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功的總是邊緣人美文

來源:才華庫 6.44K

邊緣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對什麼他都不信以為真,不認為本來就應該那樣,什麼東西他都會保留一個質疑的、側目而視的姿態。——作家嚴歌苓

為什麼成功的總是邊緣人美文

有一種人,他們站在群體中,卻不屬於任何群體。他們往往有著與眾不同的思考,往往有著難以定義的個人色彩,往往被視為“格格不入的邊緣人”。

他們看起來總是奇怪的,因為缺乏“被標籤化”的特質,他們看起來離公認的成功人士所有需要的充分條件非常遙遠。然而弔詭的是,許多看起來不怎麼樣的邊緣人,恰恰最終顛覆了世界,比如你們都很愛的喬布斯……

“邊緣人”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提出,指的是對所處的社會群體參與度不完全的人,在“內部人”看來,他們特立獨行,讓人難以捉摸,邊緣人在各個方面都脫離主流社會群體方式的人。他們因為難容於世,故而生活往往容易惹來非議;因為少人理解,故而內心彷徨不安。

在矽谷,如今車庫裡誕生創業公司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在1976年,所有人包括創業者自己,都看不起在車庫裡創辦的公司。

如今的美國,印度工程師已經非常常見了。但時間往回推,他們也曾有過無法融入的窘境。谷歌現任CEO皮查伊現在是全球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他今年2月拿到谷歌發出公司有史以來價值最高的股票獎勵——1.99億美元的受限股(按當日市值計算)。皮查伊出生於印度,且家境貧困,據說他剛去美國唸書的時候,甚至連書包都買不起。

這樣的名單,我們還能非常容易地拉得更長:Adobe的CEO山塔努·納拉延/思科首席技術官帕德馬錫·沃里奧/德意志銀行聯席CEO安舒·賈恩/百事可樂公司CEO英德拉·努伊……

PaulGraham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這麼一個現象,許多創始人因為自己是“邊緣人”而無比的苦惱:

很多創業者,已經有了一家真正公司該有的東西,比如設計不錯而且效能優良的產品,你會覺得,他們本應更加自信才對,事實卻不是這樣。我見過很多創業者,他們創造了能夠改變世界的產品,但卻為“我沒有漂亮的商務名片、我的辦公場地看上去很low”這類的瑣事而焦慮。而這個過程,很多創業者也都經歷過。

我們想說的是,不要被看似正確的集體認識所束縛: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的;偉大的藝術品不必追隨潮流,他本身就能引領潮流。

許多時候,偉大總是來自於邊緣人物,他們所代表的不屈意志與行動,恰恰是誕生新事物的起點。那麼為什麼成功的總是這些邊緣人?

“邊緣人”的視角

好的想法往往是邊緣人想出來的,因為他們從來不在任何一個既定的“圈子”內。所以當視角由外向內投射,往往能照見內部精英看不見的地方。邊緣人總是不停尋找前進的縫隙,因此他們有勇氣breakthings,對於行業動向有更加敏銳的感知。

廣告狂人》的男主角唐·德雷柏,脫胎於現實人物喬治·路易斯——美國曆史上最有天分的廣告藝術家。1931年,Lois出生於希臘移民家庭,從小因為長相和語言問題被其他小孩取笑,因為那個時期WASP(安格魯撒克遜裔美國新教徒)是美國的主流,抗爭與融入是邊緣人Lois一生都在追求的東西。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傳統的解說式廣告一度在美國市場佔據統治地位。當時有一大批歐洲現代派人士移民美國,帶來很多先進觀點,Lois率先察覺到他們的可貴之處,所以在廣告中加入大量新鮮、人性化的宣傳詞,從而做出了許多深入人心的廣告。

這個“廣告界的莽夫”、“麥迪遜大道上的瘋子”在25年的創作中,完成了13224個作品。他挑出其中的`260個創意,寫出了“大眾傳播學的《聖經》”——《廣告的藝術》。作家海勒評價說:“他的創意總是出其不意,充滿了叛逆,但反而更能打動消費者心理。”

對於擁有安全感的內部人,他們有著既深且重的枷鎖,他們在意內部的認同,在意同行的審視,在意的東西如此之多,以至於他會選擇大家都熟悉的方式工作,試圖去討好所有人。但大家都滿意,並不能自然而然地等同於傑出,甚至有時候意味著平庸。

“邊緣人”的冒險

邊緣人另一個成功的原因他們“一無所有”,所以不會患得患失:反正沒有什麼可失去的,那不如去拼,去冒險,大不了清零重來;而內部人士則會被名利所累,他們無法接受衣冠楚楚的精英範兒零落成泥。

被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的賴聲川,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戲劇博士,當他從美國回到臺灣時,面對的是因為戒嚴政策而荒蕪如沙漠的文化市場,相聲藝術銷聲匿跡,民眾根本不知劇場為何物。他在一所剛成立一年的藝術大學裡任教,卻連教材也沒有,臺灣本土也沒有戲劇作品可供分析。除了一身戲劇才能,他一無所有。這樣的窘境裡,賴聲川在自己的家裡成立了“表演工作坊”,他做導演編劇,妻子是製作、行政,帶著沒有接受過相聲訓練的演員,創作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戲劇藝術在臺灣活了。

賴聲川是相聲藝術的門外漢,臺灣曾是戲劇的荒漠,他作為一個邊緣人行走在邊緣之上,儘管一無所有,但拼一拼,就有了後來的《桃花源》、《寶島一村》、《如夢之夢》……

昔日的成功、他人的讚賞,某種程度上來看不是蜜糖,而是脫不下來的紅舞鞋。對待生命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邊緣人”的弱小與抗爭

作為一個行業的邊緣人,能夠獲得的資源和幫助是十分有限的,很多時候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使,但這並非一件完全的壞事。因為這樣你就有機會事必躬親,學習每個環節,從而提升自己。也只有你可以清楚知道要如何實現自己的想法,與其讓別人搞砸了你的事,不如自己親力親為。

而內部精英則會逐漸進入管理層,他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分配工作任務上,為下屬提供幫助,監督他們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做好工作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如果遇到了比較糟心的員工,管理層的精英們還要為之彌補過失,疲於應對,最後的結果很可能並非精英們希望見到的。

戴爾·齊胡利曾經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玻璃藝術家,但是他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吹過玻璃,因為這些事情會有助手替他做。但助手不是他,藝術創作也不能由別人代為實現,所以他已經很久沒有值得稱道的藝術作品問世。

精英們漸漸遠離了原本擅長的事情,也沒有時間去思考和創造。

邊緣人的成功很難用什麼定義來框住,因為他們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沒有標籤。即使你覺得自己符合邊緣人的某些特質,也不能保證你一定會成功。PaulGraham針對邊緣人給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

關注新事物和被忽視的東西

精英成為精英,因為他們深知自己擅長什麼,所以尤其專注和用力。這也意味著他們忽視了專業以外的事情。要避免以卵擊石的悲劇,邊緣人應該尋找這些精英們忽視的事情,還有新生事物,趁內部人還未回過神來,迅速成為專家。很多內部人覺得不行,或者不重要的地方,就是邊緣人成功的機緣所在。因為你解決了精英都做不到的事情。

模仿“精英們”好的地方

我們崇拜那些已經成功了的精英,自然而然想要模仿他們,想知道他們每天工作幾小時,是喜歡晨跑還是夜跑,工作的時候會不會罵髒話……若是奉喬布斯為教主,就學著他在公司裡武斷專行?若是羨慕RichardBranson締造的維珍帝國,就學他玩世不恭?

儘管模仿是一種快速進步的學習方式,但是真的沒有必要連缺點也學啊。精英並非聖哲,他們身上有的是原裝的缺點,成名後養成的惡習。因為家大業大,所以才能無所謂。但是邊緣人不行,這些缺點會導致事業在剛起步時就傾覆。故而模仿精英們好的地方就行了,沒比要學缺點。

Tryit!

嘗試做點什麼,是邊緣人最大的力量。這種試探是出於好奇心,是你自己決定要做些什麼。從興趣和愛好出發做事情,就不會有“我在完成工作”這種消極的心情,拖延症也奇蹟般地治癒了。

PaulGraham說,“像許多20多歲的年輕人一樣,我曾經把時間浪費在‘我該做些什麼’的焦慮上,但實際上我應該少花點時間去猶豫和焦慮,而是應該多去嘗試一些真正有意義的的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