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探討

來源:才華庫 2.4W

【摘 要】

國中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探討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不僅是教學難點,又是教學重點。如果語文教師不注重作文教學,那麼學生自然也不會喜歡寫作。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寫作課,引導學生挖掘自身的生活經驗,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慢慢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

國中語文 作文教學 創新途徑

在國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找不同的途徑來提高該課堂的效率。假如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後,那麼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依據不同的寫作任務,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從害怕到喜歡,激發寫作興趣

為了能夠促使國中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這就要引導著學生從害怕寫作向著喜歡寫作的方向轉變,換句話來說,就是要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國中語文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將身邊的所見、所聞、所想記錄下來,養成愛寫的好習慣。以前,學生僅僅在考試時才進行寫作,這就導致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寫作穿插到其中,給學生寫作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多多寫作,從而慢慢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並且久而久之,也會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從生活到課堂,拓展寫作素材

新課程標準曾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活動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絡起來,藉助學生所積累的各種生活經驗來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特別是在學生寫作過程中,生活經驗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通常情況下,作文的寫作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用心觀察周邊的生活、周邊的事物;第二,積累生活經驗;第三,從生活經驗中篩選與本次寫作有關的資訊;第四,加工這些資訊。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在觀察中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當老師講解完朱自清的《背影》、鄒韜奮的《我的母親》、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這些課文之後,教師要給學生安排這樣一個寫作任務:描寫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並且要描述出是他做的哪一件事情感染了你。在學習完本單元的課文之後,學生了解到朱自清藉助“背景”來表現出父親對自己的愛。在寫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來回想一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有的學生腦海中會浮現出媽媽、有的學生腦海中會浮現出爸爸、有的學生腦海中也會浮現出奶奶、爺爺等人,這些親人用他們的行動愛護著他們的孩子。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參照本單元所學到的手法,還要充分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寫這篇作文,這樣做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還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和寫作積極性,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三、從模仿到創新,豐富寫作構架

學生寫作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模仿。所謂模仿並不是全部照抄,而是要求學生基於當前的寫作能力來仿照範文框架、立意的一種方法。在學生寫作過程中,語文教材是模仿的範本,因此,在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作文教學與課本教學、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做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更多的寫作技巧,又幫助學生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當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比如:當老師講解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安排這樣一個寫作任務:寫一篇參觀瀏覽的文章。當學生在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小石潭記》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然後教師讓學生模仿該篇文章的寫作順序來完成本次作文的寫作。同時,教師要求學生要凸顯出景物的特點,參照柳宗元的寫作技巧,將自身的感受表現出來,在不斷的模仿訓練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

四、從觀察到積累,提升寫作能力

如果僅僅具備了寫作興趣是無法順利完成寫作任務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觀察,在觀察中積累更多的材料,從而可以慢慢地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相關的觀察方法,在觀察過程中,學生要發現同類事物中存在的細微差異。當學生觀察完之後,教師要讓學生投入到實踐寫作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比如:當老師要讓學生完成這樣一個寫作任務時:寫一篇關於春天的文章,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周邊的公園來感受春天,瞭解春天的變化,並且,教師要讓學生觀察小草、樹木、花朵的變化,在觀察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當學生觀察完之後,教師帶領學生回到教室,讓學生動筆將剛才所觀察的現象記錄下來。通過這樣做,不僅為學生的本次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並且又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寫作的樂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自主創作能力。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重點內容。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觀察周邊的事物,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從而為學生日後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