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拒絕成為關閉理性閥門的那個人哲理美文

來源:才華庫 2.8W

世界上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人迅速陷入瘋狂——讓他發現,周圍的人都在搶。

你可以拒絕成為關閉理性閥門的那個人哲理美文

這一幕上週在四川宜賓上演。水庫的魚全死了,村民們湧進水庫,紛紛搶著撈死魚。警察忙跟人解釋,上游發現了農藥瓶,這魚可能會有毒。但似乎誰也不能阻擋人們瘋搶的熱情。警察在水庫旁輪班看守,防止人們搶走危險的死魚。可就這樣,半夜打盹醒過來,還能看到偷偷摸摸來撈魚的人,一腳油門溜走了。

喜歡搶東西,且有趣的是,搶什麼似乎不重要,重點是“搶”這個過程:——在河南鄭州一個奠基儀式上,這邊剛宣佈開工,那邊村民就蜂擁到主席臺搶東西。哄搶隊伍中有挽著袖子的,有牽著孩子的,還有咬緊牙關使蠻力的,可他們的目標,只是奠基用的十幾把鐵鍬。

——在導演謝晉的葬禮上,人們爭搶的焦點瞄準了告別儀式上的謝晉紀念冊。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如打籃球一般相互爭奪,工作人員沒辦法,只好將畫冊往空中撒,導演的畫像散落一地。這位赫赫有名的導演大概不會想到,他的畫像在葬禮上被哄搶的人群踩在腳下。

——更常見的哄搶出現在高速公路上,翻倒的貨車散落出各種貨物,附近的村民在這裡搶過菜,搶過橘子,甚至還從破碎一地的雞蛋中搶過“倖存者”……

從天而降的意外彷彿一個開關,可以讓人們瞬時閉上眼睛,暫時關閉理性的閥門,上演一出出荒誕劇。

與之相對應的是,滿街哄搶如今已經不能奪人眼球,“某地翻車,貨物散落,無人去搶”這樣的主題反而會成為轟動新聞,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麼一來,現實呈現出一種荒誕的喜感。但凡天上颳起風,地上摔倒人,就似乎成了考驗意志的現場。只要“搶”的訊號一出現,人們便會全神貫注,屏住呼吸,時刻準備向前衝。

可是,到底為什麼要去搶?每個人都有一套鏗鏘有力的說辭,有人推脫“不搶白不搶”,有人辯駁“沒有人制止”,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理由,說“這完全是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公民素質太低了”之類。

實際上,制度固然有缺失,規範固然難保障,可眼前的每一步,都是我們每個人自我選擇的集合。如果現場有200個人,那麼“要不要哄搶”就是這200個個體選擇的總和。你可以拒絕成為關閉理性閥門的那個人,讓自己重新恢復判斷力。

哄搶的場景有時會讓人想起池塘裡的魚。隨手拋下面包屑,就有成群搖擺著尾巴的小金魚蜂擁而至。可是我們跟金魚不同,金魚看不到可能面臨的危險,我們卻可以選擇睜開眼睛,做出理性的選擇。

或許我們真得早點改改這個毛病,不然這種瘋狂的弱點會被人利用,讓自己成為更荒誕鬧劇的演員。

上個星期在河南,一家房地產商為了吸引人們關注,從二樓往地上撒鈔票,一塊錢的,五塊錢的,還有一百塊錢的,飄飄灑灑,從天而降。你看,已經瞅準了人性的弱點——你喜歡搶,那我就扔。這道理就跟喂小金魚一樣,只要有“搶”的訊號,你們都會喪失理性。

這一招果然奏效。站在二樓的小老闆只用了一疊鈔票,就如願看到了想要的瘋狂畫面。蜂擁而至的人群如渴求雨水一般,爭先恐後地撕扯推攘,像爭奪麵包屑的金魚一樣爭奪天上飄下來的人民幣,“有人衣服撕爛,有人倒地受傷”,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哄搶大戰。

這樣的情景雖然不出人所料,卻讓人心裡略微感到遺憾。其實,我們可以選擇拒絕妥協。想利用我們人性的弱點,我們完全可以用一個更有力的現實,給出有尊嚴的回擊。

編輯提點:鄭文龍

關於哄搶、侵吞公有或無主之財物,魯迅即曾指摘其為國人陋習及“國民性”之一端。近年來,又有不少人物為之辯解,謂其為建國以來幾十年短缺經濟造成的特殊心理心態。而“國民性”多半不是空穴來風,“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應然效用又不見於買方市場之當下,如此恐怕只能以人心之壞,洵非一日聊以自遣了。實則自近代禮俗社會崩壞以來,國民教育墜於地,政治人、經濟人相繼主宰國民人格,道德淪落、長而無教更不可復問。如何融通現代法理與恢復禮義文脈,不唯國人對於世風改良之責,更是對幾千年文明史與民族復興之肩負與使命。

熱門標籤