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人的端午情結作文

來源:才華庫 2.41W

在秭歸,特別是屈原誕生地樂平裡,方圓數十里的三閭鄉,歷來都不乏讀書人。每逢端午佳節,他們從七裡峽內外結伴而來,以詩會友,談詩論道。這學風萌芽於唐宋,風靡於明清,逐步形成一個自發的民間文藝團體——騷壇。《歸州志》讚揚此鄉“詩風特盛。明清時代有好詩者的結社騷壇。每逢端午節前後,好詩者邀約相聚,飲酒賦詩,述志抒懷,蔚為風氣。”秭歸現存明清騷壇的遺詩100多首。

秭歸人的端午情結作文

一方詩的沃土,飽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秭歸人。

1982年初夏,由樂平裡的農民詩人譚光沛,杜青山倡導,以屈原誕生地的.農民為主體,成立了秭歸縣三閭騷壇詩社,受到當地政府和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關注,多家新聞媒體以《屈原故里第一個農民詩社——騷壇》和《泥巴杆子詩社》為題進行宣傳報道,騷壇成為屈原故里的一顆明星,招牌式的文化品牌。騷壇走過了27個春秋,凝聚秭歸民間詩人,每年舉行端午詩會,社員發展到60多人。進行了三屆領導班子選舉。首任社長譚光沛雖然作古,年輕的繼任者毅然擎起騷壇的大旗。從騷壇走出了譚光沛、杜青山、徐正端、李盛良、劉光愚、梅大敏、宋發武、楊先瑜、鄭乃千等一批擅長舊體詩詞的鄉土詩人,出版了《盛世新聲》、《舊律新詠》、《峽江春潮》、《野叟吟草》、《御冰書屋詩詞卷》、《屈原頌歌》、《騷壇社員詩詞選》、《屈原故里騷壇詩》等專集和合集10多部,手抄輯存詩詞數千首。國內報刊、出版物多次選發他們的作品,獲各種中華詩詞大賽獎項多次,成為秭歸繼承屈子遺風,弘揚屈原文化的一大亮點。

秭歸人的端午情結

秭歸人過端午,過得有滋有味。包粽子、掛菖蒲、懸白艾的風俗走進千家萬戶。劃龍船、看龍船是秭歸最大的群眾性集會,前呼後擁,熱血沸騰。1982年,7條龍舟鬧屈沱,有中外朋友1000多人,縣內觀眾6萬多人,創歷史最高記錄。

秭歸人的端午大餐新穎別緻。雞鴨魚肉自不必說,桌上少不了粽子、鹽鴨蛋、大蒜炒莧菜和雄黃酒,還有那號稱“長命菜”的馬齒莧,大人小孩都得嘗一嘗,細細地品味,慢慢地回想。

秭歸境內的香溪流域和童莊溪流域,聚居著兩個頗有人望的家族。他們怎樣過端午,是個鮮為人知的軼聞。

據2005年秭歸縣人口與戶籍普查資料,秭歸有5000人以上的大姓22個,佔全縣218個姓氏的10%;有大姓人口25.02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4.2%。其中:熊姓人口7003人,佔全縣人口的1.8%,大姓人口的2.8%,居第13位;屈姓人口5143人,佔全縣人口的1.3%,大姓人口的2.1%,居第22位。三峽移民之後,熊、屈二姓仍有12000多人安居在故土。有以熊、屈二姓冠名的地名31個,大小村落72處。

大姓人口都建有宗祠。如佔全縣人口10%的王姓,竟建有5個宗祠。熊、屈二姓在秭歸建有3個宗祠。熊氏宗祠原址在香溪東岸的萬古寺,江北屈氏宗祠在緊挨熊氏宗祠的黃陽畔,江南屈氏宗祠在童莊溪畔的屈家嶺。

楚人信巫風,重祭祀,活動非常頻繁。祠堂祭祖是祭祀活動中的一項。他姓宗祠只設清明祭,熊、屈二祠設兩祭,祭了清明祭端午。不是每年都祭,而是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每逢大祭之年,由兩姓族長指令祠堂執事一面通知各房頭、宗老,一面張羅殺豬、宰羊、釀酒,在祠堂的公田收入項下列支。三月清明祭,熊氏宗祠祭鬻熊,屈氏宗祠祭屈瑕,續家譜,正族綱,維風化……五月端午祭,兩祠同時祭屈原,敘族史,緬先賢,勵後人……熊氏宗祠為何祭屈原?因為熊、屈二氏同根同源,都是高陽氏的苗裔,哶季連的後代。祭祀結束後開宴,在祠堂美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