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敘事作文

來源:才華庫 6.16K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為什麼我喜愛端午節呢?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看賽龍舟,洗完澡香噴噴的穿上媽媽新買的衣服……

過端午敘事作文

記得四年前,端午節是在外婆家過的,粽子可是外婆親手包的呢!包粽子我是不會的啦,但是吃粽子可是比誰都能吃。說道賽龍舟,我們那可連河、湖都見不著,賽龍舟就免談了。但是,有電視呀!哥哥姐姐們我在電視前,一雙雙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電視,就差沒把脖子給塞進去。看過《白蛇傳》沒?大家肯定還記得一段情節:許仙從堂哥那拿了些雄黃。哦對了,那時也是端午節。許仙拿雄黃是泡在酒裡喝的,但是我們是將雄黃泡在酒裡是用來擦的。家中的大孩小孩洗過澡後扣絨,擦雄黃酒,大點的就不擦,小孩子被大人一把抓過來就抹,被弄得“咯咯”直笑,最後歡歡喜喜的穿著新衣服一蹦一跳的去玩了,大孩子則擠在電視機前瞪著眼“你擠我我就擠你”的架勢在電視機前“開戰’!外婆領著一干子婦女去包粽子,留晚上吃。男主子們就各家各戶的溜門子去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有一個關於屈原的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其實這個傳說是外婆講個我聽的。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當然是從電視上看的。

晚上吃粽子。桌子上擺滿了一個個“立體三角形”我們趴在桌子上探著頭,盯著那一個個飽滿的粽子,淌著口水。小一點的孩子,個子矮,看不見,就在一邊哭鬧著。大人受不了,就順手一拿了個粽子給他們。粽子剛到手,就眼淚鼻涕一起抹,咧著嘴衝我們擺了擺手裡的粽子,拋到一邊啃粽子。我們也只有等到人齊了才能吃。人終於齊了!我們幾個朝桌前一坐,手“唰唰”的伸向那可口的粽子…桌上還有雞蛋、大蒜。大蒜我不喜歡吃。最後我們幾個大的拍拍圓鼓鼓的肚子,一溜煙兒鑽子那個屋子—看電視!

其實,那次的端午節是最快樂的。那天外婆格外開心,因為她的女兒們都回家過端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