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科技創新作文合集7篇

來源:才華庫 1.4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技創新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科技創新作文合集7篇

科技創新作文 篇1

暑假就快要結束了,開學的日子就要到來了。大家一定在暑假裡過得既快樂又充實吧!就在這個愉快的暑假裡,我和媽媽,還有同學們一起來到長坡社群,參加“長沙市第二屆我最喜歡的民間發明評選及展示系列活動”。

在展廳裡,有許許多多的發明,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其中最受人歡迎的,要數這個“方便安全門”啦!

它由長郡天心實驗學校的周奕錕發明。將門,存物盒,摺疊坐凳結合在一起。當女人或者小孩子一個人在家時,如果有壞人自稱來送快遞,開啟門去取快遞時把人拐走,就不好了。而這個“方便安全門”就避免了這種情況發生,不用開啟門就可以取走快遞。這個門的上面有一個能開啟的存物盒,當有快遞和外賣上門時,快遞員和外賣員可把東西放到存入盒內。之後,主人就可以通過門內側的視窗取出。這樣就保證了家人的安全。

另外,這個“方便安全門”還有一個功能:當我們需要換鞋時(尤其是高跟鞋),需要坐到沙發或凳子上換,很容易把家屬,快遞員和外賣員可自行把東西放進存物盒裡。之後,主人可開啟門內側的視窗,把東西取出。這個存物盒裡還有自動消毒的紫外線燈,方便對東西進行消毒殺菌,保證了家裡人的安全。“方便安全門”上有一個摺疊坐凳,拉開就可坐下慢慢脫鞋,既方便了家人的生活,保持了衛生清潔。

除了“方便安全門”還有“居家便捷消毒器”、“毛巾擠幹機”、“多功能畫板”、“餐桌殘渣收集裝置”等等發明在展廳內,數不勝數。而發明這些的“高手”全都來自民間,都是普普通通的的市民,讓我大吃一驚。

通過這次活動,我充分體驗到什麼叫“發明源於生活”,即使是像我們一樣的人,也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細節,開動腦筋,勇於實踐,發明出屬於我們的發明!

科技創新作文 篇2

翻開20世紀的壯麗篇章,我們發現人類在這百年中不僅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更創造了無數科技奇蹟。19世紀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虛構,當時讓人不可思議,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飛機、遠射程炮等,在20世紀都一一成為現實。在21世紀的今天,高科技更是無處不在。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適應新世紀,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呢?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只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需要正處於青少年時代的我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參加科技比賽、閱讀科技書籍,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精密的機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車,虛擬的足球賽,高科技資訊的傳送等等,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現象,激起了我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同領域裡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的日益普及,奈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不久的一天,也許就在你的餐桌上,會出現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擔起新世紀的重擔,讓我們熱愛科學,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科技創新作文 篇3

記得鄧爺爺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強大的國家應該有強大的科技實力,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也是一個雄厚的科技大國。從北京高新技術中心的中關村還是各地的科技大學,國家精心培養科技人才,努力讓中國變得更強。

科技就是科學技術,在現在這個發達而充滿科學技術的世界,我們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更要不斷地探索。有人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科學技術是強國之本。愛迪生髮明瞭燈泡,讓全世界擁有了光明,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電話,讓遠在千里的親人隨時隨地表達感情;約翰阿塔那索發明了電腦,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溝通了心與心之間的感情。

我從小就對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感興趣,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會刨根問底。記得小時候自己把玩具車和玩具槍弄壞了,剛開始的.時候哇哇大哭,想讓爺爺幫自己修,可爺爺卻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我慢慢地停住了哭聲,拿起零件,看著旁邊的拼裝圖紙開始自顧自地拼裝起來,也不知道弄壞了多少次,最後終於把他們拼好了,我心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倘若把科技比作雄鷹,那麼創新就是助其展翅飛翔的翅膀。倘若科技是茁壯成長的大樹,那麼創新就是提供水分和養料的繁密的根系。如果沒有創新,那麼科技將就此止步,國家也會得不到發展,創新是科技發展之源,發展之本。

我們不能作繭自縛,更不能墨守成規,我們要用發現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有些東西你覺得不好用,就會去想辦法去把一件東西變得比現在的好。不過想要創新就必須擁有智慧和才能,懂得物理,學會研究。所以正直讀書的大好時光的我們更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為建設美麗的中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記得小時候,每次媽媽拖完地,我都會在裡面走來走去,留下很多的黑腳印,經常被媽媽說。有一天我突發奇想,要是能做一個可以拖地的鞋子就好了。也不知道換了多少次的方案,我終於把它做出來了,這是我接觸創新科技的第一步吧。

科學需要創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衝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我們要有創新能力,因為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毅力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用知識武裝自己。看似創新科技這兩個詞語離我們很遙遠,但只要我們有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善於思考的大腦,其實創新科技就在我們身邊。

科技創新作文 篇4

發明只是一種把自己一時的新奇的想法用事物表現出來,這些發明出來東西的質量和價值的高低和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就代表著一個人智慧的程度。有一次,我正在做作業,我把鋼筆帽放在桌子上,輕輕一推,筆帽不是倒下去就停住,而是與眾不同的再翻了一次。我趕緊做完作業,研究起來。原來,筆帽“頭”重“腳“輕,倒下去後,輕的一邊就立起來了,只要推的時候多用點力,就能再翻一次,利用這個原理,我試著做出了一個小玩具。

先用一張較硬的紙捲起來,粘住,成了一個紙筒。再拿一顆玻璃珠或小鋼珠,放在紙筒裡,要讓珠子能順利滑動,但從紙筒兩頭出不來。最後在紙筒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我在上面畫了一個人,由於它很會翻轉,所以我起名叫“翻轉人”。我把“翻轉人”放在斜坡上,輕輕一推,只見它使勁翻轉直到斜坡的盡頭才停下來。“翻轉人”翻轉時,裡面的珠子不斷滾動,所以它就能不停的翻轉。我們這些小小的未來的科學家從中嚐到了創新的樂趣。

科技創新作文 篇5

我們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個輝煌的時代裡,世界科學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好,讓經濟更發展。

科技發展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飛奔的高速列車讓我們到另一個城市不再遙遠,就象去同學朋友家串門一樣方便;坐在電腦前輕輕一按鍵盤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動畫片;學習上不懂得一查就清楚,也給老師們減輕了很多的負擔;家裡用的電磁爐電飯鍋也讓媽媽做飯輕鬆了許多。在我們生活裡還有很多很多的科技產品。

對國家影響很大的科學技術也有很大的發展,繼中國“嫦娥二號”遠征太空、首臺載人潛水器“蛟龍號”3000米深海試驗成功後,去年,中國科技再續發展傳奇——7月28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級海上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5188米,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到達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處;9月29日我國將首個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為建設探索太空的永久載人太空站邁出關鍵一步。11月17日,在太空巡遊17天的“神舟八號”飛船順利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空間交會對接任務返回地面,標誌著我國已成功開啟了太空站時代的大門。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場景已不僅僅是詩人的浪漫想象,而是可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的目標。

啊!科技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們坐在寬敞、明亮、舒適的教室裡學習是多麼的幸福,讓我們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棟梁之材,為了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自己的科技成果造福社會和人類吧。

科技創新作文 篇6

今天,我們生活在祖國的藍天下,共享著藍天。可以看到,如今科技發展迅速,網路四通八達,那麼,未來將怎樣呢?

未來,我想發明一種神奇的牆紙,這牆紙能隨著季節不斷變化。春天,牆紙變成淡藍色的,上面印有小鳥的圖案。藍色代表天空,讓人類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在藍天下有一群快活的小鳥,小鳥們唱著美妙的歌。這春意盎然的景色,讓人們的心頓時愉快起來,輕輕鬆鬆地投入到工作、學習上去。

夏天的時候,牆紙變成一片深藍色。藍天下是一片荷花池。荷花池中一朵朵粉紅的荷花好像一位位年輕的姑娘,一片片荷葉像一艘艘小船。小姑娘坐在船中好像在採蓮蓬。池中映著荷花,讓人分不清哪個是花,哪個是影,頃刻間,人好像也融入到了畫中,真可謂“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秋天的時候,牆紙變成了黃色。黃色的天空下有高梁地、有稻田、有果園……一眼望去,到處是金燦燦、黃澄澄的。瞧,稻田裡的稻穗姑娘笑彎了腰。一陣風吹來,它們在翩翩起舞,好像在為豐收的季節而歡呼、喝彩。

冬天的時候,牆紙會變成一片白色,上面印著小朋友們在雪地上滑雪,堆雪人,打雪仗,在冰上滑冰,他們在追逐,打鬧,完全忘了冬天的寒冷。讓人看著看著,不禁感覺好像和他們一起在做遊戲,頓時有了暖意。

要想把這牆紙發明出來,我還需要努力。所以從現在起,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學習知識,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奮鬥!

科技創新作文 篇7

清晨,手機的鬧鈴喚醒夢裡的人兒,睡眼惺忪間先開啟微信,開啟微博,檢視著熱搜,透過小小的螢幕便能關心著世界的每個小角落。刷牙洗臉,手機也叮咚叮咚的響著,提醒著人們一天的行程安排;再開啟手機預定上一輛共享單車,投入新一天的生活……

科技創新說起來遙遠,實際科技何不就在我們身邊。

就像火車,輪船,飛機,他們都不是憑空產生,是科學家們通過無數次的試驗才創造出的;就算電,即使它是一直客觀存在著,可也因為人類的研究,而使得我們可以利用它在黑暗中指引光明。如今我們還能做到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一切都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

我想,這一切的變革,都是因為人類的“懶惰”。這才使得人類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才成就了社會的文明……也許你會訝異,請聽我細細道來!

我們的祖先惰於四肢行走而學會了站立;因為惰於毛筆書寫,於是發明了印刷術;當我們進入工業化時代,我們的前人因為惰於手工生產,於是發明了機器;因為惰於走路,於是發明了車輛……

如此看來似乎是因為惰性,而催發人類的智慧!

著名企業家馬雲在給員工的會議上提出“懶惰使社會進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曾說過,我會選擇用一個懶惰的人為我工作,因為這些人總能找到最簡單的方法來達成目的。……

看似懶惰至極,實則無比勤奮!

就是如此的懶惰,成為了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因為這些“懶惰”之人極盡一生,去探尋未知,才使得在雜草叢生的荒地上能千樹花開,我們才會享受一個全新的世界!我想,真正的覺醒就是牢記矇昧,由點及面,見微知著。在矇昧的土地上催生理想,革新發展……

人類因為懶惰而創造了科技,而科技又為創新提供條件,使得我們的認知一直站在時代的最前沿,生生不息……

不可否認,隨著時間的流逝,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成為歷史。當然也只有不斷出現的新事物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不被淘汰。我們要享受,所以必須學會創新,學會懷疑。我這裡所指的創新,是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去拿!”面對不同的先進技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所選擇,融入我們獨有的東西。這才能稱之為創新!

創新創新,說來容易,可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呢?存在了千年之久的規則會羈絆我們創新的腳步,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過程中,前人的研究需要被不斷驗證,可因為尊敬,就把所謂的“真理”用來傳播,影響世世代代的,這絕不是科學家的使命!

所以首先我們要質疑的勇氣!曾經沒有人懷疑“天圓地方”,祖輩教誨的條規卻被一次環球旅行徹底擊垮;曾經沒有人置疑亞里士多德的箴言,“真理”的傳播卻被一次比薩斜塔的實驗無情阻斷;曾經沒有人猜疑那誘人的紅色果實是有毒的,西紅柿的美味終被多少年後一位勇敢者品嚐……多少個“曾經”被奉為圭臬的“真理”,在今天只是我們閒暇時的笑談。“設規而知圓”,然死守於“圓圈”中無力開拓,終會被時代淘汰。

可喜的是,我們的祖國母親致力於創新,培養出了大批敢於挑戰規則的人們。因為他們的創造,我們繼續享受著便利生活。

前段日子“國產飛機”的試飛成功,讓所有的國人倍感振奮,這意味著,我們又突破了一道難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影響力又會提升一個檔次!“忽如一夜春風來”各種顏色型號的共享單車遍佈大街小巷,綠色出行,十分環保,同時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難題,深受人們的愛戴!人類面對未知的世界而好奇,於是造就了一次次的載人航天飛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一次次的努力,解決了十幾億人民的溫飽問題……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人才。學校科技節上邀請了上海某高校的工學部來進行無人機演示。表演十分精彩,這讓我們意識到無人機的使用讓現代拍攝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安全,在許多危險的拍攝環境下不用人們親自跋山涉水,歷經重重困難卻能達到能好的效果。而學校裡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代替傳統板書,既減少了粉塵,也讓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於是學生們的課堂效率提高了,成績也自然上去了。家庭影院讓忙碌的人們在家就能感受到影院裡看大片的快感,不必再為沒時間娛樂一下而煩惱。掃地寶的應用也能在人們忙碌之餘,享受乾淨的環境。

在科技與創新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五百年而求索”。這是我們21世紀不可忽視的話題,科技的發展會帶動不斷地創新,創新會帶來更多的便捷,受益的將是我們全人類。超越本性之惰,與科技創新同行,我們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永遠不讓思維的車輪停轉,不讓創造的熱情降溫,不放下追求更好的行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