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根雕》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來源:才華庫 1.24W

  最後的根雕

《最後的根雕》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文/何百源

國際精品博覽會上,有一個展區,入口處繡著幾個美術字:自然造化。這是展示根雕藝術品的專區。展區的主人叫羅列,他50開外,前額已完全光禿,而兩側和後腦的頭髮留得老長,嘴上還留著兩撇鬍子,一看便知是個搞藝術的。

羅列做根雕已有多年的歷史。學生時代在美院念大一的那年暑假,他回到故鄉的窮山溝。當時正處於“大躍進”時期,山林受到破壞,柴火稀缺。於是人們想到了刨樹根,每到農閒,村民滿山去刨,家家戶戶都將刨回來的樹根堆在房前屋後晾晒,羅列家門口也堆放了好些。

父親丟給他一把斧頭,說,你回來得正好,將這些樹兜疙瘩給劈開,好用來燒火做飯。羅列捋起衣袖就幹起來。幹著幹著,他發現其中一些樹根造型獨特:有像雄鷹展翅的,冰上芭蕾的……這些天然形成的樹根造型引起了他的興趣,便將這些“有用的”留了起來。

劈完柴火,他就對留起來的樹根疙瘩反覆揣摸,然後用刀具加工起來。七修八整之後,擺在那裡,讓左鄰右里的.人來看,果然有人能說出像什麼什麼……第二年市裡開迎春花會,羅列帶著這些寶貝去擺地攤,竟然賣出了幾件,賺到100多元學費。

羅列是學油畫的,從此卻愛上了根雕,一有空就出去尋樹根。日久成精,羅列玩根雕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能根據一棵樹的年齡、所處地勢及方位,判斷出根系的走勢。有一次,他在一個山區選中了一棵老黃楊樹,向主人買下來,請民工將樹伐倒,將樹根刨出,果然是個好材料。經他反覆斟酌雕琢,雕成一件《鶴蚌相爭》,賣得了高價。

羅列生意越做越大,在花卉市場租了一大塊地,建起了根雕藝術館,專營根雕生意。遠近許多村民見挖樹根有利可圖,就到處挖,然後賣給羅列。

羅列的藝術館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根雕,大的有一兩百公斤,小的只有小指頭那麼大,都有形象生動的名字。每天來參觀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很快,羅列成了千萬富翁。

他的鎮館之寶《童子拜觀音》,是一件榆樹根雕,用同一棵樹的樹根雕出一個惟妙惟肖的童子在跪拜觀音大士。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不論懂不懂藝術,都會發出一聲驚呼。有人說這就是神工造化。

有一位香港老闆站在《童子拜觀音》前,凝神揣度了半天,出價千萬元要收藏它,但被羅列拒絕了。

羅列說,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這樣的造化不會有第二件。

羅列為這件藝術品購買了高額保險,並且僱用4名保安日夜輪班守護。

這年初夏,羅列舉行了一次媒體見面會。他在會上宣佈了兩個重大決定:

第一、《童子拜觀音》和其他所有根雕藝術品,全部無償捐贈給藝博院;

第二,從即日起,永遠停止根雕藝術生涯,專心進行油畫創作。

所有的記者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呼啦一聲圍了上去,七嘴八舌向羅列發問。

羅列說:不久前家鄉發生了一次山體滑坡,村子裡有10多人被埋,我年邁的母親,以及一個侄兒都死於這場災難。這件事驚醒了我。山體滑坡的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挖樹根對自然生態的破壞,也是不利因素之一。挖樹根之害遠遠大於伐倒林木。伐倒林木之後,只要樹根還留在土裡,在很長的歲月裡依然能起到穩固山地的作用。但是假如將樹根挖了,尤其是將大樹樹根挖了,一旦暴雨來襲,山泥傾瀉……

第二天,各大媒體都以顯著版面刊出:《著名根雕藝術家金盆洗手,童子拜觀音成為封刀之作》。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1年第6期)

小題1: 短文中劃線句中加點詞語“有用的”其含義是什麼?(2分)

小題2:“羅列是學油畫的,從此卻愛上了根雕,一有空就出去尋樹根。”“從此”是指什麼時候?後文中與該句相照應的句子是哪一句?(3分)

小題3:羅列永遠停止根雕藝術生涯的原因是什麼?(3分)

小題4:“所有的記者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呼啦一聲圍了上去,七嘴八舌向羅列發問。”如果你是在場的記者,你打算向羅列提出怎樣的問題呢?(3分)

小題5:閱讀了這篇短文,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呢?(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造型獨特,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小題1:“從此”是指羅列在市裡迎春花會上,賣出了幾件根雕作品。“從即日起,永遠停止根雕藝術生涯,專心進行油畫創作。”

小題1:羅列的母親和侄兒因為山體滑坡而去世;羅列認識到因為根雕製作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小題1:示例:羅先生,請問您為什麼選擇退出呢?

小題1:略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的語境義的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詞語的含義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他會家鄉之後的一詞迎春花會上來分析”從此“的內容,並且從文中去尋找相呼應的句子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家鄉的一詞山體滑坡的自然災害來分析即可。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提出的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主要從環境保護,珍愛自然的角度作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