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過節的思考作文4篇

來源:才華庫 2.5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節的思考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過節的思考作文4篇

過節的思考作文 篇1

提到過年,人們總是把它與喜慶、團聚等聯絡在一起。過年,已成為人們每年重要的生活內容之一。

過年時,家家戶戶放鞭炮、吃年夜飯,高高興興地過年,可在過年是誰想過那些沿街乞討的流浪者和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他們孤零零地坐在家裡和冰冷的馬路上,聽著人們的歡樂聲。我覺得到這個時候,政府應發一些米、面、油等給他們,還要派一些人去他們家嘮家常,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新年。

可是一些商家趁此機會抬高價格,讓那些家庭條件並不富裕的人無法買到得意的商品。

年的背後也寄託著厚重的責任,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對於人生又多一份思考。面對新的一年,重新調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對新的一年。我想:“這就是過年的意義吧!”

過節的思考作文 篇2

過年的氣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淡漠。也許是自己童心已不再吧。

記得小時候,過年前的十多天,人們就開始忙碌佈置家裡準備迎接春節的到來,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人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過個好年。我們小孩嚷著讓家裡人買新衣裳,嘴裡經常說的話就是“快過年了”,心裡最盼望的就是春節快點到來。過春節最愉快的是穿上新裝,吃上平時很少問津的美食,見到在外工作生活的親人。

現在的我並不熱切盼望春節的到來,對我來說春節的意義已不再是穿新裝,吃美食了。春節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一家人經過一年的工作或學習後能團聚在一起輕鬆悠閒地無憂無慮地聊天,家裡充滿祥和溫馨的氣氛。確切的說,是年假吸引我,至於春節那一天是否到來對我來說並不太重要。

年輕一輩的我們對於過春節的傳統意義已經完全沒有概念了,也許我們清楚瞭解到了也未必會堅持,因為春節這一節日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產生的,處於社會轉型階段的我們,似乎應該對春節的意義作出新的闡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縱觀歷史,每一樣事物都會被不同時代的人們進行某種揚棄,從而得到傳承發展。

春節的意義在不變中蘊涵著變化。在春節,不變的是團聚,是親情,是思念,是喜慶祥和,是歡歌笑語,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春節的意義又在變化,曾幾何時,過春節最愉快的是穿上新裝,吃上平時很少問津的美食;如今,對於許多人來說,無須再借春節的契機改善生活,春節最重要的是親情的凝聚,是友情的交流,是祝福的傳遞,是一年辛苦勞動後的休閒與放鬆,是人們思考過去、規劃未來的絕好時機。現在過年的精神內涵遠遠超出了其物質形式。因此,無論是品湯圓還是吃餃子,無論是穿華麗的'唐裝還是喜氣的一身紅色,無論是準備了賀卡還是用鮮花來互相饋贈,品味的都是一種文化,彰顯的都是一種理念,突出的都是一種氛圍,表達的都是對幸福生活的由衷歌詠和對偉大祖國的殷殷祝福。

春節的內容也在不變中蘊涵著變化。在春節,親人團聚依然是最重要的內容,但團聚的地點或許是在自己家中,或許是在城市的酒樓或郊區的度假村,或許是在祖國的名山大川之間,或許是在異國他鄉。團聚的方式自然也隨之變化,不再僅僅是一家人圍爐夜話,只要親情在,處處都是家;在春節,要徹底愉悅我們的耳目,放鬆我們的神經,但不一定都是全家老少圍坐在電視機旁看節目,有人在聽音樂會,有人在網上衝浪,有人在實施全家的健身計劃;在春節,我們還是要通過拜年表達祝福,只是拜年既可以是見面時的鞠躬、握手等老習慣,又多了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新方式;過年時增加喜慶氣氛的方式多種多樣,卻不一定要燃放煙花爆竹。是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為春節增加了更多的內容和喜慶。

新春佳節,不變的是中國人的人倫親情,變化著的、豐富著的是承載這種人倫親情的形式,正是在這種變與不變之中,我們的生活質量在提高,我們的社會文明在進步。

過節的思考作文 篇3

我們到家的時候都兩點多了,媽媽已經在張羅著今天的晚餐啦,媽媽催促我去休息一下,我倒在床上就睡著了,等我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桌子上擺滿了我願意吃的山珍海味,絕對稱得上一頓饕餮盛宴。奶奶先舉杯祝福全家人幸福安康,我端著杯子和奶奶、爸爸、媽媽碰了又碰,他們為我付出了不少,我把自己肚子裡的吉利話一個勁地往外倒,看得出他們和我一樣快樂。飯後我把逮來的螃蟹放在盆子裡,一項偉大的“工程”就正式座落在陽臺的一個角落。我擺弄好這些就自告奮勇要為家人彈古箏助興,什麼“漁舟唱晚”、“瀏陽河”順手拈來,奶奶直說好聽好聽。我看大人們都很高興就提議出去賞月,夜空中星星點點全沒了生氣,皎潔的月光柔和地傾瀉下來。我望著天上的“白玉盤”,不由得想起嫦娥、玉兔和吳剛。月亮好像在和我捉迷藏,一會兒躲進雲層裡休息,一會兒又探出腦袋俯瞰人間的萬家燈火。嫦娥會惆悵嗎,玉兔會寂寞嗎,我們的繞月探測衛星已經飛天,神舟七號也要載著宇航員遨遊蒼穹,登月的那一天不會太久的。

傳統的中秋節是團圓的、祥和的,而我過得這個中秋節充滿了新奇和快樂。

過節的思考作文 篇4

今天,在語文課上,我們共同討論了一個話題:“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大部分同學都堅定地選擇:不應該!而我確認為:不一定吧……

想想看,如果自己認真地想想,而不是懷著隨便的心情,順著老師開闢的路子,得到那個老師認為正確的答案,自己得到的那個答案是不是和我一樣呢?

因為自己是個中國人,所以,就一定不過聖誕節?因為過“美國人”的“聖誕節”,就讓一箇中國人變成一個“賣國賊”?一定是這樣?不一定!

讓我們思考一下老師上課時候舉的那個例子:在今年春節的時候,地球的另一端,一戶美國人家,正在慶祝我們的春節,這不允許嗎?不是。他們可以說是在為我們而感到高興,是因為我們這幾年的進步而用中國的方式來慶祝,他們過春節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參加國際交流……

像這樣的例子可以列舉很多,而這些事實的共同的依靠是——“美國人”過“中國”的“春節”是有意義的。

同樣,在“中國”過“聖誕節”也是有意義的。中國一樣有小孩,他們很純潔,很天真,正在精神上尋找著寄託,為什麼不能讓12月24日來送聖誕禮物的聖誕老人當小孩子們的精神寄託呢?聖誕老人會給小孩子無限的憧憬,讓小孩子有一個奮鬥目標,這沒有意義嗎?在小孩子成為了大孩子,明白了聖誕老人其實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時,使家庭更和諧,這難道沒有意義嗎?正是因為“聖誕節”有意義,所以才有“中國人”去慶祝“美國”的“聖誕節”。

如果這還不夠的話,那麼請繼續看:

母親節,父親節,還有教師節,這些節日都是從國外傳來的,為什麼我們還要過呢?因為它有意義。母親節,可以增進母子的感情;父親節,可以加強孩子對父親的崇敬;教師節,可以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感謝之情。我們過這些節日,是因為它們有重大意義。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為了說明一句話:節日,不管是不是本國的節日,只要有意義,你過了,也不會丟了國尊。

直到撂下筆,我仍然在思考,這外國的節到底該不該過?其實這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答案”的,因為不管哪個答案,都有各自的理由,到底過不過“聖誕節”,就看你自己的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