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是家風的美文

來源:才華庫 2.26W

家風看似有形又無形,中國人向來十分看重。在人們心目中,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為人處世的習慣態度,以及養成的待人接物風氣,能夠外在體現一個家庭的道德和價值風貌。家風是有傳承作用的,可以給晚輩和後來人樹立準則,好的家風對社會進步產生良好作用,不斷地給生活注入良性的力量。文學的潛移默化作用決定其對家風養成有積極影響,而家風通過文學作品獲得有效傳承,化為一代代人的精神遺產。

世上最美是家風的美文

孫衛衛的小說《一諾的家風》直面當前社會熱點問題,聚焦家風家教,講的是少年兒童成長中遇到的家風養成,同時也一葉知秋地表現了全社會對正面價值的集體認同。作品著意刻畫了國小生唐一諾、蔣松風、周宇飛等少年兒童的個體成長,通過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變,記錄下他們成長過程中留下的一串串精神足印,很有現實啟示意義。作品另外一個鮮明的當代性,就是展現了社會方方面面為教育、為青少年成長付出的努力。作家滿腔熱情地歌頌了那些熱愛生活、滿懷善意的人們,記錄美好的人們精神成長的步履,見證社會進步發展,為當今少兒題材文學創作增添了新的鮮活色彩。

小說《一諾的家風》中迴盪著的一個重要旋律是成長,是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過程中不斷受到的洗禮與教育。唐一諾老家在農村,兩年前從老家轉學來到城裡,爸爸在一所大學的後勤部門做電工和水暖工,母親雖有中師和大專文憑,但在擁擠的大城市裡屢換職業,收入很不穩定。一家人長期租住在城中村裡,過著清苦的生活。唐一諾和妹妹轉到了同一個學校,一諾上五年級,妹妹唐一言上三年級,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貧寒的家庭讓孩子們早熟和堅強。一諾和妹妹遵守紀律,努力學習,體貼父母,熱愛勞動,各方面不甘人後。一諾牢記爺爺說過的話,“只有能吃苦的人將來才會更有出息”,他教國小生打乒乓球,同時輔導功課,他想自己掙錢,用來交乒乓球特訓班費用,也貼補家用。他希望能在全市少年乒乓球錦標賽上獲得名次,拿到獎金。他不忘記爸爸的名言——一個人只要當過農民,以後的苦和累都算不了什麼。他經常用這些話給自己加油,從來沒有被困難嚇倒。他與同學友好相處,善於幫助同學,但也維護自己的尊嚴,維護生活中的公正。

《一諾的家風》落點在好的家庭風氣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都說家和萬事興,“家和”離不開家風,家風不單是“家和”的條件,同樣是對社會和諧的呼應。主人公一諾的家庭是城市化程序中不少家庭的縮影,一家人由鄉村到城市,生活經歷了不少風雨磨難,孩子之所以在風雨中健康順利成長,是因為有良好家風一路相伴。

作品細緻描寫了主人公一諾父母為人處世以及家庭風氣對孩子成長的潛移默化影響。唐一諾的父母均為出身鄉間的寒門子弟,他們愛讀書,嚮往文化,靠自己的`打拼維持生活,用心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孩子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唐一諾的父親和爺爺信奉“凡出言,信為先”,因此給兩個孩子起了一諾、一言這樣的名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唐一諾的爸爸媽媽從來就有很強的立場和定力,如當著孩子們的面保持一致,不在關鍵時候自亂陣腳。唐一諾家還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每遇到重大事情大家商量,開會聽取每一個人的意見再作決定,注重養成家庭良好習慣。父母收養了有病的一言,含辛茹苦把她養大,為給她治病傷透了腦筋,但當親生父母找上門來,在痛苦中毅然做出利他的正確選擇。一諾母親身上則集中了傳統女性的美德。她愛家顧家,勤勞持家,樂於助人,當教師時以強烈的責任心幫助每個孩子。她在不同的打工崗位上換過不少職業,但勤勤懇懇,堅持原則,幹一行愛一行,她嚴肅指出“老闆”的問題,等於是虎口拔牙,即使失去工作也不放棄原則,以一身正氣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社會風氣要靠大家來維護,只有每個人肯為公序良俗的樹立和維護而努力,社會風氣才會更好。作品中一諾的同學蔣松風父親是房地產公司老闆,但他注重做公益,意識到錢多了並不見得就是好事,督促孩子到建築工地勞動,“讓他從小知道錢不是好掙的,生活不都是鳥語花香,還有貧困、不公平,甚至生離死別”。作品中也細緻反映了社會對弱勢群體和底層勞動者的關愛,教育局副局長和第五校長為一諾母親的工作多次調研、安排,就是突出事例。而羅老師不讓學生在教師節送禮,說“教師這個工作本來就是一個良心活兒,我不會做出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不希望純潔的師生關係讓購物卡給玷汙了,溫暖和教育了學生。

《一諾的家風》在創作上體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經歷了對現實生活提煉、去粗取精的過程,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感染人教育人,文字樸實無華,節奏從容舒緩,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