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得起和虧得起美文摘抄

來源:才華庫 2.81W

我有位朋友股票玩得不錯,他爸爸是1992年就開始炒股的老股民,媽媽是個經濟盲。他們全家都炒股,但每年盤點,都是他媽媽收益率最高,他排中間,他爸爸排名最後。

等得起和虧得起美文摘抄

最後他們找到了原因:爸爸拿的是幾十萬塊養老錢在炒股,一下跌就渾身緊張,別人看到的是一個10%的跌停板,而他爸爸看到的卻是一年的養老錢沒了,難受得睡不著覺,所以總是追漲殺跌,一年下來賺不了幾個錢。所以他爸爸輸在了心態上。

我那朋友選的股票都質地優良,但由於資訊太多,他一支股票還沒焐熱,就找到了更好的新品種,只要老品種漲10%,就很高興地換成新品種,結果新品種不小心虧掉5%,回頭再看老品種,已經漲40%了。一年下來,能賺20%~30%就不錯了。他贏在資訊上,也輸在了資訊上。

他媽媽知道自己不懂,所以每年年初就買支老公推薦的股票,平時既不交易也不太看行情,半年後往往發現漲了30%。之後再問老公有沒有更好的品種,有就換一個再焐半年。她拿的是10萬塊零花錢在炒股,被套得久一點兒也無所謂。因為這些錢虧得起、等得起,他媽媽心態自然不會差。

所以,一定要拿等得起也虧得起的錢去炒股。假如半年內要給孩子買婚房,這筆錢就不能炒股或買房——投資再優良的品種都有可能暫時被套,關鍵是你能否熬到盈利之時。

2003年,中國內地的基金行業剛起步不久,我在深圳參加了一次全國證券業協會的培訓。當港臺基金業講師說起因當地監管要求,投資者在基金投資前,必須作風險承受力測試時,臺下多數人覺得港臺市場確實成熟,內地市場離這一天還很遠。但從2008年起,不少內地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進行相關測試。

這個相當重要的投資步驟,很多投資人會覺得煩。但這就好比一位醫生在開藥前假如不給病人量體溫,不望聞問切,一定開不出好藥一樣。

選投資品像是點菜,即使兩個性別、年齡、資產、學歷都一樣的人,也會由於口味不同,喜歡不同的菜,風險承受力就是其中不同的口味。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很多金融機構都提供這樣的測試:通過幾道題,測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進而把他們分為激進型、穩健型和保守型,而不同的.基金品種也被分成不同等級,適合不同投資者。

投資也有點兒像駕車,一般駕齡2年~3年的司機膽子最大、開車最野。而駕齡10年以上的老司機,往往因為見多了危險,反而會很穩重小心。從各國情況看,已開發國家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往往較低,有很多人會選擇固定收益類投資品,如債券;但新興市場國家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就大很多,多數人覺得投資就是買股票或基金;日本處於中間,1990年以前日本沒人願意買債券,等泡沫經濟破滅,很多日本人開始把目光投向債券市場。

還記得小時候和人打架的場景嗎?一方被打哭了,贏的一方常常會驕傲地說:“玩不起就別玩!”投資也是這樣,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什麼玩得起,什麼玩不起。這時,不妨去做個風險承受力測試,看看自己是否真的能瀟灑地笑對風險和虧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