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全文介紹

來源:才華庫 5.24K

《金剛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小編整理的全文介紹,供參考!

內容簡介

開示無住

摘取“初問初答”和“再問再答”二段經文,略作說明。

【初問初答】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此二問是為發大菩提心者問。發心者在動靜語默、來去出入的一切中,如何能安住於菩提心而不動?所以問云何應住。眾生心有種種顛倒戲論,所以問云何降伏其心。住是住於正,降伏是離於邪,住是不違法性,降伏是不越毗尼。但此住與降伏是在實行中去用心。如本經在發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等,開示悟入此即遮即顯的般若無所住法門。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能不住於色聲之境乃至法境。住是取著不捨。眾生於六塵境起意識時都有自性執見,以色為實色,以聲為實聲。因為取著六境,即為境所轉而不能自在。菩薩的佈施行,對所施所受的一切能遠離自性妄取。否則,覺得有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施物如何如何,希望受者的報答,希望未來的福報,甚至貢高我慢,這都從住於法相而生起。

【再問再答】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這裡須菩提請問和如來答覆與前面一樣。前面宣說般若道,以下說方便道。前面的明心菩提約凡入聖的悟證說是成果;但望於究竟佛果,這才是無相發心的起點,即發勝義菩提心。前文所問發心以立願普度眾生而發,是世俗菩提心。這裡由深悟無我,見如來法身,從悲智一如中發心。前後同樣是發無上菩提心,所以須菩提重新請問:應怎樣安住和降伏其心?

前觀所化境的眾生不可得,此處內觀發心能度眾生的菩薩──我也不可得。依修行次第:先觀所緣色聲等諸法,人天等眾生,皆不可得不可取;但因薩迦耶見相應的能觀者未能遮遣,還未能現證。進而反觀發菩提心和修菩薩行者──心亦不可得,不見少許法──色心有自性,可為發菩提心者。這才薩迦耶見──生死根拔,盡一切戲論而悟入無分別法性。中觀廣明一切我法空,以離薩迦耶見的我我所執為入法的不二門。這樣降伏其心,能安住大菩提心,出三界而住一切智海中。

遮照中道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如來。”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安立二諦

“如來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

第一句舉法:所聽聞的',所見到的;所修學的,所成就的;

第二句約第一義而說“即非”——表示“絕對的”(Paramārth,即勝義諦);

第三句是世俗的假名——表示“經驗的”(Samvrti,即世俗諦)。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較量功德

一、淨信功德:①“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二、法施的功德大於財施:①“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三、受持讀誦演說的功德:①“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③“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④“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四、不受福德是無量功德:①“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②“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思想重心

一、著重“無相”: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於一切相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稱之為“離相門”一樣。《金剛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二、著重“無我”的菩薩行: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習慣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薩行著重“無我”。而古傳般若即以“無我”悟入實相。“原始般若”闡明菩薩(我)與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樣的。但《金剛經》不只說“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三、著重“利他”的菩薩行:般若的原義,菩薩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金剛經》著重菩薩“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與《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著重佛的體認:如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是離一切相的。“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是不能於色聲相中見的。“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是不能從威儀中見的。如來說法,其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無所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佛度眾生,其實“實無眾生如來度者”。如來能知一切眾生心,其實“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五、佛和法的並重:早期佛教視舍利塔為佛,從下品到上品般若卻寧取般若經不取捨利塔(重法)。而《金剛經》是重法又重佛(塔)的(與《法華經》相同),如說:“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在在處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這與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