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

來源:才華庫 1.3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語錄吧,語錄現指能引起共鳴的、發人深省,有一定傳播力的名人之言、網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生的新詞條。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語錄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

《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1

上週去書店買了一本倪萍寫的《姥姥語錄》,被姥姥樸實無華且極具哲理的語言所折服,一位衣著樸素又很講究、勤勞善良的老太太躍然紙上,我陶醉式的閱讀著,姥姥的每一句話都那麼善解人意,那麼抵達人的靈魂深處。“理想有時候起步很小,很具體,但最終他有可能變得很偉大,有可能認為自己不自覺地便成為他人,為全人類。”姥姥說:用心看著人,用心和人說話,別覺著自己比別人高,也別怕自己比別人矮".讀到這句話時我想到自己親身經歷的兩件事,遇到的兩個人,一次我參加縣婦聯組織的活動,時任縣委副書記的領導為我們頒獎,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女領導,頒獎時她握著我的手說:張老師,你辛苦了!你為全縣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謝謝你呀!“我很感動,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自己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師,人家是那麼大的領導,人家居然認識我,我很感動,頒獎後我們從臺上下來時,副書記見我穿的是高跟鞋,居然雙手扶著我走下臺階,囑咐我慢點,每每想起這件事,都為那位領導的低調、善解人意折服,難怪人家能走得這麼遠,主要是人家有一顆胸懷大眾的心,沒有因為誰是誰的誰就攀附,更沒有因為誰不是誰而下看,她對她的人民是公平的,所以她得到了人們的擁戴。後來又遇到一個人,大約三十來歲,年紀輕輕聽說是上了學畢業直接當了某地派出所長,和他在一起開會,聽著他說著大話,天南地北,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輕,偶爾聽身邊一個人說起他,原來他爸爸是一名公安局的領導,很明顯,就他,估計也是沾了父親的光。所以,白巖鬆說:有些人,有文化沒素質。

姥姥說:孩子,山上風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勁了,你這輩子都不後悔。姥姥還說: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著你搬著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媽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不是啥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走,去幹嗎,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了,你幹嘛不好好走,好好過呢?姥姥還說:你記住孩子,多窮的人都有臉,能豁上臉要飯,那是肚子實在沒法兒了,給人吃點東西先要給人好臉色,不信你試試,張嘴管人家要東西那嘴可沉了,抬都抬不動,張嘴給人送東西可不一樣,雙脣一碰話就出來了。慢慢品味姥姥的話,思想靈魂都得到了昇華。姥姥也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為善,這本書真的給我進行了一番洗禮。

《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2

《姥姥語錄》是這麼飽含作者對姥姥的愛以及對姥姥的孝心的一本書,有那些令人讀後潸然淚下的故事,那些讓心變得柔軟酸楚的話語。使人心為之動容。這位99歲的姥姥雖沒有文化,但是總會在我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們非常巨大的啟迪。讓我帶大家走進這位99歲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終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著名主持人、演員,她用她真摯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樸,看似平凡卻又不凡的一生。

這本書讀後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難時刻,姥姥總會用她那大白話點撥著我,多少個想不開的問題,都是姥姥一個個雞毛蒜皮的比喻讓我豁然開朗;姥姥的寬容,姥姥的良善,不斷地修正著我的缺點,改正著我的錯誤;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終照耀著我,溫暖著我。使我感到什麼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華麗的詞藻讚美姥姥,因為那不是她的風格。姥姥平凡質樸才是她最美的特點。讀《姥姥語錄》發現,所謂的平凡人,智慧卻是非凡的。姥姥和我們身邊很多老人家一樣,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也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卻比很多擁有高學歷的人士更明白、更善於把握和運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時候,生活的時候,不只是一份高學歷,更是要有一顆對熱愛生活的心。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開心一點,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願不願意在家裡剝瓜子,姥姥很是願意,於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工資,並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從此可見作者倪萍十分愛姥姥,也體現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雖然這本書中有許多姥姥這個農村婦女不太正確的見解,但這話語十分樸實,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人啟發。這也許就是作者倪萍懷念姥姥的.最好方法。

《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3

讀一本好書,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後就會體會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讀完後就肯定會有一些感受。

《姥姥語錄》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寫的,寫的是她與99歲姥姥共同過的日子的書。

當我讀完《姥姥語錄》這本書後,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看著書中的姥姥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經去世的姥姥。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很慈祥又很可愛的姥姥。她愛吹牛,她愛罵人,但是罵人的話只有兩個詞,加上她一把年紀了,更多人都願意逗她,讓姥姥罵他。其實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當我犯錯或調皮的時候,我姥姥總是罵我‘敗家子’,罵完以後就會問我餓不餓渴不渴,想吃什麼之類的問題。倪萍的姥姥愛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來,然後開始輪流叫人起床,她會大叫‘起床啦’如果沒有反應,她會用大冰手去凍你,如果還不齊,她就會掀開你的被子。

倪萍對姥姥很孝敬,為了讓姥姥穿新衣服,就說單位回收舊衣服,一件舊衣服一百塊,姥姥相信了,把自己所有的舊衣服都拿出來,還到表妹家收回50多件。為了不讓姥姥整天沒事幹而整天昏睡,倪萍還特意給姥姥分配工作……倪萍對姥姥所做的一件件事都可以充分體現出倪萍對姥姥的關愛和孝敬。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為姥姥做這麼多,對姥姥這麼孝敬,讓我很羨慕,因為我已經沒有機會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當過節的時候,我會和媽媽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時候姥姥就會一大早搬著板凳在門口坐著等我們,看到我們時,會很開心的站起身來招呼我們,屋裡飯菜都準備好了。每當這時候我都感覺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邊。吃過飯,我和媽媽想幫姥姥收拾,姥姥總是板著臉說:”我有那麼老嗎?老到什麼都需要你們幫忙的地步嗎?“這個時候我們誰也不敢再幫忙,因為姥姥已經生氣了。姥姥就是這麼可愛。可是姥姥終究是老人,每個老人都會面臨著去世,姥姥當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遠離開了我們,看著姥姥那像熟睡的臉,我想起姥姥總愛對我說的那句話‘小靜啊,什麼時候你有時間多陪我幾天啊?’姥姥對我那麼好,她的這一個小小的願望我都沒有幫他實現,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為她做一些事該多好啊。姥姥也是這樣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沒能為她做任何事,還真是可悲呢。雖然會很,但卻彌補不了什麼。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讓我及時明白了:如果你想為你的親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緊時間,不要等失去機會了才在原地獨自後悔。

《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4

倪萍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勤勞善良、樂觀豁達、充滿智慧的膠東老人。姥姥那簡潔、淺顯又富含哲理的語錄讓我驚訝,倪萍對姥姥往事的追憶和眷戀之情表達的樸素、細膩、真摯,對姥姥一往情深、用心良苦的感恩和回報,更讓我感動。倪萍的孝心,讓人如沐春風心生溫暖。……

姥姥生活在膠東農村,像絕大多數的中國農村婦女一樣,生活長期處於貧困狀態,直到晚年才趕上富裕。所以,她總是用”窮“和”富“,”苦“和”甜“這幾個字來闡釋她的思想觀點和感悟。如:她的人生哲學是:”心眼不好的人一輩子不知道什麼是甜什麼是香,一輩子不知道什麼是滿什麼是足……你看老想害別人的那個人,臉都倒掛著,他不快樂啊,害別人都害了自己,幫別人最後都幫了自己,不信你試試。“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倪萍的孝心。倪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工資是21元,拿到工資的第一個月,她就給姥姥寄去了10元錢,幾乎佔了工資的一半。她在電影《山菊花》中獲當年小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獎金六百塊。她給姥姥買了一塊日本西鐵城的小手錶,而她自己帶得是一塊上海牌大手錶,那是她到濟南上學時媽媽送給她的。姥姥從二十年前就跟倪萍來北京了,倪萍領著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貴的飯店,給姥姥買過最貴的鐲子。她自己還沒有鑽石的時候,就給姥姥買了,坐火車買軟臥還要十三級以上幹部的單位介紹信的時候,她就開始帶著姥姥坐軟臥。

多少年前,倪萍為姥姥買上出口的羽絨被;後來聽說純蠶絲的被子好,倪萍又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訂了一床;再後來人們又說蓋棉花被最好,倪萍又從新疆給姥姥買了四斤最好的棉花做了棉花被。

家裡最大的衛生間是給姥姥用的,最現代化的衛浴焊上兩個最土的扶手,又粗又難看,可是安全啊。

看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定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再後悔,那時候一切都晚了。哪怕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的父母,說說話,拉拉家常;或是經常打個電話,哪怕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也會讓他們的心裡溫暖很久。

《姥姥語錄》讀後感800字精選五篇5

看了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幹,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並不是很富裕也願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我很喜歡文中姥姥的教育方式。文中作者說,她小時候偷了生產隊的麥子,想拿回家叫姥姥蒸饃吃。可是怎麼都蒸不熟,作者只好承認了是自己偷的。最後姥姥用一大鍋饅頭告訴了作者,公家的東西不能偷。在那個少糧寡食的年代,姥姥能肯浪費那麼一大團面來教育一個5歲的孩子。那這個孩子有什麼理由成為一個本性不好之人?很多人踏上犯罪的道途,都因為家庭教育問題吧?如果中國的姥姥,親人都像文中的姥姥一樣善於教育,那何來不良少年之說?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豔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並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麼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麼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什麼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都沒上過。可是她懂得善惡,懂得是非,懂得醜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歷總結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歎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麼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麼想的,這麼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紮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