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1篇)

來源:才華庫 2.64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關於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1篇)

端午節的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人們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吃五黃。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在端午節裡,"五黃"指的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但學者聞一多卻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五千多年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但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於"五"這個字有一定的聯絡,比如:吃五黃、插五端、戴五色等。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插"五端"、戴"五色"。所謂"五端"是指:菖蒲、艾葉、蒜頭、石榴花、龍船花。所謂"五色"是指: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

端午節那天,人們會把房子打掃乾淨,再廚房裡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節的作文2

今日是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飄出一陣一陣的清香――粽子。此刻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明白今日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這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

之後,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十分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裡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裡餵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聽了屈原的故事後,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3

端午節立刻到了,教師說:“在端午節那天要在身上灑上雄黃酒,戴上香包,就會保佑你一生平安。”我想在端午節那天買一個香包,可是我又覺得做一個香包更有意義。

我東瞧瞧,西瞧瞧,不知不覺來到了東洲路。無意間發現了一間一元超市。走進門,叔叔問:“你要什麼東西”“請問有香料嗎”有你等著,我立刻給你拿。”買完了薰衣草和艾葉草,我就完成了做香包的第一步。

我回到家,拿出一塊紅布,在上頭畫了一個較長的長方形,再剪下來。之後我開始縫,先把長方形對摺,沿著兩條長開始縫。剛開始縫還簡單的,然後我就加快速度,“哎喲,哎喲,疼死我了。”我尖叫道。趕快放下針生怕再被針扎到,就急忙跑去請教媽媽,“媽媽,為什麼你平時縫衣服時縫得又快又好呢而我卻扎到了手。”“這叫熟能生巧”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我聽了後,又一次拿起針細心翼翼地縫著,縫啊,縫啊,最終縫好了。“耶,我成功了!”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因為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

端午節的作文4

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一家人圍在一個方桌前等待著即將出爐的粽子。今年端午節,我們只包了一個豆沙味粽子,誰吃掉就代表那個人會十分幸福,好運不斷。

終於,粽子出爐了,我先搶了一個黃色線的,也是唯一的一個,其他都是白線的,早在下鍋之前我就把豆沙味的白線換成了黃線,心想著:今年總算能吃到了。

開啟粽葉,我大口大口吃著,可直到要吃完了也沒有一點豆沙餡,我火冒三丈,跑到廚房,對媽媽小聲而又憤怒的吼道:“我上午換線的粽子怎麼不是豆沙味的。”“啊!你是說黃色的那個嗎?我還沒下鍋呢,再等等。”而客廳這邊的一盤粽子已經吃完,無一個人吃到豆沙味。

緊接著,媽媽端來第2盤,黃線粽子在底下,我就先吃了個白線的,媽媽往下一撈,撈到了黃線的,也沒在意,就吃了,到最後,我雖然知道結果,但還是忍不住問:“什麼味?”她看了我一眼,吞吞吐吐地說:“豆……豆沙,抱……抱歉,我……我也沒想到。”“我再也不理你了!”

公佈結果,奶奶說:“兒媳勝!”“不,不,是女兒拿給我的,應該是她贏了。”什麼?媽媽,你竟然……謝謝!媽媽對我笑了。

媽媽,你是我最愛的人了,這個調包的粽子是我們之間的小祕密。

端午節的作文5

今天放學一到家,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尋思著,什麼味道呀?這麼香。

只見奶奶從廚房出來了,說:“真是小孩子不管大人事,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你不記得了嗎?吃粽子的那天”。我好像想起來了。

我跟奶奶說:“我做完作業,一起包粽子吧!”奶奶說:“好的,我來準備,你寫作業。”

一個小時的功夫,我的作業做好了,就等媽媽回來檢查了,奶奶也準備好新鮮的糯米,餡料和一盆剛買回來的粽葉。我跟奶奶邊包邊聊,在包的過程中我知道了很多有關端午的知識:比如每家門頭要懸掛艾葉和長蒲,目的是為了避邪。小寶寶們都會穿上長輩新做的老虎服,另外有的地方還會準備隆重的賽龍舟,熱鬧非凡。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這個端午節的由來,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人們都說屈原是投江自殺的,人們為了紀念他,都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來到江邊,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裡給屈原吃,端午節就這樣在民間盛傳開了。

說著說著,一籃子的粽子包好了,有很多種口味,有香腸的,有紅豆的,有葡萄乾的,不能再說了,再說你的可水就下來了!

有時間的話,在端午節還沒來之前,先到我家來嚐嚐粽子吧!

端午節的作文6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說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著我的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裡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粽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隨著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我的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是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屍體,而把粽子扔進了江中。聽著我的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擇的品種也多。但是吃著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端午節的作文7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想到端午節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吃香甜美味的粽子吧!我一想到就會流口水,不說了,我來慢慢的講講今天包粽子的事情吧。

早上,我起的早早的,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了粽子葉、糯米等材料。回到家以後,我和媽媽便大開工了,媽媽說:“要先把糯米放進水中浸泡,等可以用手展碎的時候就可以拿去包粽子啦!”我半信半疑地把糯米放進了水中,接下來我又和媽媽把粽子葉洗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恰好糯米也可以用手展碎了。我和媽媽便用粽子葉把糯米包了一圈又一圈。然後用繩子系起來放到鍋中蒸熟。

過了好久,終於可以吃了,我和爸爸爭先恐後的吃著香甜可口的粽子。而媽媽在那坐著說:“別急!別急!我來給你們講講糯米是什麼東西做出來的。”媽媽又說:“糯米是由糯稻託殼的米,在我們南方稱為糯米,在北方稱為江米。”媽媽又說:“端午節是由唐朝時,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在抵抗戰略失敗後,便沉江自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一位偉大的詩人便紛紛包粽子丟入江中,以免讓魚蝦啄食他的身體。”

媽媽講的津津有味,我們卻在那裡吃的津津有味。在這個端午節,我不但吃到了粽子,也學習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端午節的作文8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有一次,她想改善國家的秩序,想變法改革,但這觸動了大貴族的利益,因此貴族們都很生氣,為了阻止屈原變法,他們屢次勸說楚王,不要變法改革。屈原知道後傷心極了,說:“我為國家效力,你們卻要為難我,阻止我,我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勸說楚王繼續變法,但楚王是個老糊塗,他相信了貴族不再進行變法。

五月初五,這一天天氣十分暖和,屈原因貴族的打壓及楚王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傷心,他來到了江邊,在愁苦無出路的時候,跳水自殺了。屈原雖然被貴族痛恨著,但卻深受老百姓的愛戴,老百姓們知道後非常的傷心,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五月初五這一天用一種又寬又大的葉子把糯米包起來扔到江中,讓魚兒們能夠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屍體。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便流傳下來。

端午節的作文9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傳統節日端午節稱為“五月節”。每到傳統節日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的就是北大橋了,從傳統節日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傳統節日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是人。傳統節日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床,然後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傳統節日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著車買粽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採或者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吃雞蛋,也是傳統節日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一大遺憾。傳統節日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也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目的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的節日除了春節就是傳統節日端午節了。我喜歡傳統節日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0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尚志市,是為了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而命名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也是與眾不同的。

還記得那是小時候,有一年媽媽領我回老家過端午節。那天早晨,我正在睡覺,媽媽忽然叫我起床。我問媽媽:“天還沒亮,那麼早起床幹嘛呀?”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呀!媽媽要帶你去看看這裡的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我高興極了,馬上穿好衣服,跟媽媽出發了。

我們坐著舅舅的摩托車來到了一條河邊。這時河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拿著毛巾在洗臉。我好奇的問媽媽:“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來到河邊洗臉呢?”媽媽說:“這是祖輩傳下來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這天太陽沒升起來的時候,人們都來河邊洗臉洗眼睛,這樣一年眼睛都會明明亮亮的。”真有意思,我們也恭恭敬敬地洗了一把,覺得涼爽極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路兩邊有好多人在折柳枝。我問媽媽:“這是幹什麼呀?為什麼要把柳枝折下來?”媽媽說:“在柳枝上掛上紙葫蘆,然後插在大門上,這樣才有過節的氣氛。”後來我查書,原來人們相信插柳能避邪。

哦!我明白了原來老家過端午節還有這麼多講究,真是不虛此行呀!

端午節的作文11

今天我來到外婆家,聞到一股香味,“這好像粽子的味道”爸爸說。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裡我們包粽子吃、掛艾葉、還有賽龍舟呢!”

媽媽這麼一說,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外婆提著溼漉漉的米、綠色的竹葉、長長的繩子、肉和花生到我家。我驚奇地問:“外婆這是幹什麼用的?”媽媽說:“這些是用來包粽子用的,端午節快到了。”

外婆把那長長的繩子綁在桌腳上,用竹葉把肉和米包起來,媽媽用花生和米包起來,我在一旁當小助手,一會兒幫著搬來小凳子,一會兒幫著拿竹葉。媽媽就對我講起了有關粽子的一個傳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不一會兒外婆與媽媽把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在高壓鍋裡煮。過了一會兒,鍋裡飄來香味,這時爸爸在門上掛上綠色的植物,媽媽說:“這是艾葉,可以驅趕蟲子的。”“端午節我們這邊還有賽龍舟。”爸爸一邊掛一邊說。“就是我們在西湖公園看到的那龍舟嗎?”我大聲叫起來。爸爸和媽媽笑著點點頭。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我嚐了一個肉餡的,味道好極了。 多麼難忘的端午節,香噴噴的粽子、福州西湖的龍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