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00字4篇

來源:才華庫 1.9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00字4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00字 篇1

最近幾天的的街上,似乎有些與往日不同:紅紅綠綠的香包掛在商家門口,綠綠的粽子葉也擺上了小販攤頭,哦,原來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又能吃到我喜歡的粽子了,想到這,放學走在路上我都忍不住哼起歌來。

我大步流星,三步並作兩步趕回家,果然看見媽媽正在把白白的糯米淘乾淨,用水泡著,還準備了花生、紅棗、豆沙、臘肉,為包粽子做準備呢!光看到這些,我就想流口水。想起那白白的、黏黏的、甜甜的、噴香的粽子,咬一口,啊,那滋味真是難忘啊!

晚飯後,糯米也泡好了,媽媽拿來幾把葦葉,將準備好的材料也都拿出來,又拿了一些棉線,擺好凳子、盆子,扎開架式,開始包粽子啦。我還像往年一樣,寫完作業就趴在旁邊看媽媽包粽子。只見媽媽把兩張葦葉疊在一起,挽成下尖上圓的圓錐形狀,然後飯店花生或者紅棗、豆沙等餡料,在放進主角----糯米,使勁壓實,然後很靈巧的繞幾下,一個有稜有角的立體的粽子就出現在媽媽手裡了。媽媽緊緊捏著葦葉的邊,不讓它散開,快速的用棉線在成型的粽子上繞了幾下,打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成功了。看媽媽好好像很輕鬆的樣子,我就自告奮勇的說:“媽媽,我也來試試包粽子!”媽媽欣然應允。

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先把葦葉疊在一起,因為一張太小了,我費了半天勁,才把葦葉弄整齊,然後,我學著媽媽 的樣子,把葦葉捲成圓錐狀,可是,不知道怎麼了,那麼聽媽媽話的葦葉,到來我手裡,就一點也不聽使喚了:不是卷的太細了,就是卷的太淺了,根本裝不進去多少餡料,要不乾脆就散開了,我恨不能手腳並用,急得滿頭大汗,好像有勁都使不上去。

好不容易卷出一個有點像那麼回事的“圓錐形”,我趕緊塞了點糯米進去,手忙腳亂的把葦葉裹了起來,然後拿棉線綁緊,哇!我的處女粽子包好啦!可我咋看咋不像粽子的形狀,沒什麼稜角不說,還有一處糯米都露在外面呢!媽媽表揚了我,說第一個能把粽子包起來就不錯了,熟能生巧嘛,多包幾個肯定會比這個有進步。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拿出粽葉,細心地包了起來,雖然還是不熟練,但我的心裡沒那麼慌亂了,下一個粽子形狀雖然還是不好看,但我的速度卻快了不少,這也是進步哦。

我和媽媽埋頭苦幹 ,認認真真的包粽子,我把我包的粽子單獨放在一邊,好不容易我們把粽子全包完了,我驕傲的打量我的勞動成果,哈哈,有的是扁扁的三角形狀,有的接近細長的圓錐形狀,有的看不出是什麼形狀。。。。。。但我最後包的那些粽子,基本有了粽子的模樣了,媽媽:“如果你明年再包粽子的話,一定會更熟煉,一定比今年有進步!”

媽媽準備煮粽子了,我告訴媽媽:“把我包的粽子放在一起煮,我要吃我自己包的粽子哦!”媽媽樂呵呵的答應了我。我相信,只要我願意動手去做,認真去學,像包粽子這樣的小事一定難不倒我的。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幫媽媽包粽子,也要像媽媽一樣成為心靈手巧的人!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00字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在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吞噬屈原,就紛紛包粽子投入汨羅江餵魚蝦。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今天就是端午節,我也來跟姥姥學包粽子。

一進姥姥家的大門,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姥姥正在門口包粽子。我用手捧起一把糯米,啊,糯米的米香是多麼沁人心脾;我撿起一片粽葉,呀,粽葉的粽香令人神清氣爽!我迫不及待地請求姥姥:“姥姥,快教我包粽子吧!”姥姥笑呵呵地說:“好,不過包粽子很難,你能學會嗎?”“沒問題,我一定能學好的!”我信心十足地說。

姥姥順手拿了四片粽葉,對我說:“看好啦!”只見姥姥先將四片粽葉依次排列又稍有重疊地平鋪在一起,雙手放在粽葉下面,捲成一個漏斗狀,讓粽葉的“尾巴”在後,“頭”在前,再用手撩起一小把糯米,裝到“漏斗”裡去,拿一個蜜棗放在中間,然後撩起一把米蓋住棗,最後將粽葉的“尾”從上面封住粽子的餡,並把剩下的粽葉繞著粽子纏完。姥姥嫻熟地用線包紮好粽子,一個可愛小巧的粽子就誕生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姥姥輕輕鬆鬆就包好了一個粽子,覺得姥姥包粽子就像變戲法一樣神奇,手指頭三繞兩繞都合著一種節奏,看久了就會入迷。姥姥包粽子的功夫真是了得!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達到姥姥這個水平,吃到自己包的粽子。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學著姥姥的樣子,找來四片大小相等的粽葉,整整齊齊地排列好,然後雙手一合,做成了一個很小的漏斗,我用糯米把這個漏斗填充得滿滿的,可是我剛一用粽葉封住口,米就全從兩邊露出來了。哎,趕緊請教姥姥吧!“封口的時候要用大拇指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兩邊的口,整隻手都要捏緊了,千萬不要鬆開,否則米就露出來了。”姥姥一邊說一邊又包好了一個粽子。

我不服氣,就重新拿起粽葉包了起來。“哈,總算沒漏出來!”這回可不會再錯了,我高興得想,可是,粽葉那麼長,怎麼捆紮呀?我剛一拿起剩餘的粽葉,粽子又散了,原來一疏忽,手又鬆了。“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姥姥微笑著鼓勵我。

我又恢復了剛開始的鬥志,毫不氣餒,再一次包了起來。可惜第三次也沒成功,米還是漏了出來。“封好口後,粽葉先往左擰一圈,再從上面轉過來,最後從底下掏過來。”姥姥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包了拆,拆了包,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不是很漂亮,但畢竟是我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粽子。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半個小時後,粽子熟了,我終於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粽子。

解開粽葉,幽香的味道迎面撲來。我用筷子夾了一點兒,放在嘴裡,啊,又黏又香又甜,真好吃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通過學習包粽子,我明白了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再苦再難也會成功。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00字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中午剛吃完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粽子。

媽媽一邊準備等會兒要用的一邊對我說:“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點點頭說:“恩,我還知道屈原,知道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呢!”“然後呢?”媽媽笑眯眯地問我。我不好意思的搖搖頭。便聽媽媽講起來:當年,屈原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哦,原來端午節還隱含有這樣一個悽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歎道。

媽媽的食材準備好了,我們也開始包粽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的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媽媽見了,連忙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重重困難,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小KS,終於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突發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然後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還覺得媽媽包的老土,不怎麼好看。哈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晶瑩剔透的糯米們好像掉了線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按媽媽那“老土”的方法重新又做了一遍。媽媽說,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恩,我們大功告成,現在該煮了。媽媽告訴我,煮,也是有學問的。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壓鍋發出“磁磁”響聲時,然後關成小火再煮,過一個小時媽媽就把火關了。我迫不及待的看著秒針一圈一圈的轉著。三、二、一,高壓鍋裡果然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媽媽說,要等高壓鍋的氣漏完了才能拿出來。又過了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總算出籠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吃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媽媽,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粽子,”我說道:“因為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開心的。”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那麼也給我講講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00字 篇4

五月初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我也瞭解一些,據說是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廣泛升入人心。因此,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這一天無論到城市還是鄉村,都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豐盛的佳餚,還可以享受節日裡濃濃的溫情。

大家都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每家每戶都為包粽子這個大工程準備著,雖然我家沒做,但是幾天前我已在舅舅家體驗到了整個製作過程,讓我回味無窮。

首先放一些幾抖糯米浸泡一整晚。天亮了,我和表姐們就去採摘棕葉。棕葉枝細葉大,生於陰面的山間谷底,一棵上長得很茂盛,經過我們精挑細選,一會兒,袋子就豐滿了。回去的山路上雖然有些崎嶇,但在這綠水青山,溪澗流水潺潺,林間鳥語花香的自然風光,我們仍是邁著輕快的步伐。

下午,我們就進行了包粽的活動。一大盆生糯米,一盆香噴噴的豬肉和花生,還有幾條白細的小繩掛在椅子上以便包紮和節省空間。我和表姐們都躍躍欲試,便也跟著學,也能學出幾分模樣。一般都是三角粽,但也能做出新花樣,如長長的、微型的。一個個給粽枝緊緊地捆在空中,四個一小串,八個十六個為大串。一串串都躺到大鐵鍋裡,燒了很長時間,撲鼻的粽香

才慢慢地從鍋裡散發出來。我們在廚房裡俳徊,張望,直咽口水,我們還直唸叨著呆會要吃多少個,非得吃個夠!鍋蓋終於掀開了,粽子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吃了一個又一個。我們都洋溢在節日的歡樂中。

今天,我也嚐遍了各家送的粽子,各有各的風味,五花八門。午餐是節日的高潮。粽子依然佔主體地位,一大盤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菱,繫著淡青的腰帶。腰帶打的是活結,一抽就撒;要是打成死結,就叫罵娘粽-急著要吃,可又解不開,就罵開了。其次是釀豆腐,這是我家節日裡少不了的特色菜了,字面看也許你會覺得很麻煩,其實不難。用剁碎的豬肉放些香料,然後在豆腐上掀一個小坑,把豬肉捏進去,簡直一個精品,再一個個放進油裡炸,便是黃澄澄的方金子一般,那股香味更是誘人,令人“口水直流三千丈”,其它也就幾樣家常小菜。雖然這樣也不算很豐富,但我還是很開心,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在電視上,也報道了城市端午節的一些訊息。令人新奇的是那個“粽王”,擺在那大廳前讓人觀看,有人還擁抱它,感受它的碩大,報道說可以讓幾千人吃個夠,真令人耳目一新。還有那一幕幕壯觀的賽龍舟,轟鳴的敲鼓聲,人們的呼喊聲,繪成一幅美妙的賽龍舟圖。

端午節從淚羅江的波浪裡悄然走來,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汁,把中華大地染成棕葉式的青綠。端午節裡,那個過程,那種氛圍,那種樂趣,都讓我們回味無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