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吃粽子作文9篇

來源:才華庫 2.3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吃粽子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吃粽子作文9篇

吃粽子作文 篇1

因為是異鄉人,今年端午節小長假我和妻照樣不能回家。端午節想的最多的就是吃粽子了,但我和妻都不會包粽子。昨天下班時候妻已經到超市買了半口袋粽子,還有幾枚鹹鴨蛋。其實,我還想買鵝蛋的,可售貨員一句善意提醒,那個粘著屎殼且標價7.5元一枚的鵝蛋徹底打碎了我的奢侈想法。

雖然還有兩天才到端午節,但粽子都買回來了,也顧不得那些講究,忍不住先嚐為快了。中午時候,我把粽子亂七八糟的撿了一大鍋,還有那幾個鹹鴨蛋。倒水,點火,加蓋,一邊看NBA球賽,一邊只等著粽子蒸熟開吃。說到“蒸粽子”,我想對於習慣了“煮粽子”的我和大家來說這樣用語是有點拗口的。現代社會快節奏改變著無數人的飲食習慣,而商家總能在這種背景下捕捉到商機。市面的粽子都是包好的,而且大多都是生廠商煮熟了的,外面套了一層真空包裝,顧客買回去只需把包裝袋一撕,往鍋上一蒸便可享用美食了,這便是“蒸粽子”。如此,“蒸粽子”既方便了都市中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也照顧了那些懶手懶腳的現代人。

一刻鐘,水開蒸透,粽子便可以出鍋了。我雙手沾了涼水,用剪刀剪開捆粽子的麻繩,拽住開口處竹葉前頭和後腳稍稍用力一拉,小巧精緻的糯米餡就顯露出來了。一連剝開幾個粽子,才發現妻選的都是不同口味,有臘肉的、豆沙的、大棗的、蛋黃的。用筷子夾起,一口下去多半個粽子就沒有了。口裡除了略有點粘,就是象徵粽子各自身份、點綴價格的那點佐料味道了,或是沙甜、或是肉味。南方的米總是不夠筋道,粘的不透徹,味道也被填滿的肉、蛋之類佐料拖累的有點做作,而且粽子外面被大白麻繩左綁右捆後也顯得緊巴瘦小,總能讓我聯想到舊社會婦女的“三寸金蓮”,小小的、尖尖的。

旁邊的妻卻吃的熱火朝天,扯開裹著粽子的竹葉,來不及剝下粽餡就迫不及待地啃上了,還不忘時不時用筷子摳一口鹹鴨蛋。她似乎吃出了家鄉粽子的味道。

說起家鄉的粽子,不得不說說我老家的粽子。

我老家在山東日照,那邊的粽子沒有南方的花哨,都是簡單的粽葉(槲樹葉,老家又稱菠蘿葉)捆綁的大個粽子,一個足有南方粽子七八個那麼大,家鄉人親切稱呼“枕頭粽”。家鄉人看重“三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端午節是第二大節了。端午,沒有春節熱鬧,沒有仲秋濃情,但吃的確實一年中最鮮靈的,夏七年級切都是新的。記得小時候,過完春節我便開始掰指頭盼端午了,對於“吃”佔了半個童年記憶的我而言,端午就意味著粽子、雞蛋、鴨蛋,還有大大的鵝蛋。

“吃粽子,割麥子”,到了端午便是老家收穫麥子的時節,這時父母大多忙著下地搶收小麥,包粽子便成了奶奶的活計。當然了,包粽子的準備工作是要全家總動員的,端午節前一兩週,娘都會趕集買來糯米、粽葉、稻草,父親提前劈好柴火,這樣準備工作差不多就緒了。

包粽子一般都選擇在五月初四,晚上煮,初五早上才能吃。

初四,一大早起來就要將粽葉、稻草泡上,糯米不能泡的太早,陰曆五月氣溫高了,米浸泡時間長了容易變酸,奶奶一般都是吃過早飯才泡上糯米。

泡好糯米就要清洗粽葉,雖說這些純天然的葉子不曾沾染農藥,但是我們家每次都是用刷子一片一片兩面刷乾淨,刷完換兩三遍水沖洗就可以備用了。

我們家人口較多,包粽子用糯米一般在15斤左右,淘米既是力氣活,也是精細活。淘米時候要準備兩個大盆。先用一個大盆放上半盆米,倒滿水,把盆輕輕側傾,倒掉浮在上面的稻糠雜質。然後,再倒滿水,用笊籬慢慢攪動,等盆中大米離心圓轉動起來時,就用笊籬由上到下一層層篩選、撈起,倒在另一個大盆裡,這樣撈到最後剩下的就是小石頭等沉於水底的雜質了。三遍淘洗下來糯米也算淘好了。

包粽子,是個複雜工序。家鄉的粽子都是上下兩蓋(日照方言)扣起來的,每蓋粽子都有3—4片粽葉包裹成,使用粽葉數量要看葉子體積的大小,所以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到了下午包粽子時候,娘就會從地裡趕回來和奶奶搭手,但大多時候她是走不開的,這時奶奶就會喊我幫忙。我領了命令便會搬來兩個小板凳——奶奶一個,我一個,祖孫兩人對頭坐下來。奶奶先從水裡揀出一片大的粽葉鋪在左手掌上,然後再用兩片較小粽葉對頭鋪在大粽葉上,接著熟練的從水裡抄起一把米均勻攤在葉子中間,先把手掌兩側粽葉對疊,再把對頭粽葉根部對疊壓過來,半個粽子就算完成了。葉子收緊的力度要恰到好處,太緊太鬆糯米都會漏出來,至於用粽葉數量,用米多少,包裹的方法也全憑奶奶多年的經驗了。奶奶將包好的粽子遞到我手上,我總是小心翼翼的用兩隻手接過,小心按住收口處粽葉,生怕裡面的糯米漏出來。奶奶重複一遍上面的動作後,另一半粽子也好了。奶奶拿過我手裡半個粽子和她手裡半個粽子收口處對壓在一起,讓我用手掐住了,她熟練的從水裡抽出一根稻草在粽子一頭繞兩圈,然後打上一個活釦,粽子在我手裡轉個方向,另一頭也困好了。然後,用剪刀剪掉多餘的稻草,一個長方體如同枕頭般大粽子就算包好了。奶奶常說,這山東的粽子就像我們山東人——個大,實誠!

一下午,滿盆糯米經過奶奶雙手洗禮,都成了滿盆側臥相枕胖乎乎的大粽子。

按照老家習俗,剛包好的粽子當晚是吃不到的。煮粽子時間很長,傍晚粽子填滿八印大鍋,倒上水,鍋底塞滿柴禾就開煮了。“枕頭粽”個頭大,煮時間短了是不容易熟的。奶奶一邊往鍋裡放粽子,一邊喃喃自語:“煮的火候大點,才有粽子味。”我也只能眼巴巴瞅著鍋底跳動火苗,圍著鍋臺嗅嗅鍋蓋間隙噴出霧氣中夾雜著粽子淡淡的清香嚥唾沫。

初五,我還在睡夢中時候,娘便會把洗好的雞蛋、鴨蛋、鵝蛋放進煮粽子鍋裡,等我們姐仨醒來時便滿是驚喜了。早上醒來,手腕上不知何時大人們會給我們繫上“五彩繩”,聽奶奶說等下第一場雷雨時候扔在雨裡便能保一年平安了。至於屋簷、門口插著的艾草,祭拜灶神這些事情我是不關心的,早上一骨碌爬起來滿腦子都是滿鍋的粽子和蛋了。早上一家人都會圍坐在桌子前,娘沾著涼水剝開粽子放在碗裡,桌子上放了白糖、紅糖,誰吃的時候都會蘸一下或者把糖直接灑在碗裡吃。我們姐仨總是嘻嘻鬧鬧的爭搶。家鄉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比起來略顯粗獷,但那種清香綿甜豈是幾片竹葉包裹著生硬糯米所能比擬的。這其間的味道,縱是像《舌尖上的中國》遠近鏡頭轉換也拍不出來的。

早上搶完粽子,我就等著最期待的事情了——分蛋。鍋裡的雞蛋、鴨蛋和鵝蛋是要按人頭分到我們姐仨手上的,這也是我們自己的私有財產。分完蛋,第一件事情便是比賽“轉蛋”了。我總是一邊用嘴吹著手裡滾燙雞蛋,一邊嚷嚷著和兩個姐姐比,但每次比賽結局大致相同,輸掉的總是我,兩個姐姐也會毫不客氣的拿走她們各自的戰利品,現在想想都是兒時太小沒有力氣的緣故吧。鵝蛋平時都作為“種蛋”給家裡換錢用了,所以每次煮的數量極少,也最珍貴,我們也都不捨得拿來當“賭注”。在家裡輸的一塌糊塗的我也總有出氣的地方,我會兜裡揣著鵝蛋去鄰居家裡找小夥伴們玩“撞蛋”。遊戲規則很簡單,誰的蛋結實誰就贏了,輸的要把蛋給對方。“撞蛋”總能讓我一雪前恥,祕密武器便是又大又結實的鵝蛋。周圍鄰居家裡一般是不養鵝的,我的鵝蛋總能把他們所有的雞蛋、鴨蛋統統碾碎,在我得意叫喊聲中,輸的小夥伴只有回家哭鼻子的份了。

大人們卻全然不顧孩子們的事情,吃過早飯繼續到地裡忙著割麥子了,走時會順便帶上幾捆粽子當乾糧……

等我長大異地上高中的時候,記得每次端午節收假歸校時,娘都會在我包裡塞幾捆粽子、幾枚雞蛋和鵝蛋。娘沒上過學,在她眼裡“鴨蛋”對於我學業是不吉利的。這些,便是我半個禮拜的口糧了……

現在想來,我已經七八年沒有嚐到家鄉的粽子了。

昨晚給家裡打電話,娘說今年忙,沒有包粽子,往年這個時候都是奶奶包粽子。掐指算算奶奶走了剛好一個半月了。娘常說:“人活百歲有個娘好”,這麼多年,娘和奶奶曾沒有因為這事那事鬧過彆扭,她始終把奶奶當作親孃一般。每次通電話娘總是嘆氣,奶奶走了,她的話也少了。

看著桌上各色粽子,想起家鄉的粽子,想起奶奶。

奶奶,端午節,天國裡面有粽子嗎?

吃粽子作文 篇2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我來給大家講講端午節來歷吧。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非常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百姓聽到屈原投江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江裡雨不要傷害屈原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來歷。

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人們在這一天裡會打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等。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優良傳統。眼看著一年一度端午節又到了,於是在昨天,爺爺家包好了許許多多粽子。

今天,我與父母來到爺爺家,剛一進門就聞見了那淡淡香味。我隨著香味來到廚房,從鍋裡拿出一個粽子放在碗裡。我剝開粽葉,看見那白白粽子上還在冒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粽葉香味。糯米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我迫不及待朝上面咬了一口,頓時,蜜棗那淡淡甜味溜進了我嘴裡,這種味道只有每年端午節時候,才能嘗得到。我吃著香噴噴粽子,禁不住想起了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應該學習他那種愛國精神,長大後做一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能為祖國儘自己一份力人。

吃粽子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過的真是很高興。因為今天我不僅瞭解到更多的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而且又吃到美味的大粽子。

我今天瞭解了端午節——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等等。

我還知道了古代詩人屈原的一個和端午節有關的故事。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今天的節日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所以我也要寫下來,讓更多的同學也知道這些知識!

吃粽子作文 篇4

端午節人們要吃粽子,划龍舟。為了過端午,媽媽買了幾個粽子。棕葉是綠色的,糯米是白色的,粽子是三角形。

還沒等媽媽煮粽子,我的肚子早已經“咕咕”叫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肚子餓了。”媽媽說:“看把你急得。”

媽媽把粽子放在高壓鍋裡煮。發出一種“絲絲絲”的聲音,還會冒出熱氣,我真想快點煮熟。

粽子終於煮好了,媽媽不知道在廚房幹什麼?過了好一會才端出一盤香噴噴的粽子,我連忙找粽子身上的繩子的結。我折騰了半天,才

解開繩子。在剝粽葉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粽子的裡面,手上粘上了幾粒糯米。我連忙拿面巾紙擦掉,可是卻怎麼也擦不乾淨手黏糊糊的。剛

剛出鍋的粽子有點燙,還是個肉粽散發著一股粽葉夾肉的香味。

不知道粽子還有些什麼味的,是不是還有甜的呢?

吃粽子作文 篇5

深綠色的外衣,雪白的糯米,在加上五彩繽紛的腰帶,就湊成了那香甜可口的各種各樣的粽子。

粽子的.形狀很多,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菱形的……我用鼻子聞了聞,啊!一股香甜可口沁人心脾的香味撲鼻而來,真香啊!

解開那五彩繽紛的的腰帶,露出了雪白的糯米,就像一群小娃娃抱成一團,在地上打滾。粽子的餡兒很多,有香腸的,有蜜棗的,還有肉的……。我最喜歡吃蜜棗的,因為蜜棗的很甜,我咬了一口露出了一顆大紅棗,像一個小娃娃睡在雪白的床單上,床下還有一個綠色的搖籃,搖啊搖,搖啊搖……軟軟的,甜甜的真好吃啊!

粽子不僅香甜可口、美味誘人,還營養豐富呢!聽大人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20xx多年前,屈原勸國王,可國王不聽,屈原不想看見自己的國家被別人佔領,就跳江自殺。人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於是人們就把粽子往江裡扔,給魚蝦吃。

我愛吃粽子,吃粽子時我常常在想,一定要做一個像屈原一樣愛國的人。

吃粽子作文 篇6

我的媽媽告訴我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俗話說的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瀰漫著粽子的香味,在南方都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在我的央求下,我的媽媽帶我到超市去買粽子。在超市裡我看到有蜜棗粽子等很多種,粽子是用粽葉包著一些糯米和其他的一些原料(如蜜棗、豆沙、肉餡等)做成的。我讓我的媽媽買了兩種粽子。

回到家我的媽媽把粽子用水煮了十多分鐘,我聞到糯米的香味,饞的直流口水。我的媽媽將粽子撈起來對我說,吃粽子時不要急,小心燙著。

我慢慢的把粽子上的細線解開,吃上了香噴噴的粽子,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吃粽子作文 篇7

今天中午媽媽去賣粽子吃,媽媽買回來之後,就去蒸粽子了,出鍋之後,香噴噴粽子發出了香味,真的太誘人了。聞一下就想流口水,粽子出來了,我連忙跑過去吃一口,真香啊!最後我又吃了五六個,才吃飽,同學們你們的媽媽給你們蒸粽子了嗎?

吃粽子作文 篇8

今天早上,媽媽為我們準備早飯,我想吃粽子,媽媽先把水燒,開然後再把粽子放到篦子上開始蒸,大概八分鐘就好了,弟弟幫媽媽拿盤子,媽媽把熱騰騰的粽子端上來了。粽子的外面是用線結結實實綁著的。用剪刀剪斷線,再小心的剝開綠色的粽葉就看到粘粘的陷,米里包著肉或者豆、棗。吃在嘴裡香香的,每一種都很好吃。

吃粽子作文 篇9

今天是端午節,早晨自然吃粽子。

爸爸走向廚房,關掉煤氣灶,掀開了鍋蓋,端出放在盤子裡的粽子。盤子裡有兩種口味的粽子,一種是奶奶包好送給我們的花生甜棗粽,還有一種是昨天我吃剩下的肉粽。因為爸爸想讓我和媽媽吃新鮮的粽子,所以,他挑了昨天剩下的肉粽。

我嘴裡放進一口粽子,含含糊糊地問媽媽:媽媽,你更喜歡吃什麼味道的粽子呀?媽媽用手端著頭,想了想:我不太喜歡吃甜食,可能更喜歡吃鹹一點的。我聽了,假裝一本正經,用手在我和媽媽之間劃了一道:啊?我喜歡甜粽子,我們不是一夥兒的。劃清界限,劃清界限。正在這個時候,爸爸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疾步走向廚房,端來了我們家的白砂糖。他用勺子用力地挖了一大勺,灑在他的鹹粽子上。正和我說話的媽媽皺起了眉頭:天哪,鹹粽子還要加糖,忒可怕了!她還裝出很厭惡的樣子。爸爸笑著說:甜的加鹹的,味道與眾不同。他轉過頭來問我:兒子,你要不要也試試?我為了嚐嚐鮮,接過爸爸手裡的白砂糖,照著爸爸的樣子舀了一大勺放在我自己的粽子上。可爸爸好像還嫌少,便拿來一個小碟子,往裡面裝滿了白砂糖,遞給我:兒子,我們小時候,吃粽子都要蘸這麼多的糖。爸爸又接著對媽媽說:在我眼裡,不撒糖的粽子就不算粽子。我聽了哈哈大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插進粽子,讓整個粽子在小碟子裡歡快地打滾兒,粽子上裹上了厚厚的一層白糖。媽媽見狀,用我剛才的方法懟我:不是一夥兒的,劃清界限,劃清界限!說著,她還假裝要跑到爸爸的位置上,企圖把爸爸和我趕到一處。看著媽媽搞笑的樣子,我和爸爸大眼瞪小眼,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粽子的味道著實不錯,加了糖更是好吃。我又舀了一大勺,遞給媽媽:媽媽,你要不試試呀,味道可好了!媽媽搖了搖頭,拒絕了我。此後,媽媽不斷地誘惑我:哎呀,兒子,不放糖的粽子真好吃,有一種花生和甜棗混合的甜香,糯米軟軟的,還有箬葉淡淡的清香,比放糖的不知好吃多少倍。媽媽用各種手段想要我不要再放白砂糖了,但我卻不為所動。

吃完了粽子,媽媽問我:你知道粽子的前身是什麼嗎?我搖了搖頭:啊?粽子還有前身?我不知道。於是媽媽便開始了她的科普小課堂:以前端午節被古人認為是最不吉利的日子,五月本來就是毒月,五日更是惡日,五月初五是毒上加毒,人們很害怕這一天。那時候糧食也都種下去了,為了去凶化吉,也為了跟祖先打聲招呼,祈求一個豐收年,所以人們決定在夏至這天做祭祀活動。祭祀需要貢品,老用豬牛羊太耗費金錢了。於是,人們就把竹葉包上米,做成牛角的樣子。為什麼要用竹葉和米呢?我好奇地問。因為米用的是黍,屬陽,而竹葉用的是箬葉,屬陰,兩者結合,代表陰陽調和,驅邪避毒。媽媽又接著問我,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我聳了聳肩說:肯定也叫粽子嘛。媽媽笑著說:我就知道你肯定會說這個。其實,在古代,它的名字叫角黍。小笨蛋,你可要記住啊。聽了媽媽的話,我若有所思: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更是深厚。我們都以為端午是祭祀屈原或伍子胥的。其實,是因為古人對於未知的一種恐懼,於是他們便用角黍、雄黃酒、撒石灰、掛菖蒲、薰艾葉等各種手段消除這些恐懼。

吃粽子,不僅吃得開心,而且更新了我舊有的知識,還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