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臘八作文300字集錦五篇

來源:才華庫 1.9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作文300字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臘八作文300字集錦五篇

臘八作文300字 篇1

臘八節就要到,這讓我不禁想起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於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數九寒天”,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乾飯。每人再給那麼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裡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麼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一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

臘八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臘八節,媽媽說臘八節是要喝臘八粥的。於是我吵著媽媽說我要學做臘八粥。無奈媽媽只得教我了。

首先我們去超市買了原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然後我們開始做臘八粥了:首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然後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最後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後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乾淨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乾淨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後,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後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

雖然現在超市裡有很多粥賣,但是我覺得喝自己做的臘八粥特別的美味。

臘八作文300字 篇3

今年的臘八節又快到了,每每想起媽媽做臘八粥的情景和她給我講的“臘八粥”美麗的傳說,我總是興奮不已,難以忘懷……

我們家在每年臘月初八都會煮臘八粥。記得去年的臘八節,頭天晚上,媽媽把準備好的臘八粥材料: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浸泡在盆裡。

第二天,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媽媽就悄悄起床,開始煮臘八粥。不一會兒,只聽高壓鍋發出“哧哧哧”的響聲,媽媽就把煤氣灶調成小火。這時,廚房裡飄散著撲鼻的香味。

過了十幾分鍾,媽媽打開了鍋蓋,只見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看著粥,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盛了一碗。我用勺子舀了一小口,抿在嘴裡,這粥糯糯的,甜甜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彷彿在吃果凍。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的,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

臘八粥真好吃,我真希望今年的臘八節快點來到!

臘八作文300字 篇4

中國民間農曆臘月初八有熬臘八粥的習俗,稱為“臘八節”。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故事。

佛祖成道臘八節本是佛教節日。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出家修道,過了六年苦行生活,他飢餓疲憊到了極點。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食後恢復了體力,洗去了身上的汙垢,在菩提樹下終於覺悟成佛。佛教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印度佛教傳人中國,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在古代,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紀念,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祭祀臘神漢代始規定於臘月初八為臘祭日。每到臘八這一天,為了祭祀臘神,民間往往要準備一頓別具風味的粥。這種粥是用五穀雜糧摻入花生、栗子、紅棗、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燉爛,再新增紅糖,做成八色香粥,稱之為“臘八粥”。粥煮成之後,先要盛上幾碗,放置於庭院天井、碾磨盤上、牛馬羊豬圈的門上,以表示同慶豐收、迎吉祥之意。由此可知,當時的“臘八粥”與佛教沒有關係,完全是我國自己的傳統祭日。

臘八作文300字 篇5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晒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