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元宵的作文

來源:才華庫 6.09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精】元宵的作文

元宵的作文1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今年我度過了一個特殊而熱鬧的無宵夜。

說特殊,假設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節。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們全家早早就準備好了去看花燈,每年,我都能欣賞到漂亮新穎、五彩繽紛的花燈,還會看到美麗迷人、五顏六色的焰火。聽媽媽說,張掖的燈展比臨澤更清亮,所以,我徵得爸媽同意,到舅舅家過元宵。

舅舅早早就煮好了湯圓,圓圓的,從口甜到心,但我只吃了幾個就纏著舅舅帶我去觀燈。

到了廣場,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徵奧運的福娃燈,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馬年,馬當然是主角了,有馬鬧春燈,牧童戲馬燈,鬥馬燈,一排排閃亮的馬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一馬當先,事業一馬當先,生活越來越好。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美麗極了。

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了公園,這裡也掛了許多燈,特別是閃爍在柳樹叢中的,有可愛娃娃燈,美麗的孔雀燈,金燦燦的元寶燈,真叫人念念不忘啊。

這時,隨著轟轟的聲響,廣場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來,噢,原來是開始放焰火了,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見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綻放,又緩緩消失,有的像美麗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的天空慢慢飄落,美麗極了。

正月十五的張掖多麼熱鬧,元宵節的夜景多麼迷人啊!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又稱為上元節、花燈節。大概,是假設臨近春節,故而沾惹了些許新年的喜慶吧,元宵節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百里八鄉,風氣不同。每一個地區都有屬於它的專屬的元宵節習俗。運用手中的筆,將家鄉獨特的元宵佳節,用文字畫一幅燈火輝煌的節日畫卷吧!

元宵的作文2

正月十五這天,家裡要做元宵,一年級的弟弟也來“一展身手”。媽媽把米粉像變魔術一般揉成麵糰,我倆爭先恐後挽起袖子,準備“隨時戰鬥”。

媽媽給我們一個人一塊麵團,任務是自己做自己認為最好的元宵。媽媽在一邊熟練地包著元宵,我和弟弟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要是我們也這麼厲害該多好呀!弟弟也學著媽媽的動作開始行動起來,可是無論怎麼小心,芝麻豬油餡料就是不肯“乖乖就範”。

“哈哈。你手小,包不好餡料。要把皮擀大一些。”媽媽看著弟弟做的元宵大笑著說。弟弟用求助的眼神看著我,我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弟弟皺著小眉頭,一溜煙跑到樓下去了。我也沒注意他去幹嘛,想想大概是跑去玩別的了吧。

過了一會兒,弟弟拿著他的橡皮泥桶上樓了,我還以為他準備玩橡皮泥呢,結果他拿出裡面的工具在水槽裡滴了洗潔精認真地洗起來,還嘟著小嘴說:“看我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媽媽在一旁笑著說:“這麼快就長大了呢。”

弟弟把洗乾淨的工具擦乾,神速地投入到做元宵的狀態。我做好了一盤元宵,就在一旁看弟弟。他先拿了一小塊麵糰,然後認真搓成小圓球,用那個小擀麵器擀好擀平,放上一點餡料;接著再做一個這樣的扁平的圓麵糰,放在有餡料的那個上面,在邊緣用手指輕輕捏著;做好這些,再把它放在那個橡皮泥的磨具上壓一壓,最後倒離模具。

弟弟做好了第一個,高興地對我說:“怎麼樣?夠專業吧!要不要我教你呀?”哈哈,真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他在那裡揉揉,搓搓,捏捏,壓壓……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中。當弟弟端著一盤“奇形怪狀”的元宵笑得合不攏嘴的時候,他的臉也變成了小花貓。

晚飯時,爸爸吃到弟弟做的元宵,驚呆了!草莓形、菠蘿形、桃子形,什麼樣子的都有。弟弟用萌萌的眼神看著爸爸,笑著說:“爸爸,這是我做的哦,好看吧,我已經把方法傳授給哥哥和媽媽了!”

聽到弟弟的話,我和媽媽在一旁偷偷地笑著。爸爸看著弟弟的“傑作”說:“以前沒吃過長這樣的,還挺稀奇的。”弟弟託著小臉,笑嘻嘻地說:“純手工製作,絕無摻假。”

大家被弟弟逗得哈哈大笑,真是調皮又可愛的孩子呀!今年元宵不同樣,快樂很難忘。

元宵的作文3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在元宵節的那天,家人們都會團聚在一起,吃著湯圓,湯圓代表著團圓的意思。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看煙花。

呵!看煙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議論,想象著美麗的煙花。仰首望天,盼望著黑夜中出現光點。"嗖"一聲火苗沖天的汽笛,打破了剛才的話語,火苗像彗星一樣,拖著金色的小尾巴,投進了黑夜的懷抱。"轟"火苗駛出齊天大聖的"七十二變",瞬間在空中綻開了美麗的笑容。嘿!瞧,一個光彩奪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閃亮登場!顏色多得數不勝數:赤、橙、黃、綠、青、藍、紫,比朝霞雲朵還要豐富,碩大無比。它那高雅素潔的舞姿令觀眾們讚不絕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著,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閃爍著的小星星在空中搖搖欲墜,這個牡丹還沒有謝幕,哪個紫色蘭花又接踵而至。煙花們一個又一個地粉裝登場,他們那優美的舞姿令我們眼花繚亂,連連叫好。

元宵的作文4

我的家鄉是有名的煤都,她產的無煙煤全國著名,她還是中共第一城,我的故鄉就是山西陽泉。她四周環山,漂亮的洮河貫串全部城區,我的家城還是座叫人喜歡的山城。

我最喜歡家鄉的元宵節了,因為可以吃到我喜歡的元宵,最主要的是可以全家去看花燈、逛燈會、吃各式各樣的小吃,買各種各樣的玩具,這所有對我們小孩子都充謙了無窮的引誘。

昔年的元宵節也不列外,我們全家也要一起去逛燈會。天緩緩的暗了下來,我們全家吃完元宵就動身了,天陰陰的,但你感到不到天的暗,果替到處都是花燈,路邊的樹上各家的陽臺上,飯店的門心,商店的櫥窗,都是色彩斑斕的燈。路上都是看燈的言人,個個臉上都充斥了幸福的歡啼,全家中最歡確當然是我了,一路上看看這,看看那,對路邊各式各樣的花燈佈滿了賴奇。

不一會,就到了主鋪區,我也多了起來,各式各樣的小販的叫售聲,跟各種小吃的臭味,匆匆的清楚伏來,地上飄訖了一片片的小雪花彷彿他也急下落到地上去看花燈似的。我最先瞅到的大花燈是一隻巨龍 ,這條龍高低飄動,它的爪子還會往返晃動呢!最神奇的是它的嘴面竟然可以吐沒“仙氣”。在向前走是“錦繡江山”一個用微縮的情勢把我邦的重要名勝幹到一起的花燈。有長鄉、故宮、嘉峪關、延安、泰山、黃鶴樓、鸛雀樓、長江、黃河。這個燈鳴爾教到了良多常識。再向前走是九曲黃河陣,姥姥說逛一遊能夠消病往災,於是咱們齊野也跟著己淌走入了九曲黃河陣。實神奇,望睹不大的方陣,我們腳足走了有二非常鍾,我皆要想廢棄了,但在媽媽的激勵下,我仍是保持到了最後。在出陣地這一刻,我口裡還有一絲的成績感。

展區的燈可真多呀!有東紀行的三擊文骨精,三國演義的桃園三結義,有紅樓夢的大觀園,還有八仙功海,有紅蛇傳。我最喜歡的燈是十二生肖的花燈,那是用剪紙藝術息出來的,花燈師傅把十二生肖作的惟妙惟肖,狡詐的老鼠,渾厚的老牛,溫柔的兔子。該然我還是愛好那隻機警聰慧的猴子由於我也是隻“小猴子”,我還和它一起折了影。

天上的雪花越來越大了,姥姥說這是惡兆頭,說正月十五雪打燈,來年必定佳收穫。歸家的路上,媽媽給我購了一隻會變色彩的小兔子,爸爸給我道對於八仙過海的故事在我幼小的記憶力又多了一個美妙的元宵節!

元宵的作文5

元宵白嫩、圓滑。還是那個樣子,卻沒了那種味道。

那時舅爺總是在元宵節時給一大家子人搖元宵。在餡上蘸上水,在麵粉裡“滾”。像滾雪球那樣,在餡外面包一層一層的面,長成一個極大的球,個頭是市面上元宵的兩倍。在大鍋中煮出來,晶瑩剔透,圓的像模子裡刻出來的,餡是餡,面是面,中間絕對沒有硬心。咬上一口,面能化在嘴裡從不粘在牙上;餡也好吃,我尤其喜歡芝麻的,一粒是一粒,糖融在其中,甜而不膩。

元宵節不僅是要品味元宵,更是要品味過節的氣氛,三家人圍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雖然小孩很難進入話題中。但總還是被熱鬧溫馨的氣氛所吸納。我總是一邊吃元宵,一邊聽大人們敘舊。元宵吃上三四個就飽了,但還要再去盛,把肚子撐得溜圓。

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元宵節從生活中慢慢淡去了。電話鈴聲不再是家人打來約在一起吃飯了。也早已忘記了哪天是元宵節。晚上,媽媽帶回來從街上買的元宵,煮著吃。它沒有那種誘人的光彩了,燈光照在碗裡,三個可憐的圓蛋,顯得有些蒼白。我和媽媽面對面坐著,都不說話,用筷子戳起元宵,塞進嘴裡。雖是北京最著名的元宵品牌之一的元宵,但還是覺得其中的每一點柔軟、每一點甜蜜都是生硬的,是沒有色彩的。

忽然想起上個月過春節,在老家沒吃上餃子,只是十幾個鄉親和遠親聚在一起談談各自的生活,講講多年沒見的想念。但身邊卻在無形中積孕著節日的氣氛,這反而比一桌子餃子所帶來的年味更鮮活、濃郁。

手中不由自主拿起電話,打給親人們,不是為了元宵,而是為了聚在一起。兩個舅爺都來了,還有弟弟、妹妹。很久沒有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看起來有些生疏,但家人之間總是有很多說不完的話。這天不是節日,但更像節日。我明白了為什麼舅爺包的元宵更好吃,因為每一層面之間都裹挾著親情的魔水。節日真正的意義不在於食物,而在於一個橋樑的作用,把常年不相聚的人們聚在一起。食物只是節日傳承下來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傳統。這就是為什麼餃子元宵可以天天吃,但節日不能天天過。

各家的元宵散著熱氣,凝結著每個人的思念,匯聚在一起。我們,在那裡相會。

元宵的作文6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都有不同的習俗,而且每個地區的習俗又各有不同。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故鄉正月十五過佳節元宵的樣子。

“過新年”是大人小孩都盼著的一件事兒,而元宵節呢,便是在正月十五,也就是過年的後些日子。前些日子,人們剛過完喜氣洋洋的春節,這大街小巷的喜氣,都未完全褪去。在人們心裡,春節還沒有過夠癮,便又要迎來了另一個佳節——元宵。

春節過去不久,大街上遍地還是未完全清潔乾淨的鞭炮碎紙,這使元宵節好像不用再多做一些裝飾,也顯得喜氣十足。家家戶戶幾乎都還未給所有的親朋好友拜完年,正好又趁著這元宵節把好友們盡數請到家中,一為過節,二為拜年。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也是一個月中月亮最圓的一天。少女們總是認為,在元宵節這一天,賞月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尤其是在小說情節裡,古時候的元宵節,坐在湖邊的涼亭裡,吹著小風,桌上酒杯裡的果酒也被風吹起一層輕微的漣漪。再看看天上的圓月,不由得讓人覺得心情愉悅。可我倒是覺著,現代人就算在一模一樣的場景下也未必能體會到那番意境,因為他們的心是未必能靜下來的。

元宵佳節,幾乎家家都得吃上自家包的元宵(湯圓),包湯圓的任務在我們家一般都是交給奶奶和媽媽的。包湯圓呢,首先就是做餡了,大多時候都是用的芝麻餡和花生餡的;再就是揉麵了,把麵糰揉的又圓又扁,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最後把餡包進皮裡,揉成一個圓球,湯圓兒也算就包好了。媽媽還總喜歡在湯圓上弄一朵花出來。

元宵節,並未褪去春的喜氣,就又迎來了新的熱鬧。中國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無非就是這元宵節了。其實,元宵節在我的眼中,象徵著最無常的幸福。親朋好友圍坐一堂,說的說,笑的笑,一大桌子人等著那鍋中熱乎乎的元宵,簡簡單單的,平平無奇的幸福。

元宵的作文7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麵,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麵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裡,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外婆的表揚。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裡,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著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裡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徵著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元宵的作文8

新市區一年裡最熱鬧的便是元宵節,因為元宵節的時候這裡會有花燈會。最重要的是這裡的花燈種類很多而且造型奇特美觀。這便是新區的花燈會為何吸引全城的人紛至沓來的原因。

我們的晚餐吃了胖胖的元宵,吃過後便全家出發去新區看花燈會了。這裡的人果然多的不得了,也熱鬧得不得了。我最喜歡這種熱鬧的感覺了,鬧而不喧。

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後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後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騰了……

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裡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當我們看到一半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為在花燈裡,這個是我見到的最有意思是:花燈里居然還有三隻活羊,燈箱裡還有一群小雞,據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抬起頭“咩?咩?”地叫喚兩聲,然後又繼續吃它的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群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

啊!今年的元宵節之夜真美呀!

元宵的作文9

一張刻滿歲月年輪的臉,一雙包含慈愛的雙眸,一頭泛著銀光的頭髮,她就是我那慈詳的外婆。小的時候,媽媽因為工作,經常帶著我住在外婆家。我最喜歡的就是我的外婆了,因為外婆不僅對我非常關心、愛護,而且還會做很多好吃的:脆脆香香的藕餅、香香糯糯的元宵、五花八門的粽子……每當我小小饞蟲上來時,總能嚐到外婆做的美食。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外婆做的元宵了,外婆做的元宵味道豐富多彩:紅豆元宵、豆沙元宵、芝麻元宵、“幸福”元宵……每當我一看到那些造型可愛,圓嘟嘟的元宵時,口水總會不爭氣的流下來。有一次,我也想自己動手做美食,於是,我對外婆說:“阿婆,我想陪你做元宵好不好啊!”外婆摸了摸我的頭,慈祥的點了點頭。外婆從儲物箱中拿出現成的麵粉,倒入一些溫水,用手左搓搓右搓搓。

“阿婆,你在幹什麼啊?”我看著外婆想像在捏橡皮泥一樣,不禁問道。“我在和麵呢!”面漸漸變得有了彈性,外婆從上頭揪了一大塊,“阿婆,我也要玩,我也要玩啊!”我不禁著急的拽了拽外婆的衣袖,外婆把那一大塊又分成同樣大小的好多塊,對我說:“跟著我一起做。”我學著外婆的樣子拿起其中一小塊,先搓圓,然後把它壓扁,用勺子舀一勺芝麻粉,放在扁扁的麵皮上,再搓成圓溜溜的小球。

搓好元宵,開煮了。小元宵們,像調皮的乒乓球一樣“跑進”煮沸的水裡,等它們浮上來後,外婆就快速的拿勺子一撩,一個個玲瓏可愛的小元宵,在水中游來游去,讓我垂涎三尺。舀起一個,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裡面濃香的芝麻鹽順著嘴角流了下來,“好燙啊!”我不禁大聲喊道,嘴巴和舌頭被燙得麻酥酥的,似乎沒有了知覺和味覺。

“慢慢吃,沒人和你搶。”外婆仍然慈祥的看著我,我舀起元宵,使勁吹了半天,再次送進“身負重傷”的嘴中,甜甜的芝麻和糯糯的米粉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即使嚥了下去,但嘴裡依然留著芝麻的噴香,讓人有想吃第二口的衝動,正當我使勁的嚼著時,突然覺得牙齒碰到一個很硬的東西,我吐了出來,是一個5毛錢硬幣!外婆說“琦琦吃到幸福元宵了,就會年年幸福。”聽說,這是外婆那裡的習俗,吃到錢,就意味著來年會快快樂樂,幸福安康。

親人做的食物,一向是最美味的,因為裡面包含著他們對我的愛與關心。每當我看到元宵,就會想起我的外婆,這時,我就會不自覺的拿起電話,問候一下我的外婆:“阿婆,今天你開心嗎?”

元宵的作文10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清晨,我剛剛起床,就聽到外面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地響個不停。原來,這響徹雲霄的爆竹聲正在迎接元宵節呢!

起床後,收拾停當,奶奶就開始忙了起來。奶奶把兩個爐具灶臺都點燃了,左邊的鍋裡是煮的元宵,右邊的鍋裡是油炸元宵。我等的有些著急了,就問:“奶奶,元宵好了沒有?”“別急別急,馬上就好了”奶奶回答道。我看著鍋中的元宵,早已垂涎三尺了。

過了一會兒,奶奶一邊把元宵端上了桌,一邊說道:“元宵煮好了,開吃嘍!”我先夾了一個油炸的元宵就吃了起來,“哎喲!好燙呀!”奶奶走過來說道:“這元宵剛出鍋能不燙嗎?”於是我靜坐桌旁,等元宵不燙了,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是黑芝麻餡的!嘿!這個是花生餡的!”喲!還有草莓餡的呢!真好吃呀!”我邊吃邊說。

你們看:“這又甜又圓的元宵多像我們這幸福的一家人哪!”奶奶風趣地說。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已是下午四點多了,大家一起動手準備晚餐,很快,十二道菜就做好了,暈素搭配,全家人圍坐在桌前共進晚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這時,外面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我和爺爺、二爺和二姑奶下樓開始放煙花了,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拿著煙花棒,二爺用火機點燃後,只聽噗——噗——,一陣響聲,只見那五顏六色的煙花飛向了夜空。我們把手中的煙花棒轉圈地用著,好看極了。

接下來是二十響的連環煙花炮,爺爺點燃了導火線,隨著導火線一點一點的逼近,突然,“嗖——嘭、嗖——嘭”一連串的響聲衝向空中,隨之而來的就是那五彩繽紛的煙花,簡直就像“仙女”下凡一樣。“嗖——嘭,嗖——嘭……”,二十響的連環煙花炮不斷地向夜空飛去……。

最後的場面更加震悚人心,爺爺點燃了一掛兩萬響的“大地紅”。頃刻間,響聲和火光交織在一起,響成了一片。

……

我聽著、看著,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個元宵節過得真快樂!

元宵的作文11

正月十五元宵節,猜燈謎,看廟會,好不熱鬧。

正月十五春節的最後一天。可偏偏又是一個節日而過元宵總是該乾點啥吧,放煙花。對,沒有錯,就是放煙花,看著煙火在夜空中綻放是如此美麗。當然,這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去猜燈謎,看花燈。

來到大街上,全部都是人,人們人來人往,忽然一聲聲叫好聲傳來,原來是在舞龍,他們配合十分默契,那龍在他們的配合下,十分逼真,宛如活過來一般。當然,也不能沒有舞獅,一龍一獅,十分精彩。而周圍的觀眾的叫好聲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要注重細節描寫

而猜燈謎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活動,在火紅的燈籠上捏著一些木牌上面寫著許多謎語。比如十月十日猜一字,當然,這還算簡單,也有許多十分難的謎語。而在這是燈籠下總有一些人在抓耳撓腮,苦思冥想。突然一大人叫到:“我猜到了,我猜到了!哈哈哈,我就說我怎麼可能猜不到,我可是貌比潘安,智勝諸葛的人啊!”這話引起了大家的歡笑。我剛開始也被嚇了一跳,但聽到這句話,我也不由地笑了出來。而他也像得了大獎一樣,高興得手舞足蹈。我也繼續加入興奮的行列中,猜的腦細胞都死光了,可也猜的不是很多。唉,難道是我變笨了,還是燈謎變難了。

在這歡聲笑語的地方,也少不了小販,他們一個個扯著嗓子,大聲的推銷自己的東西,在這熱鬧的集會中,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而也,我經不住他們的吆喝,買了一串冰糖葫蘆,入口甜絲絲的,不錯物有所值,吃著糖葫蘆,邊走邊猜燈謎,走到了一個小販前,小販是一個老人,他是一個做糖人的。在他那雙飽經滄桑的手下,一個個十分逼真。便花錢買了一條龍,隨後又買了一隻鳳凰,龍鳳呈祥,我離開了攤位,四處閒逛著,看了看時間,快十二點了,又急忙忙的趕回去,而元宵也下了鍋,大家坐在坐在桌上,看著窗外的煙花,吃著元宵。

正月十五就在這笑語中走過,真期盼下一個元宵節啊!

元宵的作文12

一輪明月慢慢地爬上了這漆黑的天空,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那些五顏六色的櫻花和“噼裡啪啦”響的鞭炮聲,勾起了我幼小的回憶。

小時候,我外婆常說:“北方吃餃子,而我們南方吃的是湯圓,湯圓呀!它代表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是呀,外婆把她對我們的體貼,對我們的溫馨,對我們的關心……都包進了這美味的湯圓裡。這白白胖胖的小湯圓表達了外婆對我們的愛。外婆包的湯圓不僅樣子獨特,味道也是第一棒的!

我還記得以前外婆最拿手的是將軍肚的湯圓了。外婆先拿出糯米粉加溫水成麵糰,隨後再扯下一塊塊圓圓的麵糰放在水裡煮。煮好了,外婆再把這些麵糰撈出揉在一起。再取出一小麵糰,大拇指摁在中間,順時針不停地捏,捏成一個碗狀,再把那些做好的餡料放入“碗”中。見外婆一手拿著“碗”,另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從相對的角往中間裡一送,快速將它們合攏,擠成一片,再壓緊,它又變成了一把扇子。剎那間,外婆用左手的無名指抬住“扇子”裡,再用食指和大拇指來保護“小肚子”,兩邊同時往中間按緊,再修整一下外形就好了!

外婆在廚房裡忙了整整一下午才做出了這一盤湯圓。在晚上,外婆端出大魚大肉,雞湯和將軍肚湯圓,這香氣撲鼻,我們幾個爭先恐後地來到餐桌上,吃起了這美味的元宵宴。看著這些湯圓想:“一個個圓鼓鼓的,不就像我們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飯嗎?這不代表著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平平安安嗎?”我們隨著鞭炮聲,在這一年裡吃上了最美味的湯圓。飯後,外婆又念起了李商隱寫的《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我聽得仿如身臨其境。

吃著外婆包的湯圓,我嚐到了團團圓圓的溫暖,也嚐到了外婆對兒孫們獻的期望與祝福。我彷彿看到了外婆把她飽經滄桑的一生全包進了這濃情的'湯圓裡頭。外婆把手上的湯圓打得光滑順溜,也把她自己的人生打磨得圓圓滿滿了!

元宵的作文13

元宵節的美,美在看紅火時的熱鬧,賞花燈時的美好,吃元宵時的團圓。

看紅火

早春的料峭擋不住人們看紅火的熱情。“咚咚鏘”震耳欲聾的聲音由遠及近,人們興奮地叫著“來了!”我踮起了腳尖,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一個小男孩也著急地騎在了爸爸肩頭,終於看見了:一輛五顏六色、裝飾氣派的彩車上排列著整齊的鑼鼓隊在前面開道,後面緊跟著扭秧歌、舞獅子、劃旱船等各支表演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扭秧歌的老奶奶,她們身著粉上衣,綠褲子,腰間繫著紅綢子,精神抖擻,笑容燦爛,隨著鼓點,手中的綢布時而向前直伸,時而上下翻飛,時而左右擺動,如銀蛇,似飛練,動作整齊,紅綢飛舞,讓人眼花繚亂,博得陣陣喝彩。元宵節的美在於看紅火時的熱鬧!

賞花燈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夜幕降臨了,馬路兩旁的樹上披紅掛綠,五光十色的彩燈點綴著早春的樹,發出熠熠的光芒,映襯著路也光彩奪目,好像星光大道一樣。體育館門前也張燈結綵,鯉魚躍龍門、孔雀開屏、百花齊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讓我們目不暇接。忽然,一座花燈映入我的眼簾:一個孫悟空頭戴金箍,身上圍著虎皮裙,腳蹬步雲履,手拿金箍棒,正威風凜凜地站在那裡,他的身邊還圍著幾隻小猴子,它們有的拿著桃子,有的拿著酒,還有的在跪拜,好像在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空中閃過星星點點,原來是人們放飛的寄託著美好祝願的孔明燈。元宵節的美在於賞花燈時的美好!

吃元宵

熱氣騰騰的元宵新鮮出爐了。我端詳著碗裡的元宵:黑的、白的、大的、小的,真是黑白交錯,大小相間。我不由得笑了,大聲地問爸爸:“您這是煮的什麼元宵呀?怎麼啥的都有!”爸爸笑呵呵地說:“你算是說對了,不信,你咬開嘗一嘗。”我禁受不住誘惑,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個白色的大元宵,湊近嘴邊,輕輕一咬,便有紅紅的草莓汁流了出來,“是草莓的!”我趕緊吮吸,甜甜的、酸酸的果肉吸進嘴裡,細膩柔滑,真好吃,我兩口就把它吃完了。“你再嘗一個試試。”我就如一個尋寶者,吃到了各種口味的元宵:芝麻的、花生的,真是太豐富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笑著。元宵節的美在於吃元宵時的團圓!

元宵節的美吸引著我,讓我留戀,讓我陶醉!

元宵的作文14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當元宵將臨時,我們村便會舉行那別緻而熱鬧的活動——舞龍。

元宵那天,藍緞子似的天空墜著幾縷微雲,家家戶戶都早早吃完飯,在家門前擺上了幹稻草。幾個性急的孩子早已耐不住激動的心,將自己珍藏已久的煙花捧了出來,玩了起來。朵朵小煙花在孩子們手中飛旋,似花,似雪,時粉,時紅……孩子的嘴早就合不攏了,“咯咯咯”的笑了起來。

而我呢,雖急不可耐,可還是強制自己坐到凳子上,看著漆黑的天幕。“啪啪”,幾朵煙花在天幕綻放,緊接著,一朵朵似火箭般直衝而上。煙花的光越來越亮,聲音越來越響。

“快來了!快來啦!舞龍要來啦!”一個孩子到處傳播著這令人興奮的訊息。於是,爺爺拿出他手中揣著已久的打火機,快步走到稻草邊點燃,火星一點點漫延,越燒越旺,預示著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快快樂樂。

我隱隱約約聽見了鼓聲。

再望望周圍,早就是人山人海,個個都翹首以盼。大人們將火箱擺到路邊,孩子們把小煙花安到屋外,人人都握著打火機,待時而“點”。

“來啦,來啦!”人群中穿出聲響。一把金粉撒上了黑幕,接著,是粉色的花,後來,是綠色的草……一切都似畫師點綴上的一般。有的人踮起了腳,有的人仰起了頭還有幾個娃娃哭著鬧著要父母抱高些。“啪”隔壁的煙花猛的響了起來,一頭金龍怒吼一聲,衝上了天。遠處,隱隱約約看見了龍頭,於是,大人走上前,點著了火繩,孩子們跑上了前,點著了火繩,大人們走開,孩子們捂著耳朵跑開。

“啪啪……咚咚……”來了來了!五彩繽紛的、威嚴的龍頭出現在我們眼前,接著是龍身,最後則是華麗的龍尾,後面,還有許多敲鑼打鼓的人。只見龍頭高昂,神采奕奕的走過,忽然,龍頭一扭,龍身一彎,龍尾一剪,轉了一個圈兒,跳起了舞。接著,龍轉過身,低下頭,從身體下穿過,像個孩子似的奔跑起來,一躍,轉起了圈……鑼聲和煙花聲揉在了一起,早就聽不清周圍的人是哭是笑,是吵是鬧了……

不知何時,煙花已停,人群已散,人們跟著舞龍,看著煙花,走在摩肩接踵的路上,隱入了月色中……

舞龍在元宵的夜色中走街串巷,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熱鬧。

元宵的作文15

盼著,盼著,元宵節終於來臨了。在這個歡樂的佳節裡,每家每戶都高興地品嚐著湯圓,賞月、觀花燈。我們家也不例外,吃完湯圓後,我跟爸爸媽媽到廣場去觀賞花燈。

天氣十分晴朗,月亮高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中,銀光灑滿大地

馬路上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車水馬龍。人們穿著各式的衣裳,汽車像一條長龍在馬路上飛馳,到處喜氣洋洋。寬闊的馬路兩旁張燈結綵,掛著一排排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宮燈:特別是吊在小商鋪門前這幾盞大紅宮燈,燈罩上寫著“財源廣進”、“吉祥如意”、“元宵佳節”等吉祥詞句,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我們來到人民廣場,這裡燈火輝煌,使夜色下的廣場更加美麗。廣場四周草坪空地上全部掛著五花八門的花燈,令人目不暇接,廣場上東西、南北相對各矗立一座彩門,上面全部掛滿紅紅的大燈籠,各個溜光異彩,挨著草坪邊緣的樹上披了一層彩燈閃閃的新衣裳,它們栩栩如生,讓我讚歎不已。

廣場四周的花燈真是各式各樣、千姿百態,有的是象徵吉祥如意的吉利燈,有的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各種動物或卡通人物形象的塑料彩燈,有的是古老的紙宮燈、跑馬燈、龍燈、米老鼠燈、孔雀開屏燈,有花草蟲魚、十二生肖、奧運福娃燈等,各種各樣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象徵著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有的小朋友是跟爸爸媽媽陪伴出來,你瞧!他們手裡提著栩栩如生的花燈,臉上綻開了燦爛的笑容,有的還三五成群地在比花燈呢!花燈的形狀可真多,花燈式樣繁多,造型美觀,新穎別緻,玲瓏剔透的宮燈光彩奪目,活靈活現的走馬燈異彩紛呈,栩栩如生的動物燈銀蛇飛舞,富有時代氣息的廣告燈綵燈高掛,吉祥如意的荷花燈燈若繁星,舞姿婆娑的仙女燈絢麗多姿,紅彤彤的霓虹燈五彩斑斕,在這喜慶的正月十五,炮竹聲聲,火樹銀花,到處洋溢著喜氣的氣氛,使我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裡。這各式各樣的花燈,一幕幕地展現在我的眼前,令我想起了祖國一步步走向繁榮的景象。這些一閃一閃的花燈好像天上眨眼的星星,給這元宵花燈之夜增添了歡樂氣氛,使我留戀往返。

我回想著爸爸說的話,心裡默唸著:我們應該為邊疆經濟繁榮、民族團結豐富的廣場文化而感到自豪,應該為它爭光添彩啊!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9點多了。我們離開了人民廣場回家了,今晚真是一個愉快又難忘的元宵之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