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贏環球:18億併購業績撲街 還有20億定增在路上

來源:才華庫 2.33W

前幾天我們聊了上市公司(當前簡稱:中國天楹。曾用名:*ST科健、ST科健、中國科健)上市24年不分紅,還正在籌劃逾85億元大併購的故事

商贏環球:18億併購業績撲街 還有20億定增在路上

24年不分紅,堪稱鐵公雞中的戰鬥機。今天我們換個品種。下面出場的這隻鐵公雞已經不足以用戰鬥機來形容了,有請戰鬥機中的泥石流——股票程式碼(當前簡稱:商贏環球。曾用名:大元股份),雖然不進行現金分紅的歷史只有區區19年,但人家在併購上的手筆一點也不差,而且18億元的大併購,並表首年業績就亮了紅燈。

為什麼要先說“鐵公雞”的股票程式碼,並且在括號裡把簡稱和曾用名都寫出來呢?

沒辦法啊!之前吐槽鐵公雞,有些上市公司喊冤,說前任實控人主政的爛攤子,不關自己的事,都是上輩子欠的債。因此,本著“更謹慎”的原則,不得已才把話說的這麼囉嗦。

特此宣告,本文說不分紅指的這個程式碼所代表的上市公司,不進行現金分紅,包括現任和前任。

,目前的商贏環球,前身大元股份成立於1996年,1999年於上交所掛牌上市。公司原主要從事塑料板材、碳纖維製品和蘋果酸及防老劑的生產和銷售。

2015年8月,上市公司更名為商贏環球。2016年9月,收購美國環球星光國際後,公司開始向國際時尚綜合消費產業轉型。

上市19年的也算是A股老玩家了,“豐功偉績”一籮筐。除了長達19年不分紅之外,18億元大併購首年業績承諾就只完成了三成多,即便是在併購屢屢暴雷的大A股也堪稱是一股泥石流。

公司不分紅,總是可以找到各種原因的'。但是,不斷從股市抽血來併購,併購的資產業績還不達標,留下商譽地雷給韭菜們,這就不地道了。

下面來看看鐵公雞中的戰鬥機,戰鬥機中的泥石流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28億定增轉行服裝業 18億大併購首年業績亮紅燈

作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歷史上的主營業務可以用“飄忽不定”來形容。細數曾經涉獵過的行業:從塑料板、PVC板、碳纖維製品到螺紋鋼、金礦石和金精粉再到蘋果酸、防老劑,現在又轉戰服裝行業,行行不相關,可謂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這種淺嘗輒止的經營方式下,難怪連公司自己都公開說“歷史上主業不突出”了。

歷史上經營不走心,但對於併購,更名為商贏環球之後的卻越來越熱衷。此前公司市值尚小時,每次併購的規模也就在千萬級別左右。但是,近年來,風格驟換,動輒數以十億計的定增募資方案接連出爐。

以最新完成的28億定增補血為例。

2016年9月底,商贏環球完成28億定增募資,其中18億用來對環球星光95%股權進行收購。這筆併購使商贏環球總營收入由2015年的1486.02萬飆升至2016年的4.3億,淨利潤也由虧損6848.83萬飆升至盈利3195.63萬元。這筆併購也給商贏環球帶來了高達13.71億的商譽,佔2016年末淨資產的47%。

儘管併購拉動了業績增長,但是環球星光在併購後首個承諾期便無法完成業績承諾:承諾期第一年,即2016年10月2日至2017年10月1日,扣非後淨利潤為1.39億元,完成率僅為33.61%。證據如下:

未來兩個承諾期的業績不知道能不能給點力了,畢竟13億多的商譽懸頂,對於本身利潤就不太豐厚的商贏環球來說,可不是鬧著玩的。

20億定增抽血襲來 證交所半年問詢6次

嚐到了併購帶來的業績甜頭後,2017年6月開始,商贏環球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資產收購計劃,交易標的是DAI,CF Holdings及TO Holdings經營性資產包和上海創開100%股權。其中,擬定增16.98億用於收購上海創開,另配套募資4.1億用於其他。

然而在商贏環球提出定增預案後的半年時間裡,證交所前後發出了6封問詢函,其中5封都包含對收購方案的質疑,並要求商贏環球在2017年6月29日召開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對相關問題進行解釋。

看來公司在併購路上的狂奔,已成功的引來了裁判員的重點關注。這筆併購進行的相當“坎坷”,至今還在“進展中”。這筆難產的併購,值得研究的地方非常多,篇幅所限就不展開討論了。只展示一下交易協議“終止日”的延期表:“2018年2月28日”延長至“2018年3月15日”,再由“2018年3月15日”延長至“2018年4月2日”,再由“2018年4月2日”延長至“2018年4月16日”。

“神奇”業績:逢偶盈利遇奇虧損 扣非淨利潤連續9年為負

接著來看看這隻鐵公雞的業績,上市19年至今累計利潤為負,但卻神奇的沒有被ST過。

自1999年上市以來,基本上,不是虧損就是年盈利僅百萬級別,近年來的成績單更是“壯觀”:

更早的歷史就不說了,圖表直觀的顯示出:公司將近十年淨利潤呈脈衝式盈利,小盈利大虧損。

事實上,2007年至2015年,這家上市公司已連續9年錄得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虧損。

自1999到2016年,18年來商贏環球淨利潤累計虧損4.31億,截止2016年末,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分配利潤為虧損2.1億。

原來,商贏環球“鐵公雞”居然可以做的如此“理直氣壯”,公司上市接近20年,居然一直都在貧困線上掙扎,無錢可分!這樣的業績賴在A股快二十年,難道上市是來打醬油的???

人家還真不是打醬油的,公司成績搞不上去,倒是學了一手的“奇門遁甲”。脈衝式的盈利節奏,精準避免了被ST,連保殼的煩惱也省了,如此財技,就算是那些擅長各種“保殼套路”的老玩家們也不得不服。

2017年,終於要“大規模”的盈利了。根據商贏環球2017年業績預告,預計歸母淨利潤為2.42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增長739.04%至781.77%。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承諾業績補償收入和投資理財利息收入等非經常性損益事項。預計2017年扣非後淨利潤為1332.53萬元至2229.99萬元,同比減少14.51%至48.92%。

不得不說,果然是主業不突出啊,業績增長跟公司主營沒什麼關係,靠的都是補償款和理財收入。

手握7億現金+4.5億理財產品 也不分紅也不經營?

多年來業績平平,買理財的錢是從哪冒出來的?

原來經過2016年的定增,商贏環球賬上貨幣資金驟增:從2015年末的1000萬元增加到2016年末的7.6億元。於是2016年末,公司賬面上赫然出現了高達9.7億的理財產品。

定增募集來的資金是要專款專用的,暫時用不上的資金,部分上市公司會用來購買理財產品提高資金收益率,這也是合理的。

但是,到了2017年9月底,商贏環球賬上現金仍有7.17億。由於三季報不披露附註,無法得知理財產品有多少。而根據2018年3月30日的公告,商贏環球用閒置募集資金累計購買理財產品共4.5億元。

這就奇怪了,過了近一年時間,定增來的資金怎麼還沒有用於所說的專案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而這個問題的部分答案很快就出來了。

2018年2月份,商贏環球公告了募集資金變更事項:2016年募得的2.23億元尚未投入於“環球星光美國物流基地專案”和“環球星光品牌推廣專案”,擬將其改為用於補充環球星光全資子公司Star Ace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鑑於商贏環球賬上的閒置資金還不少,不知道接下來是否還會出現募投資金變更的情況。

而現在,還有一項高達20億的定增在路上呢。

一直在程式碼和公司簡稱中切換,確實挺累的,讀者看著累,我們寫著也累。不過這也沒辦法,鐵公雞的道行都是挺深的,標點符號用錯了人家都能挑出來刺。

其實,說商贏環球是鐵公雞並不完全準確,畢竟19年不分紅的歷史,也有大元股份時代的功勞。但另外一個稱號,商贏環球可謂“實至名歸”:停牌釘子戶。2017年,商贏環球一共只有8個交易日在正常交易,其他時間都在停牌。這區區8個交易日中,還有2個跌停板!

釘子戶的事情又是一個大故事,等年報出爐了再拆解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