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端午節小作文500字【3篇】

來源:才華庫 2.24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端午節小作文500字【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端午節小作文500字【3篇】

九年級端午節小作文500字【3篇】1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向奶奶學習怎樣包粽子。

先從水裡撈三片煮得軟軟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然後往裡面填被水浸透的糯米、鹹肉或花生、紅豆,壓結實後用第四片粽葉把所有露出米的部分統統裹住,最後在牙齒的幫助下用一根繩子繫住,OK!一個粽子完成了。

不過說來簡單,我自己動手的時候可是洋相百出。

有時我剛把圓錐部分剛填滿,想壓的結實一些時,下面圓錐尖不知什麼時候就散開了,所有的米全部回到盆裡。

有時我用力過猛,粽葉被扯斷了,米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到處亂蹦,撒的地上到處都是。

有時我在加第四片粽葉時以為包上了,結果其實原先的'三片早散架了。當我想把線繫上時,發現我手裡只剩下粽葉而已啦。

我努力了老半天,浪費了無數米粒和媽媽的口水,結果只在奶奶手把手的幫助下勉強完成了一個而已,倒是媽媽學會了,成功了很多隻。

兩隻手的配合很重要啊!不過媽媽小時候也沒有學會,所以媽媽和奶奶都安慰我:現在我的手太小,等我再大一些一定能獨立完成包粽子的。

現在粽子已經熟了,陣陣香味沁人心脾,剛出鍋的粽子又香又鬆又軟,好好吃那!

親愛的朋友,一起來嘗一嘗吧,自己包的粽子絕對新鮮美味呀!

九年級端午節小作文500字【3篇】2

你知道端午節吃什麼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對,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回到家裡,也是粽飄香。

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鹹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鹹的粽子有:肉粽,鹹蛋,菜乾,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裡面露出黃色的糯米糰,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我真是太喜愛粽子了,因為粽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如果我也會包粽子,那就太棒了。還有,要是粽子有冰激凌味和巧克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九年級端午節小作文500字【3篇】3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老師說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那時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包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時,人們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後來在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又出現雜粽。在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被用作了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它的形狀出現了錐形、菱形。宋朝時,人們又把果品包入粽子,就有了“蜜餞粽”。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餡料也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人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最為出名。吃粽子的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