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賽龍舟的作文四篇

來源:才華庫 3.3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賽龍舟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賽龍舟的作文四篇

賽龍舟的作文 篇1

傍晚,火紅的夕陽染紅了天空,給潔白的雲朵鑲嵌上一條金邊。在夕陽的映襯下,原本靜謐的江面折射出金燦燦的光芒,頓時漣漪四起,波光粼粼。江面上停著幾隻龍舟,上面坐滿了人。隨著比賽的一聲槍響,看――

儲蓄的力量頓時爆發了,龍舟齊頭並進地向前衝,如馬脫韁,如箭離弦。那條本來毫無生氣的龍舟似乎被激活了一樣,直擊終點,領先於其他龍舟。船上的二十多個漢子,像裝滿燃油的火箭一般,奮力向前划著。隨著鼓聲的節奏,二十隻槳同時觸碰水面,然後將全身的力量轉移到滔滔江水中,激起飛濺的水花,在金光燦燦的江面上遺留下一道長長的痕跡。他們一個個眉頭緊蹙,堅定地望著前方,奮力地吶喊著。

汗水與迸濺的.水花交織融合,噴濺開來,但他們無暇顧此,雙手仍然不停地划著,似乎消耗不盡力量。急促激越的鼓點,如同傾瀉的驟雨;震撼有力的喊聲,如同轟隆隆的雷鳴;勢不可擋的力量,如同強大的氣流;勇往直前的信念,如同前進的支柱!騰龍般的龍舟在水面飛躍,你追我趕,不到終點誓不罷休。直到那條龍舟衝過了終點的那一刻,空氣彷彿凝固了,世界彷彿靜止了,湧起波浪的江面又恢復了以往的靜謐。

在觀眾們的歡呼聲中,我的耳邊響起了廣東絲竹音樂《賽龍奪錦》。在這輕快而洋溢著熱鬧氣氛的曲調中,我閉上眼,細細地品味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順德文化的薰陶下,順德龍舟人靠他們的意志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在比賽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淳樸,看到了他們為家鄉贏得榮譽的決心與堅定的意志,更看到了他們頑強拼搏的精神。他們如同脫韁的野馬,掙脫了束縛,用他們的鼓聲,吶喊,力量,信念,完美地演繹出蓬勃的生命力。《賽龍奪錦》這首頗具家鄉風韻的歌曲,用以詮釋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是再好不過的了。

賽龍舟的作文 篇2

端午節那天,我回到家裡的電視旁邊觀看龍舟賽,這場竟賽不但驚心動魄,而且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龍舟競度品味。

首先,黑龍隊精神抖擻的上來了,紅龍隊也不甘落後劃到起跑線。過了一會兒,裁判吹餉了哨聲,黑龍隊拼命地劃呀、劃呀。紅龍隊看黑龍隊劃得那麼快,怕等會輸給黑龍隊就奮力的向黑龍隊劃去。龍舟每向前劃一次漿,碧綠的水就一字排開。湖兩邊觀者如潮。兩隊實力不分上下。我大聲叫著:“黑龍隊加油、黑龍隊加油……”突然,紅龍隊飛箭般地衝過了黑龍隊,黑龍隊驚訝極了,也飛的向終點 劃去,只見黑龍隊衝過了終點。

我真期待下一次端午節快來臨呀!

賽龍舟的作文 篇3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賽龍舟,首先講講它的來源吧!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接下來我在給你們介紹一下龍舟的規則吧!根據河道條件,設男女400米,500米,600米,800米,1000米。根據參賽隊數及場地條件,設2或4,6,8條航道,每條航道寬度可按9m,11m,13.5m佈置。

最後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隊員要哪些條件吧!一、隊員必須身體健康,會游泳,熟悉水性。二、龍舟參賽隊員25人。三、每隊設隊長一名,比寒時必須佩戴標誌。四、每隊登舟比賽隊員為23人,包括:舵手、鑼手、鼓手各1人,劃手20人。五、每隊替補隊員2人。替換時需經裁判員驗明資格,登龍舟後不得替換。這就是隊員需要的條件,你們看他們要當隊員得多苦啊!有一句諺語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其實這些知識我都是查資料、看書、請教爸爸***。沒有他們我是不知道這些知識的!

賽龍舟的作文 篇4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曆五月初六就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粽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湧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著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一樣威風。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就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了,在觀眾的的支援下,撓手們更沉著了,拼命地划著,下二村龍船,迎著洶湧澎湃的浪花,“踏著”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湧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群眾。

據說,賽龍舟就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就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為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擊秦國,但就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著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訊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著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巨集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