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重陽節的作文彙總九篇

來源:才華庫 2.9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重陽節的作文彙總九篇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一、賞秋

重陽節是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晒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二、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三、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四、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五、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六、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9月9日是重陽節,它是給老人過的節日。重陽節那天我和媽媽帶著好吃的去姥姥家,中午,我們給姥姥做了一桌豐盛的午餐。我的姥姥已經快70歲了,可是姥姥每天還接送我上下學,每天給我做鈑,每次姥姥都是等我吃完後才吃飯。姥姥還教會我很多知識。姥姥的頭髮白花花的,她的臉上長滿了皺紋,她的雙手已經不再細嫩,變得很粗糙。我有時也幫姥姥做一些家裡的活,給姥姥捶捶背,我十分愛我的姥姥。在重陽節到來的時候,我祝天下所有的老人健康長壽!

名師點評:對於三年級的小作者來講能寫出這樣通順的文章已經相當不錯啦,這是篇有關重陽節的文章,小作者和媽媽陪著姥姥一起度過了這個特殊的節日,大家在一起享受美味的午餐,感受和親人團圓的溫馨,文章還介紹了姥姥的外形,和姥姥對我的好,真是很感人哦!

這裡也和小作者一起把美好的祝福送給天下所有的老人!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

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農曆9月9日,是“重陽節”,又叫“敬老節”。我最愛奶奶了,我在我們的“重陽”小報上貼了我和奶奶的照片,畫了畫,還寫了給奶奶的祝福語,請爸爸拍了照片發給了奶奶,奶奶收到了很開心。

晚上,我還給外公外婆打了電話,祝他們身體健康,天天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

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節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過重陽節的習俗在文人雅士中已頗為盛行。到魏晉南北朝時,重陽已為民間普遍重視。晉人周處《風土記》中記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酒,謂登高會,又名茱萸會。”又《齊人月令》中說:“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以泛之,既醉而還。”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了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了當時北宋重陽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九九豔陽天”,雲淡山清,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季節,橘紅橙黃,慄開榴綻,金桂飄香,遍野盛開的黃花,滿山豐碩的果實,風光迤邐,是出外遊覽的最好季節。故重陽也有不少別稱。漢代的風俗,人們在這天要飲菊花酒,以襏除不祥,於是,又稱重陽為“秋襏”。晉代因為大詩人陶淵明喜歡在重陽賞菊,人們又呼為“菊節“或“金節”。南北朝時,在荊楚一帶,人們在此日“籍野飲宴”,所以有人也就把它稱為“野餐節”。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重陽節,上午,文化城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老年人活動。我的爺爺和奶奶參加了老年交誼舞比賽。他們兩個早早的起了床,爺爺穿著帥氣的襯衣西褲,還戴著領帶,奶奶穿著華麗的裙子,我看著他們說:“爺爺穿的像市長一樣,奶奶打扮的就像宋祖英。”剛一說完,大家都笑了起來,尤其是奶奶和媽媽,笑得都直不起腰來。我想:又不是說你們是,就是像,就把你們高興成這樣。

比賽結束了,爺爺奶奶得了第一名,中午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接爺爺奶奶一起去飯店吃飯。吃飯的時候,咱們共同舉杯,祝爺爺奶奶重陽節快樂,身體健康。晚上,咱們去廣場玩,我還幫爺爺捶背,爺爺直誇我是個孝敬的好孩子。

重陽節的作文 篇8

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的傳說吧: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後人廣泛流傳,現在在中國

幾乎是全部人家都會慶祝重陽節,登高、探親、賞菊,是一種民俗的享受。

希望這種傳統的節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重陽節的作文 篇9

今天是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十月秋高氣爽,應該是登山的好日子。可是,今年的重陽,一直飄著毛毛細雨,太陽公公很小氣,也不露個臉笑一下。

唐代大詩人王維寫過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他獨自一人重陽登高、思念遠方家人的情感。聽老師講解這首詩的時候,我卻暗暗想:我比他要幸運多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圍在我身邊,每個人都愛著我。

今天,家裡來了很多客人。爺爺奶奶在廚房裡忙忙碌碌,老爸在陪著客人聊天說笑,媽媽在菜園子裡摘菜,我和小客人屋前屋後的玩捉迷藏……家裡真是熱鬧極了!

我想:重陽節,爺爺奶奶去不去登山也沒什麼關係,下不下雨也不要緊,只要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爺爺奶奶就很高興。

這就是我們的重陽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