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踏青的作文800字(精選13篇)

來源:才華庫 2.2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踏青的作文800字(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800字(精選13篇)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

時節又至清明,窗外飄著那場約定千年的雨,將這天地間灑滿一層哀傷。

前幾日,快到清明節了,冬將去而春未回,天空雪夾著雨灑落下來,街上行人匆匆忙忙,好似沒人知道清明節將至了。車水馬龍依舊展示著小城日益的繁華,霓虹燈閃爍的小城夜裡同樣迷離。火車站裡一張張冷漠的臉,每天都有人在這裡停留,啟程,歸來,彼此熙熙攘攘卻又各自冷冷清清。

少有人會記得某年的清明節,天空細雨,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詩人躺在那冰冷的鐵軌上。當火車呼嘯而過,這個世界從此再也沒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般乾淨溫馨的詩句了,他就是海子。當物質主義貪婪的吞噬一切,人人都成為了物質主義的忠實情人的年代,海子註定輸的一塌糊塗。清明節那天是他的生日,在生日那天離去,他用生命奉獻了最後一首悲歌,也向物質主義做了最後的反抗。可他死後,他鄉下的老母親竟哭瞎了眼睛。生活有時總是如鋼鐵般又硬又冷,讓人觸及不到一些溫存。

夜已深了,卻有人輾轉反側徹夜未能入眠,想想距清明只剩幾日了,他心中他心中又泛起懷念,腦海閃過不在了的人,如何談安好?

清明雨從不曾遲至早退,雨打溼了黃土堆,土堆下有人永遠安睡,土堆上枯草累累,土堆前有人長跪,,那老者是誰,不需要人安慰,面如死灰。思念的人不管物是人非,更不泣近日面色憔悴,淚伴著雨水,橫飛,濺溼了墓碑。碑上刻著那人姓甚名誰,是否曾經達官顯貴,是否為生活勞累,時常暗自垂淚,歲月不變往日的光輝,風不住的吹,又有幾人成灰,清明夜難寐,街上唯有街燈伴著紙屑紛飛。

前半夜心亂無法沉睡,到後半夜不知覺便已沉入夢鄉,到了明日,今年的清明便算是過了,時間從來不覺得對誰該負責,催著人不住的往前。

清明一過,那風畢竟不像冬天那般凜冽了,空中是不是飄起細雨。過不了幾日春草又發新芽,鄉下人開始又一年的農作,默默的播種,付出,等候收穫;這小城裡得人,依舊日復一日的忙碌,不知疲倦,街燈下總有熱戀者擁吻。沒有人再記得,昨日清明的哀傷。清明更像是一個提醒,讓生活在物質世界裡的人,忙裡偷閒,在這一天,懷念一些人,一些事。告誡自己生命有限,自己亦會倒下在某個清明,所以乘活著好好努力。海子也只是人群中的滄海一慄。畢竟世界變得如此繁華,人們不得不變這樣,怨不得誰。

夜深了,人們剛躺下便沉入了夢鄉,昨日過,今朝去,明日來,朝陽每天亦升起,何時

又曾相似過。過去的都過去了,然而我們現在過得很好,相信未來會更好。

今日清明又雨,浸溼誰人心田。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2

當寒冷的北風呼嘯離去時,春天就悄悄降臨人間。燕子在呢喃,黃鶯在歌唱,原野披上了綠裝,大地沐浴著春光,萬物生機勃勃,啊!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在這一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緬懷著對祖輩的思念之情,跟著爸爸去掃墓。

到了山上,我們先去祭祀大爺爺和大奶奶。

哇,來的人可真多呀!有嬸婆一家和爸爸兄弟一家。大家分頭做事,二位伯伯負責清除墳墓周圍的雜草,嬸婆、堂嫂在墳前擺上飯菜、水果等祭品,又倒酒,又點香。堂二姑、堂五姑及爸爸拿著冥錢紙,三五張做一疊的用石頭壓放在墳墓的四周。

等以上這些事情做完以後,大伯伯就開始點火燒紙錢了。於是,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拿過金銀元寶紙,將它投進火裡。火越燒越旺,嬸婆、伯伯口中不停地祈禱:“爺爺、奶奶啊,請你們老人家在天之靈,多多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健康,出人頭地,都有出息,讀書的將來考上名牌大學,賺錢的日後發大財……”。我也挺來勁,一次次擠進去,大手筆地投進冥幣,每一張面額都是500萬、1000萬什麼的。可今天風挺大的,我好幾次都被煙嗆著了。

一會兒功夫,冥錢燒得差不多了,大伯就燃放了一排鞭炮,表示祭祀完畢。嬸婆喊我們過去:“愛吃什麼隨便拿。”大家也確實有點餓了,都各自去拿自己中意的一份吃,堂哥吃魷魚,堂五姑吃花蛤,堂二姑女兒喝王老吉,我起先不想吃,經不住嬸婆、伯伯的客氣,勉強也吃了一根香蕉,最有趣的是爸爸,將油餅夾在光餅裡大口地嚼吃起來,嘴裡還說太好吃了。大家邊吃邊閒聊著。

吃完後,大人們開始收拾起剩下的祭品。

嬸婆挑著擔子,帶著她一家人下山先回去了。我跟著爸爸、伯伯、堂哥及堂嫂繼續上山,到爺爺奶奶墓那邊祭掃。正當起身要走的時候,不禁放眼山下,我這才注意到,漫山遍野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不絕於耳,掃墓的人都在各自忙著。

不大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爺爺奶奶墓前,看到墓周圍草長得不少。記得兩年前奶奶去世時,我也來送葬,沒看到有什麼草。

祭祀開始了,整個儀式過程與剛才相似。完畢,又是放鞭炮,又是吃祭品。我發現,此時的祭品並不是先前祭祀大爺爺大奶奶的那一份。我有點好奇,就偷偷地問爸爸:“為什麼要準備兩份祭品呢?”爸爸回答說:“如果把人家吃剩下來的再給爺爺奶奶吃,那怎麼能行呢?”我感覺爸爸說得有道理,就點點頭表示理解。爸爸還問我墓碑上的字意思懂不懂,我說不懂,於是他又給我講解。

掃完墓後,我們就下山回家了。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3

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節俗。清明時節,春光明媚,楊柳青青,人們常借祭墓踏青郊遊。

清明節氣期間的戶外運動,其本來的意義就在於順應時氣,是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洩,萬物萌生,尤其是孩子,更把祭掃踏青當做一件樂事。

現在山東地區仍有這種古老習俗的傳承,清明時節,孩子們在村外踏青時,有的用柳樹的枝條做成口哨吹,有的抬著頭大口呼氣。

豐子愷有一篇文章叫《清明》,寫自己幼年時在桐鄉石門過清明節的活動和感受:

祭掃期間,附近三竺庵裡的和尚來問訊,送我們些春筍。我們也到這庵裡去玩,看見竹林很大,身入其中,不見天日。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中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裡,一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遊五湖四海。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做無上的樂事。我的父親孜孜兀兀地在窮鄉僻壤的蓬門敗屋之中度送短促的一生,我想起了感到無限的同情。

因為有外出郊遊的機會,童年的豐子愷把清明掃墓當做無上的樂事,周作人也有同樣的感受,他在《百草園》中寫道:“在舊時代裡,上墳時節頂高興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們。從前讀書人家不準婦女外出,其唯一的機會是去上墳,固然是回孃家或拜忌日也可以出門,不過那只是走一趟路,不像上墳那樣坐了山轎,到山林田野兜一個圈子。況且又正是三月初暖的天氣,怎能不痛快地遊樂一番呢?”

周作人對清明祭掃時的吃食記憶深刻,在多篇文章中皆有所提及:

小時候掃墓採杜鵑花的樂趣到了成年便已消失,至今還記憶著的只有燒鵝的味道,因為北方沒有這東西,所以特別不能忘記也未可知。在鄉下的上墳酒席中一定有一味燒鵝,稱為薰鵝,製法與北京的燒鴨子一樣,不過它並不以皮為重,乃是連肉一起,蘸了醬油醋吃,肉理較粗,可是我覺得很好吃,比鴨子還好。

那時的小孩子還會吃一些野菜或者野菜的加工品,如黃花麥果和紫雲英,周作人寫道:

黃花麥果通稱鼠鞠草,系菊科植物,葉小,微圓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黃色,簇生梢頭。春天採嫩葉,搗爛去汁,和粉做糕,稱黃花麥果糕。小孩們有歌讚美之雲:黃花麥果韌結結,關得大門自要吃;半塊拿弗出,一塊自要吃。

清明前後掃墓時,有些人家一一大約是儲存古風的人家—用黃花麥果作供,但不做餅狀,做成小顆如指頂大,或細條如小指,以五六個作一攢,名日繭果,不知是什麼意思,或因蠶上山時設等,也用這種食品,故有是稱,亦未可知。自從十二三歲時外出不參與外祖家掃墓以後,不復見過繭果,近來住在北京,也不再見黃花麥果的影子了。

掃墓時候所常吃的還有一種野菜,俗名草紫,通稱紫雲英。農人在收穫後,播種田內,用作肥料,是一種很被賤視的植物,但採取嫩莖油食,味頗鮮美,似豌豆苗。花紫紅色,數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如鋪著華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狀若蝴蝶,又如雞雛,尤為小孩所喜。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

今日我和家人去了中山公園,開始了踏青的路程。

我們一大早就起床,準備去踏青。到了中山公園門口,春風微微吹拂過我們臉龐,瀰漫著青草的新泥味,十分溫和。花壇裡的鬱金香,雖然還沒有競相開放、奼紫嫣紅,可是那葉尖上的晶瑩剔透的露水,帶給人一種微妙的溫馨的感覺……

再往裡走,我們看到公園兩側的花壇中的青草,萌發著,努力地艱苦地從土裡鑽出來,因為它有奮鬥目標,想要見到藍色的天空,包羅永珍的世界,想要看到自我最美的一面,開出最美麗的花朵,作為自我堅強不息的驗證。

我忽然想到,我們作為一名學生,也要向花朵學習,學會堅強的應對生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不能半途而廢,最終散發出自我最美的光彩。

一朵微不足道的小花都能做到,我們作為高智商的動物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一朵花兒小時候終究是一顆微不足道的種子,可是在它努力過後,見到了勝利的彩虹,它笑了,在微笑裡綻放開色彩斑斕的花朵。

我們來到了孫中山的雕像前,看到了我們偉大的孫中山爺爺——革命的先行者的雕像,想起了當年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對我們子孫後代帶來的福音。

之後我們又來到了社稷壇,社稷壇上鋪墊著五種顏色的土壤:東方為青色、南方為紅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央為黃色。據說五色土象徵著我們廣博的中華,在社稷壇東邊的青土代表著東邊的大海;西邊的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邊的紅土預示南方的紅土地;北邊的黑土象徵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間的黃土,象徵著黃土高原。聽導遊說,有人認為黃土象徵居中的黃帝,他統治天下,因為由手拿繩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輔佐;青土象徵東方太嗥,他是手持圓規掌管春天的木神輔佐;紅土象徵南方炎帝,他是手持秤桿掌管夏天的火神輔佐;白土象徵西方少昊,他是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輔佐;黑土象徵北方顓頊,他是手持秤錘掌管冬天的水神輔佐。黃土居中,因為最高統治者黃帝居於核心地位。東西南北依次為青白紅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個統治者輔佐。

這次的踏青活動,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體會到了踏青的真正意義。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5

一個星期前,媽媽對我說:“清明節我們去汀溪水庫踏青吧!”我高興極了!整個星期都在快樂中等待著。這個活動是媽媽從自然體驗的活動群中瞭解到的。有三十幾個國小生參加,大家來自不同的學校。

4月6日一大早,我們坐公交車到了火車站,然後上了前往同安汀溪水庫的包車。一路上,小夥伴們互相介紹自己,一會兒就混熟了。

坐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在一家飯店門口下了車。迎面是連綿起伏的大山,兩邊是青青的麥田。麥苗兒只長出了一小截,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郊外真好啊!我一下子感覺好像卸去了許多東西,心情無比輕鬆。走了十幾分鍾,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個一望無際的水庫,出現在我面前。水庫裡的水是那麼清澈,可以看見紅色的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水面是多麼平靜呀!真像一面大鏡子。四圍的青山和藍藍的天空映照在水面,水就成了綠色的了。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詩句“春來江水綠如藍”,原來,今天我看到了詩中的景象!

一條小溪從兩邊的懸崖峭壁上留下來,小溪大約有二十米寬,裡面有石頭,潺潺的流水聲真像一支歡快的樂曲伴隨著我們。跟水庫裡的水一樣,溪水清澈見底,我們準備踩著石頭橫穿溪流,到小溪對岸摘野菜。過去的時候,我和小明不小心踩到溪流了,鞋子已經進了一點水。上岸了,我又踩到了泥巴,鞋子全溼透了。我和小明他的爸爸被迫去店裡烤乾鞋襪。在飯店裡,我一邊用電吹風吹乾鞋襪,一邊想:他們摘野菜一定很好玩,唉,真遺憾啊!

到了中午,小夥伴們每個人手上都拎一大把野菜,滿載而歸!吃完午飯後,我們就去附近找一戶農家,準備學做清明糕。在一個老式的房子裡,住著一個老爺爺。他告訴我們得用乾燥的草才能做糕,然後,老爺爺給我們幾樣晒乾的菜,教我們用刀把它們切碎。大家手忙腳亂的,爭先恐後地切菜、揉捏,做成了一個個類似泥巴的菜團。然後,我們把它捏成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各式各樣的餅,放在蒸鍋上蒸熟就可以吃了。吃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感到無上美味!

清明節去踏青,同安的青山綠水和淳樸的老農接待了我們。雖然沒摘成野菜,但我還是收穫滿滿啊!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人們為了紀念死去的人,都會在那天去為他們的墳前掃墓。並會緬懷那些去世的革命先輩們,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將優良的品質發揚起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全國是統一放假的。家裡的大人不允許我與他們一起去南山為家裡死去的祖先掃墓,因此我們只能提前在家裡過上一個“小清明節”啦!

清明的前一天晚上,我家那兒有一個規定,就是要擺桌香,為的是提前紀念死去的人們。我家的桌臺是放在後面的老房子裡的,在暗暗的燈光下,年邁的奶奶與祖母會將豐盛的菜餚一一擺放在桌子上,有年糕、烤雞、烤鴨、八寶菜、粽子……讓人看了就直流口水,可這時不允許吃。奶奶要在桌前插上兩支蠟燭,放好桌凳,桌邊還要分別放上一隻只的碗與一對對筷子,裡面要倒上均勻的酒,似是要家裡請客一樣。這樣還不夠,奶奶在桌子的正前方擺上一個墊子,是專門為祭拜用的。傳說是要請地府的神仙吃飯,為的是給家裡死去的人能順利投胎,併為全家人討一個吉祥。而且,擺好的桌子與凳子都不能隨意的碰,聽說是不能打擾神仙們吃飯的。晚上6點時候便可以跪在墊子上祭拜“神仙”,取下自己的願望。

這還不是重點呢。在家裡人都紛紛祭拜好後,我們還要蹲在離桌子不遠的地方燒“金元寶”與“佛紙”,那都是祖母與奶奶利用了一年的時間疊好的。爸爸拿來一個大鍋子,裡面點燃火。之後,我們將“金元寶”與“佛紙”扔進火裡,邊扔邊祈禱。聽奶奶說,燒“金元寶”與“佛紙”是為了給地府的神仙送“錢”,也是為了給自己討一個平安。

燒完了“金元寶”與“佛紙”後才可以收拾桌子上的東西,家裡人一起團圓吃飯。

吃完了飯後,我們都要揍在一起,坐在一張大的方桌旁,剪“票兒紙”。在掃墓的時候是必須把“票兒紙”插在祖先墓上的。

雖然這個清明節我沒有同家人一起去南山掃墓,可在家裡過的“小清明節”卻依然寄託了我對去世的人們的懷念。我被那樂融融的歡樂氣氛感染了……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

今天是清明節休假的最後一天,我們全家決定到郊外去踏青。

首先,我們來到了濱河公園,向遠處望去,各種樹木已經披上了綠裝,小山包被染上綠色,幾座亭子在小山頂上孤零零的矗立著,公園裡的湖水清清的,呈淡藍色,近看,小草偷偷鑽了出來,但被枯草覆蓋著還是顯的有些荒涼

沿著彎彎曲曲的石子路,我們來到了一片桃樹林前,粉紅色的桃花掛滿枝頭,幾隻蝴蝶在林間嬉戲,微風吹過,片片花瓣紛紛落下,好似下了一場桃花雨,不由得讓人產生一種春天到來的欣喜。

走近湖邊的一座紅色亭子,亭子外面幾棵柳樹剛剛發出枝芽,爸爸問我:“你做過柳笛嗎?”,我好奇的反問:“柳笛是什麼?”爸爸微笑著,從口袋裡拿出一把摺疊的小剪刀,剪下一條細小的柳枝,用雙手扭動著柳枝,使樹皮與枝條分離開來,又從較粗的一端抽出白色的枝條,樹皮就成了一個空管,再把樹皮的一端削薄,放在嘴裡一吹就可以發聲音來。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做出了長短不同柳笛,我發現柳笛越長吹出的聲音越重,越短吹出的聲音越清脆。當我們站在亭子裡吹起柳笛時,周圍的一切好象都被笛聲喚醒了。

沿著湖邊向裡走,來到水閘前,水從閘門的上方溢位來,沖洗著水閘下的石頭,濺起無數朵淘氣的水花,形成了一條小河,在小河邊細軟的沙子上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我們邊走邊撿,邊欣賞著邊談論著,有的石頭像一幅山水畫,有的像各種小動物,有得還像一個人頭,有時將一些石頭拼起來還象一個小孩在跳舞呢!

為了鍛鍊身體,我們決定步行到“五一”水庫去看看,遠遠的水庫大壩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沿著臺階我們來到了大壩上,一股溼潤的微風向我們吹來,我張開臂膀貪婪的呼吸著,遠處寬闊的水面上遊著幾隻野鴨了,忽然飛起,忽然落下,划船的遊客,有的相互追趕逐著、打逗著,有的停在下來,有手撩著水,欣賞著激起漣漪的水面。

大壩下的遊樂園裡,孩子們歡呼著。玩碰碰車的,努力擺動方向盤相互碰撞著。坐過山車的,當過山車從高處快速滑下時,發出刺耳的尖叫。

火紅的太陽慢慢下山了,玩了一天的我們也該回家了。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8

“小懶蟲,起床了”,正在做美夢的我被一陣熟悉的聲音叫醒,原來是媽媽在叫我,我才記起今天要去外婆的老家踏青祭祖,我趕緊起床收拾好後和爸爸媽媽出發了。

開著小車我們接上外公外婆後就向今天的目的地黃陂天河出發,今天的天氣晴朗,路上的車很多,爸爸告訴我這些大多都是回老家祭祖掃墓的,不一會就到了天河鎮,在那裡已經有很多人迎接我們,我一個人都不認識,外婆告訴我這些都是我們的親戚,有大舅爺、二舅爺、三舅爺……。,提著準備好的紙錢、鞭炮,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到處都是金黃色油菜花、綠油油的小草,到了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的墓前,大家都很嚴肅,二舅爺就開始點火燒紙錢了,於是,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拿過金銀元寶紙,將它投進火裡。火越燒越旺,外婆口中不停地祈禱:請您們老人家在天之靈,多多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健康,出人頭地,都有出息,讀書的將來考上名牌大學,做生意的日後發大財”,我也挺來勁,一次次擠進去,大手筆地投進冥幣,每一張面額都是500萬、1000萬什麼的,還有1000億的,可今天風挺大的,我們好幾次都被煙嗆著了,一會兒功夫,冥錢燒得差不多了,二舅爺就燃放了一排鞭炮,表示祭祀完畢。

接著哥哥帶著我和爸爸媽媽去田間玩,我們走在田埂上,我們看到了一頭牛拖著犁在耕田,爸爸告訴我這種耕作方式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有些地方早就不用了,現在很多地方都用機械化的方法

耕田了。我們走著走著來到一條小河邊,忽然看見了一條蛇,我的心情一下子緊張起來,媽媽的一句話讓我的心情馬上又放鬆下來,媽媽說這是一條水蛇,沒有毒,一般不會主動咬人,除非你去攻擊它,我們繞開這條蛇到了這條河的另一邊,看見了一頭牛在水裡泡著,爸爸說這是水牛,因為水牛的皮很厚,汗腺不發達,不大會出汗,無法利用汗來散發體內的熱量,把身體浸在水裡,利用水來散發熱量,就可以維持正常的體溫,原來是這樣啊,今天還真學到好多知識。

吃過午飯後我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路上我跟外婆說明年我還要來。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一個細雨紛紛,引人愁思的時節。這個時候,和煦的陽光不在灑滿大地,陰雨綿綿反而成氣象舞臺的主角。大地像是被一塊青灰色的幕布覆蓋,小小的雨滴敲打在地上,敲打在窗邊,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那斷斷續續充滿悲傷與哀愁的懷念。

清明,本是春天的深處,春天的靈韻,春天最美好的季節,而春天的燦爛與活力生機也沒有因人們的悲傷心情而凋謝枯萎。春天就在生活中,就隱藏在清明節氣的空氣裡,春天就在那裡,她以綻開生機與活力,等我們一點點去靠近,去用心觸控她,感受他,體會她……

站在樓上眺望,遠處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開得正豔,正如袁巨集道所說的:“花光如夾。”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膚色白裡透紅,靜靜地,悄無聲息的開出一樹的美麗,一樹飽滿的生機。吹風吹來,桃花輕輕搖擺,跳著優雅的華爾茲,像是為春天獻上一曲鮮活的讚歌。一眼掃去,一大片無盡的桃紅色把大地打扮成粉的世界,花瓣被風吹下,在藍天下盡情舞蹈,激情飛揚!彷彿是春天的使者,把盛著香氣的春天之美傳遞給每一個人,看的這幅美不勝收的“春景圖”,我心中的愁緒早已被一掃而光。看!山的那邊,春光還在閃動。啊!橋的那頭,春景還要飽滿!春天在招手,春天在呼喚!

走下樓去,踩著斑斑駁駁的青石板,一路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到處是春之精靈留下的足跡。走到河邊,春意正燦爛洋溢著,一排排的垂柳搖擺著嫩綠的枝條,似碧綠的長髮,伸向水面。清澈而平靜的一湖春水像一卷長長的錄影帶,把春之燦爛,春之希望的一刻攝錄下來,永遠的定格,永遠的銘記。柳絮迎風飄揚,小小的嫩綠的芽兒從柳條的枝節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種子。這樣的春天活動,吸引的一群色彩斑斕的蝴蝶,似一位位輕盈的舞者,停歇在枝頭,舞蹈在花叢中,動植物在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一體,綻放著春天生命的花朵。一下子,清明的節奏不在那麼沉重,變的歡快起來。雨停,陽光又閃耀在天空中,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靈,正是這如春天一般燦爛的生命之生機,生命之活力啊!

讓我們從這個春天,這個清明開始,珍惜生命時間,畢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樣燦爛。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

清明節到了,清明節是一個踏青春遊的節日,在清明節,讓我們的腳步去踏上春天的土地吧,國小生關於清明節踏青作文。天氣晴朗,就像我們的心情一樣美好。我們早早的來到校門口集合,準備開始我們的春遊踏青之旅。

終於等到出發的時間了,我們背好吃的,排成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我們的目的地?缽池山公園進發。

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路上的行人不時向我們微笑,溫暖的陽光灑在我們的身上,漸漸地我們的鼻尖上冒出了細細的汗珠,個個小臉都變得紅撲撲的,像是一個個紅蘋果。走了好遠一段路後,大家都感到有點累了,但是這次的春遊活動就是來磨練我們堅強的意志的,所以大家都毫不氣餒,堅持著向目的地前進。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盼望已久的缽池山公園。yeah!全班同學大聲歡呼起來,大家彷彿忘記了身上的疲倦,一起衝進了公園。

一進公園,我就被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瞧,路邊那一棵棵筆直高大的楊樹披著一身綠色的軍裝,多像一個個守衛邊疆的戰士啊!楊樹下,那一叢叢金燦燦的小花,多像一個個披著金色衣服的小姑娘,張著小嘴傾吐芳香,讓人心醉。那邊碧綠的草地,碧綠的高塔看到這麼美的景色,我們情不自禁地把美景深深地記在了自己的心裡。

最好玩的莫過於金沙灘了。那是一個人造沙灘,與正常的沙灘沒什麼兩樣,就是從一個模子裡出來的嘛!脫下鞋子,走在暖暖的沙灘上,彷彿在柔軟的海綿上,舒服極了!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我看還是我們先知道啊!而且,我還與同學們共同做了一個好看的沙雕呢!可惜這兒沒有那些可愛的小生靈,像小螃蟹、小蝦,不然會更有趣的!

我們在這次春遊踏青中,也發現了美中不足:在大湖裡有一堆令人作嘔的垃圾,在垃圾旁有兩條可憐的死魚,無可奈何地翻著兩隻大眼睛,漂在水面上,任憑蒼蠅叮咬,在這裡,我向大家呼籲:趕快保護環境吧!不然,最後受到懲罰的,是人類自己!

春遊踏青真好玩,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各種大自然的美景,還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1

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和媽媽打算踩著薄薄的雨絲去劉山踏青。

剛一下樓,春雨就迫不及待地親吻我的臉頰、脖頸,涼涼的,癢癢的。我撐開傘,雨點兒立刻在傘上播放起歡快的音樂。

春天的雨,不像夏天的狂暴,沒有秋天的'纏綿,也無冬天的寒涼。它柔柔的,綿綿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一路踩著春雨,我和媽媽來到了劉山腳下。春雨中的劉山像是披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霧濛濛的。雨水洗過的空氣格外的新鮮,沒有一絲塵埃。山坡上的花更豔了,林中的樹更綠了,地上的草兒更嫩了。我們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雨中觀景,霧裡看花。

隱隱約約的,遠處那一抹金黃映入我的眼簾。春雨中的油菜花雖然沒有晴天的耀眼,但卻多了幾分雨中的朦朧美。走近細瞧,油菜花的姿態也十分有趣。它們有的高昂著頭,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把身體斜側過來,像一個孩子急切地想要看到表演;有的則低著頭,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微風吹過,油菜花紛紛點頭,盡情接受春雨的洗禮。

雨還在密密地下著,它“潤物細無聲”。也給大山帶來了一份小禮物——顆顆漂亮的雨珠。看,樹木的芽苞上,草兒的葉尖兒上,花兒的瓣蕊上,像掛滿了顆顆鑽石,晶瑩透亮,閃閃發光。微風一過,這些雨珠就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在枝葉間,花草上來回地打滾,然後歡快地投入大地的懷抱,滋潤萬物。

林間,爬山虎那紅裡泛青的葉子把大樹纏得緊緊的,正生機勃勃地向上躥。葉尖兒一順兒朝下,雨珠順著葉尖一路歡歌地撲向大地媽媽的懷抱。而有的爬山虎則靜靜地躺在林中空地上,有爛漫的山花點綴,像是一幅五彩繽紛的圖譜,給雨中的劉山點上了亮麗的一筆。還時而有小鳥發出婉轉的曲子,與清風細雨應和著,歡迎闖山的客人。

不知不覺中,我和媽媽已經到了山頂。站在眺望塔上,舞鋼的全景盡收眼底。龍泉湖煙霧繚繞,遠處連綿的山巒矗立在煙雨中,真是“山色空濛雨亦奇”。這成了春雨裡最美的一幅水墨畫。

雨還一直下著,我正陶醉在這迷人的奇幻景中,媽媽叫我該我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揮揮手,告別了劉山。伴著飄飄雨絲,帶著春雨的氣息,懷著滿心收穫,走在回家的路上。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2

“淅瀝瀝,淅瀝瀝……”

第一場春雨來了,點綴著華爾茲舞步跳來了。春天踩踏著淡淡的節奏,伴隨著潺潺綿綿的雨滴悄然降臨併為我們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人們自然而然的會平添幾分憂傷,特別是在細雨霏霏的時節,我們更是難解憂。

可我們一家不捨得這麼美好的春光,便一家去公園,尋找春的足跡。

春天的公園顯得格外清爽。天湛藍湛藍的,像是一枚藍寶石,剛剛被水洗過一般。周邊的山是那樣青,水是那樣綠,如同步入“神話”的境界。小草也是剛剛甦醒過來的,總覺得剛剛渲染的綠似乎綠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近出的小花一朵兩朵,或濃或淡,或紅或粉,彷彿是春姑娘不久前才塗上去的。那樣的天籠罩著那樣的山,那樣的山圍繞著那樣的水,那樣的水映襯著那樣的花花草草。如詩如夢的境界,難道不像步入畫一樣的聖地嗎?這裡的一切都是那樣誘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愜意!

這天,公園裡似乎來了很多人,大概都因為天氣好的原因吧,還不到中午,車位都過半了。

人們都脫下了厚厚的棉襖,奔向草地間,嗅著春地氣息,與春撞個滿懷。我們聽到的是春,看到的是春,聞到的是春,觸到的是春。一個個都神采奕奕,滿面紅光,嘴角邊也都洋溢著春的微笑。

我躺綠色的草地上,頭枕著美麗的紅帆,伴隨著舞動的絲絲春風,愜意無比!偶然仰望天空,幾隻風箏在空中自由飛翔。它們在與白雲嬉戲,與小鳥比賽,自在快樂得令人羨慕不已。我也按捺不住了,要爸爸買了一隻“鳳凰”風箏便在空地上玩了起來。

開始,我的動作還不太熟練,剛剛展翅起飛沒多久,便跌跌撞撞的“摔”下去了。經過幾次的魔鬼訓練,我終於會放風箏了!我用手持起線拐,把線放短些,有風時邊放邊跑,手中的線繩也不斷的拉動。那隻“鳳凰”便抖起雙翅,翩翩起舞。我仰望那縷縷白雲,注視著那隻在風中盤旋飛翔的“鳳凰”,在藍天之上自由飛翔。

哦,那是寫給天空的信!

春天,我們已到公園。你呢?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3

這次去跟姑奶掛親的有伯父伯母、爸爸媽媽、姑媽、大姨、米多姐、米多姐的哥哥、九里哥、樑浩鑫、小姑和我。小姑是我姑奶的小女兒,她有一個姐姐。姐姐早以出嫁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小姑的爸爸又一次組成了新的家庭,以後就一點都不管她的死活。她一個人獨力維持生活,日子過得非常艱苦,更談不上上學讀書了,從沒踏進學校的大門。其實她很渴望讀書。她家和我們家距離很遠,自從姑奶去世以後,就失去了聯絡。今年我伯父偶爾一次機會聯絡上了小姑,終於在凱里見了面,於是約我們大家一起去跟小姑的媽媽掛親。知道她的身世以後,我非常同情她。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知識文化去幫助她學習。彌補她沒進過學校讀書的願望。我們從雷山乘著伯父的小轎車到固魯寨門,下車後就順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往上走,一路上我們活蹦亂跳、有說有笑。小姑也和我們一樣的很開心!

走著走著,忽然下起了大雨。在大雨中我們互相照顧,小姑拉著我的手,我拉著樑浩鑫的手……,我們相互用自己的衣服去為對方摭風擋雨。一路上風風雨雨、行走非常艱難,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到達了姑奶的墓地。走到墓地之後,一片綠色的草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位於草地中間的一個土包包就是姑奶的墳墓。雨還是下個不停,爸爸和伯父一邊吩咐我們一夥小朋友去避雨。一邊忙著清理墓地上的雜草,他們顧不上自己身上的雨水,七手八腳地忙著料理墓地半個小時後,終於完成了。然後伯父叫我們下來,我們這一夥小朋友爭先恐後地下去和大人們一起分享祭奠姑奶的食物。每個人一手抓糯米飯,一手抓著大塊肉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們吃得可香了!雨漸漸變小了,我們在細雨中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個空曠而美麗的地方。一路上我在想:這不就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的一種思念嗎?其實掛親就是一種孝敬長輩、關愛親人的一種活動。

雖然這次去固魯掛親很辛苦,但我還是感到快樂,正因為這次去掛親,我認識了小姑,也讓我懂得了怎樣去關心他人、關愛長輩、關愛親人的道理。每想起掛親的這一天,我就自然而然地感到開心和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