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來源:才華庫 2.91W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一個拜祭的日子。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篇一: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清明時節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時節都下著濛濛的細雨,它總給人帶來無限的憂傷與哀愁。

但今年的清明節卻是與往年不同,晴朗無比。

這天早上,春光明媚,幾朵小烏雲剛想來“散步”,卻被太陽公公給掃走到一邊“玩”去了。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頂著頭上的太陽,踏著路上的青苔,順著乾溼交替的小路,去給奶奶掃墓。路邊的花草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都無心聆聽,只盼著早點來到墳前,將自己的思念講給她聽,將備好的紙錢撒在墳前的土上。爸爸把四周的雜草除掉以後,又壓上了黃紙,插上了香。我想到她生前帶給我的歡樂,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想著她親切的話語,我心裡非常難過,哭成了個淚人。好久才站了起來。

這時,我發現了紅紅的杜鵑花。在它那火紅火紅的顏色裡,彷彿見到了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羅盛教捨己為人救落水兒童;邱少云為了戰鬥的勝利,被烈火活活燒死;黃繼光捨身堵槍眼……他們為了保衛祖國疆土,為了解放全中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最後獲得了永生。

面對您們,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您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您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敬仰您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有了您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您們的崇高,有了您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有了今天的繁榮昌盛,祖國的強大。

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幸福和憂愁。這種感受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因為這裡包含著巨大的內涵。我向往這種明媚陽光的幸福,因為它能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明天祖國的強大而更加努力!

篇二: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今天是清明節,這是一個祭拜我們去世親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同學們都知道清明節要掃墓,可您知道該帶些什麼嗎?哈哈,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您們吧。現代清明節掃墓時要帶鮮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古時候在祭拜完之後,要把帶去的食物分著吃掉,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福氣。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所以人們要多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清明節也是一個大力提倡體育鍛煉的節日,比如說盪鞦韆,還可以放風箏,風箏有各式各樣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鯊魚的……,真是漂亮極了!古人說:“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裡的紙鳶,說的就是風箏。

清明節除了掃墓還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邊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風綻放的雪花;有白裡透紅的杏花,杏花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是粉紅的,開放了以後,好像有一朵白雲鑽了進去,就變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黃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則倒映在河裡,一群群的小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遊著,它們游到東,游到西,游過來游過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隔著水光好奇地看著您,而您也恰好在出神地看著它們,好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極了。

清明節也是種瓜,種豆和植樹的好時間,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當您種下一棵小樹,讓它伴隨著您一起茁壯成長,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種下一片綠蔭,收穫得可是無窮的樂趣啊。同學們,您不想試一試嗎?

啊!清明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采呀!

篇三: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陽春三月之際,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流傳至今。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如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出了晉國。他們在荒山中迷路了,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燒熟了遞給重耳吃。流亡19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著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唯獨忘了子推。經人提醒,他決定親自去請子推,誰知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進深山裡了,重耳帶人去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最後下令燒山,將子推母子活活燒死在一棵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將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菸火,他命令全國百姓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帶領群臣去祭奠子推,發現柳樹復活,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後來“寒食節”禁火,“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為大家眾所周知的節日。

我知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奠基。邱少雲、董存瑞、江姐等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到底、誓死如歸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兒童也不會忘記他們。

憶往昔,道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滿懷豪情。用溫暖和熙的春風告慰烈士忠魂!安息吧!清明節,我們又來看望您們——先輩們。

篇四: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今天清明節,我們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親人。那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多少給那個傷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機。看到格外好的天氣,我們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採花,看美麗春色,和幾個小表姐玩耍,心裡有壓抑不住的高興。

一大早,大人們都忙著購買祭祀品,我們幾個小孩拿著爸媽給的零花錢,悄悄溜進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車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處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著一排排墳墓,想必這就是那些長眠於地下的親人吧。高大的墳冢上長滿了雜草,佈滿塵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年輪。大人們分頭除草添土,點蠟上香,我們幾個小孩早就想著周圍那些花花草草了,全然不顧大人們的活動,迫不及待地呼喊著就要離開,一旁當指揮長的外公說話了:“誰都不允許離開,祭祀活動馬上開始了。”隨著震耳的鞭炮聲,正式祭祀開始了,外公帶領大家在墳墓前磕頭作揖,逐一介紹地下的親人,並說出參加祭祀活動的每個人的名字,唸了一些祭祀語,整個活動進行了大約半個小時才結束。

大家都不說話,一臉的沉重,可能是思念去世的親人吧!我悄悄地拉過媽媽問:“媽媽,這些親人為什麼要葬在半山腰呢?”媽媽解釋說:“是為了方便他們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家園呀!”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細看了每座墳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離房屋不遠,這也可能是後人與先人的之間的一種依戀和不捨吧!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剛才外公的嚴肅語氣,他是借祭祀活動教育我們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緬懷先人,傳承文明。

篇五: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您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您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您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裡,我的耳邊似乎又想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努力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您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您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您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您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您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您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儈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您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您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的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您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您們的英明將於日同輝,您們的精神將與江河共存!我敬仰您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您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您們的崇高,有了您們的無私,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流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沒有您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您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您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篇六: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清明節又被稱為踏青節,它的前一天是寒食節,接下來我們說說清明節的來歷。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面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這時隨臣子推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公子喝,當重耳發現後流下了眼淚。

重耳作了國君後,重重賞了當初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子推。子推便打好行李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重耳聽說後,親自帶人去找子推。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尋找一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放火,就這樣子推被燒死了。

第二年晉文公重耳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子推墓邊的老柳樹死而復活,後來就把寒食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來到老家掃墓,我的太公太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常抱著我玩,一想起他們已經死去,我就情不自禁地哭起來,掃墓回來的路程裡我一直想著太公太婆直到我進入夢鄉。

篇七:清明節的精選作文範文

在每年春天草長鶯飛、竹筍開始從大地下鑽出來的時候,爸爸會開車帶我去老家過清明節。

我和爸爸、媽媽先爬上一座山,找到爸爸祖先的墳墓,把我們帶的東西放在那裡。爸爸拿出魚肉等東西放在墳前,接著在小杯子李帶上了酒,點上了香,然後我和爸爸一起拜幾拜。

我問爸爸:“為什麼每年都來上墳?”爸爸說:“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又問清明節是怎麼來的,爸爸幫我在網上搜到了資料,瞭解到了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在外。有一次找不到一點吃的,這個時候隨臣子推從自己德大腿割下來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後來重耳當了國君,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子推。他悄悄地到綿山隱居。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可是找到時子推已經死了。晉文公率眾祭奠,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