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獨立作文彙總7篇

來源:才華庫 1.22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獨立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獨立作文彙總7篇

獨立作文 篇1

小豆子是一隻金黃色的小熊。他生性馬虎,容易走神,貪吃。不過卻很憨厚,可愛,大方,從來不會捉弄別人,他有很多朋友。

這天,小豆子的家裡迎來了“書蟲”,這可不是指愛看書的人綽號“書蟲”,這可是真正的書蟲!這書蟲,又叫“衣魚”,是一種喜愛潮溼黑暗專門在晚上出沒蛀蝕衣物、書籍……幾乎什麼東西都吃!小豆子早就發現自己的家遭受衣魚的侵略了,但是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衣魚!因為衣魚長的樣子就很是噁心,上半身像蜈蚣,下半身像魚。

“呃啊啊,救命啊!!!”半夜三更,小豆子大叫著跑出家門,直奔湯湯家。“湯湯,湯湯!救命啊啊啊!!!”小豆子哭著說。“豆子,這半夜三更的,發什麼瘋啊……”穿著睡衣、睡眼朦朧的湯湯推開門。“我家,我家進了衣魚了!!!”“衣魚有什麼好怕的啊?!讓它進來唄,又不會咬你。”“可,可是衣魚把我家的衣服、書籍都啃壞了!這可怎麼辦啊?!”“啊?!”湯湯立刻擺脫了瞌睡蟲:“連我借給你的《湯姆叔叔的小屋》都給蛀啦?!”“沒錯!”小豆子點點頭:“可是衣魚真的是太噁心了,我不敢抓!”“我們趕快去找象博士!”湯湯拖拽著小豆子就跑。

“象博士,象博士在嗎?”湯湯敲打著象博士的實驗室門,問。“嗯,孩子們,這麼晚了,有什麼事嗎?”象博士仍然在工作,推開門,問。“我家被衣魚侵略了!”小豆子連忙回答。“衣魚?!”象博士說:“你們快點進來!已經有好多森林居民們找我了。”

象博士開啟搜尋機器,搜尋了“衣魚”這個詞條,螢幕上顯示: 是衣魚科衣魚屬的一種無翅昆蟲,也是纓尾目衣魚科昆蟲的通稱,一類較原始的無翅小型昆蟲,全世界約有100多種。俗稱白魚、壁魚、書蟲。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我剛剛才研究出來治好衣魚患的藥水!你們帶我去小豆子家吧!”象博士滿懷信心地說。“那真是太好了!!!”湯湯與小豆子高興地跳起來。

小豆子的書房裡,噁心的衣魚到處穿梭著,有棕色的、有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它們在書和衣服上爬來爬去,這兒啃一口,那兒啃一口……小豆子心疼地直叫喚:“哎呀,這是我剛買的好書啊!”“哎呀,這是我的限量版服裝啊!!!”“行了,別叫了!”湯湯安慰小豆子:“咬掉了就咬掉了,現在還是救更多的書要緊!”

象博士在小豆子的書房及衣櫃裡噴灑了一種藥水,剛剛蠕動的衣魚們一下子就掉下來死光光了!象博士體型小豆子說:“衣魚是很常見的‘倉庫危害蟲’之一。他們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只要保持乾燥、光亮就不會有衣魚出沒。如果還有衣魚的話,你可以放幾塊馬鈴薯,衣魚在晚上會自動鑽進裡面,第二天就可以連同馬鈴薯一起吧衣魚扔掉了。”“謝謝象博士!”小豆子和湯湯一起感謝。

小豆子和湯湯在這次“書蟲之災”中知道了衣魚的很多知識,保證下次不會患上衣魚之災了!你們呢?

獨立作文 篇2

在生活中,老媽就像一輛高速運轉的汽車。老媽剛起床就聽到了我的吩咐,一會兒找東,一會兒找西。

這不,這天早晨,我剛起床時,就發現我的校服不見了。“老媽,昨天才提醒你的,你怎麼又忘記幫我拿校服了呢?”這時,老媽正在做早餐,聽了我的這句話,馬上來到我的房間,匆匆地為我找起了校服。

老媽一會兒把衣櫃裡一件一件的衣服理出來找,一會兒又把洗衣機翻了個透,正喊著老媽的我卻吃起了一份香噴噴的早餐。當老媽捧著一件校服來到我的面前時,我才發現:老媽的臉上已經起了一些淡淡的皺紋,頭上也長出了一些銀絲。看到這些,我才發現都是因為我什麼事情都靠老媽,才使老媽蒼老得這麼快。

在去學校的路上,我心裡想:我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麻煩老媽呢?什麼事情都不能獨立。老媽為我做了多少事,我卻只用學習。以後,我一定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獨立完成,不讓老媽那麼操心,不讓老媽那麼憔悴了。

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媽對我的愛,我永遠銘記在心,雖然老媽對我的付出,我永遠報答不完,但是我以後一定要學會獨立,讓媽媽少操心!

獨立作文 篇3

20xx年已在不知不覺中從指縫溜走,這一年,酸甜苦辣環繞在我身旁。但是不得不承認,“獨立自主”當之無愧地成為我的年度熱詞。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但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應該靠自己。我們不能總是依賴別人,有一些事情我們應該自己去面對。只有養成這樣的習慣,那麼當你身臨困境而又無人可依靠時,你才不會束手無策。就如同那一次——

我被迫報名參加了一個繪畫比賽,我懇求姐姐幫我完成,偶爾幫忙上色。幾天後,一幅惟妙惟肖的畫誕生啦。我開心極了,因為我在姐姐的幫助下完成了這個任務。不過,老天爺好像故意刁難我:我收到一份通知說,參賽作品送到賽場後,作者應在現場通過隨機抽取繪畫作品的一部分,認證此作品是原創。

此刻,我覺得頭上頂著一桶泉水,搖搖晃晃,下一秒,或許就垮下來啦。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我會成為全場的笑話嗎?我能躲過這個“突然襲擊”嗎?

冰冷的空氣在四周橫衝直撞,股股寒流湧進我的心房,讓我不禁發抖。我努力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不要慌,一定有辦法的。

在我絞盡腦汁之後,突然一個新奇的想法浮現在我的腦海——我可以將原圖“複製”下來。按照原圖的尺寸,一個位置一個位置地確認,然後再勾勒一下線條,讓它看起來不顯得突兀,就可以啦。我真為我的想法感到驕傲。我獨立完成了這個小考驗,在場的評委老師滿面春風地誇讚我畫得很好,很用心。

雖然評委給了我一個獎勵,但這場比賽也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教訓,讓我明白了:凡事都要靠自己,在非能力範圍內的事情要勤於向別人請教,一定要獨立自主;同時也時刻提醒著我,不能強烈依靠他人,自己的事情應自己承擔。

在種種體驗中,我覺得一個人的成長就如同一棵樹的生長,這棵樹只有學會獨立自主,才會把極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力量,深深紮根,茁壯成長,才能經得起風雨的考驗。

獨立作文 篇4

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要求我要獨立,這導致了我比同齡孩子學的東西會的東西要多,膽量也比他們大,叔叔阿姨們都羨慕我說“人小膽子大”。細想起來,我的膽大還源於我獨自一人第一次坐公交車開始。

那是我九歲時的一個假日,我要去別的地方補習英語。早上該出發了,我把媽媽叫起,本想讓媽媽送我去的,畢竟那個地方我才去一次,媽媽卻不耐煩了,對我說道:“你不是去過一次嗎,今後都你自己去。”我又去叫爸爸,爸爸更“狠心”,二話沒說,就徑直走了,“真是小氣鬼!”我心裡嘀咕著,只好自己去了。

我坐了公交車到了目的地,放學後,我又來到車站,我望了一下對面街道,啊,怎麼會有兩個車站?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我站在這邊,看那邊的車來了,我急忙跑過馬路到那邊,誰知,我剛到那邊,車卻“逃跑”了;過一會,對面又來了一輛車,我又急忙往對面跑,沒想到,它跟我開玩笑似的,又跑了。就這樣,來回跑了幾圈,也沒坐上公交車,精疲力竭的我,只好停下喘喘氣再說,心想,以前跟爸爸媽媽一起沒有遇到過這情況啊。

這時,附近店鋪的阿姨看到我來回跑,奇怪地問我道,“小朋友,你這是去哪啊?”我想,她一定是想騙我走,我不能說,但她是開店的,這麼多人看著的呢,應該是好人,於是我回答她說:“我要趕車回去。”“那你家住哪裡啊?”“龍都廣場。”“對面的車才是到龍都廣場的,你這邊上車的話就越走越遠了!”

回想起來,那時候真傻,連“去”與“來”的車方向不一樣就不曉得,所幸的是,我沒有走丟,回家後,我假裝啥沒有發生一樣,見爸媽在家閒著,故意大聲說:“我回來了!”“我還以為你會把自己走丟呢。”“怎麼可能,我又不是牙牙學語的小屁孩。”

從這件事後,我的膽量就變得大了起來,因為我知道外面的世界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可怕,成長是需要獨立的,感謝爸爸媽媽從小對我的鍛鍊。

獨立作文 篇5

我常常在想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沒有真正走入孩子們的內心?雖然同處一個教室,我們為什麼和孩子們好像在兩個天地?我們到學校工作的重心又是什麼?是不是潛意識裡還是把教書放在第一位?我們到底該怎樣看待和打理我們和孩子們之間的關係?是不是應該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呢?雖然我們常常講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真的走進學生的心靈,關注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嗎?

作為教師我們很難真得走進學生的圈子,學生的世界。我們會發現有這樣一種現象:當班級中人人都知道某項事情發生的原委時,作為老師,我們卻被矇在鼓裡。我們把學生到校的重點定位在學習上,一切以學習知識為重點。

魏書生老師說,教書育人應該把育人放在首位,思想的問題做好了,其它問題不是迎刃而解嗎。所以魏書生老師班級管理那麼出色。在《班主任的幸福從哪裡來》這篇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學生到學校到底是幹什麼的,當我們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的時候,其實答案很簡單,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生活的。家長能夠把孩子送到學校,一相情願地叮囑孩子,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有好成績,考好大學,以後就有好的生活。孩子內心深處渴望什麼?其實,他們來學校是來擁抱生命,享受生活的,學習是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絕不是全部。當意識到學生到學校是來生活的時候,我們就會對如何當好班主任又清晰的思路了。”這段話中明確告訴我們: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把孩子們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果真正改變自己的思維,真正從這個角度去想時,我們就不會奇怪同樣是一件事情,這個同學用這樣的方法,那個同學用那樣的方法;我們就不會奇怪同在一個教室裡,有同樣的老師在授課,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截然不同......這些不同只是因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不相同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有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他們有自己的愛好,他們有自己的選擇。我們的任何一個決定,都需要像對待成人一樣,我們需要和孩子們溝通,我們需要經常聽聽孩子們內心的想法,和他們交流,為他們提供選擇的機會,把他們放在和我們同等的地位,因為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我的女兒漸漸長大,我也漸漸明白每個生命的獨立性和唯一性,每個生命都如此豐富,每個生命的需要也是如此不同。我的女兒非常喜歡學校,我問她為什麼,她這樣回答我:“因為學校裡有同學,我可以在學校和同學玩耍。”她把學校當作了生活的場所。我們也可以向同學們做個調查,那麼會發現因為喜歡學到新知識而願意到學校來的並不是真正的原因,他們是因為喜歡在學校生活。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轉化一個角度,把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二位,把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放在首位,把學生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那麼我們就會真正地把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了,那麼我們就真正地走入學生的精神世界了。

我看了一部日本的關於師生主題的電視劇,對於劇中的老師能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當別的老師都否定一位表現極差的學生時,這位老師卻極其相信學生,並和她一起戰勝困難。如此老師的做法,又有幾人能做到。她既是學生的同齡人,又是學生的老師。而我們平常在學生的心中的角色只是一名老師,只是一名身份絕對不是學生的老師。

轉變一個思路,以營造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生活為中心,以學生的精神需求為重點。多多創造孩子選擇的機會,多多創造孩子是獨立主體的機會,少一點高高在上,少一點老師的威嚴,把學生當大人,把學生當作我們的同事、朋友,真正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那麼我們和孩子們的關係就會另外一種讓人振奮的局面,學生的思想問題解決了,那麼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獨立作文 篇6

瀋陽的申女士和丈夫都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家境非常殷實。她怕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寵壞了,就騙孩子說“不是親生的,你媽早死了”,此後女兒變得十分獨立,學習成績突飛猛進,驕嬌之氣消失殆盡,等到女兒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她才告訴女兒實情。

告誡:“我不是你親媽”

“你媽已經死了,我不是你親媽。”十幾年前,申女士告訴剛上國小四年級的女兒程程。“我只供你讀書,供你上大學,以後別想指望我!”

孩子不信,笑著對申女士說:“媽,不會是真的吧?你開玩笑的吧?”但申女士的話斬釘截鐵,讓程程一頭霧水。

打擊:女兒彷彿變個人

從此之後,程程彷彿變了一個人,刻苦學習、吃苦耐勞,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原來也只是中上等的成績,竟然一躍衝進班級前五名,身上的驕嬌之氣也消失殆盡,既懂事又聽話。

會考前,程程填報志願,填寫了20中學。申女士問她原因,她說:“20中學可以住校一年,我想獨立生活。”

大學聯考那年,正好趕上非典,學校裡上課斷斷續續的,但程程一天課業也沒耽誤,當年以519分的成績考上了大連鐵道學院。

大學四年間,程程刻苦學習,一直是獎學金獲得者。她從來不出去打工,說怕打工影響學習。因為成績優異,大學畢業後被上海一家軟體公司聘用。

驚訝:女兒不相信“實情”

女兒事業有成,獨立性也強,申女士感覺應該說出實情了。“其實,你媽沒死,我是你親媽!”可是,程程半信半疑地問:“是真的嗎?”

申女士說:“我當初說你不是我親生的,就是為了激勵你學習,讓你改掉缺點,學習好了,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你要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啊!”

在和記者通電話的過程中,申女士十分自豪:“我的女兒長得漂亮,現在事業有成,剛上班月薪就能達到6000多元,又嫁了一個好老公,別說有多幸福了!”

採訪結束時,申女士說:“可能會有一些人不認同我的教育方式,但是如果當初我不那樣激她,她就會滿足於現有的家庭環境,不知上進,也不能像現在這樣出息了。”

獨立作文 篇7

今天,媽媽給我講了個她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一個年僅十來歲的小姑娘一個人在照看病中的爸爸,她的媽媽因為她爸爸的病重和家裡窮而離開她們不知道去了哪裡,可憐的小姑娘就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病重的父親,有時也靠親戚們一點幫助,可大多數時間還是要她自己獨自照顧這個家和父親。由於家裡沒有收入還要給父親看病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獨立,省吃儉用的自己從不捨得吃好點,穿的也是別人給的舊衣服。聽完我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

在我們這個年齡的孩子大多還在父母的照顧下茁壯的成長。假如有一天我們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會該怎麼辦?

我不僅又想到了聽到的另一個故事:美國的孩子摔倒在地,他的媽媽會用鼓勵眼神讓孩子自己爬起來。非洲的孩子摔倒了,他的母親會做爬起來的動作讓孩子學著爬起來,中國的孩子摔倒了,母親會馬上過去把孩子抱起來!

我想我們都在慢慢的長大,要學會堅強和獨立,讓我們足可以擔當一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