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祭祀作文7篇

來源:才華庫 2.85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祭祀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祭祀作文7篇

祭祀作文 篇1

我們步履匆匆走進四月,又迎來一年一度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它充分表達詩人沉重心情,也表達我們此時此刻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地方,這裡埋葬著許多英烈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一個三人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白花,我們在心裡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裡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安康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軍區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故鄉,一想到這裡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敬仰和哀思。雖然這裡沒有留下他們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人、最親近人、最可敬人,他們是為我們幸福生活而犧牲,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眼裡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詮釋吧!

祭祀作文 篇2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將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夠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祭祀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父親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到了老家,我們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我好奇地問母親:“街上那麼多賣紙錢的,為什麼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母親說:“因為墳墓都是在莊稼地裡,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汙染環境。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即寄託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啊。”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父親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父親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所以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這雖然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最後我們先祖先鞠了三個躬,然後離開了。

通過這個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清明文明祭掃的知識。

祭祀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爸爸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到了老家,我們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我好奇地問媽媽:“街上那麼多賣紙錢的,為什麼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媽媽說:“因為墳墓都是在莊稼地裡,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汙染環境;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即寄託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啊。”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爸爸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爸爸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所以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這雖然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最後我們先祖先鞠了三個躬,然後離開了。

通過這個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清明文明祭掃的知識。

祭祀作文 篇5

清明不僅僅是表達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懷念,也應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美麗時節。

清明時節應是草木吐綠的時節。但如果說祭祀是對逝者的敬重,那麼,荒唐的做法卻使得掃墓變了味。在逝者安息的綠蔭叢中,煙霧四起,鞭炮火光四射,把所放的鞭炮的多少和所燒的紙張的多少看成是孝與不孝的象徵,相互攀比。街市上也堂而皇之地擺出了洋房、麻將、香菸等,有些“冥幣”上還印有“玉皇行長”、“閻羅副行長”的字樣,有些人甚至覺得紙鈔留在逝者“身邊”不方便,特地為他們準備了存摺,令人啼笑皆非。

這種做法且不說盜用人民幣圖形的冥幣損害了人民幣的形象。鉅額冥幣,存款單的出現,也體現了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金錢至上的腐敗思想。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少數人利慾薰心,什麼掙錢賣什麼,大大影響了社會的秩序和風氣。

清明的含義是自然氣候開始清新明朗,清明的明,也應該包含精神文明。

其實,燒“紙保姆”、燒“冥幣銀行存款單”與燒“紙小姐”都是一種社會畸形現象,是愚昧的表現。文明祭祀是人們銘記先輩,而愚昧祭祀就會汙染社會,把陋習當成時髦。因此,希望我們為了自己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美好,開始倡導和鼓勵骨灰撒散,種植紀念樹,網際網路上祭掃,家庭“追悼會”等形式,進行文明祭奠,讓清明時節真正成為一個傳承中華文明的節日。

祭祀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吟起這兩句詩時,我總會想起剛剛過去的清明時節的情形。

4月5日,我和爸爸、媽媽及親戚們從三亞回老家,坐在車上,一想到要拜見已去世的愛我的老太公,我的心情忽有些激動、傷心。經過一個多鐘頭的奔波,終於回到了爺爺家。爺爺家裡人很多,有大人、小孩,熱鬧極了。

吃完午飯,大人們開始拿起鋤頭、鏟子雲墳地給墳墓“大掃除”,媽媽和嬸嬸們忙著煮拜祭祖先的飯菜。下午二點多,我和表弟跟著大家去墳地。

來到墳地,爸爸、大伯、叔叔等人忙著給墳墓打掃、貼紅紙;我和表弟繞著老太公、老太婆的墳墓追趕打鬧。這時,表哥戴著草帽扛著鋤頭忽然大喊一聲:“我是關羽,誰敢欺負我!”惹得我和表弟哈哈大笑,但一想到老祖宗,我就停止了笑聲。大人們幹完活後,便在老太公等人的墳地上擺上豐富的菜餚、點心、牛奶、水果等等,待燒香後,我們子孫便在草蓆上跪拜祖先。我悄悄地觀察大人們,只見他們的表情很悲傷,我心裡也很悲傷。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在心裡自創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陽光烈,此人回鄉過清明。摸了墳墓看墓碑,此時想起老祖宗。”

當拜祭完老祖宗後,我心裡想:明年我還要來拜老祖宗。

祭祀作文 篇7

每當清明時節,人們都要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可是怎樣才能文明地祭掃呢?

古代掃墓,最傳統的方式是燒紙錢。這是一種帶有許多迷信色彩的紀念方式,而且不夠環保。於是,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逐漸走向文明,採用了文明的祭奠方式,這樣既能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又十分環保、安全的祭祀方式。

近年來,社會各界都提倡以一種更文明的方式來祭奠逝去的人。如網上祭掃活動就很流行,如果清明節你沒空,那麼可以在網路上建一個墓園寄託哀思。在網路世界裡,同樣可以與逝者進行心靈與精神的交流,同樣可以表達到祭奠的目的。

除此以外,“樹祭”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緬懷與祭祀方式。前國家領導李xx就提倡樹祭,他的骨灰就埋在一棵樹下,每當後代看到那鬱鬱蔥蔥的大樹,就會想到自己的先輩。

我國黑龍江有一個地方,每到清明節的時候,人們就扛著鐵鍬到親人的墓地旁去植樹。既表達了對親人的懷念,也保護了環境,造福了人類。

但是現在有許多人講究排場,用迷信的方式祭奠,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危險性。

據統計:近幾年全國因上墳燒紙燒錢,引發的森林火災就有兩千三百多起,佔全年火災的三分之一左右;20xx年有一千四百三十五起森林火災,三人死亡。

大約十年前,銅陵筆架山上也發生了一起因掃墓引發火災的事件。一位31歲的漂亮女子帶著年幼的兒子去掃墓,因燒紙放鞭炮,引起大火。女子想救兒子,可因來不及跑,女子被燒死……看到這些,難道人們還想悲劇重演嗎?不!多麼驚心動魄的事件,足以讓我們警醒並反思了。

這些事例時刻警示人們,要在祭奠親人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還要保護環境!

讓我們呼籲文明,珍惜生命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