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日記作文

來源:才華庫 2.1W

第一篇:端午節日記

端午節日記作文

今天,同學們早早地來到學校,有的帶了一袋粽子,有的帶了一袋鵪鶉蛋,有的帶著電飯鍋。難道要去野餐嗎?不是,我們今天要過端午節了!

一下課,老師和同學們就忙開了,我們把鵪鶉蛋洗乾淨後放進電飯鍋,老師又放了許多調味品,如干菜、茶葉、茴香等等。上課時,我們不時去看看電飯鍋,心思早就到鵪鶉蛋上了。一會兒,電飯鍋便熱氣騰騰了,整個教室瀰漫著香氣。這下更把我們的饞蟲給勾出來了。可活動要下午才開始,我們只好咽咽口水,盼望時間過得快點。

午睡課時,我翻來覆去睡不著,感覺今天的午睡課特別滿長,好容易才捱到下課。我們立刻端端正正坐好,老師終於揭開鍋蓋,給我們分鵪鶉蛋了,同學們使勁吸著鼻子,想把香氣都吸進去。同學們的桌上擺滿了粽子和蛋。還沒等老師發話,同學們早已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開吃”了。我也迫不及待地剝開蛋殼,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還不停地說:“鵪鶉蛋真香,真好吃!”環顧四周,同學們都吃得津津有味,連平時最愛談天的同學也顧不上說話了。我們邊吃邊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還知道端午節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賽龍舟等習俗呢!

今天,我們既品嚐了美味,又學到了許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第二篇:端午節的習俗日記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裡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第三篇:端午節日記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真香!真好吃!哎呀,還是不要說了,我一說就流口水了。

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

有一次,媽媽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說:“可以呀。”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遞給奶奶吃,奶奶吃了說:“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樂得笑了。

媽媽回來了,我就告訴媽媽,說:“奶奶吃過之後,就說好吃,好香。”

媽媽聽了,微笑著說:“那是因為你包得好。”我說:“什麼呀,那還有你的功勞。”媽媽說:“你長大了,懂事了。”我聽了,心裡樂得直開花。

第四篇:端午節日記_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又是外公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床,一起認真地製作了一張漂亮的生日賀卡,姐姐又把她平時變魔術的用具裝進書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準備了豐盛的酒菜,舅舅買了一個兩層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們畫的還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廳的桌上,我插上蠟燭,姐姐用打火機點著,表弟樂樂把燈關上,又拿出他帶來的手風琴,我們一起合唱“生日快樂”,唱完後外公許願,吹滅蠟燭,這時屋裡的燈突然全亮了,我們邊跳邊鼓掌,逗著大人們都笑了。

外婆在餐廳裡喊:“快過來,吃飯啊”,我們又跑到餐廳裡,圍著桌子坐好。在大人們舉杯祝賀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們準備的生日禮物遞給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樂,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外公看著我們畫的生日賀卡,說:“這麼好看的生日蛋糕,還有彩色的蠟燭,這生日禮物太好了。”

飯菜很豐盛,有魚,有雞,有火鍋,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們小孩吃了好大一會兒,不見菜少,都已經很飽了,就跑到樓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廳休息時,姐姐開始變魔術,我們全家都圍著看,只見姐姐熟練地把兩個硬幣放在桌面上,在上面並排放二張撲克牌,然後把外面那枚硬幣往外推推,讓第二張撲克牌蓋住這個硬幣,再往裡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氣,翻開撲克牌,只見第一張牌下的硬幣也跑到第二張牌下面來了,大人們都覺得奇怪,誇姐姐真行。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我們該回家了,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

五篇:端午節日記_快樂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裡,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裡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第六篇:端午節的由來

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還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呢!

作文擴充套件閱讀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的分值比重還是很大的,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對於語文成績有很多大的幫助,那麼如何寫一篇優秀的文章呢?

一、審題

這是寫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則,就會直接導致“文不對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怎樣才能審好題呢?根據通常的作文題目的形式來看,一般可分為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兩大類。對命題作文的審題,就是要審查給定的文章題目確定的具體要求,審清文題意圖,明晰題外要求,確定“題眼”。通過審題,明確作文的內容範圍、時間範圍、數量範圍、人稱範圍、處所範圍等。不能超出給定的範圍。對材料作文的審題,主要要從兩個方面去把握:一是與材料的思想內容要“形影不離”,二是與作文形式的要求“絲絲入扣”。

命題作文要確定文章的內容範圍,有的題目,對寫作內容做出規定。所以,審題時,要確定題目規定的內容範圍:記人的,要記什麼人;敘事的,要敘什麼事;寫景的,要寫什麼景;狀物的,要狀什麼物,等等。

二、立意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明確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應該有提煉生活的基礎,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東西反映出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努力做到正確、集中、新穎、深刻。

立意正確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們常聽說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這主要是取決於作者創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說來,我們作文的立意都應該是積極、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質內容,要有一定的社會普遍性。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題,應該是大家能夠認可或是積極倡導的。

三、擬題

擬定文章題目,是寫作文之前首先要確定好的事,就像我們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樣。文章題目能反映出寫作的出發點和動機。通過文章題目,讀者可以基本認清文章要表達的主題和主要內容。文章的擬題,要高度精練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內容,既要準確,又要力求生動,這樣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讀者的興趣。

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文章擬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型別。寫作時,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選材

選材,就是選擇材料。無論作什麼文章,對所需材料進行選擇是非常必要的。就像蓋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慮好該用什麼木材、什麼石頭、什麼型號的水泥、什麼材質的磚等等。同時,還要精心地計算好對各種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蓋不成房子;多了浪費,沒有用處。另外,所選材料還要適當得體,有助於表現房子的結構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顧一切地隨意用料,最後蓋成一座類似火車皮一樣的黑房子,儘管結實,但肯定不會有人喜歡。同樣道理,作文之前進行精心選材,目的是既能說明問題,又要生動引人愛讀。

所以,作文之前,面對眾多可用的材料,要適當地做出取捨,留下生動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過對重要的、生動的材料的有效組合,實現作文的目的,即用“經濟”的手段,深刻地表達主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