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隴西》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5.46K

閱讀答案首先要看標題資訊,揣摩記敘型別。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李廣隴西》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李廣隴西》閱讀答案

李廣隴西閱讀答案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 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於是胡騎遂不敢擊。夜半時,引兵而去。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家無餘財,終不言家產事。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後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節選自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用善騎射,殺首虜多 用:由於,因為。

B.皆驚,上山陳 陳:同“陣”。擺開陣勢

C.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 堅:使……堅定

D.專以射為戲,竟死 竟:竟然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廣對待部下“寬緩不苛”的一組是(3分)

①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②飲食與士共之

③家無餘財,終不言家產事 ④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

⑤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  ⑥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

A. ①③④ B.②③⑥

C. ②④⑤ D.①⑤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向李廣學習軍事的一名宦官帶領幾十名騎兵,遇到三個匈奴人,就與他們交戰,結果三個匈奴人射傷了宦官,殺光了他的那些騎兵,宦官被迫逃回到李廣那裡。

B.李廣作為主將,部隊失去向導而迷失道路,他勇於承擔過錯。面對處罰,他認為自己已經年老,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引刀自剄。

C.李廣老實厚道像個鄉下人,不善言辭,而又廉潔自律,重義輕財。

D. 抓住主要特徵,突出人物形象是司馬遷最擅長的方法之一,在本文中作者就抓住李廣最突出的特點,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和細節,著力加以描寫,使人物形象極為鮮明。

7.請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4分)

②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3分)

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3分)

答案

4.D 竟,最終,一直到

5.C ①是李廣面對匈奴軍的策,不屬於平素治軍的範疇。 ③句寫李廣的輕財⑥句寫百姓對李廣之死的悲痛。

6.A “殺光了他的那些騎兵”有誤。原文“殺其騎且盡”中“且”是“將要”

7.①我們離開大軍幾十裡,照現在這樣的情況,我們這一百名騎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來追擊射殺,我們會立刻被殺光的。

②李廣對士兵寬厚和緩不苛刻,士兵因此愛戴他,樂於為他所用。

③(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實行;自身行為不正,發下命令也沒人聽從。

附:《史記·李將軍列傳》譯文

將軍李廣,隴西郡成紀縣人。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之術。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舉侵入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參軍抗擊匈奴,因為他善於騎射,斬殺敵人首級很多,所以被任為漢朝廷的中郎。匈奴大舉入侵上郡,天子派來一名宦官跟隨李廣學習軍事,抗擊匈奴。這位宦官帶領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就與他們交戰,三個匈奴人回身放箭,射傷了宦官,幾乎殺光了他的`那些騎兵。宦官逃回到李廣那裡。李廣命令他的騎兵左右散開,兩路包抄。他親自去射殺那三個人,射死了兩個,活捉了一個。把他捆綁上馬之後,遠遠望見幾千名匈奴騎兵。他們看到李廣,以為是誘敵之騎兵,都很吃驚,跑上山去擺好了陣勢。李廣的百名騎兵也都大為驚恐,想回馬飛奔逃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軍幾十裡,照現在這樣的情況,我們這一百名騎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來追擊射殺,我們會立刻被殺光的。現在我們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大軍來誘敵的,必定不敢攻擊我們。"李廣向騎兵下令:"前進!"騎兵向前進發,到了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停下來,下令說:"全體下馬解下馬鞍!"騎兵們說:"敵人那麼多,並且又離得近,如果有了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那些敵人原以為我們會逃跑,現在我們都解下馬鞍表示不逃,這樣就能使他們更堅定地相信我們是誘敵之兵。"於是匈奴騎兵終於不敢來攻擊。到了半夜,匈奴就領兵撤離了。

李廣為官清廉,得到賞賜就分給他的部下,飲食總與士兵在一起。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始終也不談及家產方面的事。李廣語言遲鈍,說話不多,與別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畫軍陣,然後比射箭,按射中較密集的行列還是較寬疏的行列來定罰誰喝酒。他專門以射箭為消遣,一直到死。李廣帶兵,遇到缺糧斷水的地方,見到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喝到水,李廣不去靠近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吃上飯,李廣一口飯也不嘗。李廣對士兵寬厚和緩不苛刻,士兵因此愛戴他,樂於為他所用。後來跟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出塞以後 從東路出兵。軍中沒有嚮導,軍隊糊里糊塗地迷失道路,會師時落在大將軍的後面。李廣說:“校尉們沒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

到了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去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的所有將士都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訊息,不論認識的不認識的,也不論老的少的都為李廣落淚。

太史公說:《論語》裡說:"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實行;自身行為不正,發下命令也沒人聽從。"這就是說的李將軍吧!我所看到的李將軍,老實厚道像個鄉下人,開口不善講話,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論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都為他盡情哀痛。他那忠實的品格確實得到了將士們的信賴呀!諺語說:"桃樹李樹不會講話,樹下卻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條小路。"這話雖然說的是小事,但可以用來比喻大道理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