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重陽節作文集錦6篇

來源:才華庫 2.19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重陽節作文集錦6篇

重陽節作文 篇1

重陽節到了,我給爺爺寫了一封信。寫信時想到了很多,爺爺嫌城裡空氣不好,飲食不安全,就回到老家——溧水,把老宅改造了一下,自己種了些菜,養了些花,練練書法,過著悠閒的田園生活。

可是爺爺在溧水不太注意身體,爸爸媽媽和我都很擔心他的身體。他每天很早起,每天都很忙,又是澆花,又是種菜,又是下河撈魚,時間長了手指關節都疼了。所以我給爺爺寫了一封信,希望他保重身體,健康長壽。

重陽節作文 篇2

今天是10月11日,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裡,我們又迎來了第26個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尓儀國小博愛小分隊在屠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蓴湖敬老院。

一到敬老院,我就看見許多慈祥的老奶奶、老爺爺坐在桂花樹下聊天。我們這群活潑可愛的志願者有禮貌地向老人們問好,祝他們節日快樂!接著,我們用實際的行動來祝福他們,那就是包餃子給他們吃。

開始包餃子了,我又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我第一次包餃子,擔心的是我怕包不好,讓爺爺奶奶見笑了。我和張晨都迫不及待地想親自露一手,在一位阿婆的指導下,我們慢慢地學了起來,先拿一層餃子皮,然後把肉餡放在餃子皮裡,接著在餃子皮外面沾些水,最後包起來折幾個花紋,一個餃子就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漸漸地,熟能生巧,我越做越快,越做越好,還受到了阿婆的表揚。看著一盆盆的餃子,我垂涎三尺,但是這些餃子是給老人們吃的,我們只能望梅止渴了。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能親眼看見老人們吃完我們的成果,但是我知道他們一定會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們博愛小分隊的一份愛心。祝他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埃正準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著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

重陽節作文 篇4

媽媽告訴我今天是農曆9月初九重陽節,我問媽媽什麼是重陽節呢?媽媽說: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以前我們小時候都會去登高,所以也叫登高節。我說那今天放學後,我們一起去爺爺奶奶那裡,給爺爺奶奶過節好不好?媽媽說:好。

到了爺爺奶奶那裡我就對爺爺奶奶說節日快樂,還親了他們,爺爺奶奶說我是他們的開心果。然後大伯請我們所有人去吃飯,今天過的很開心。

重陽節作文 篇5

當我翻開日曆時,我意識到了今天是九九重陽節,既然是奶奶的節日,我為何不去歡歌呢?

早上,我頭一回對奶奶說:“節日快樂,奶奶!”今天我頭一回不和奶奶發脾氣;我頭一回感受到了老人的煩惱;我頭一回對奶奶說:“奶奶您辛苦了。”每一次九九重陽節,我都沒有注意到奶奶的笑容,而今天,我看見了,奶奶那如開花般的燦爛笑容,九九重陽節在他們老人眼裡是那麼的重要。每一個小孩兒節,奶奶都說:“今天早上我煮的麵條,聽說呀,小孩節早上吃麵條走運。”

今天,奶奶的皺紋格外的少,白髮在奶奶的頭上顯得很稀有,奶奶的笑容很燦爛……

千言萬語在一躬,訴不出我對奶奶的愛:“奶奶,我愛你。”

重陽節作文 篇6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漢初期,但其名稱見諸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古老的重陽節風俗雖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賞菊和飲菊花酒。

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據西漢時的《長安志》記載,京城長安城外專門築了一個高臺,每逢重九,帽子上插著茱萸的人們紛紛登上高臺,遊玩觀景非常熱鬧。到了三國和晉代,登高活動更為普遍,歷代詩人留下許多“重陽詩”、“登高詩”。詩人李白寫道:“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造化闢山嶽,瞭然楚漢分。”

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

重陽前後,菊花盛開,賞菊飲酒便成了節日另一重要習俗。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用菊花泡的酒,既能防止疫病,又可益壽延年。每逢節日,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特別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王維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為後世所稱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