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生選擇,你為什麼會那麼糾結

來源:才華庫 2.85W

生活中,糾結與選擇相隨,無處不在。選擇中,時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件事情都有一個決策的視窗期。有時轉瞬即逝,來不及做選擇,就有了結果;有時卻要忍受糾結的痛苦,慢慢熬過無可奈何的時光。而一旦把選擇權交給時間,就開始向命運繳械了,說到底,都是心無定見的逃避。

面對人生選擇,你為什麼會那麼糾結

主動選擇,確實不那麼容易。正視糾結,是解決糾結的最重要一步。

被推出去的糾結

徐瑩是一位優雅的女士,從穿著舉止上看得出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人。她是一個30歲的母親,兒子一歲多了。

諮詢資訊表上顯示,她在一家外貿公司做財務,目前正處於準備離職的狀態。主要的職業困惑在於:離職之後,下一步該如何發展?

這樣的困惑,是源於對能力的不自信,還是有更多的期待呢?

諮詢的時候,我們先聊了徐瑩的職業經歷。

徐女士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同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工作內容並不複雜,待遇很好。於是,在職業的幸福度得到很大滿足的同時,內心的成就感有些不足,總覺得自己的能力沒有提升。慢慢地,這樣的成就感不足就變成了心虛,總想換個更大的公司嘗試一下,但是投出去的簡歷都是石沉大海,這就加劇了那種對自己能力的不安。

內心雖有不安,但工作畢竟安逸,還能照顧家庭,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加大了她對工作的依賴,越來越逃避那種內心的不安了。直到有一天,老闆宣佈公司將要被收購,所有的老員工遲早都要離職。雖然她因為工作關係,可以延遲一年,但這一天遲早是要來的。

把自己逼出去以後,機會就出現了。一個機會是原老闆推薦的,繼續在另外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做跟單。另外一個機會是一個朋友推薦的,是去一家培訓公司工作,做組織管理。徐瑩的糾結就在於這兩個工作怎麼選,哪一個工作才能讓自己更有發展呢?

看重什麼

這是兩個看上去並不相關的工作,不相關工作的相關點就是每個人看重的價值。所以,工作選項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事人怎麼看這些選項。

在描述兩個選項的時候,徐瑩明顯對繼續在外貿公司工作有點“嫌棄”了,她擔心自己還會出現之前的工作狀態,能力沒得到提升,安逸的工作讓自己越來越缺乏價值。趁現在還年輕,她希望儘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擁有一份讓自己有發展的工作。

諮詢進入關鍵點了,來詢者已經展開了她自己的生涯地圖,諮詢師此時只需保持清醒、覺察、好奇,像一個見過無數迷宮的智者,來到一個院子裡,和院子的主人一起探索院子的奧妙。

接下來的諮詢,我一共問了五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工作算是有發展呢?

這並不是一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關注的是徐瑩的看法。

徐瑩說:“一個有發展的工作會讓我的能力有提升,能夠不斷獲得成長,而且能滿足成就感,工作的環境和氛圍也不錯,同事之間能夠相互支援。”

“你希望提升的能力具體指的是什麼?你希望獲得什麼樣的成長?”我要幫她更加明確這個訴求。

“就是一種自己的職業價值不斷增加的感覺,我的簡歷會讓我升值。”看上去,她對自己的職業訴求蠻清晰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會在外貿和培訓公司這兩個選項之間糾結呢?

糾結之處,必有訴求,有趨有避,想得難捨。

徐瑩說,在培訓公司的工作,主要是負責一個高階培訓專案的運營,持續穩定。這份工作的最大價值就是平時可以接觸到高階人脈,學員都是優秀的職場人、企業家,相信自己會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但徐瑩也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這份工作的薪水不高。而另一份在外貿公司的工作呢,薪水也比現在低了些,但好歹是在同一個行業裡做,熟悉些,沒有什麼切換成本。

在講理想狀態的時候,能力提升、成就感、同事團隊是主要要素,可是一談到糾結,決定因素馬上就變化了,經濟報酬、社交關係、穩定性都出現了。

我把這些呈現給徐瑩看:經濟報酬、職業發展空間、同事和團隊關係、穩定性、社交關係。然後問她:“哪些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呢?”

要素抽象出來,糾結就顯現出來了。徐瑩有些猶豫不決。

我揮了一下手說:“先不著急做選擇,我們再多說一些。”我知道,不管是抽象討論,還是就事論事,都會讓人左右為難。要麼陷入假想的糾結,要麼陷入具體的限制。這時候,需要在抽象和具體之間來回穿梭幾次。

我們一起對每個詞進行了分析:你對這個詞的理解?你期待的滿意程度?每個選項可以多大程度地滿足每一種價值?具體的情況是怎樣的?

這樣來回幾次,徐瑩越來越清晰,同時也越來越糾結了。

糾結什麼

火候到了,我要揮刀。

第三個問題:如果不能盡如人意,你會如何割捨?

我指著剛才羅列的幾個價值,問出了這個有點殘忍的問題。徐瑩有些意外,但並沒有任何的不滿,只是顯得有些糾結和無辜地問:“一定要捨棄嗎?”

我又指了指選項:“我們只能看著選項來說話,在出現新的選項之前,如果一定要選擇,你會怎麼選?”我緩和了一下,“也不必糾結,這只是你現在的選擇,未來我們要創造出更多的選項。所有你期待實現的價值,我們都可以分步驟來實現。你現在的選擇說明,在這個階段,什麼對你最重要。”

最後一句話很奏效,徐瑩理解了。

逐一捨棄後,留下了三個最重要的因素:經濟報酬、升職空間、社交關係。我繼續問:“這三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徐瑩說:“如果有了升職,經濟報酬自然也多了。”

我卻看出了矛盾,抽象起來怎麼解釋都可以,但是到了具體的.選項,三種價值被兩個選項所佔據:培訓公司滿足了社交關係,外貿公司的經濟報酬多一些,但是升職空間在兩個選項裡似乎都沒有實現。它們並非完全一致,還得捨棄!

徐瑩有些不滿意了:“這些都是我最想要的,我想清楚了。”

“是的,這是你最想要的,我不能要求你捨棄什麼,但是我們在做著排序的同時,也在做著準備。價值聚焦了,我們的方向才能明確。”

在現實中,趨利是本能,而放棄需要智慧。

於是,徐瑩先是去掉了升職空間,又去掉了經濟報酬。在她看來,經濟報酬是能力體現的一種方式,她最希望得到的還是成就感。最後,徐瑩說:“我希望在經濟報酬和社交關係中有一個平衡。”

我笑了,在被逼到死角的時候,糾結就無處可逃了。徐瑩無疑已經處於職業發展期,經濟報酬也不是為了滿足匱乏性的安全需求。在她看來,不管是經濟報酬還是社交關係,都與自我實現的價值連結,與自己的成就感連結。與此同時,她還希望自己有所成長,過得快樂一些。

選擇什麼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選擇就更明朗了。

第四個問題:已經圖窮匕見了,你對這兩個選項真的瞭解嗎?

我先讓徐瑩對兩個選項分別做了量化評估,把所有的五項價值都考慮進去。最後,徐瑩選擇了外貿公司。她說,雖然有些情況現在並不完全清楚,但是對外貿公司工作上的熟悉,讓她更安心。

我們做決策的時候,資訊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做出選擇。

第五個問題:一切都昭然若揭了,看清楚一件事會讓人心安,還是會讓人失落?

徐瑩是安心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問到具體的原因,她才說道:“從理性的判斷來說,外貿公司是一個更好的選項,但是我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培訓公司兼職,特別喜歡團隊內部的融洽和學習的氛圍。所以,雖然做出了理性選擇,但是依然不能安心。”

我幫她分析,喜歡培訓公司的工作,可能是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興趣,人們都會對一些自己從沒做過的事情產生興趣,這份工作未來的狀態是怎樣的,你是否會持續保持興趣,這需要做一些職業調查。還有可能是因為價值,社交關係和團隊氛圍是你期待的價值。比如社交關係,因為你能接觸到高階人脈,這會讓你對於可能的價值產生期待。但是價值是需要交換的,對於人脈,你是希望簡單認識,還是希望深度連結,這取決於你自己的價值,也取決於你工作的價值,這也需要你的思考。

徐瑩恍然大悟,原來失落背後有貪婪。所謂貪婪,就是對力所不逮的目標心存幻想。

徐瑩徹底安心了,接下來的事情順理成章:如何設計適應路徑,如何尋找一些新的可能性,如何和兼職的工作告別。我們一起,很快把後續的計劃列出來了。

諮詢結束時,徐瑩總結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真的弄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打破了之前的一些幻想。”

糾結是一個機會,是一個我們認識自己的機會。生活總是會設定各種限制,讓我們本能的貪婪無法盡得。如果我們被貪婪吞噬了,我們就會淹沒在無盡的痛苦中,掙扎著抓到一些不能救命的稻草。反倒是在糾結中找到自己的人,會要的最少,也最堅定,他們是駕馭慾望的人。簡單,即為快樂。

如果再有些智慧,其實是可以兩全的,只是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角色中獲得罷了。知進退,曉取捨,乃兩全要義。

【轉彎看見】

面對多個選項的糾結,這麼做取捨:

1.分析每個選項背後自己看重的價值——既然糾結,必有所圖;

2.分析這些價值之間的關係,根據資源和自己的特點,安排不同價值在不同階段的滿足順序;

3.選出當下階段最理性的選項;

4.有什麼辦法可以兼顧未來的價值——給其他選項一個說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