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臘八作文600字集合5篇

來源:才華庫 1.8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臘八作文600字集合5篇

臘八作文600字 篇1

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節(陰曆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老百姓有吃臘八粥的傳統習俗。

“臘八粥”又叫佛粥、福壽粥、五味粥和七寶粥。據《辭海》“臘八粥”條中雲:“十二月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造粥以供佛。其後民間亦相沿成俗。”

相傳中國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是傳自印度。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見到眾生受盡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復不滿神權(婆羅門)的統治,因而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這一天,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釋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和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苦難,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當日吃粥作為紀念,故“臘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各地佛寺的浴佛會、誦經等儀式,也都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稱“臘八粥”。

寺院並將臘八粥贈送門徒及善信分享,此後,臘八節吃臘八粥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

臘八作文600字 篇2

時光速流,又是一年被記載進歷史的長河中。那甜甜的臘八粥,總能經得起無數回味。

那時,生活在老街。對於老街來說,臘八,是春節的號角,全街的老老少少都為它忙碌。奶奶也是。這天,她早早就起來了,為臘八粥購買食材。

紅豆,薏米,綠豆,蓮子,紅棗,芸豆,花生……各種食材應有盡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天朗,燦陽,覓一份醇香。

奶奶不嫌費功夫,一種種食材精心洗好,碼好,緊接著,便準備砂鍋,開火,煮粥了。小時候的我總是喜歡蹲在灶爐前,看那鍋底下跳動著的藍色火焰,感受那撲面而來的暖烘烘的熱浪,火焰在跳舞,好像在慶祝新年的到來。

我可是坐不住的,每逢這時,我都會跑下樓去,整條老街都瀰漫著粥的.醇香,讓人覺得,新年是這麼美好!

天暮,夕陽,嗅一縷芳香。

瘋玩後跑回家,奶奶此時已經準備起了晚飯,看著雜亂的廚房裡面擺著的各種涼熱菜,我無暇顧及,徑直走到煮粥的鍋旁,深深地吸一口氣,甜甜的,滿是奶奶對我們的愛,不沉溺,不張揚。

天沉,月明,嘗一口粥香。

晚飯前,我總是第一個坐到椅子上,老街此時也是燈光闌珊,催促著奶奶趕快端上我盼了一天的粥。白色瓷碗裡是煮得稠軟的粥,一顆一顆的豆也在點綴著夜色,奶奶看著我的目光總是那麼慈愛。

歲月悠然,老街依存,可我早已不是那個惦記著喝粥的小女孩了。我學會了品味這世間百態,回想起那時,奶奶在夕陽下的背影總是格外好看。又是一年臘八臨,而我,只想再沐浴在奶奶溫暖的眼神裡,再品一品奶奶做的臘八粥。

臘八作文600字 篇3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裡院外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誇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幹;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淨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夥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說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說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幹著呢,我不幹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說: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你要再像從前那樣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頭說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中,老頭死後,他當家,仗著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每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樣學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說完也死了。

臘八作文600字 篇4

臘八節就要到,這讓我不禁想起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加之近期全國各地天氣普遍十分寒冷,南方凍雨,北方冷空氣,在這種情況下,喝粥暖胃正是借節氣養生的好時機。

民間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足見人們對於寒冷臘八時節的感受。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是冬季的主氣,易傷人體陽氣,這一階段養生的關鍵是“養腎防寒”。中醫學還認為,早餐口味不開,而進清淡軟柔之湯粥,可滋潤胃氣,生津滑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這個時節最宜滋補,這就是俗話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而喝粥更能促進營養吸收,達到養胃養生的目的。

家鄉有很多關於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數九寒天”,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乾飯。每人再給那麼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裡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麼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一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

臘八作文600字 篇5

今年臘八大雪紛飛,我們小記者的臘八活動推遲到臘月十八,瑟瑟寒風絲毫沒有減弱我們的熱情。

早上8:30我們準時在銅陵日報社集合,乘坐大巴前往老家酒業。一進大門,那撲鼻而來的酒香使人陶醉,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了第一個地點———藏酒閣。這裡面儲存著上百個陶土罐,罐裡裝滿了陳年老酒,酒罐上的文字介紹了這酒的製作方法及作用;接著我們來到了釀酒閣,一位伯伯向我們介紹了酒的原材料,讓我們知道了酒原來是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紅高粱釀製而成。然後我跟著隊伍又來到了一個大禮堂,禮堂的中央站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爺爺,經過主持人的一番介紹,原來他就是要為我們講解臘八節傳統民俗文化的俞老師,他告訴了我們臘八節有兩大習俗,一是要喝臘八粥,二是要吃臘八蒜。臘八粥主要是由四大食材做成,第一種食材就是米類,象徵著人類的健康;第二種食材就是豆類,象徵著人類的幸福生活;第三種食材就是乾果類,象徵著人類的平安;第四種食材是藥材類,象徵著祝福。而臘八蒜的製作方法是用醋泡製,直到蒜變成綠色。為何要吃臘八蒜?主要是因為過去的人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生活都是平平安安、一帆風順,不希望自己有任何債務。最後老師還教了我們一首臘月歌呢,我來給大家念一下:臘月二十三,炒米糖瓜粘;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二十六,上街去割肉;臘月二十七,磨刀殺公雞;臘月二十八,黃盆裡而把面發;臘月二十九,鍋臺前面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最後,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大食堂,還沒坐下,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刺激著我們的味蕾,我想那一定是臘八粥,果不其然,工作人員馬上就給我們端來了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嚐起來,年味兒正在每個人的心裡悄悄醞釀……

傳統民俗文化如同封存在這陶土罐裡的陳年老酒,它們特有的醇香讓我久久回味,真希望下次我還能多參加這種有意義的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