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祭祀作文彙編八篇

來源:才華庫 2.22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祭祀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祭祀作文彙編八篇

祭祀作文 篇1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裡過。在家裡,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祭祀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中的經典名句,寫的就是詩人去祭祀時的情景。

清明時節,你看大街小巷、墳前屋後,人山人海。到處火光閃爍,煙霧騰騰,遠遠望去,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惑。再看祭祀完畢後,嫩綠的草地間,頓時有了一塊一塊燒焦的痕跡。

清明節,人們習慣了用燒紙錢、放鞭炮這種方式寄託自己的哀思。可是人們何曾想過,由此帶來的後果 。

害處一:汙染空氣

燒紙錢這種燃燒方式,最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加之它屬於無組織低空排放,煙霧不易擴散,極易造成區域性空氣汙染物濃度過高。

害處二:釀成火災

每年一到清明節,消防隊就如臨大敵。燒紙錢的殘火若沒有完全熄滅,隨風颳到可燃物上,後果不堪設想,近幾年因燒紙毀林、引發火災的慘劇比比皆是。

害處三:垃圾成堆

環衛工人對燒紙錢現象更是不滿,灰燼和未燃盡的紙片被風颳得到處都是,而且增添了許多黑色垃圾,燒紙後在路面上留下的痕跡也很難消除,大大增加了工作難度。

害處四:交通壓力

清明節這天,全國各地的交通狀況不容樂觀,由於祭祀都選擇在這一天出行,大大增加了交通壓力。比如重慶今年清明節就有350萬人出門祭掃。

祭祀的方法有很多,清明時節可以提倡“花祭”,在親人墓前獻一束鮮花;提倡“樹祭”,在祖宗墳旁栽一棵樹;還可以網上祭祀其實,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無論做什麼,只要懷著至真至誠的心去,先人們會感受到我們的真摯的感情就夠了,這一點,我深信不已。

“不燒紙錢不放鞭炮,一束鮮花寄哀思。祖宗墳前栽棵樹,眾人留下一片林。”在清明節時,追憶、感恩和懷念先人,對於其美德的繼承才是最溫情的祭祀品。以科學、健康、文明的方式來緬懷先人,才能讓孝敬親賢世代傳承,讓清明節重現“清明”。文明祭祀,從我做起,讓我們伸出雙手,一起去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吧!

祭祀作文 篇3

自週一開始,學校就傳出了週五六年級全體同學都去掃墓,我心裡有一股說不出的激動,我還從來沒有給烈士掃過墓呢!

終於在我的期待中,星期五來了。下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上了汽車,不一會就來到了浦園的烈士陵園,幾乎濱城區所有的國小都到了。在烈士陵前咱們聽市長講話後便隨著沉痛的音樂遊覽了烈士陵園,那歌聲好像是在向咱們陳述著那些烈士的功績,以及他們死去的不應該。經過烈士的墳前,咱們看到了之前的同學留下的小白花,一個個不都是懷著對烈士的歌頌嗎?

掃墓完畢,咱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靜:正是這一些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英雄,才有了咱們今天的安居樂業,才有了咱們今天的國泰民安,如果沒有他們,如果沒有他們的奉獻,如果沒有他們的抉擇也就沒有咱們今天的生活,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咱們應該珍惜它,不是嗎?

祭祀作文 篇4

清明將至,又到了祭拜先人,追憶逝者的傳統時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少奇異、庸俗的祭奠方式:吹打唸經,鳴鑼開道,紙灰飛天,阻塞交通;而形形色色低階庸俗的祭品,也讓人看了直皺眉頭。

清明祭祀,是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古人稱這個時節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然而,到了現代社會,祭祀活動的封建庸俗之風卻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為清明平添了汙濁之氣。庸俗之風緣何而來?愚昧無知使然。有人認為,先人活在世上享受的和沒享受的,在“陰間”也一樣不能缺,這是扭曲的虛榮心和奢靡慾望在作怪;而被稱為“白事大了”的中介提供的“超前”遊說服務,也在推波助瀾,傳統民俗中摻雜了腐朽和庸俗的東西,就離民俗的本質越來越遠,一種背離時代的程序風俗如果為更多人所接受,迷失了健康的方向,將會帶來更大的負面作用,甚至成為先進文化的桎梏。

目前許多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殯葬行業”了檢查清理,發麵了“禁燒令”,從流通渠道上堵住了殯葬迷信用品進入市場,並對公共志氣的迷信活動進行勸阻,制止或處罰。然而,“堵”的同時還需要必要的疏導,需要將科學、健康、文明的觀念充實的傳統民信習慣中,形成一種文明的社會氛圍。

讓清明重現“清潔而明淨”,提倡文明、健康、環保、回收自然的祭尊方式,體現著中國人追隨現代文明的決心和勇氣。要讓清明祭拜先人的傳統習俗成為積極向上的民族文化,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所以,做為九零後的我們,要遠離那些腐朽和庸俗的東西,我們要建設文化社會,對於現在人們這種低階的行為,我們要提醒和防止人們,讓他們別在這條庸俗的道路上“迷”下去,我們要呼籲全社會的人在清明祭祀中用最原本、最民質的方式體現出來。為此,我們要做出一個榜樣,我們要禁止“吹打唸經,鳴鑼開道”等等的出現。

我們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跟我們一起“奮鬥”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讓文明祭祀成為一種紛紛的現象,不要因不文明而對社會產生危害而使自己內疚。

祭祀作文 篇5

星期天,正值清明節,父親說帶我去鄉下掃墓,早上起來匆匆吃過早餐,我們就坐上了開往老家的汽車。

汽車慢慢馳出繁華喧鬧的城市,窗外滿眼的綠色一晃而過,田野上辛勤的農民,金黃的油菜花,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可愛。看膩了城市的水泥高樓,吸煩了汙濁的空氣,突然看見藍天白雲,稻田莊稼,大樹野花,覺得心情格外舒暢。我們一路歡欣,不一會,車在故鄉的水庫邊停了下來。下了車,我貪婪地呼吸這溼潤的空氣,彷彿在吮吸大自然賜給人們的甘露。

在祖父家坐了一會兒,父親與祖父就帶著我們到了墳地。看著滿是饅頭似的小墳堆,我心生幾分莫名的恐懼與敬畏,看到父親與祖父滿臉的虔誠,我的言行在親切自然的情感上又忽生了幾分肅穆。

父親與祖父在墳頭忙活起來,我在其間穿行,祭祀的爆竹劃破了山林的靜寂,顯出幾絲生氣來。突然下起雨來,是微雨,這時的雨沒有風的伴隨,沒有雷的呦喝,沒有閃電的照耀,只是悄悄地下著,樹葉微微潤溼了,青翠欲滴。清明時節的雨,紛飛在四月的天空,幾分哀怨,幾分傷痛。對於亡者的'懷念,凝成父親與祖父的虔誠,從父親與祖父的眼睛裡,我讀出了春天的另一種色彩。

祭祀完畢,我們匆匆下山了。偶爾碰落了道旁的幾片茶花,心疼極了,在這墳地,我對“紅顏堪薄命”有了深層的理解。花是紅顏,一朝春盡,也便碾為塵土,化成菸灰消逝。自古至今,人生何嘗不是這樣,這裡饅頭似的墳堆中,曾有多少年輕而美麗的花朵如期盛開,然而又難逃宿命地雕零。

此時我恍惚進入一個夢幻世界,這時的天是那麼藍,那麼靜,兩側的山峰是那麼綠,那麼秀,大人們爭著留影,想把這美景留住。

祭祀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清明,一個令人懷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豔 ,彷彿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好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麼繁忙,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清明祭祀,特別辛苦。在清明祭祀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為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清明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鬆。

而今,文明清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是單一掃墓的方式,儘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裡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但是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清明祭祀新風。人們在清明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於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其中蘊涵著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祭祀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祭祀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祭祀包括掃墓和祭祖。掃墓俗稱上墳,就是清掃逝者墳前的雜草等,祭祖就是祭拜逝去的祖先們。

準備好各種祭祀品,如“墳飄”,鞭炮,香等等,便踏上了祭祀之路。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這天的天空果然下起了濛濛小雨,林間飄起了薄薄的霧,地上溼漉漉的。時隔365天,儘管這條路已經走的很熟悉,但再次踏上這條路,心中還是感慨萬千。一同前行的人邊走邊尋找著合適的木頭掛“墳飄”。找到了便折下它待著一同行走。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望著這滿山遍地的墳墓,心中一股莊嚴之情油然而生。找到我們需要祭拜的墳墓,我先站著看了一會兒,然後開始清除雜草。這麼長的時間沒打掃,雜草已經長滿了墳墓,用工具一下一下的,剷除一根一根雜草,墳墓漸漸有了該有的樣子,身體開始暖熱,額頭也已經冒出細細的汗珠。終於除完了。

這是便開始開始祭祖了,把“墳飄”掛在木頭上,插在墳前。“墳飄”是白色的,一串一串的,在微風中輕飄著。透著這純白色的“墳飄”,我彷彿看到了我的祖先正在極樂世界望著我們,臉上浮起了仁慈的笑容。

然後是燒錢紙。錢紙是黃色的,大概臉一樣大小,上面印有一個個半圓圈。燒錢紙可不是直接把它點燃就完事了的,而是要先把粘合在一起錢紙一張一張撕下來後再點燃。等它有了火苗後,把它放在墳前,再把剩餘的錢紙一張一張的放入火裡。接著點燃香,把它插在墳前。

接下來便是祭拜祖先。雙手躺平合攏在一起,雙眼閉著,嘴裡輕輕的說著一些話,再鞠三次躬,這便算是祭拜完成。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還需要跪在地上祭拜。

最後一項是放鞭炮,把長長的鞭炮平鋪在墳的兩旁,站在距離墳不遠處,留一個膽大的人點鞭炮。其他人就靜靜地注視著。鞭炮啪啦啪啦的響著,濃煙漸漸包圍住了墳墓,我忍不住地想:棺材裡的人會不會嫌我們動靜太大,打擾到他睡覺了?可是不會,因為她們睡得太熟了……他們正在做一個夢:他們夢見自己的子女們來看望他們了……

祭祀這便就結束了。我們在返回家的路途中,能看見許多其他人拎著大包小包,他們也是來祭祀的;能看見其他墳墓的祭祀品;能聽見遠處傳來的鞭炮聲……

清明節不僅是個節日,也是祭祀的一種活動。在中國人的心中,清明祭祀很重要。祭祖是和孝道繫結在一起的。如果不去祭祀是不孝道的。所以清明祭祀一定要去哦。

祭祀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千古名句。可是千古名句也不定準確。這不,這個清明節就沒下雨。

早上我們去給外婆祭墳掃墓,下午到高樓東巖。天空飄著棉絮般的白雲,一滴雨也沒有,我們喜出望外。趁現在沒下雨我們一大群人去爺爺他的爸爸的墓地掃墓。

我們帶了許多掃墓的工具:掃帚、鐮刀、紙金錢、紙銀錢、紙銅錢、紅紙和黃紙;首先,我們用掃帚和鐮刀把墳墓旁的落葉和雜草除盡,把蟲子趕走,保持墳墓的潔淨;然後,我們把蠟燭點上,並把紙錢燒掉;燒紙錢是有規定的,紙銅錢是給死去的親人用的,紙金銀錢是給土地公公用的,不能搞錯;接下來,我們把黃紙和紅紙壓在墳墓上,黃紙壓在右邊,紅紙壓在左邊。最後,只需放一串鞭炮,我們點上百子炮,聲音十分響亮。

一切完畢,我們看著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墳墓,開心地笑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