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臘八節作文200字錦集六篇

來源:才華庫 6.96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節作文2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臘八節作文200字錦集六篇

臘八節作文200字 篇1

早上我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做了好長時間的車,有點不適應,(我們本來就有點暈車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點pp,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張也沒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麼好,冬天一點綠色也沒有。

因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裡,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臘八節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

因為作業在昨天就寫完了,今天就只背背書就行了。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英語的10篇口語作文背下來,也不需要死記,只是為下星期三的英語口語考試做準備,沒次我們都是滿分,這次也要加油哦!

臘八這一天過得好開心哦~

臘八節作文200字 篇2

今天是臘八節,天上還是飄著小雪花,馬路上的雪都被汽車壓得結結實實,帶著刺眼的光芒,讓行人都小心翼翼的行走,一不留神就會摔上一跤。中午爸爸開車到學校來接我,怕爺爺騎著車子不安全,今天中午奶奶包餃子吃,回到家後奶奶已經做好了,端上了熱乎乎的餃子,我們感覺好幸福啊!

我先數數盤子裡有幾個餃子吧,1、2、3、4……哈哈,一共15個,看來我還能吃上,平時媽媽總是愁我吃飯不好,最近幾天我特別能吃,上次也吃了15個呢,媽媽都不敢相信,因為以前我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吃6個餃子,別忘了我長大了,今天的.餃子真好吃,我敢蘸著大蒜吃,一會盤子裡的餃子就吃光了。

臘八節作文200字 篇3

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按照傳說,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戶總要吃一頓“臘八粥”。煮臘八粥,除了用各種糧米、雜豆外,各地根據出產還放上栗子、白果、菱米以及蓮子等。人們吃臘八粥所用原料,隨各地特產和家庭貧富的不同而有區別,這一風俗在我國流傳已有悠久的歷史了。

臘月初八,傳說是佛祖成道之日。據宋朝的夢樑錄記載,這一天,廟宇香菸繚繞,經聲佛號不絕,並食“五味粥”藉以敬神。而我國古代民間有在冬至前後食用“赤豆粥”的習俗。這個節日習俗,後來和佛教紀念“佛祖成道”的“五味粥”逐漸合流,宗教迷信的成分也逐漸淡薄下來,“臘八粥”成為入臘以後的佳品。

臘八節作文200字 篇4

“佳佳!吃早飯嘍!”昨日早晨,母親叫我吃飯。我跑到餐桌前,看看早飯,很好奇,便問母親:“媽,今天的早飯叫‘神馬’名兒?怎麼有那麼多的東西?”“哼,不知道吧。”母親說完,我搖搖頭。“這是,臘--八--粥!裡面有小米、紅豆、紅棗、桂圓、蓮子、花生、核桃仁、薏米仁。”“那為什麼今天要吃臘八粥呢?”我一邊坐下來吃一邊問,連看都不看他一眼(其實我早就坐下來吃了,因為它太香了)。“因為今天是臘--八--節!”“oh,isee。”

吃完飯,我飛快的跑向書房,查臘八節的習俗。原來,臘八是指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俗稱臘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臘八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真想快一點過年呀!

臘八節作文200字 篇5

香香甜甜臘八粥這本書是由中國著名作家協會會員張秋生寫的,中國著名插畫家、美術家協會會員朱成樑繪畫書的插畫的。

張秋生寫的這本書讓人眼前一亮,不僅僅宣傳了中國民俗節慶·臘八節的傳統,還有聲有色的介紹了做臘八粥的詳細步驟。而朱成樑的插畫更是璀璨奪目,每一頁都有精彩的圖畫!鮮豔的顏色加上記憶猶新文章真是妙不可言!

好了,該言歸正傳了!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嫣兒的小女孩(主人公)住在一個大山坳裡,在過臘八節的時候準備了好多材料,做了一大鍋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味道鮮美極了!當然這一大鍋臘八粥肯定三個人喝不完(三個人是指的嫣兒的媽媽和奶奶還有嫣兒),所以,這一大鍋臘八粥分給了村裡幾位年齡大的爺爺、奶奶。還有我們一家,就連小狗和小鳥的在分享著豐年的成果和臘八節的歡樂!最後還剩下一些粥是留給爸爸和叔叔的。

除了這些書裡的知識,我還學到了一些書外的知識比如臘八節的由來、臘八節的相關知識等......

總而言之我學到了一句話: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臘八節作文200字 篇6

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