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2.64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範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梅》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梅》閱讀答案

《梅》閱讀答案1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紅藕”“玉簟”不僅表明秋天已至,進一步發掘,它的深刻意蘊是什麼呢?

(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嗎?

(3)、“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一個倒裝句,其意味是什麼?

(4)、“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意義分析:

(5)、領略詞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純潔、心心相印的愛情。

(6)、名句賞析:“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參考答案】

(1)、 “紅藕香殘”,雖然是表明秋天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所以竹蓆也涼了,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紅藕香殘”——從客觀景物來表現秋的到來。“玉簟秋”——從主觀感受表達秋的到來。

(2)、輕:輕手輕腳。怕驚動別人、小心翼翼。獨:借泛舟以消愁,非閒情逸致的遊玩。過去和夫君雙雙泛舟,充滿詩情畫意,今天獨自擊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獨:——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該多好啊!

(3)、順序:月滿時——上西樓——望雲中——見回雁——思及誰寄錦書來

誰——趙明誠誰寄——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

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無論舟上樓中,縈繞於詞人心頭。

(4)、1、寫眼前之景,花落水流,與“紅藕香殘”、“獨上蘭舟”相拍合;2、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無可奈何花落去,水流無限似儂愁

(5)寫自己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及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閒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的,足見兩心相印。

(6)、皺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相思之情無法排遣。

“才——卻——”有連線關係,表現“愁”運動之速,而愁從可見的眉間藏到心頭,更使人領略到女詞人的萬千愁緒,詩人感情在短暫中的變幻起伏,真實形象,給人以遐想。(聯想: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附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附賞析: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一些詞評家或稱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樑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或讚賞其“精秀特絕”(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它的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說明這是“已涼天氣未寒時”(韓偓《已涼》詩)。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徵;枕蓆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淒涼獨處的內心感受。這一兼寫戶內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境氣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闋共六句,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後的思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雲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髮。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於詞人心頭的。

這首詞上闋的後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詞句,如“日邊訊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鄭文妻孫氏《憶秦娥》),“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晏殊《訴衷情》),“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以及“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玉樓明月長相憶”(溫庭筠《菩薩蠻》),“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三臺令》),其所抒寫的情景,極其相似。如果聯絡這首詞的起句,還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題作《寫情》的七絕:“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詞與詩都寫了竹蓆,寫了月光,寫了西樓,同樣表達了刻骨的相思,對照之下,更覺非常相似。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後面的五句,轉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閒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雲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儘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時有寫兩地相思的句子,如羅鄴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離別,忍報年年兩地愁”,韓偓的《青春》詩“櫻桃花謝梨花發,腸斷青春兩處愁”。這兩句詞可能即自這些詩句化出,而一經熔鑄、裁剪為兩個句式整齊、詞意鮮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脫胎換骨、點鐵成金的效果。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閒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這首詩的結拍三句,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這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脫胎而來,而明人俞彥《長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兩句,又是善於盜用李清照的詞句。這說明,詩詞創作雖忌模擬,但可以點化前人語句,使之呈現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點化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僅變化原句,而且高過原句。李清照的這一點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認為範句雖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兩相對比,範句比較平實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藝術效果;李句則別出巧思,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兩句來代替“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的平鋪直敘,給人以眼目一新之感。這裡,“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藝術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當然,句離不開篇,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非一枝獨秀。它有賴於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前後襯映,而相得益彰。同時,篇也離不開句,全篇正因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機的《草堂詩餘評林》稱此詞“語意超逸,令人醒目”,讀者之所以特別易於為它的藝術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梅》閱讀答案2

吳潛①

試馬東風,且來問,南枝②訊息。正小墅、幾株斜倚,數花輕拆。自有山中幽態度,誰知世上真顏色。嘆君家、五嶺我雙溪,俱成客。

長塞管,孤城笛。天未曉,人猶寂。有幾多心事,露清月白。好把寒英③都放了,莫教春訊能佔得。問竹籬、茅舍景如何,惟渠④識。

注:①吳潛: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詩人,安徽人,曾任宰相,積極抗元,被奸臣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被貶廣東。

②南枝:代指梅花。 ③寒英:指梅花。 ④渠:南方方言,他。

8.詞中兩處寫到問,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6分)

9.這首詞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8. 6分,兩問內容說明2分,一問1分;效果3分,其中結構效果1分,情感效果1分,藝術效果1分。意思相近即可。前面括號的答題角度答不出不扣分。

9. 5分考點: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6分,每方面2分。意思相近即可。學生先答情感再分析也可以,若籠統地答作者借梅抒情(借梅喻人、自況、託梅言志),表現了自己思鄉的孤寂給1分。

考點: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和評價作者的情感和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

《梅》閱讀答案3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①

杜甫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②。

此時③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題為“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的詩給杜甫,表示了對杜甫的懷念;杜甫深受感動,便寫詩作答。②何遜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詩人,這裡把裴迪與何遜相比,表示對裴迪和他的詩的推崇。

③“此時”正是安史叛軍氣焰囂張、大唐帝國萬方多難之際。

(1)本詩通篇以早梅傷愁立意,試概括詩歌中含有哪些愁情。(4分)

(2)全詩圍繞“梅”來寫作,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①老去之愁②憂國憂民、傷時感世之愁。③思鄉之愁④憶友之愁(答對1點1分)

(2)①首聯寫詩人因為“梅”而觸動寫詩興致,誇讚友人才情(1分)

②第二聯寫友人送客逢梅思戀故人③第三聯感慨詩人沒有折梅相贈,否則引起鄉愁等愁緒,(1分)④最後抒發門前一樹梅花催人老的憂傷。(1分)

《梅》閱讀答案4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門前的梅花初綻,據說是硃砂梅,很美,家人就給我取名“梅”字。父親自小教我古詩,關於梅花的詩很多,到現在還能一口氣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歡曹雪芹的“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關於梅,人們談論太多,種梅,賞梅,寫梅,畫梅,梅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雖知道這名字極美,但每當別人問起我的名字時,又覺得難以啟齒,太俗了,取這個名字的人太多,聲音聽起來也悶聲悶氣的,對這個名字的尷尬,一直不能釋懷,到美國後就馬上給自己取了一個雅緻的英文名字,以為總可以脫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記得第一個有個墨西哥人問我名字,我就告訴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問“梅”是什麼意思,我說是一種花,那人打破砂鍋問到底,問什麼花。我突然張口結舌起來,記得梅花翻譯成英語是plum,就是李子,遲疑了一下,就說plum。那人噢了一聲,就不再問了,顯然他對這個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個美國人問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訓,不再說李子花,就啟發他說,是一種花,中國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說“是玫瑰花”。我有點失望,進一步啟發說,這種花,很美,在冬天開放,中國人最喜歡,經常把它們畫成畫掛牆上,寫進詩裡。那人想了想說:“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國人的家裡掛著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認識的中國花。”

我一聽又沒有希望了,也難怪,很少美國人瞭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何況一種花草。

我說梅花是被中國人掛在牆上,捧在手上,供在心裡的,是深入血液和靈魂的一種花。他似乎被我感動了,突然對梅來了興趣。

這胖胖的老美認真起來,有一天他突然跑來興沖沖地告訴我,蘇菲,我找到了梅,結一種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訝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結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豔花者無果實,有美實者無豔花,難得梅兩者俱美,梅的美不僅是果實,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個問的是義大利人,是搞音樂的,我想這人是有藝術感受力的,反正他沒見過梅花,就信口開河起來。我說梅花是中國最美的花,有幾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們中國民族精神的象徵,凌寒飄香,不屈不撓,自強不息,鐵骨冰心。中國人傾心於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陳介眉的官人,聽說孤山的梅花開了,立即丟官棄印從京城千里迢迢騎馬狂奔至杭州,“何物關心歸思急,孤山開遍早梅花”。還有一個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獨自欣賞梅花時,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從此入孤山種梅花,一輩子沒有下山,以梅花為妻。那人睜大了眼睛問:“真的嗎?”“真的。”我說,他有一首寫梅花的詩,在所有寫梅花的詩中獨佔鰲頭,無人能比。“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我脫口而出。如果你讀了這詩,看了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樂曲,中國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寫出“梅花四弄”。

從此,那人每次見我,必問梅訊息,一天被逼無奈,就從網上找出梅花的照片與繪畫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詳半天,說,很像桃花嗎,枯瘦的桃花,還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顏色。我不再想解釋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說梅花的美就在於疏、瘦、清、斜。

顯然這位藝術家也誤解了梅花。我怎麼告訴他在萬木蕭瑟,大雪壓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樹梅花迎雪吐豔時,那種驚心動魄。怎麼才能告訴他,千年老梅,鐵枝銅幹,如枯若死,一夜風雪後,突然瓊枝吐豔,那種絕處逢生的滄桑感。怎樣才能告訴他,當你為情所困,輾轉反側時,突然一股梅香襲來,幽幽而來,又悄然而去,那種神魂顛倒。梅花的美是攝人魂魄的,如果賞梅在淡雲,曉日,薄寒,細雨,或小橋,清溪,明窗,疏籬,再加上詩酒橫琴,林間吹笛,這時候你很難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間尤物,人間與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個日本人閒聊,不知怎麼就談到他自己國家的國花,他異常興奮,竟說得淚花點點。我也不由自主又談起梅花,他說他的,我說我的,他說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說的他也不懂,有一點是相通的,對一種花的深入靈魂的熱愛。

梅花,幾千年的書香繚繞得骨清魂香,幾千年的詩心陶冶得如此美麗。中國人心裡千迴百轉的梅魂,在與世界相遇的過程中煥發出獨異的魅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寫照。(取材於蘇菲的同名散文)

⑴下列詞語中的“說”,與“說起梅花”的“說”,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2分)( )

A 遊說 B 說和 C 話說 D 學說

答案:C(本題考察對實詞的理解“說起梅花“的”說“意思為提及、提到。A “遊說”中“說”的意思是用話勸別人。B “說合”中“說”的意思是從中介紹,說和。C “話說”中“說”的意思是提及、提到。D “學說”中的“說”意思是言論、主張)

⑵下列對作品內容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 )

A 與雅緻的“蘇菲”相比,“梅”是不大動聽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於懷。

B 文中那位義大利人對梅花有很好的藝術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寫出“梅花四弄”。

C 本文明寫對梅的熱愛,在無意識中也表現了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隔膜與誤解。

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來,梅花不僅滲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徵了民族精神。

答案:D(本題考察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A 選項為因果顛倒,作者雖然覺得這個名字極美,但又覺得梅這個名字太俗,悶聲悶氣,難以啟齒,所以才給自己起了一個雅緻的英文名字。B 作者只是說這個義大利人有藝術感染力,並沒有說對梅花有很好的藝術感染力,文中並沒有體現出期待。C 作者並不是“無意識”的表現。D 文章中出處提及梅花,並且梅花也象徵民族精神)

⑶下列對作品中有關知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墨梅”是用水墨畫出的梅花,在黑白濃淡之間呈現出疏、瘦、清、斜之美。

B 由林和靖“眾芳搖落獨暄妍”一詩詩體推斷,該詩寫作年代是在魏晉年代。

C 倒數第三段中稱“梅花是人間尤物”,“尤物”在這裡指特別美好的事物。

D “梅”與“鬆”“竹”並稱為歲寒三友,都是歷代中國畫家酷愛的創作題材。

答案:B(題目側重考察文學常識。B選項林和靖是北宋時期的詩人。“眾芳搖落獨喧豔,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從體裁上來說是七律,所以是近體詩,近體詩是在唐以後才出現的,所以不是魏晉時期所作)

⑷本文寫了作者與外國人之間圍繞著梅花展開的幾個故事,在謀篇與立意方面匠心獨具,請結合全文加以賞析。(6分)

答案:從作者的名字翻譯切入,以外國人對梅花的好奇、不解與誤解為主線來謀篇佈局,對梅花的內涵的闡釋由表及裡,逐步深入與豐富,凸顯梅花獨特的美感和魅力,構思巧妙而自然。闡發了梅花所凝聚的名族精神,表現了外國人與中國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對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⑸本文倒數第三段描寫了哪些賞梅的情境?作者藉此寫出了梅花怎樣的品質與格調?(6分)

要點一:萬木蕭瑟,大雪壓境,凌霜傲雪的風骨

要點二: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風雪後,突然瓊枝吐豔

要點三:淡雲曉日,薄寒細雨;小橋清溪,明窗疏籬;詩酒橫琴,林間吹笛,超凡脫俗的品質

⑹本文結尾寫道:“梅花,幾千年的書香繚繞得骨清魂香,幾千年的詩心陶冶得如此美麗。”請緊扣“書香”與“詩心”,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答案:“書香”“詩心”傳達了歷代文人幾千年的書寫繪畫、題詠吟誦中賦予了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詩性之美,這句話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內涵。

“書香”本義指筆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繪畫作品以及梅花所蘊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詩心”本義為詩歌的情感,在文中指從古至今有無數的詠梅佳作,呈於書本,縈繞於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靈魂和心裡。並且給了我們與眾不同的審美體驗,陶冶人心。

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國人愛梅,種梅,寫梅,賞梅,梅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梅花詩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徵,表達作者對梅花這種品格的讚美。

《梅》閱讀答案5

①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園裡賞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豔紅的梅花正以最美麗的姿容吐露,富人頗為自己的花園裡能開出這樣美麗的梅花而感到無比的快慰。

③突然,門外傳來敲門的聲音,富人去開了門,發現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寒風裡凍得直髮抖,那乞丐已在這開滿梅花的園外凍了一夜,他說:“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給一點東西吃。”

④富人請乞丐在園門口稍稍等候,轉身進入廚房,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飯菜,他佈施給乞丐的時候,乞丐忽然說:“先生,您家裡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說完了,轉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裡,感到非常震驚,他震驚的是:窮人也會賞梅花嗎?這是自己從來不知道的。另一個震驚的是,花園裡種了幾十年的梅花,為什麼自己從來沒有聞到過梅花的芳香呢?

⑥於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種莊嚴的心情,深怕驚動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終於聞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無比的芬芳,然後他濡溼的眼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為自己第一次聞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賞梅花,乞丐也能聞到梅花的香氣,有的乞丐甚至在極飢餓的情況下,還能聞到梅花清明的氣息。

⑧可見得,好的物質條件不一定能使人成為有品位的人,而壞的物質條件也不會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個人沒有錢是值得同情的,一個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氣一樣值得悲憫。

⑨一個人的品質其實是與梅香相似的,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我們如果光是欣賞花的外形,就很難知道梅花有極淡的清香;我們如果不能細心地體會,也難以品味到一個人隱在外表內部的人格香氣。

⑩最可嘆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觀自我,品賞自己心靈的梅香,大部分人空過了一生,也沒有體會到隱藏在心靈內部極幽微,但極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聞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現在,讓我們一起以一種莊嚴的心情,走到心靈的花園,放下一切的纏縛,狂心都歇;觀聞從我們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選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簡明的文字概括本文敘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人聽了乞丐的話感到震驚,他震驚的是什麼?結合文中相關的語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加粗的詞語“可見得”在文章結構上起了怎樣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寫出完整的兩句詠梅的古詩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乞丐聞到梅花的芳香,富人為此感到震驚,也第一次聞到梅花的芳香。(意對即可)

2.窮人也會賞梅花;富人自己種了幾十年的梅花,卻從來沒聞到過梅花的芳香。(意對即可)

3.過渡或由敘述引入議論。

4.示例:①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②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不唯一)

《梅》閱讀答案6

啟迪生命的梅

②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雲鋪灑人間。

③踏著雪,我緩緩而來。我已聞到那幽幽的香。是你嗎,霧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是你嗎,潛雪傲霜的梅?

④是的,一定是你。雖然,如雪般潔白的你,可以騙過我的眼睛,然而,勝過雪的那一段香,我又怎會感覺不到?淡雅清新的幽香飄然而來,使我恍若越脫塵世,如入聖地。正如林妹妹說的那樣“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細細品味著。

⑤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見你。疏綴枝頭,粉妝玉琢。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長的枝條上瀰漫著連綿的“白雲”。或含蓄,或冷傲,或溫靜,或清高;嫋娜亭亭,紛吐幽香;含情脈脈,欲訴還羞,但無妖冶之姿、輕佻之態。

⑥在眾芳搖落之時,惟有你獨絢麗,佔盡這滿山風情。在百花之中,你和水仙一樣飄逸,和玫瑰一樣聖潔,無芙蓉之嬌嫩,無牡丹之庸俗。哦,你是天宮之花,惟有在瑤池方得一見,卻又為何偷下仙宮,來到人間?是為了與這集日月精華於一身的白雪為伴嗎?

⑦雪後的你,不畏嚴寒,愈發怒放,綻出片片白玉,猶如在向嚴冬挑戰。微風輕拂過,吹落片片花瓣。你,嚴寒中的梅,縱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要將自己的報春之歌高唱。來時那樣無瑕,去時也“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不染一絲塵俗。

⑧每次雪後,我總會來看一看你——寒梅。因為,你一直給我以生命的啟迪:生命之花與其嬌豔而受玷汙,不如清白而自愛;與其譁眾取寵,不如實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嚴。

⑨我等待著下一次飄雪,我將再一次欣賞你雪後的風采,接受你無言的啟迪。

小題1:文中④——⑦段分別寫了“梅”四方面的內容,請按順序填寫。(2分)

① →②梅的姿態→ ③美的高潔→④

小題2:本文語文含蓄、俊美。請對文中畫線的句子賞析。(3分)

小題3:第⑨段中的“無言的啟迪”具體指什麼?(原句回答)(3分)

小題4:全文寫梅,為什麼要寫雪?(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①梅的香味④梅的堅強。

小題1:運用對比襯托(烘托)的手法,突出了梅的聖潔、脫俗;句式整齊而富有變化,平添了語言的美感。(解析:)

小題1:生命之花與其嬌豔而受玷汙,不如清白而自愛;與其譁眾取寵,不如實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嚴。

小題1:以雪襯梅,即以雪白襯梅潔,以雪寒襯梅香。

小題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題幹要求,主要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第④段主要寫梅淡雅清新的香味。第⑦段寫梅“不畏嚴寒”、“向嚴冬挑戰”、“縱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要將自己的'報春之歌高唱”……,突出梅的堅強。

小題1:本題考查賞析文章精妙語句的能力。賞析句子的一般方法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時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句才行。

小題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提取資訊的能力,這啟迪就在第⑧段。

小題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環境描寫“雪”在文中的作用。

《梅》閱讀答案7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①邊,寂寞開無主②,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③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註釋】①[斷橋]殘破的橋。②[無主]無人過問。③[更著]又遭受。著,同“著”,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憑。⑤[零落]凋謝。

【背景資料】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一生志在恢復中原,但卻受人排擠,晚年隱居山陰,始終保持昂揚的愛國熱情,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此詞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縮影。

8、詞的上闋通過驛站、斷橋、黃昏、風雨等意象,營造了 的意境。下闋則寫出了梅花 、 的品質。(3分)

9、“已是黃昏獨自愁”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塵”中的“碾”字有何表達效果?(3分)

8.落寞悽清;高潔、堅貞(不慕名利、傲立風雪)

9.擬人;“碾”原指將東西壓碎、壓平,在這裡指梅花落地之後與泥土混合之後的情景。表現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描繪出梅花悲慘至極的圖景。

【考點分析】考察的是對詩歌意境、情感主旨、寫作手法的把握以及“煉字”能力。

《梅》閱讀答案8

【唐】杜牧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

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①開。

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②媒。

【注】①即春酒。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②戰國時秦穆公之女,姿容絕代,善吹簫,非懂音律不嫁。蕭史善吹簫,作鸞鳳之響,公以妻之,數年,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去,傳為愛情佳話。

8.詩歌一二聯是如何描繪梅花風采的?試作簡要分析。(4分)

9.詠物詩多為託物言志、抒懷,試分析詩歌所表現的是人性格特點。(4分)

參考答案:

8.運用擬人手法,首聯將梅花比擬成了從瑤臺仙境下凡的仙女,她嫋嫋婷婷、羞羞澀澀地在溪邊對著水面端詳著自己的倩影。為梅花賦予了生命和靈氣,把梅花寫得美妙超凡。(2分)頷聯寫梅花姑且讓潔白無瑕的雪與自己相比,而敢於超越豔麗的春光決不隨順其後。讚揚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潔。(2分)(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也對)

9.一二聯詩人借梅花的風采來表現自己的品行高潔和剛直耿介,不肯隨時俯仰的性格。(2分)三四聯寫了梅花為佳客助興、願有情人成為眷屬的多情坦蕩,這也是詩人自己多情坦蕩的性格的寫照。(2分)

賞析

全詩緊緊圍繞梅花的美去寫,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這兩句主要描寫梅花的姿態優美。輕盈的梅花,映照著如碧的溪水,實景與倒影渾然一體,構成一幅絕美的圖畫。為了進一步突出梅花的輕盈之美,作者又採用擬人的手法,把梅花比成一群從瑤臺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驚鴻游龍,令人魄蕩魂馳。始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由於梅花太美了,所以雪花嫉妒,但卻又不能同它相比;春天被欺,也不敢再邁動輕快的腳步。這兩句從側面烘托了梅花的美麗動人。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當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觀賞梅花時,他發現如斯豔麗的梅花彷彿是為了冬釀的酒而開,因為賞梅花,飲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故有似為凍醪開的遐想。

最後兩句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假設梅花長在秦樓的旁邊,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會為他人所見笑的。這兩句進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梅》閱讀答案9

1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 請分析劃線句中“努力”“小心翼翼”所表達的含義。

3. 母親的“笑”這一神態描寫,在文章中出現了三次,請找出來,用曲線標出,然後回答:每次笑反映了母親什麼樣的心理?

4.你認為文中的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5.讀了本文你有什麼話想說嗎?請寫寫你的想法,不少於100字。

答案:

1一個鄉下母親給遠在國外的兒子寄農家土產品的故事.

2.“努力”說明母親帶的東西很多,很重,也表明母親身體瘦弱,跑了很遠的山路,已經很累了。但為了兒子,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小心翼翼”表明母親來自窮鄉僻壤,沒見過大世面,第一次跑到城裡給兒子寄東西。這兩個詞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愛子心切、憨厚朴實的農村母親形象.

3. 第一次 “笑”:“她衝說話的人笑”這次笑既表明她委婉拒絕別人的好意,為了能讓兒子吃到自己親手製作的、兒子想吃的土產品,即使自己在家怎麼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兒子的要求,這點錢算什麼;這次笑也表現母親的自豪感,在這麼多人面前,告訴大家自己有這麼一爭氣的兒子在國外,能不從內心深處欣慰的笑嗎?其實這次笑的深層含義還是一箇中心:愛兒子!

第二次“笑”:“她笑笑,搖頭”這次笑仍然是委婉拒絕別人的好意,但這次與上次不同的是母親稍有失望無奈,但又不甘心就此罷休,她在努力的想其它辦法滿足兒子的要求,其實給兒子寄東西的決心在笑中已經體現了。

第三次“笑”:“她笑著走了”這次笑是她滿懷希望的、欣慰的、開心的笑,終於能滿足兒子的要求了,問題解決了。

4 是一個愛子心切、憨厚朴實的農村母親.

5 略

1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 請分析劃線句中“努力”“小心翼翼”所表達的含義。

3. 母親的“笑”這一神態描寫,在文章中出現了三次,請找出來,用曲線標出,然後回答:每次笑反映了母親什麼樣的心理?

4.你認為文中的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5.讀了本文你有什麼話想說嗎?請寫寫你的想法,不少於100字。

答案:

1一個鄉下母親給遠在國外的兒子寄農家土產品的故事.

2.“努力”說明母親帶的東西很多,很重,也表明母親身體瘦弱,跑了很遠的山路,已經很累了。但為了兒子,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小心翼翼”表明母親來自窮鄉僻壤,沒見過大世面,第一次跑到城裡給兒子寄東西。這兩個詞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愛子心切、憨厚朴實的農村母親形象.

3. 第一次 “笑”:“她衝說話的人笑”這次笑既表明她委婉拒絕別人的好意,為了能讓兒子吃到自己親手製作的、兒子想吃的土產品,即使自己在家怎麼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兒子的要求,這點錢算什麼;這次笑也表現母親的自豪感,在這麼多人面前,告訴大家自己有這麼一爭氣的兒子在國外,能不從內心深處欣慰的笑嗎?其實這次笑的深層含義還是一箇中心:愛兒子!

第二次“笑”:“她笑笑,搖頭”這次笑仍然是委婉拒絕別人的好意,但這次與上次不同的是母親稍有失望無奈,但又不甘心就此罷休,她在努力的想其它辦法滿足兒子的要求,其實給兒子寄東西的決心在笑中已經體現了。

第三次“笑”:“她笑著走了”這次笑是她滿懷希望的、欣慰的、開心的笑,終於能滿足兒子的要求了,問題解決了。

4 是一個愛子心切、憨厚朴實的農村母親.

5 略

《梅》閱讀答案10

朱自清梅雨潭閱讀答案【1】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瀑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花花花花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溼溼的黑邊兒裡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雲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溼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衝下,彷彿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稜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說,這說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裡,便倏的鑽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1、朱自清先生在寫梅雨潭使用了許多比喻句,請你用“——”畫出你最喜歡的兩句。

2、這個瀑布潭為什麼叫“梅雨潭”呢?

3、這段文字總,許多動詞用得很有講究,比如:“踞”字體現出梅雨亭的_____________,而“浮”字有突出了亭的_____________,像這樣用的生動傳神的動詞還有_____________,表現出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這就是梅雨潭的由來。

2.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這就是梅雨潭的由來。

3.“踞”字表現出梅雨亭的雄偉 ,而“浮”字又突出了亭的輕盈,像這樣用得生動傳神的動詞還有“鑲” ,表現出了梅雨亭的優美。

《梅》閱讀答案11

陔萼樓後老屋傾圮,餘築基四尺,乃造書屋一大間。旁廣耳室如紗幮,設臥榻。前後空地,後牆壇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牆上,歲滿三百餘朵。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對面砌石臺,插太湖石數峰。西溪梅骨古勁,滇茶數莖,嫵媚其旁。其旁梅根種西番蓮,纏繞如纓絡。窗外竹棚,密寶襄蓋之。階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雜入。前後明窗,寶襄西府,漸作綠暗。餘坐臥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輒入。慕倪迂“清閟”,又以“雲林祕閣”名之。

【註釋】①選自張岱《陶庵夢憶》。②幮(chú): 古代一種似櫥形的帳子。③閟:同“閉”。

8.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2分)

(1)花 時 積 三 尺 香 雪

(2)西 溪 梅 骨 古 勁

9.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

①餘築基四尺 ▲ ②歲滿三百餘朵 ▲

③密寶襄蓋之 ▲ ④又以“雲林祕閣”名之 ▲

10.請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3分)

階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雜入。

▲ ▲ ▲

11.張岱是小品名家,他善於運用修辭,熔才情、氣節、學識於一爐,靈筆點化,簡練中見豐富、平實中顯新妙、單純中透雅緻,營構了獨具個性的藝術妙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你能結合本文相關語句,進行精當的賞析嗎?(4分)

▲ ▲ ▲

12.張岱說:“餘坐臥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輒入。”《陋室銘》中,劉禹錫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如何看待他們的交友觀?說說你的想法。(3分)

▲ ▲ ▲

參考答案:

8.(2分,每句1分)(1)花 時/ 積 三 尺 香 雪(2)西 溪 梅 骨/ 古 勁(西 溪 梅/ 骨 古 勁)

9. (4分,每空1分)①我 ②每年 ③覆蓋 ④它(代詞)

10.(3分)臺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一些秋海棠。

11.(4分,不設統一答案,從修辭、詞語等角度賞析均可)示例:張岱的修辭手法用得很妙,如“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寫出了花的清麗可人,語言簡潔,卻給人以無盡的想象。

12.(3分,無統一答案)示例:我覺得他們的交友觀值得借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選擇高雅的人交朋友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品行,可以讓自己的學識得到提升。

附:《梅花書屋》譯文

陔萼樓後面的老房子倒塌後,我就將它的地基加高四尺,建造了一大間書屋。書屋側面的耳房用紗櫥那樣的隔扇隔出來一個休息間,裡面安放臥榻。書屋前後都有空地,我在後牆牆根那裡栽種了三棵西瓜瓤大牡丹花樹,牡丹長得比牆還高,每年都要開三百多朵花。書房正面臺基前種了兩棵西府海棠,開花時,繁茂的花朵彷彿是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清麗可人。前院四壁有些高,於是就在牆對面砌石花臺,用太湖石樹了幾座假山,旁邊種著枝幹蒼勁古拙的西溪梅花,還有幾株雲南茶花,以嫵媚的花樹來襯托湖石假山。梅花下種著捲曲纏繞如瓔珞花樣的西番蓮覆蓋地面。書屋窗外有竹子搭建的涼棚,就種了很多寶相花把它覆蓋起來。臺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一些秋海棠。書屋前後窗戶都很敞亮,窗外寶相花和西府海棠長得茂盛後,綠蔭遮住陽光,屋內顯得幽靜涼爽。我消閒休息都在這個書屋裡,不是文才風流的高雅客人,是不允許他進來的。這間書屋本來名為梅花書屋,因為我一向傾慕倪雲林的書閣“清閟”,所以又用“雲林祕府”來命名它。

《梅》閱讀答案12

梅花

鄰居陳老師家來了兩位從美國回來的親人——陳老師的兒子和孫女梅花。

梅花很喜歡和我在一起。‖我到廚房洗碗,她就幫我遞碗筷;我到院子澆花,她總幫我提水;看電影節目時,她總挨在我座位旁……‖就這樣,鄰居們都說我和她是“雙胞胎”了。

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訴過我很多美國的事情。我奇怪,梅花從小生活在美國,卻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有一天,我向她問了這個問題,梅花興奮地回答:“我是中國人,我怎麼不是中國人呢?”梅花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說:“我爺爺、爸爸都是中國人,我怎麼不是中國人呢?”看她的臉色,我知道她生氣了。第二天,聽陳老師說,梅花哭了,邊哭還邊嘀咕著要留在中國做中國人。

一天下午,我正要寫作文,忽然聽到梅花的哭訴:“我不去,就是不去!我要留在中國,……”我明白了她哭鬧的原因,但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她平時對我說過要留在中國讀書,我多麼希望她能留下啊!

這時,我立刻激動地在草稿紙上寫下了作文題《梅花》。文章是這樣開頭的:親愛的祖國,您的兒孫是多麼熱愛您!

1.用“_______”畫出文章的中心句。

2.寫出兩個描寫梅花神態的詞。

3.解釋下面的詞。

(1)流利:

(2)嘀咕:

4.文章第二自然段已用“‖”線分成了三層,請分別寫出層意。

5.填空。

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一層與第二層是( )關係;第二層的幾個句子之間是( )關係。

6.讀下面兩個句子,聯絡文章說明哪個句子好?為什麼好?

(1)我多麼希望她能留下啊!

(2)我希望她能留下。

7.在文章中找出一個擬人句,一個反問句,並分別抄在下面。

《梅花》答案

1.親愛的祖國,您的兒孫是多麼熱愛您?

2.(1)嚴肅 (2)興奮

3.(1)流暢 (2)嘰咕

4.第一層:寫梅花愛和我在一起。第二層:寫我做什麼,梅花都跟我在一起。第三層:鄰居說我和梅花是“雙胞胎”。

5.總分 並列

6.第(1)句好。更能表現出“我”希望她留下來的心情。

7.擬人句:親愛的祖國,您的兒孫是多麼熱愛您!

反問句:我怎麼不是中國人呢?

《梅》閱讀答案13

父母面對面地坐在被爐邊上,觀賞著古樹紅梅綻開的兩三朵花兒,一邊爭論著。父親說:“這顆紅梅的花兒,幾十年來都是從下面的枝椏開始綻開的。自從你嫁過來以後,也沒有改變過。”

“我沒有這種感覺。”母親沒有附和父親的感懷,父親很不服氣。

“自從嫁過來以後,我壓根兒沒有空閒觀賞過梅花。”

“那是因為你稀裡糊塗地虛度歲月。”

說完這些,想到與紅梅的壽命相比,還是人的一生短暫,父親就沒興致繼續感慨了。

“瞧你,我不是讓車子在明治糕點公司那兒等了一會兒,又坐這部車子繞去風月堂嗎?我的確在這兩家鋪子買糕點了嘛。”

“你的確在明治糕點公司買了,可是,自打我到這個家來以後,就不曾見你在風月堂買過什麼東西。”

“言過其實了吧。”

“當然,我從來沒嘗過嘛。”

“別裝糊塗了,過年你不也吃過了嗎?我的確買回來了嘛。”

“唉,真討厭。大白天說夢話,你不覺得害羞嗎?”

“咦?難道是我┈┈”

女兒在廚房了準備午餐,父母的爭論全聽見了。她是瞭解真情的。但她無意開口,只顧微笑地站在鍋臺邊上。

“的確帶回來了嗎?”母親好不容易只對父親在風月堂買過東西這一點,準備予以承認似的,可她又說:“不過,我沒有看見過呀。”

“我是拿回來了嘛┈┈會不會忘在了車廂裡?”

父親的記憶也發生了動搖。

“怎麼會呢┈┈要是忘在車廂裡,司機一定會送來的。他絕不會悄悄拿走,是公司的車子嘛。”

“這也是啊。”

女兒忐忑不安。

母親似乎全然忘卻了,這夠奇怪的。父親被母親這麼一說,似乎也漸漸失去了信心,這就更加奇怪了。

正月八年級那天,父親乘車兜風,是去過風月堂買了許多糕點回來的。母親也品嚐過了。

沉默持續了一陣子,母親驟然想起來似的,直截了當地說“哦,哦!是糯米麵小餅!你是買過糯米麵小餅。”

“對嘛!”

“有綠豆餡點心,銅鑼形餡點心,還有許多糕點,真叫人不好辦吶。”

“對嘛。我是買回來了嘛。”

“不過,那種粗點心是在風月堂買的?那種東西。”

“是啊。”

“哦,對了,對了。的確,我把它給誰了。用紙包好,是給人家了……啊,是給誰了呢?”

“對啊,是給人家了。”

父親如釋重負,接著他又說:“是不是送給了房枝呢?”

“啊,對,是送給了房枝。對,我還說讓孩子看見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是啊,是房枝?”

“唉,確實是那樣。是送給 房枝了。”

父母的對話暫告一段落。他們感到彼此的談話一致了,各自都得到了滿足。

然而,這與事實也不盡相符。點心並非送給原來的女傭房枝,而是送給了鄰居的男孩子。

女兒正在等待著:母親會不會又像方才那樣想起點心到底給誰了呢?飯廳裡鴉雀無聲,只傳來了鐵壺的響聲。

女兒端上做好的午飯,擺放在被爐板上。

“好了,剛才的話,你都聽見了?”父親說。

“聽見了。”

“你媽糊里糊塗,真讓人頭疼。而且還越來越固執了。好了,平時幫著你媽記著點,好嗎?”

“究竟誰糊塗?你爸爸也┈┈今天的風月堂話題,我認輸了。不過┈┈”

關於房枝的事,女兒欲言又止。

這是父親辭世前兩年發生的事。父親患輕度腦溢血癥後,基本上不去公司上班了。

打那以後,紅梅照例從下邊的枝椏先開花。女兒經常回憶起父母關於風月堂的這段對話。然而,她不曾跟母親言及。因為她覺得母親早已把這件事忘卻了。

12.請簡要概括這篇小說中家庭氛圍的特點。(4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

【答案】生活平凡瑣碎、互相關心、對於生命老去的淡淡的憂傷

【解題思路】家庭氛圍的特點可以從人物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體現出來。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是去世的父親、健忘的母親和安靜的女兒,主要事件是點心的爭論,在爭論過程中,展示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梳理這些內容進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13.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寫出了女兒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

【答案】 第一處寫女兒微笑著聽著父母的爭吵,表達了她對這種極具生活氣息的家庭氛圍的喜愛;第二處的“欲言又止”寫出了女兒對父母身體狀況的擔憂。

【解題思路】兩個句子都是女兒的細節描寫,需要放到文中,結合上下文語境體會展示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體會時需注意兩個關鍵詞:第一句“無意”是指她她覺得父母誰輸誰贏無關緊要,她很享受這種濃濃的家庭氣息。第二句“欲言又止”是因為告訴父母實情,害怕引起父母對自己身體的擔心什麼,而是為老太太接到的信不一定是好訊息而擔憂、歉疚。

14)文中“紅梅”先後兩次出現,有哪些作用。(6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體會重要物象的作用。體會這句話的含意,需要透過表層意思,結合全文內容進行深層挖掘。它不單單指自然的天氣,還暗示人物的心理狀態、小城的人文氣氛。分析作用時應從主題、結構兩方面入手。

①第一次,由紅梅哪支先開花的爭論,引發父親對人生命短暫的感慨,併為下文買點心爭論作鋪墊。②第二次,寫紅梅照例從下邊的枝椏先開花是為了證實父親的感慨,並寫出女兒對紅梅依舊,父親不在的感傷“子孫萬代”就是他曾經收藏的那一對。③兩處內容前後照應,推動情節向前發展。

【解題思路】體會重要物象作用,需要透過表層意思,結合全文內容進行深層挖掘。它不單單指自然的物象,可能還暗示人物的心理狀態等,分析作用時應從主題、結構兩方面入手。

15.作品敘述舒緩,沒有太強的故事性,這樣寫對錶現小說的內容有什麼作用?試作探究。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作品敘述舒緩”是表達上的特點,“沒有太強的故事性”指情節的淡化。這些特點對小說內容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題揭示、抒情表達上。

【答案】 有助於刻畫小說中女兒的形象特徵:經歷平常,性格平和;也有助於表現家庭慣常的生活狀態,平凡而瑣碎;淡化了情節,有助於形成作品的抒情風格,表達對這種美好的生活點滴的追憶。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小說角度獨特,描寫了令人厭煩的生活場景,與生編硬造的“工業品”小說不同。對讀者有很大的啟迪意義。

B.本文語言質樸,短短千餘字,濃縮了一個家庭的生活,人物塑造以心理為主,通過對話展現鮮明的人物性格。

C.從藝術手法上看,開頭就有景物描寫,結尾點名是女兒的在回憶和追念,手法新穎,別具匠心。

D.小說通過描寫一個的家庭日常生活,告訴我們歲月使青春紅顏變得白髮蒼蒼,美好的生活點滴也逐漸被遺忘。

E.女兒知道內情,最後也沒有告訴母親,在作者筆下水到渠成,沒有刻意渲染,但讀者還是感覺到了傲雪紅梅一樣的濃濃深情。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考生對小說情節內容的把握,能力層次為D級(鑑賞評價)。

【答案】CE

[解析] 答C項3分;答E項2分;解析:A項,“令人厭煩”不符合文章內容;B項,“心理描寫,鮮明的人物性格”表述不當。D項,“美好的生活點滴也逐漸被遺忘”錯誤。回答本題首先要理清小說的結構線索。小說線索是貫穿整個作品的情節發展的脈絡,抓住線索是把握小說故事發展的關鍵。只有理清小說的結構線索,才能準確概括小說的情節。其次要把握小說的矛盾衝突。看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在文中是怎樣表現的,小說是怎樣圍繞主要矛盾衝突敘述故事的。最後還要留心人物性格的變化。分析概括情節不是鑑賞小說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因此,在把握情節時,要隨時注意體會情節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答題時要認真分析選項,切忌以偏概全,張冠李戴。

《梅》閱讀答案14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注】 柳宗元二十六歲入仕,一生二十一年的仕宦生涯竟有十四年遭貶謫流放。此詩寫於他參加王叔文改革失敗後被貶於永州時期。

(1)這首詩刻畫了怎樣的早梅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簡要分析這首詩抒發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個“發”字,寫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機盎然的形象;高樹、楚天,映襯了她的雅潔不凡;朔風、繁霜的惡劣環境表現梅花不同凡花的風骨、不屈的品格。(答對兩點即可)

(2)既有對親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對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銷落而表達的理想不能實現的痛苦之情

《梅》閱讀答案15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櫻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則梅當王於花,櫻桃王於果,猶瓜之最先者曰王瓜,於義理未嘗不合,奈何別置品題,使後來居上!首出者不得為聖人,則闢蘋昧致文明者,誰之力歟?雖然,以梅冠群芳,料輿情必協;但以櫻桃冠群果,吾恐主持公道者,又不免為荔枝號屈矣。姑仍舊貫,以免牴牾。

種梅之法,亦備群書,無庸置吻,但言領略之法而已。花時苦寒,既有妻梅之心,當籌寢處之法。否則衾枕不備,露宿為難,乘興而來者,無不盡興而返,即求為驢背浩然,不數得也。

觀梅之具有二:山遊者必帶帳房,實三面而虛其前,制同湯網,其中多設爐炭,既可致溫,復備暖酒之用。此一法也。園居者設紙屏數扇,覆以平頂,四面設窗,儘可開閉,隨花所在,撐而就之。此屏不止觀梅,是花皆然,可備終歲之用。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花間豎一旗幟,不論何花,概以總名曰“縮地花”。此一法也。若家居所植者,近在身畔,遠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無俟人為蜂蝶矣。

然而愛梅之人,缺陷有二:凡到梅開之時,人之好惡不齊,天之功過亦不等,風送香來,香來而寒亦至,令人開戶不得,閉戶不得,是可愛者風,而可憎者亦風也;雪助花妍,雪凍而花亦凍,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是有功者雪,有過者亦雪也。其有功無過,可愛而不可憎者惟日,既可養花,又堪曝背,是誠天之循吏也。使止有日而無風雪,則無時無日不在花間,布帳紙屏皆可不設,豈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極樂也哉!然而為之天者,則甚難矣。

臘梅者,梅之別種,殆亦共姓而通譜者歟?然而有此令德,亦樂與聯宗。吾又謂別有一花,當為臘梅之異姓兄弟,玫瑰是也。氣味相孚,皆造濃豔之極致,殆不留餘地待人者矣。人謂過猶不及,當務適中,然資性所在,一往而深,求為適中,不可得也。

(選自《閒情偶寄》)

[註釋]①妻梅:宋代錢塘高士林逋隱居西湖,不娶無子,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②驢背浩然:騎在驢背上賞花的孟浩然。③湯網:《史記殷本紀》記載:商湯行仁政,德及禽獸,網去三面。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實三面而虛其全 虛:空出 B.概以總名曰“縮地花” 概:大概

C.無俟人為蜂蝶矣 俟:等待 D.然而有此令德 令:美好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屬於作者說明的觀梅之法的一組是

①既有妻梅之心,當籌寢處之法 ②山遊者必帶帳房

③則無時無日不在花間,布帳紙屏皆可不設 ④園居者設紙屏數扇,覆以平頂,四面設窗

⑤一往而深,求為適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