的研究成果開創了我國營養學研究,特別是食物中微量元素研究的先河,為改善國民的.食物結構、食物品種搭配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羅登義教授不僅在學術上有很高的造詣,而且為貴州高等農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忘我工作。解放初期,作為貴州農學院的主要創始人和主要領導,羅登義教授帶領幹部職工白手起家,從頭開始,興建校舍,購置裝置,聘請教師,招收學生。他親自開課,夜以繼日,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為貴州農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羅登義教授甘當人梯。為了使他們在科研道路上少走彎路,他除了親自給本科生、研究生授課,指導實習外,還著書立說,擔任全國性多種刊物的編委、審稿人。他從事教育事業七十一年,為國家培養出了大批農林牧科技人才,學生遍及國內外,其中不乏知名人士。羅登義教授晚年曾在《自敘》詩中小結半個多世紀的人生旅程,坦誠抒懷:"忙忙碌碌數十秋,粉筆生涯,白雲悠悠。少壯求知勤奮修,全力苦幹,忘愁忘憂。成年寸心欲何求?科研工作,育才傳流。一生志向豈能休,儘管白頭,何懼白頭。"

羅登義教授出生在舊中國,對社會的黑暗,外強的辱,民不聊生的境況深有感觸。和眾多愛國知識分子一樣,他強烈期盼這中華的振興,他也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他最愛的祖國、最愛的故鄉!

(1)下列對傳記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羅登義教授在美國碩士學習畢業後,看到祖國正值危難之時,斷然拒絕導師的挽留回到祖國,到浙江大學任教。

B.羅登義教授發現了刺梨含有特別豐富的丙種維生素,進而對刺梨進行了全面的研究。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有關科學家的關注,英國科學家們特別將刺梨稱為“登義果”。

C.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大學裡不再設客座教授,時任貴州大學客座教授的羅登義回到了浙江大學任教。

D.作為貴州農學院的主要創始人和主要領導,羅登義教授帶領幹部職工白手起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為貴州的科研人才培養奉獻了一生。

E.羅登義教授懷著報效祖國的心願返回祖國,為建設家鄉貴州嘔心瀝血,在學術研究、發展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根據全文內容,概括並簡要分析羅登義教授的優秀品質。(6分)

(3)文章分別兩次引用了羅登義教授自己創作的小詩,請簡析其作用。(6分)

(4)羅登義教授在《自敘》一詩中說到:“一生志向豈能休,儘管白頭,何懼白頭”請結合文字與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此的理解。(8分)

閱讀答案

(1)(5分)ED (答E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

【解析】B項,“英國科學家們特別將刺梨稱為‘登義果’”說法不嚴謹,應該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家李約瑟教授,特別將刺梨稱為‘登義果’”;A項,羅登義回到祖國後是到“北平大學任教”,不是到“浙江大學任教”;C項,“時任貴州大學客座教授的羅登義回到了浙江大學任教”錯誤,他沒有回去,而是選擇留在貴州。

(2)(6分)①心繫祖國,熱愛家鄉。羅登義教授放棄了留美的優越條件和優厚待遇,毅然返回祖國任教,多次拒絕調動的請求,紮根貴州進行科研和教育工作。

②學術造詣高。羅登義教授在生物化學、營養化學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開創了我國營養學研究,特別是食物中微量元素研究的先河,為改善國民的食物結構、食物品種搭配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③工作忘我,殫精竭慮。羅登義教授帶領幹部職工白手起家,從頭開始,興建校舍,購置裝置,聘請教師,招收學生。他親自開課,夜以繼日,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④甘當人梯。羅登義教授為了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為了使他們在科研道路上少走彎路,除了親自給本科生、研究生授課,指導實習外,還著書立說,擔任全國性多種刊物的編委、審稿人。(每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給滿分)

(3)(6分)①《家鄉戀》一詩,印證了作者對羅登義教授熱愛家鄉、奉獻家鄉的評價,同時也表現了羅登義教授對建設好貴州的決心與氣魄。(2分)

②《自敘》一詩, 總結了羅教授的人生歷程,揭示了羅教授為科研和教育工作甘於奉獻的精神面貌。(2分)

③增加了文章的文學色彩,使作品可讀性增強。(2分)

(4)(8分)①詩句意思是儘管奮鬥到年老,也依然不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2分)表現了羅登義教授實現自己志向的決心和氣魄。(2分)

②結合文中具體事例分析。(2分)結合自身生活實際談。(2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